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因为你要懂得他实际上里面进行的工程。
好,当你走过这一段,我们讲了,这个我们都跟各位分得很清楚了,即使在极乐世界,因为那些人从来不把在佛门中的修行整个的状况讲清楚,你只能够窝着一个小角落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你的概念里,你的意识形态里,只有在莲花大如车轮上出生,七宝池八功德水中的那种白色白光、青色青光那种莲花上生。可是你不知道那莲花为什么,你出生的莲花是红色红光还是白色白光,你知道吗?我敢肯定没人跟你讲。你怎么去呀?去了再讲,他给我生白色就白色,绿色就绿色,对不对?要这个时代去生在绿色里还不错,你生在蓝色的那你就倒霉,因为你根本无知,其实你生到哪个地方——岸上、池里,你都可以很清楚,只是因为你接受的佛法没有谈到这些。
好,我们现在跟各位谈的就是,基础面你一定要具足。这些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就一个行者来讲,这里一定要下很多功夫。我警告各位,与其花十年时间参学一百个道场,不如在一个道场把这个功夫打十年。你自己去想想看,这个时代福报大,交通方便,各道场都在做广告,所以你花十年的时间找一百个道场不难,你卖掉两栋房子你也可以去,你可以做的到,但是告诉你,回来以后,你一脑子的噪声、毒草跟毒药,完全没用。你假如在这十年当中在一个道场,好好的把这个功夫花十年,我想你一定突破这个地方,而且你可以培养就算不到净识也到染识,知道吗?但是你要是跑十年一百个道场以后,你本来在概念包现在跑到意识流去了——噪声。本来脑筋里头不学佛还一片干净,有的是世间的一些习气而已,现在佛门中跑十年下来,为什么变老油条——噪声太多了,对你这样的一个行人无意义,只有害处。所以我不是要你留在这里,但是你不管在哪里都一样,这个技术面的功夫一定要克服,然后你要是有心克服技术面的问题,你的意识流应该会净化,你的概念包应该会丢掉一些,然后留下来单一概念,那到这里,你修行要成就就很快,你马上就可以从这个地方(置心一处)转入了。
要怎么转入?那就我们“生住异灭”上面住所讲的部分,过了住以后,那你就进入到娑婆若海了。生、住、异、灭里面的“生”,在这个“生”里头,讲的就是本体心、本体性跟本体念。这个就是娑婆若海里面生灭性相,这一个图(生住异灭图)你看不出来。我们说生命是永恒的,怎么永恒?你都在娑婆若海里呀,这个时候心的本体起作用是性,它的相就是念。这个心本来是如如不动的,那么有众生的业所以它起了作用了;它一起了作用以后怎么样,它相就出来了;念是什么?念着众生,念着法界,慈悲、智慧一再地起作用,所以那种永恒的、灿烂的生命是在这个地方。
你们看这个(图)没什么好看的,“父母未生之前本来面目”也不过很生硬的一句话。你得道了?你觅得本来面目,你拥有生命真相,是那么的枯涩,那么的冷漠?是这样吗?那个真相是多么的灿烂,就在这个范围里(生),这个都是法身的范围。你到达止于至善的时候更是这里面的净化。这个经文就是讲这个范围里面。
我们一般人是活在这里(灭=意识形态),这个是意识流,这个是概念包(异),染识,概念里头的染识,业识身、意识形态在这边一大堆的,人家讲都不听都是你自己的,就在这里(异、灭)呀。你不要看了,我把这里画的很清楚了,没看过的人他还不屑呢:“语出何处啊?谁讲的?生住异灭四个字对下面通通不对。”因为他没看过。你没看过人家就不能讲,我们现在写下来,一千年后就是众人所引用的,你知道吗?为什么?关键就在你学佛的心态,当你心态不对你就搞不清楚了。这个就是你看看,真的修行在这个区块里(住),可是当你的心态还在这里(灭)的时候,与这块(住)根本无关,你来到这个地方(异)是概念是染识的时候,跟这里(住)比较近了,所以你比较会接受。
所以我跟各位讲,你要请法不要找我,我讲你一定接受,没有用,大师父二师父讲给你听,看你接受不接受,你就会“不过,但是,可是……”,因为你碰到我你也但不起来,但是你跟大师父二师父跟明乐师你就可是很多,还有争辩。为什么?因为你还在这边(灭),还在意识流里。只有在净识,这个染识再过来,中心价值观破了以后,在净识这边你才会单一概念。单一概念的人才有可能修行啊,不然不可能修行。因为单一概念是初果相,你进到这里面是初果位开始,这里一直到十信位,十信位过,初住位开始,生这边是初住位开始法身大士啦。整个过程我们都跟各位交代很清楚,但是你要能够做好,从基础面一路走上来,要不然你没办法。好,你按照这种标准上来了完成了,前面的境界你才有可能做到。
