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眼看世间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二 - 三 广果天王众——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P2

  ..续本文上一页下辈子都忘记了,因为你所学的,并不能提升你的生命本质。你的生命本质仍在原点,所以你现在所学到的智慧、德能,无法增加你的生命本质。换言之,你的生命德能并没有增长。

  

  今天我们的福报都很大,但是生命质量停留在哪里?如果徒具福报迷彩的外衣,那么生命只会随着福报的高低而升堕。倘若能将生命质量一再提升,你所流露出来的将是你真实的丰采,而非披着福报外衣的迷彩。学佛之可贵即在这里。

  

  学佛是总体性的,必须用总体去感受。譬如学习花道、书道、绘画、太极拳等等,若投入全生命地去从事,它们便会化为生命中的一部分,成为统合的,而不是东学西学、忙修瞎练。

  

  心法即是总体的一部分,我们所看到的外面境界即是内心的投射,若内心宁静,所见一切皆美好。所以法门尽管多大、多殊胜、多复杂,归纳起来也就是一个法门。希望大家透过文字,了解佛法的真实义。

  

  「善种慧光明天王,得观一切世间境界入不思议法解脱门。」世间境界种种,你要能善观照。因为你不用心,所以有些境界你不察觉。我们无法观照,是因为我们的脑筋过分使用,造成生命力的衰退!学佛要让我们的生命充分活泼、展现,才能观一切世间境界。

  

  能观才能导,将世间法转到出世间法来,这叫「不思议法」。譬如,看到花却视若无睹,对生命便毫无作用;如果我们看到花,能将它转化成生命的充分展开,使内心产生一股暖流或生意盎然,花与我的内心就产生了生命能量的交流,这是不思议!以此类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亦然。此即「观一切世间境界入不思议法解脱门。」

  

  「无垢寂静光天王,得示一切众生出要法解脱门。」「出要」是出离三界生死轮回。为何会有三界?轮回生死就是我们的相续心所造成的,亦即我们的识性作用所致。如果能不起识性作用、不产生相续心,是否就不必轮回了?所以,不是有个三界可出,不是有个一真法界可入,关键在于如何消灭我们的相续心,将我们的识性转成自性,把识性舍掉而用根性。

  所以「出要法」即是要我们不再用识性生活,而投入整个生命去生活。所展现出来的便是自性、根性、真如空性、一真法界、普贤境界等部分。

  

  「示一切众生」即是用种种方式,令一切众生都知道如何了脱生死。

  

  「广大清净光天王,得观察一切应化众生令入佛法解脱门。」即是观察众生因缘成熟与否,使令入佛法。

  

  我们曾介绍过人生四个阶段,即衰退期、萧条期、复苏期、繁荣期,从复苏期第二阶段以后的众生,便可引他进入佛法解脱门。至于衰退期的人,凡事以功利主义来衡量;而萧条期的人只想占便宜,这两类人都不会学佛。复苏期第一阶段的人仍在还报,没有余力学佛;当他进入第二阶段,开始发心,善根开始萌芽,于是便积极想要参与学佛,但这时对善知识的接受有拣别之心。直到进入繁荣期第一阶段的人,对佛法的接受力很强,开始积极寻找善知识;到了第三阶段最高点,整个反省过来,像法藏比丘般志向高明。

  

  所以我们对每一阶段所应化的众生不一样。然而如何引导他们进入佛法?可能不是我们现在所具备的智慧、福德所能胜任,必须再求精进、超越才有此能力。

  

  尔时,可爱乐法光明幢天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少广天、无量广天、广果天众,而说颂言:

  诸佛境界不思议 一切众生莫能测

  普令其心生信解 广大意乐无穷尽

  「承佛威力」,就是承续觉悟的因缘力。普观一切天众而说道:

  

  我们的生活要以全方位的观照,用总体或统一的方式观照,用根性的智慧,这就是佛的境界不思议。

  

  生活要顺着生命的洪流,若能理解,就能具足充分的信心与了解性。这就是此偈文所说:「普令其心生信解,广大意乐无穷尽。」此为可爱乐法光明幢天王的法门。

  若有众生堪受法 佛威神力开导彼

  令其恒睹佛现前 严海天王如是见

  佛用觉悟的因缘力开导堪受法的众生,众生若接受,就是觉悟的基础已建立,故因缘和合的环境与条件,就能引导他进入佛法。

  

  「令其一睹佛现前」并非真有个佛示现在他面前,而是使他经常见到觉悟的境界。这是凈庄严海天王得到的法门。

  

  一切法性无所依 佛现世间亦如是

  普于诸有无依处 此义胜智能观察

  我们这世间的成立是地轮、水轮依风轮,风轮依虚空,虚空依无所住。

  

  我们的智慧、一切境界,归到最后是依于如来智慧,但是如来智慧无所依,所以我们说佛是「无依道人」。法性本来无所依,但佛之所以成佛是依法而成佛,这成佛的法是圆融体,既非单线也非片面的。所以真正的法,是告诉我们如何达到究竟解脱目的那个部分。假如只是过程的部分,我们通常不称为「法」,而称「知识」。

  

  譬如有些经文只是一种知识,我们名之为「不了义经」。而佛法的「了义经」是智慧的,它告诉我们依此法修行可达到觉悟的目标,但是那个法通常不讲,要你去感受!

