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一集▪P3

  ..续本文上一页我来到你佛陀这里,我也成为你弟子,你也说我是证阿罗汉,我请问你死到哪里去,死后要到哪里去,这问题产生了。问一次,问两次,一个两个问,可能还没关系,我看这五百大阿罗汉,这一千两百五十五个可能天天都在问,你讲不清楚我们要离开了,不再混下去了,这问题就产生了。我跟各位谈这个疑问,你可能从来没听过,因为我们都是乖儿子,佛教塞给你什么你就接受什么,你从来没把佛法看清楚,这部经就讲这一个,这是问题所在。

   那么这部经在这个地方开始讲开来以后,这种东西就很多,就很多了。所以这部经的历史上跟佛教思想史上的重点,在于开启了这方面的一个领域,它的思维模式重新架构起来,跟原来的那一种阿含,叫你解脱了生死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你留意到,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呀。我们在学佛,你要了解说这经典是什么,不是拿来我就要如,十个如,闻,十个闻,是,十个是,如是我闻就十个一直讲,讲那个,你去看辞典就好了,那何必讲呢。现在你也都读过书了,可以看得到了,不会的话到佛学院念两年,也都知道了,那你不会开悟的,你也不会成就的,这是一个状况。

   第一个,他是跟阿罗汉讲,换句话说,所有的阿罗汉死后都到极乐世界,这是已经确定了,从这地方看的。那么到极乐世界以后,有两件事要做,第一个,你当然可以一直修到成就,这个候补佛处,到阿逸多的地位来了,你也会开智慧,到了极乐世界可以这样修。但是在极乐世界有两个工作要做,就是不休息,极乐世界没办法休息,极乐世界没有晚上,极乐世界不累,要会累的话就不叫极乐,你要留意到这一点,所以它没有晚上给你休息,因为假如要休息就不叫极乐。那你先准备看看,你工作八小时就要休息,一个礼拜工作五天,要休息两天,这种人大概去不了,去到极乐世界马上被留级。第一个它没晚上可休息,第二个它没星期天可休息,所以叫不休息,干陀诃提他的意思就是不休息菩萨,所以下面一个是常精进菩萨,不但不休息,也不是叫你去旅行,不休息要常精进,这是极乐世界的特色,先看清楚啊。你以为到极乐世界,每天都穿得很漂亮,游山玩水,那你搞错了,极乐世界不是这个样子,他常精进,修行不休息,你弄清楚。

   我们通常都不知道到极乐世界要干什么,去了就好,这里很不好,到那里很好,我告诉你,到那里才发现那真不好。在这里正常状况五天休息两天,八个小时以后休息,对不对,搞不好又一个地震、海啸、台风,又通通可以放假,到那边阿弥陀佛哪一天生日也不知道,都没有假期。你可能都没搞清楚,你在法界中要做什么,这是第一个,我先把这个部分跟各位提一下。当然这里面要讲,光这个部分就可以讲十个小时了,这个部分。我想我们时间有限,我只把重点跟你提示一下。

   现在要讲的是前面三段经文,这个是非常特别的,不过我还是一个一个重点跟各位谈。刚才这一段最后一个是天王释提桓因的部分。释提桓因因为一般的经典都会提到,有很多的天龙八部,四大天王,讲到释提桓因通常都会提到大梵天王,这个叫做四梵,就是释提桓因、大梵天,还有四大天王,这些梵四天王、八部众等,是大乘佛法的护法。这里很奇怪就只有一个释提桓因,换句话说,你要到极乐世界去,你还要有相当大的福报,要有天王的福报。现在要告诉你是,欲界的人你要懂得怎么去,因为释提桓因是欲界的人,对不对,大梵天才是四禅八定的人,所以这里,最后这个地方出现这个天王,是告诉你,我要从这个欲界天的人跟你们讲。但是这部经主要是告诉你,阿罗汉成就要去的地方,那我们欲界的人可不可以修呢?也可以,它用这种也可以的这种情况带出来。它重点不在天王,它重点是在那阿罗汉要去的地方,留意到哦,而这些阿罗汉基本上都有大禅定的功夫。

   你先把这种经典的结构状况先给弄清楚,它从这前面的序言,这一段序言里头就已经告诉我们,这部经它的架构是什么,这叫解读经典的语言模式跟思维模式。你对大乘经典想要了解,这个语言模式跟思维模式要先弄清楚,弄不清楚你大乘经典看不懂,你会当作书来看,那就变成凡所有宗教都是劝人为善。劝人为善没错,佛教不只劝人为善,它更重要的是生命改造工程,要改造你的生命,使你从凡夫变成圣人,从有烦恼的人变成没烦恼的人,从束缚的人变成解脱的人,这是佛教的特色,不只是行善而已。佛教当然不反对行善,但是更重要的是解脱,教你怎么解脱,那才是佛陀要给你的,这是一个特色。