这一句是在说明,这样境界的一种随宜应用的状况。娑婆若海入了,娑婆若海是什么样子?入了娑婆若海沉下去不会死,还会呼吸,那你到海里当鱼就好了。不是,他的生命这么的可爱。可爱,知道吗?不是一般的词汇,这么的美他才可爱。你不要以为成佛以后,每一尊都像这样子,不是,他是生命是很美的、很灿烂的。这一句讲这种美法,“能随方便”,方便就是能随缘,能够随缘,按种种方便随缘,“入于一地而以一切愿海所持”。他随什么缘,随什么方便?随缘起法界的业力,随这个缘他能够入。那佛的境界,像这二十个大菩萨的境界里,他菩萨的愿力他也能入,虽然他在性起法界中菩萨不是十全十美,但他能入,这叫“入于一地”。
那有人会问:“那我们假如这一次分段生死结束以后,我们到了法界我是哪一位?”从初住到等觉都有可能,你是哪一位那要看你的用功,但是这一过去最少是初住位。那么为什么会是初住位呢?因为你是很不得已而过去的。但是我告诉你,有任何的勉强,内心有疙瘩、不畅快,有压抑还在忍耐,那去不了。你知道吗?会是初住位的是你这辈子发了愿以后,开始在行这菩萨道,你有种种的业障而自己翻不过去,因为你这个技术上面有些状况你搞不清楚。虽然也是照这三个原则做,但是经常病恹恹的,不发勇猛心不生病,发越勇猛的心病越重。有没有这种人?这种人就是你原来业太重。什么业我不知道,可能前辈子杀猪不够还再杀牛,听说这比较好赚。那像这种业力当然你就挫折很多,但是你要是一辈子真的这样坚持下去,到你寿命终了的时候你还是往生,还是入法界去,他可贵就在这里。
问题是当你逆境现前的时候,你不能接受那就没办法。真的是跟各位讲,这种逆境现前而没有办法接受是没办法,因为逆境是你自己认为的。就像我们在跟人家讲佛法一样,你跟他讲,他讨厌的要死,他根本就不想听,那就是逆境,逆境是他自己造成的。讲佛法有什么好逆境?对不对?你跟人家讲佛法,同修们还高兴的不得了,可是你跟你的父母讲讲看……为什么这样?是你自己心理造成的,人家跟你讲正法你不能接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跟你说这是业,这是智慧不够,善根不足,你根本不以为然。有没有?这个都是状况。所以你只要这个三个很简单的原则,一生做起来就不简单了。而且这个前提之下是不能抱怨、不能勉强。大概三年,应该三年就可以转得过去,太长了,五年就了不起了。过了以后你自然你自己就知道很清楚了。到了这个时候,你这一期命终以后,到了这个法界,就入法界了。
入法界以后,你的生命交流就很自在,“入于一地而以一切愿海所持”,不管你到哪里,你一切愿海你的生命会全方位展开。你就不是一个生命因素成长了,所有的生命因素通通起来,而且“恒与智俱”,跟智慧是在一起的,不是盲目的。这个你要留意,而这个地方的智慧,你要记得绝对不是你的聪明才智问题,这智慧是生命的本能。你的生命自然的就会起作用,不是你用大脑,你用大脑去做什么老是起副作用。“我就这样子想,想说这样,所以我这样去做。”你做了以后结论不一样,答案不一样。为什么?因为你用大脑他有副作用,因为你用大脑就用推理,推理是单一的,旁边还有。你想这样服务他,他有这样的想法,他说我不要你服务,对不对?问题就在这里呀。他为什么不要你服务?也没为什么,只是不要你服务啊。
我记得有跟各位讲过,在大学的时候上了公交车,我是大学生,人家怀孕了,我就站起来让她坐,她瞪你一眼。我说:“给你坐。”“我不要坐。”我说:“你怀孕了。”“你就会看我肚子。”我看到你怀孕位子让你坐,她还说我就会看她肚子。我们看到人家怀孕不是看到肚子吗,我就觉得很奇怪了,那要让座也有罪呀?不是,因为你用大脑想“我是大学生,我应该让座”,对不对?人家怀孕了,你怎么知道?告诉你不要用大脑就对了,让座就让座嘛,你管她坐不坐,你根本就不必问她嘛,“你请坐”你就走了,你还看她干嘛。你又要彬彬有礼又要Gentleman,结果碰到一个不是Ladies,她说我不是Ladies我是孕妇,你就有理讲不清了。所以用大脑常常会有状况,用生命就好,所以用生命就简单了,人家来了,起来让座就没事了,你还问她干嘛?你管她坐不坐,让座是你的事,坐不坐是她的事,你要让她坐她不坐,那时候就僵在那里了,我到底要不要坐下去?对不对?
用生命是真美的,当然你不会用生命你不知道,但是你从这个地方走回来,你就会发现你的生命很美。从因地看怎么用生命你不会,但是从果地看回来的话,用生命并不难。所以我们透过这个经文,我想从这样两方面互相钩锁,对各位应该在行法上有很大的帮助。好,我们休息一下等下再讲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四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