  

  在前面讲过十种解脱门,看起来好像有十个法,其实只有一个法,而且很活泼。你会发觉那些法好像只有一个,只是讲法不同,有的比较感性,有的比较理性,无非是展现我们宏观的生命而已!只要你能达到这个目标,什么法都可以,所以说「法性无所依」。

  

  经文因人的解释而有不同,再加上随着时间、空间的不同,注解方式便有所不同。这是我们所要了解法性的意义,佛是依此法而成佛的,他不执着,透过一切法他会跳跃过去,任何境界对佛而言,无褒贬、增损。我们因为有「依」,依在人我对立之上,我们的存在是建立在外在环境的认可之下,社会人是建立在社会的价值取向之上,这就是它的「依」,都有个自我在作用。修行人则是抛开两边,但他会走过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这种心理,犹如水中月、镜中像,清晰可见但不存在。所以面对一切境界时,应无忧无喜!此即修行的功夫。

  

  随诸众生心所欲 佛神通力皆能现

  各各差别不思议 此智幢王解脱海

  当众生根器成熟时,随着众生心之所欲,觉悟的因缘力便都能显现出来。这因缘力就是生命的总体力量,它的不可思议,在于能相应于一切境界,包括一切众生在内,而能随缘示现。自在智慧幢天王是这样解脱的。

  

  这几个觉悟法门都是在进入佛境界以后,站在彼岸的立场来看的。

  

  过去所有诸国王 一毛孔中皆示现

  此是诸佛大神通 爱乐寂静能宣说

  所有佛剎在一毛孔中都能示现,这是佛的大神通。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讲我们生命的总体观。

  

  每一毛孔都能示现所有诸佛国度,即帝网重重无尽,有无量无边的毛孔,任何毛孔皆能普摄。觉悟的神通,是指我们能以总体观来观照我们的生命,而不再是识性的一小部分。

  

  一切法门无尽海 同会一法道场中

  如是法性佛所说 智眼能明此方便

  那么多的法门,在一法中能示现;或在一法道场中,能示现一切法门。

  

  佛法是看你站在哪个立场讲,站在彼岸和此岸的说法不同,但以佛的立场来讲是无二无别的。众生根器千差万别,所以总是局限在某一个角落,故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就有无量无边的意识形态;但觉悟的本体没有意识形态,乃融会一体的。生命的总体观正如一面镜子,是我们的意识形态把它分割得乱七八糟,照不出事情的真相。

  

  十方所有诸国土 悉在其中而说法

  佛身无去亦无来 爱乐慧旋之境界

  佛坐菩提树下,能遍知十方所有诸国土。不动能去,去而不去,这是怎样的境界?十方所有诸国土,都是我一心所现。换言之,十方所有诸国土都在我心中,只要了知这点,一旦我成就法身之后,十方所有诸国土都在,不是我去也不是他来。所以我们所有人的生命都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你证得法身,就已经超越色身了;既超越色身,那么本来的你就能尽虚空遍法界了,哪有来去不来去呢?这是爱乐旋慧的境界。

  

  佛观世法如光影 入彼甚深幽奥处

  说诸法性常寂然 善种思惟能见此

  佛观世间法像光影一般,刹那无常,佛能入这个无常的甚深幽暗处。无常的最深处是寂静,而无常的本体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无常也是一法,这是善种慧光明天王所证得的。

  

  佛善了知诸境界 随众生根雨法雨

  为启难思出要门 此寂静天能悟入

  佛对一切境界均能了知,随众生根器不同,而运用一切善巧方便来开示众生,让他们知道出离法。出离就是不再用识性,断了相续心。

  

  世尊恒以大慈悲 利益众生而出现

  等雨法雨充其器 清净光天能演说

  世尊永远以大慈悲利益众生,平等地以法雨充满众生各个不同的根器,观一切应化众生因缘成熟,使他们进入佛法。此为广大清净光天王所证得。

  

  以上所讲的解脱门都是智能的,且除了自利也利他。能够如此得有一个前提,就是大悲,所以佛以慈悲故,发菩提心。慈悲乃建立在众生身上,因为大慈悲为本体故,一定要以饶益众生为主。

  

  〈普贤行愿品〉中有云:「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是故,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属于众生,不属于菩萨。因此,我们若想开悟,必须处在红尘中,不能离开众生与生活。

  

  修法从根本修,故曰:「果地觉因地心。」你因地发心后,就朝那个目标好好饶益众生。在利益众生中,你会发现众生好多,且心性各个不同,因此你的智慧会一再被激发,而想要大彻大悟。在红尘里接引众生,从中开发了智慧、累积了资粮后,开悟就很快。

  

  这些解脱法门几乎没有一个离开度众生,而且我们看到,以佛的立场也都离不开「示现教化众生」。目前有很多学佛者都想先充实自己,再去利益众生,可是当你认为充实足够了,已是何年何月呢?

  

  讲经弘法真正利益的是自己,如果你把弘法利益众生当作一种修法,自己得到的利益会比对方来得多。因为你在表达时会战战兢兢,那种心境会驱策你一面讲一面提高警觉性,进而一再进步。

  

  我们在修行时,必须利益自己才能有所成就,而利益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益众生。当我们利益众生完毕时,自己也利益完毕了,此即众生不度尽,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净眼看世间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二 - 三 广果天王众——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