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话我想想就降一格,就开始一步一步,讲到最后就教你人格要具足,心理要健康,不知道在教什么,最近的已经超度了,最远的慢慢度,为什么?这个就是善根的问题,各种福德因缘不同,所以我们说资粮道你要具足,而最重要的就是五大人格性你必须要能够健康,这个是文殊菩萨所举的例子。
第三个得平等心以外那就真供养,怎么修真供养?也是要十法具足。
第一以法供养,第二修行诸行供养,第三平等利乐一切众生供养,所以跟各位说,你供佛谁都可以供,平等利乐一切众生供养可以吗?我平等利乐一切众生就是供养如来,你不用每天跪在佛前说我跟你讲,今天我平等利乐三个众生你有看到,不用了,你去利乐众生就好了,你修行诸行就是供养了,这是最佳的供养,你跟师父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啊,跟诸佛菩萨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啊,没有什么特别关系啊,要真有特别关系,我们多生累劫有什么因缘,也是这个因缘,这种供养的因缘,要看经典写剪头发供养,你回家都剪下来供养,那人家说你到底哪里坏掉,不是啊,你看真修行,真供养,这个叫修真供养。
第四以慈悲心随顺摄取,第五以如来力随顺一切,这个我们不详细跟各位讲了,慈悲心随顺摄取,你不要临时起意,小偷又来偷了,慈悲心嘛,他偷了就是我前辈子给他偷了,这辈子给他偷,我告诉你最好不要这样想,小偷来偷你,最好还是一样报警,要不然你恐怕问题会没完没了,你不要想说既然是用慈悲心就不要报警,不是这个样子,那你通通弄错了,如来力随顺一切,如来是自性力,随顺不是你自己想的,这个前提你要弄清楚。
第六,不舍勤修一切善法,一切善法勤修而不舍离,不舍一切菩萨事业,如说能行,如行能说,我们是如说不能行,能行,行的不能说,这个就麻烦了。
第九常时遍修心无疲厌,你一切法都要修心无疲厌,长时间是尽未来际的意思,过去如何你先不管,你尽未来际。
第十,常不舍离大菩提心,这个是十个,讲起来都没完没了,这个相当的多。
【打造唯心净土】
提醒各位这些东西,我们要跟各位谈的就是当你把这些所谓疑情,简单就是修这四十个法,而这四十个法都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运作,日常生活中你要一直去积极的去运作,那么你在止住妄想的这种环境里,这种心态中,那我们假如要用标准的话说,在禅定中,你的生命境界就会现前,而且告诉各位,这个境界现前,永不退失,是真实的世界,是你的生命品质他会兑现。
就是一切唯心造他殊胜的地方,而这个时候所造的是法身净妙国土,这个净妙国土范围很广,现在我们所讲的极乐世界也是净妙国土之一,那你愿不愿意安住在极乐世界那个定义里面的范围里头,那就看你了。
假如愿意呢,那你修这样的一个法,你直接就进去了,假如不愿意呢,那还有跟你生命质感相应的那个净妙国土,那我们把这些种种不同的净土融摄在一起,统称一个名字,叫做华藏世界,是指这个意思。
那么在华藏世界里头,那你要住哪边,那就个人选了,就像我们去看病一样,你会挑了好几家到了最后说这一家好,为什么好呢?因为都没有窗户,太阳照不到最好,那是你喜欢的嘛,还有人就不是啊,他喜欢四面都有窗户的,那是个人选的,因为个人的性向不同,他的选择会不一样,那这是指有为法的部分了,那无为法中的净土成就,那是你自己的净土成就,是按照这些法门,这些行法,你在修学的时候,他有各种因缘。
譬如大家说,我要度众生,各位大概还没有度过众生,台湾人有一句话头一次剃头就碰到落腮鬍的,你有没有听过,刚学会剃头,才发心剃头,就碰到落腮鬍的,那落腮鬍怎么剃啊?你没有渡众生你还不知道,你以为众生都很乖,我讲话他都会听啊,你要是第一个就碰到铁齿族的,尤其是不锈钢制造的,那你就知道,你碰到铁齿牌的,那看你去度吧,但有的人就不是这个样子,他能够很顺利的去完成,那这个是又为什么?