   好,我们现在看第二段经文,第二段经文讲,“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首先就:舍利弗,过来,“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这是第一个。第二个“舍利弗”你看,讲一句叫一个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这里头问题就多了,我们大概这种文章因为白纸写黑字嘛,大家都看懂所以就过了,我告诉你,你绝对看不懂,怎么不懂呢?我举几个例子看。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就这一句话懂吗?从这里向西方去,经过十万亿佛土,那里有个世界,那个世界叫做极乐,这很清楚嘛。那你这样,你根本就不懂得佛法。为什么要从这里向西方去呢?你大概都没有留意到,你的意思是假设地球是不动的,这个宇宙是不动的,所以我从这里向西方去。今天,现在来看,现在是差十分九点(晚上),早上差十分九点的西方,跟现在的西方一样不一样?你想想看。我现在请问你,现在释迦牟尼佛在跟舍利弗讲的时候是几点?你想想看,他早上讲?晚上讲?那个西方跟你现在西方就出问题了,对不对,早上的西方到了晚上刚好变东方,地球在自转,对不对,那请问你,你讲的西方是什么意思,什么意思?根本就不能用了,这个西方已经不能用了,所以你西方不能够用手一指,太阳下山那里叫西方,不是,不是指那个,那你就弄错了。

   佛法讲东南西北方,它是有用意的,我简单的跟你定义一下,东方是初发心叫东方,太阳升起来表示刚开始,发心以后要认真修学,认真修学会摸索,摸索有对有错,你不要以为师父讲的都对,我告诉你,师父讲的绝对对,师父不会把错的讲给你,一定把对的讲给你,但是你一定弄错,一定弄错,因为你不能照师父讲的这样去做。你一定要去思考:我这样做对吗?你要记得这个原则,我这样做对吗?我这样修对吗?师父说念阿弥陀佛,我就念阿弥陀佛,这没有问题吧,对不对,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念佛一声,福增无量”,我念阿弥陀佛,我福增在那里,口袋里?还是户头里?还是抽屉里?到底请问你:你的福报增在哪里?你有没有感受到?没有啊!那就有人说“那你念一声没有啦”,可它明明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啊,没有啦,你算什么,一天最少要念十万声。”好,你念十万声,一声都无量了,十万声就十万个无量了,那口袋已经装不下去了,对不对,到底有没有?我们不计较有没有,你要反过来看,我这样念到底对不对,因为我念的是不对嘛,所以福才没增加,对不对。

   “礼佛一拜,罪灭河沙”,请问你,有没有拜,有拜,罪有灭吗?罪假如没灭,一定你拜错,你绝对不承认拜错,那就我这样拜应该有问题吧,对不对,你要这样想:那我应该要怎么拜才对,要怎么念才对?这里面牵涉到“能”,牵涉到“所”的问题。这“能、所”问题你没有解决,那你拜只是个机器一样嘛,对不对,这个就是修行啊,就是修行。所以当你找到正确的方法的时候,那叫南方。那有了正确的方法,最后你就会成就,成就叫西方,所以到最后一定到西方,你放心,一定到西方,这是佛法基本的语言模式,就这样决定了。那北方呢?成就以后起作用嘛,那就北方,所以北方叫不空成就如来,这很清楚,这佛法这当中都弄得很清楚啊。

   所以你再看看经文,那个《大般若经》里面最后,是昙无谒菩萨,昙无谒菩萨是《大般若经》讲初发心修行嘛,所以他就一直往东方求善知识,初发心往东方;到了《华严经》讲善财童子向南参访,有没有,向南,正确的方向;那么到了这个宝积部、大集部通通讲西方,为什么,成就。你看,到密法羯摩部,通通讲北方,要起妙用,不空成就。这个就是经典的语言模式,所以你一讲西方你就念过去,那你就弄错了。这是第一个,我应该讲的很清楚,有没有听不懂?

   第二个要跟各位谈,西方过十万亿佛国土外,十万亿是什么?西方,我们现在假设,你不管向哪一方,十万亿表示什么,他是在祇树给孤独园里面讲的,这里头要告诉各位,你一定要把它弄清楚,十万亿现在来讲叫十万亿光年,十万亿光年的地方有多远,你知道吗?一光年就是光在太空中走一年叫一光年,那个距离,那十万亿个光年有多远,我告诉你现在什么天文望远镜都找不到的地方,你就往生到那里去吧,那里有多远呢,那里在哪里,你知道吗?你不知道,这就是佛陀他微妙的地方,他看到。

  最近这两年天文学家们,举了一个例子,它是叫无限远的地方的距离在哪里呢,向前看无限远的地方在哪里?刚好在我们脑后,最远的地方不在哪里,就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这里,你哪里都看得到,你就是这里看不到。十万亿佛国土用这种理论来看,我只是举例给你看,就是家里的后门,他从国土来讲嘛,所以你不要以为外面有没有,真有!为什么我跟你讲这个理论,你去思考。

   因为佛陀所在的地方,你注意看,佛为什么赞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而不赞叹他自己的世界?各位老参大概发现,佛陀,我们在所有的经典里…

《佛说阿弥陀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一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