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t">这两种,空跟色产生一种氛围,是有存在,但是你没有办法去很明确的感觉到他们存在的状况,这是连那个无碍,那自在交流的那种具体情况也不见了,所以这个我只能够你自己慢慢去。
【华严行法的六相圆融】
要怎么到达这样的一个地步呢?那有方法的,我们华严行法最大的特色叫做六相圆融,就是后面讲的,前面那几个你自己去背,一即具多,多即非一,彼此不违,互相不滥,共相成办,各居自位,你好好背好了,以前读书不背现在就认真背,以前读书很会背,现在背这个就快了,跟各位讲,你看这种文字就头大,硬邦邦冷冰冰,那你就好好去享受。
我们要跟各位谈的是后面,总别、同异、成坏、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这个是搜玄记里,智俨法师从十地法门里头帮我们挑出来的修行要领,你用这六个去整理这两个东西,色空的东西,用这一套方法,可以很快的帮助你成就。
那么下面讲此等六相百万法门,这六相就有百万法门了,你看看把这个东西用到上面去,那就百万法门了,都是真空绝相观,用这种修法就是能的部分,第一个。第二个,等你这个成就以后我们才有可能讲后面的这个部分,所以理事无碍观跟周遍含融观应该要并在一起,这两个部分下次来,我们把他打好给大家,我是要去给各位去对一下,他是十个,这个也是很容易跟周遍含融观,这个十个跟刚才十个你很容易混错,尤其是前面那四个,理如是法门,事如真理门,是含理事门,通局无碍门,在理事无碍观里叫理遍一事门,事遍于理门,依理成事门,事能显理门,都是事跟理,事跟理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在背的时候,第一个你是在理事无碍观的十门,要背的很熟,那么周遍含融观的十门,你也要背的很熟,然后呢,叫交叉不乱,不要把理事无碍门背一背,把周遍含融观的通通背进来了,要背周遍含融观的,又把理事无碍观那边给背进来了,那就不妙了,那你在起观会错乱,这二十个你要背好那就不是简单的事了,背一个一天,背两个两天,这两个要同时背起来大概要一个礼拜,因为你会混乱,你看理遍一事门,跟理如事法,你看看就常会混在一起了,因为都是理事理事的,那么这个里面,所涉及所谈的,在这个地方们不详细跟各位谈了,这是在这个部分,修学的一个重点。
【事事无碍与劣上慢心】
那刚才我们跟各位提到过,这个理事无碍在我们修学的过程里,所占的时间,事实上不多,成佛以后,真正运用的事事无碍。
那么我在这里要跟各位谈一下,佛法有一种叫做狂禅,狂风暴雨的狂,狂慧,狂禅狂慧的人通常要引用的那都是事事无碍的语言,我们告诉各位,我们自己少引用这些语言,你应该要知道,但是跟人家谈吐的时候,少引用,因为那是一种劣上慢心,下劣的傲慢心,叫劣上慢心,人家在谈真理的时候,就是在谈真空的时候,千万不要拿理事无碍或者事事无碍的来压人家。
我们发现很多人,人家谈真空,我就讲妙有,人家讲妙有我就讲真空, 这个就叫做劣上慢心,这个叫狂慧,这种狂对你没好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他会障你的道。
我们在论道,在跟同修谈佛法,那么他谈到真空,我们就要注意听,因为真空是对的嘛,那他怎么讲,表达的好不好,有没有缺点,不要紧,表达的好的地方,你是不是要学起来,那他讲妙有,那他是不是表达的好,表达的好,你要写起来,有没有缺点你不要管他,你管他有没有缺点干嘛?就算你,哦,他怎么有这个缺点,那你就要警惕到自己,我有没有这个缺点,我有这个缺点我要避开,我要改掉,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地方,因为我们对真空也不了解,对妙有也不了解,所以人家一讲真空,你就臭屁一下妙有,反正我不跟你同流合污,你那么厉害,我就比你更高明,你抬出孔子来,我就用老子打你,你拿老子来,我用孔子打你,你弄释迦摩尼佛来,我用孔子打你,一个一个,反正打到最后统统死掉,你什么也没有,那不行,这是一个很重要,狂慧的障道。而且狂慧容易变成断见,那么在事事无碍里头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喜欢圆融。
譬如说有个老和尚在骂,骂释迦摩尼佛,那个魔说到末法时期,我就穿你的衣服,吃你的饭,住你的家,不讲你的法,那佛不是哭了吗。有什么好哭的,到最后魔不是也要成佛吗,诶,那也对呀,所以呢,所以就不要修嘛,也不要修嘛,也不要渡众生,也不要弘法,反正到最后都会成佛,这种圆融法有弊端,你就真的比佛厉害,佛在哭,哭什么哭啊,你就比他厉害啊?不对啊,这就喜欢站在事事无碍法界里面到处包容,他不是这样。
事事无碍法界是要这样处理的,要把魔抓起来,那么有些人会很激动,就把魔打死。那你说,不要打了,魔他到最后也会成佛,把他关起来好好正法教育就好了,那这就对嘛,那你不要说魔,魔管他的,反正到最后都会成佛,那不能这样啊,那坏蛋抓起来那放他去啊,那不要抓了,反正到最后统统会死,对不对,他杀死人是他杀死那个人,不杀死他也要死啊,这是什么理论嘛,这是在世间相对的法则里头,要有相对法则的处理法,那你在讲出世间的这个部分,到事事无碍,从真空绝相都是出世间法的部分,他不能引用到世间法来。