我们在公案里看到很多,你看来果禅师,我们很欣赏,也很感恩,他的视线,但是你会发现他很厉害,他遇到各种障碍,他都能克服,我们有看他很厉害啊,那你要看怀让,马祖,道一,几乎都没有什么业障了,因为没有业障,所以他的一生就不精彩了,你可以从这个地方看,那一种一生当中非常精彩的修行人,那我告诉你,精彩是你看的,那种精彩要是降到你身上来,你就会知道那是业障,那是痛苦,所以我们看别人好像很精彩,你去演演看,落到你身上来是什么?那不叫精彩,那叫痛苦,所以我们真正这个时候你会看到说,一个行者本身他所要具足的条件是会因人而不同。
【禅行者—带着警觉性在行】
同样是发心度众生,同样是发心行菩萨道,同样发菩提心行菩提道,每个人都不一样,那这一个不同,你所塑造出来的国土也不会一样。现在问题就在,你所累积的这些资粮,他到了那一个状况的时候,那个状况就是,那个因缘要成就的时候,你要怎么入,就在这里。
所以我们告诉各位,你疑情要带着,你带着疑情他自然的就会走到那个地方,你不用担心,而要告诉各位,要进入那个领域里头,那生命观境要现前,他不那么容易。就像置心一处这好像很简单了,若心他缘,摄心令返就好了,所以你都会发生心他缘了,怎么抓回来,怎么抓回来是你的事啊,你不要再问了,要不然我跟你讲,你又要说,又要怎么这样做,因为那是你实际要去做的,这是实践的部分。
同样的,当你止住妄想,我们这样讲说大概三年你可以止住妄想,大概三年,你这个方法搞不对,大概三年都还在数法,你搞清楚,要到止法才能够止住妄想,止住妄想不是今天止住妄想明天就观境现前了,没那么快,止住妄想还要一段时间观境才会现前,在观境现前的时候你还要再抉择,这个时候才是真的验证,验证以后再超越,因为既然现前了就要求证了,你要证明那个对不对了,对了以后还要再验证,验证以后还要再超越,那这里面还有很多细节,那密密麻麻的细节很多,现在没有办法跟你讲,每一个人所遇到的都不一样,你必须赶快到这个地方,我们才能跟你讲。
因为你还没有到这里,我们把三年叫做一句话,三年就过去了,你要知道,三年要吃多少餐饭,要见过多少人,要处理多少事,要睡多少次觉,那不一样啊,大概要睡一千次,要吃三千次,三千次不是什么,我告诉你,假如每一次是吃一个巴乐,你就要吃三千个巴乐,每一次吃一个巴乐大概要咬一百次,那三千个巴乐你要咬多少次,你自己算算看,牙齿不知道要掉几个,那会发生哪些事,你要知道,密密麻麻的事都是你要一次一次必须带有警觉性去处理,带有警觉性啊,你要知道,从惯性这样走过去没有用啊,不起作用的。
一个禅行者不管做任何事,他都很清楚,不但很清楚,要记得置心一处,很清楚又要心不他缘,若心他缘还要摄心令返,那这个你就要去锻炼这个部分,告诉各位,很清楚又不他缘,你肯定很清楚,心就跑掉了,要怎么样清楚而不他缘,你只有在训练,妄想来不理他,这个时候你才会发现,我很清楚知道妄想,但是我又没有被妄想俘虏,你要留意到这一点了。妄想来我很清楚,但是我不理他,不理他心就不他缘,但是妄想来你不清楚那就不对。
我们跟各位讲说光是息出息入清清楚楚,他的冷暖,息进凉的,息出暖的,光是这样子而已,恩,好凉快,这一口气不错,今天空气不错,今天空气不错心就跑掉了,对,刚才窗户打开太大了,今天风比较大,你心就跑掉了,我们是告诉你清清楚楚,息出息入清清楚楚,没有说空气好不好,没有说窗户有没有关,可是呢,你因为要很清楚,你就被妄想抓走了。
同样的,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好多事,那么古人有个修法就是不理他,什么都不管,吃饭也如同嚼蜡,虽然吃是吃,心都不在饭上面,那这是一个修法,但是你要知道,你必须要有超越的能力,这个都是你自己去训练,你自己去经验你才会知道,我们没有办法跟你谈这些,那你记得这两个方法同时运作,要很清楚又不被他抓走,从这个地方来做自我训练,那么要这样训练你要多少的时间呢?那就看你个人用心抉择的状态。
假如这个地方我们不能处理好,你很难进入状况。所以置心一处完成以后,那么就到疑情的地方,这个地方,文殊师利菩萨有一句话,叫做令入普贤行道场,文殊师利菩萨要善财童子来参访普贤菩萨的时候,要他入普贤行的道场,这个怎么入啊,经典没讲,经典只说文殊菩萨色身不现,自己就跳掉了,突然间你那个电脑键盘一按,文殊菩萨就不见了,就这样,剩下就善财童子茫然,师父给我带路带到一半,他突然不见,那我要到哪里去,这个时候就看到行者的心在起作用,华严经文里头很多这种状况,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心马上就起观想,观想都不是各位讲的那种缘想,他的心马上一转移,就象限就转移了,我是用这个字,象限转移,那你要慢慢的去体会,怎么样子去转…
《华严六科 华严禅行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