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零八拜,再拜。你会说:“我真倒霉,学佛一直拜。”修行就是这样。拜完以后,“我这样做对吗?当然对,不过要怎么样证明对,我还没找到答案,我明天会再继续努力。”两脚一伸棉被一拉又睡着了。明天你会高兴的笑醒,高兴什么不知道,这个就是行者啊。
不要跟人家开口闭口佛里佛气:“我们华严是讲入法界的,成就法身的,我们师父说全法身一法界。”光是捡我的口水在那边溜,会臭酸,那个没用。你光是背我的知识语言,那你不能成就的,你只有这样去做。做了以后,你还带着一点疑情,带疑情是让你的生命活起来,让你进了法界以后你会真正的精进,很快到达止于至善,而且是一个灿烂的、芬芳的永恒的生命。他的殊胜是在这里,不是要你背一堆语言文字,那没有用。你把我讲的通通背下来,你也不得成就;你把佛陀三藏十二部通通背下来,照样生死轮回。不是说你背的多就好,不是。所以我们叫做修行,不是修背,你要修行你才会成佛,不一样。所以不是你背的多读的多,不是,是你如何行,行的正确,行的完整。行有一套模式,从你心灵发起的,所以我们叫做心灵方程式,关键是在这里,所以这个基础你一定要弄好。
那么刚才所讲的这个部分,事实上它包括两个,一个是技术面、一个是工程面。自己在进行归零功课的时候那是技术面,但是你在生活中所遭遇的那一些——人家对你的误会、诬赖、毁谤或者使你内心伤心,意志消沉,这个就是工程面了,看你能不能够突破了,要不然经常你就会被魔所摄持,经常会有这种情况。那要怎么样稳固你这部分呢?多诵经。两部经,最简单的,第一个是三品中的《净行品》,你要是初学的话,第二部要增加你大福报的话就《贤首品》。一般同修们我们都叫你读诵《华严三品》,那是华严经行法中的三个阶段,叫做华严三品。你有时间那最好,没时间你最少《净行品》或者《贤首品》,要经常读诵,免得心被外尘境界所诱惑,而使自己堕落,被魔所摄持,那个时候你就会以邪知见来替代你的正知见,那你就完了。
所以我们修行中一再要求三个东西,一个是知见,第一个,知见正那你才能下功夫,有了功夫那就看你的行愿,这是三个。这一般在看的,知见正、行愿深广、功夫要扎实。那我们最重要跟各位谈的,推动这三个东西就是要疑情。疑情是经常的检点自己:我这样做对吗?这个进行了以后真的能兑现吗?我真的能够找到生命的故乡吗?这样做下去人生真精彩吗?真的有意义吗?这个东西会一再浮现,这个你才有办法把你推上路。
当你这些,一般来讲这些通通叫资粮道,具足以后你就上道了。工程面你会一直放下,意识流、概念包一个一个放下,不过、可是、但是、还有,很多很多,通通放了。当你发现到最后——这样对吗?戒律不是这样说吗?学佛不是要这样吗?这个叫染识,你的中心价值观开始在干扰你了,但是你已经把所有的噪声放下了,剩下最后一关,这一关过了就到净识,到了净识修行就可以开始了。
一般人刚到净识的时候还无法起修,因为那个时候你会感觉人生这样真美好,因为那是已经到舒服禅的境界,虽然技术面你都没有启动,也会到舒服禅,那么你技术面一启动的时候,舒服禅很快就过了,很快就会过。那你假如工程面没有到净识,只有技术面,那你会被技术面的舒服禅所迷惑。那就在粗住跟细住那个过程里,粗住跟细住是产生舒服禅,尤其是到欲界定的时候,舒服禅最高兴、最舒服啦,那一般人在讲修学的时候死在这个地方。有很多人看起来像入禅定,他不是禅定,他是类初禅,类似初禅的舒服禅。这种类似初禅的舒服禅那是很麻烦的,因为那个时候跟你讲你都不相信,因为你很舒服而且境界也很清楚。
(看开悟之路图)这个地方舒服禅,技术面你开始动的时候到欲界定(禅坐—粗住—细住—欲界定)。从欲界定开始修行,有一种定叫未到定,不是真的定,好像是定,到未到定。未到定再来的你身心会有变化,叫八触十功德,我们简称触功德,这是第二个阶段,这是真的开始在修行了。但这个地方不是修行,舒服禅不叫修行,只是调整很粗的身心而已,调身调气那个时候。