从真空绝相以后的境界,是属于法身大士的境界,是法身领域的境界,是属于净土的那个境界,不是娑婆的境界,不是凡夫的境界,所以你不能把那个东西引用到这个地方来用。
你要引用到这个地方来,是在一个关键处可以用,譬如说把魔抓到了,大家说把他打死,用石头把他杀死,那说不必了,魔也有佛性,我们让他把佛性显现出来,把他关起来教他佛法就好了,那我告诉你,就这一点大家不会同意,因为要去教魔佛法的人,没有人会教,魔比你厉害,你把他关起来你想要教他,魔的那张嘴巴比你会说,所以大家都怕他,怕他你就不要教他,你把佛书丢给他就好,你把他关着就好。
但是因为你怕他,所以你就想置他于死地,这样你就没有慈悲心,你对法界性看的不够,所以在那个时候,顶多是在这个地方网开一面,不要置他于死地,这就是关键处,而不是说纵容他,各位要留意啊,这是在事事无碍法界的这种知识领域里头他所泛滥出来的一种灾难,那这种情况对自己是个伤害,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对众生来讲,他更是一个伤害。
各位要留意,这个伤害众生很厉害,他为什么呢?他是非不分,他真理跟凡夫的事相分不清楚,他把法身的境界拿到娑婆世界来,相对立的世界来运用,那就不对了,所以你要懂得这个区别。这个弄清楚了你可以看到,到这种高阶层次的时候,能力的运用事实上都不是我们所能掌握的,因为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我们也没有到达这个境界,可是呢,我们却很喜欢引用这个境界的语言,引用这些语言来臭屁,要来盖人家,人家一讲佛法,哼,你都不知道,我讲几句你听不懂的,空啊空啊,什么都空啊,什么叫空,空空了,为什么?因为你根本不懂嘛,但是很好用,为什么好用啊?能满足你的虚荣心,用佛法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当然了,比去买名牌的来满足你的虚荣心要好,因为至少你能结缘。
那么在这个满足的过程中,他还有一个就是你在成长,所以修法过程当中会有很多障碍,有些是造成你法上的障碍,有些是造成你身体的障碍,有些是造成你生活上的障碍,有些是造成人际关系因缘的障碍,那你都不知道,因为反正你一团糊涂了,所以叫五浊恶世,混到底就对了,什么时候爬的出来不知道,吃足了苦头你就知道了,但是这一些成长我们认为,这样的代价太重了,不必那么辛苦,可是很多人就是混在这里头,也没有人能指导,因为指导我们的人,其实他自己本身都在这边打迷糊仗,混在一团,那就是问题了。
【成就海印三昧之路】
所以我们第一个跟各位讲,能观的能,你要先到达真空绝相观,要达到真空绝相观,这个地方我们再跟各位做一个补充,他要有一个真空绝相止,他虽然是讲三观,其实是三止三观,虽然祖师大德主张说这个六个修学没有次第,但是我们还是要告诉你,你最好是有次第,真空绝相止一定要先练成,再练真空绝相观,你简单run过一遍以后,你可以不要次第,但是真空绝相止的基础一定要有。
换句话说,止住妄想的止不是死心,不是枯木,他不是枯木禅,心是活的,他是真空绝相,他有这样的一个法门,那我们要训练的是这个地方要成就,我在跟各位做把关的时候也是站在这个地方,这一关不通过,后面门都没,知道吗,那么要通过这一关,前面展开的就都是了,人格性及格没,我们及格讲七十分,五大人格性,再来置心一处,五大人格性之后,你要厌恶娑婆的虚幻生命,或者欣求净土的真实生命,这两个疑情都可以,但你必须要这样发起真正出离心,追求菩提道,然后开始摸索,这个叫三个资粮道。
这个通过以后,才讲置心一处跟提疑情,那就会从七十分那边一直前进到九十五分这边,那这个时候,我们假设九十分了,透过真空绝相止的锻炼,到九十五到九十八分,那你要进入真空绝相观,法界三观成就,海印三昧成就那才有可能。
所以一定要在这个地方把关这个部分,那一个领域不是进不去,是前面的资粮道有没有,否则把证书发一发,大家都拿证书出去而没有实力的话,没有用。
不是要我们谈论这些名相,而是我们要具有这些名相上实际的实力,这个才是关键,这个实力透过实践所兑现出来的这种境界,这个就是我们讲的实力,那你没有这个实践,你无法兑现,所以我们告诉各位,大脑所知道的不算,实践所得到的才算,知道的不算,做到的才算,要做到,那你就去做吧,做就叫实践,透过实践才能兑现,光是知道没用,知道的不能兑现,知道的只能讲而已,讲的不算,知道的不算,做到的才算。
这个是我们在禅修的过程中一再要求各位的,这样的讲,范围可能不会那么广,但是我想这一条路已经很具体了,那么希望各位能够早登觉岸,共入毗卢性海,同证海印三昧,祝福大家。
海云继梦和上开示,观心录入整理
(华严禅行法圆满)
《华严六科 华严禅行法》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