那么到这个地方是调心的时候,触功德这里是调心——当你身心放下,身、心放下的时候呢,你平常的紧张,那个紧张就是你用大脑,你只要用脑筋去思考事情,那你身体哪里紧张你就不知道了,那个经常用的你的思维模式,你用大脑的思维模式会使你的身心开始受伤,它会在哪个地方拉紧,你不知道。肝病怎么来的?是你的思维,每次思维就把肝捏一下捏一下,本来水汪汪的肝被你捏到变豆干所以叫肝,豆干就是这样来的。有的是胃溃疡,对不对?有的会造成糖尿病,都是因为你的思维造成那种现象,因为经常刺激那个器官,所以有那种情形,有的会心脏病,有没有?你不知道,但是你修行到这个地方(触功德),把这个身心放松以后呢,那个地方就开始恢复正常。恢复正常的时候,身心就起变化,那个叫好转现象,开始有好转的情况了。
那么这个地方(触功德)什么时候才会好,你不用在意,你只要注意我们的基本:数息,放轻松,然后息出息入清清楚楚,你注意你的风门,置心一处,就这三个条件,到这三个条件完成,到触功德到置心一处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参禅金三角:置心一处、放轻松、息出息入清清楚楚,这三个要件弄好以后是第二个阶段,完成以后我们开始看念头。这就是华严禅的特色。那么其它的是共外道禅:四禅、八定、九次第定。横出三界呢,我们就不是四禅八定了,来到这个地方(置心一处)就横出了。有没有?师父真的要指导你的是在这个地方。当你到这里来,是师父要忙的,师父跟你讲说,你只要开始修行,有事你找我,你放心,保证你出三界,入法界,关键是在这里了,关键是在这地方。
禅不可说,很抱歉,我们通通说了,你可能会用斜着眼睛的角度来看:“真的吗?禅都不可说你还说。”我师父跟我说:“那密法是秘密的,怎么说,说了就不密了。”对不起,修行通通要说,你不要不会说就说不可说,你说“不会说、不会说”,你不要说“不可说、不可说”,搞清楚。我们在该讲的地方都跟你讲了,不可说的是——你的心灵方程式我不可能跟你说,你知道吗?但是架构心灵方程式所要的参数跟变量,我们就通通跟你说了。你到底是什么个东西,你的方程式只有你自己才知道。那个系数那个常数不可能是零的,最小要一,那几个你不可能没有。你说“我就修慧就好”——有人主张:我慧解脱就好,为什么一定要身解脱?对不起,身解脱你都不修就是零,零是不可能,定慧要等持,你哪有只慧不定的?你说:“我只修定就好,人家慧能也定,广钦老和尚也定。”他书一个字都不会,你最好是跟他一样,谁叫你读到大学毕业?你不可能只定不慧的,所以定慧等持,所以我们跟你讲的是这个部分,技术面是这样。
我不跟各位讲说你是往这边(四禅八定)或这边(四果横出三界),都不是,是舒服禅你都过不了,那你别讲了。你之所以没有办法接受这种东西,那告诉你只有两个现象,第一个你在工程面你是活在意识流里,你对佛法根本就是零分,因为你除了佛里佛气的那些意识流噪声一堆以外,你跟佛陀根本无关,你死后跟三宝也毫无关系呀。因为你脑袋里头生命里头没有一点三宝的东西,你只是现在记忆的那杂质里头有很多的这些三宝的名相而已,那死后脑筋一腐化你什么都没了。你要把那些东西转化成你的生命因素,它才能够在你临命终时一刹那际,常在其前导引其人往生极乐世界嘛。对不对?那你要讲那个东西呀,那个就是你的生命因素。
所以我们现在在修行要把它变成你的生命因素,那两个条件一定要有:第一个先把意识流概念包给丢掉,把这些东西回归到净识这个地方,这个工程面你一定要做到这里;第二个就是技术面你一定要到置心一处,不管怎样有没有只要你能够透过触功德,但是你就是不能停在舒服禅。现在社会上那些会催眠术的都在舒服禅里面,你看看你去跟那催眠术的要学舒服禅干吗?全部是邪知见,更不要讲邪定聚了。你到了触功德以后要到置心一处的时候我们才讲邪定,正定跟邪定的问题,你在舒服禅这边只有邪知见跟正知见的问题。这两个关卡要能够通过,没有成功不要紧。你光是这两个条件,一个到净识,一个到触功德这个地方,你保持正知见跟正定,绝对往生极乐世界,而且上品上生。你到了极乐世界不是在大如车轮的莲花上化生,而是在岸上,这个时候只能站在岸上。你假如是经过这个部分(净识—生命观境—法身境)过来入法身了,到极乐世界那就有华盖,有须弥座。知道吗,那是不一样的。所以看你修行,你认为说我们学佛就是我只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你已经邪知见又邪定了,你怎么会一心不乱,都是你自己讲的。知道吗,修行不是自己想的,想当然尔,不是语言文字这样讲,不…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