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四集
海云继梦和上
我们今天再看经文第十页第一行:“能随方便入于一地,而以一切愿海所持恒与智俱。”我们先看这一段。
前面我们跟各位谈到怎么进入这个佛境界的方法,那个很殊胜,所以大家现在就好像都挤到门口来开始要进入佛境界了:“这么好啊,入法界这里头多殊胜啊!”那我们就要回过头来看,你的第一步在哪里?这个是一定的标准——第一步,你第一步错了,你后面全错。第一步在哪里?第一步在心态,你的心态,你现在学佛的心态怎么样?
我们看到很多同修到道场来:“我要发心,发心煮饭。”煮饭就站在那边,然后在等,在看。人家说:“你怎么不煮?”“我怎么煮?你们都没准备好,我要怎么煮?我现在也不讲了。”这个不是发心煮饭,他在等什么,等你把米洗好把它放在电饭锅里面,“我要煮饭”就是按下去我就煮了。像这一种发心,你就看到他的心态是什么。你要煮饭你就投入,这里没什么,我办什么;要什么,我做什么……你要做什么,你从基础来嘛。你认为要煮饭把电饭锅一按就好了,那哪叫煮饭,那叫按电饭锅,那不叫煮饭。
你现在想要进入佛境界,那你要有进入佛境界的正确心态。那心态是什么?从基础来要怎么来?你不要去找什么,从你现在开始,现在我要做什么就开始去做。凡是在这个时候有等的这种情况,不管你等谁,那个叫烂招式。这里面没有诀窍,你别以为“我等到时间来,我一下子就完成了”,没有那个,你一定要自己从你自己本身开始去找,这个叫摸索。谁都想成佛,谁都想金光灿烂,常光无限,放光无量,恒以一法而摄多法,谁不想啊?但问题是你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你现在要怎么下手?当你还想要问“我应该从哪里下手?”表示你还没准备好,当你准备好,你就知道怎么下手了。
很多同修,我们这里也很多,好多人来参学,美其名叫参学,有在用功吗,那叫看热闹。我们欢迎各位来,我是假设你在那边学的很好,那么来这里吸取更多的养份,应该是这样嘛。你不是,来听一听:“师父,你讲的不错。”你欠揍,对不对,我讲的不错要你讲?我讲的好不好我很清楚,但是问题是在你自己,你是来干什么的,这个才是重点;你听了这些对你有没有帮助,这个才重要。
所以我们在这里告诉你的,你不是来吸收知识的,我是要你架构那一套入法界的方程式,你可能都没听过,“我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就好了,入法界是什么东西啊?”入法界要干什么你都搞不清楚,你跑到华严道场来,就未免有点太那个了。对不对?路边摊三块钱一碗就吃得饱了,来这里给你吃三千的还免费的,你说吃那么多要干什么,那就白费了。不是,这里给你完整的佛法,不是给你一个单一的螺丝而已,那你就要去架构那一套,你未来法身慧命成就的模式。
所以我们会跟你讲最高的境界,但是不忘记你最基础的那一步。你进入佛门的基本心态是什么?这是我们一再要反问的,不是要你答复我,没用,是你自己要向你自己负责。我为什么进佛门?我今天来到这个地方,我是要来干什么的?这里既然是完全开放,那么你来有没有取到你所要的?或者是这里的特色你有掌握到。你不要到这里来问是非:“那个人在这里是干什么的?他的地位是什么?他跟和上的关系是什么?”你要做媒人吗?问那么多干嘛,户口调查?你是情报员,还是国安局?听说最近有很多神射手都在那边瞄准,你被瞄准了吗,不然你紧张什么?你是来学佛的,你是来求开悟的,你是来求了生死的,要入法界的,你堂堂正正的一条路不走,你问这个问那个干嘛?没女朋友想交女朋友?那要到婚友中心去,不是到道场来,搞错方向了。所以你到这里来要知道:“我在找一个法界的入门,叫法门,那个是什么?我要找到那个啊。”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一再跟各位讲,最高的法界境界怎么进去也跟各位交代了,现在要的就要回过头来——楼梯的第一阶怎么踩上去?第一个告诉各位了——心态。你为何学佛?为何进佛门?“听说进佛门可以更漂亮一点,就不要去SPA,不要洗三温暖。”这个是很枝末的副作用,学佛以后会更美没错,为什么会更美,因为你有慈悲心所以就更美,因为你有智慧所以就更美。你要怎么样长养慈悲心,怎么样增长智慧,这个是你的目的,你不要为了美容来的,这里不开美容院,这里是在美化你的心灵,不是美化你的脸庞,这里不是医学院美容系,你别搞错了。让我们的心灵充实起来,净化我们的心灵你自然就美了,那份气质、那份美感、那份品味,那是最基础的。你先把这种基本态度弄好。
心态刚开始进来可能弄错,不要紧。“我就后有追兵,前面是悬崖,我只好躲到庙里来,阿弥陀佛。”不要紧,你就躲进来吧,进来以后你要弄清楚。你假如“不,给我躲过了以后我就要回去”,那就回去也不要紧,世间人寻求避风港,道场都有这种功能,这个不造业,你要记得这个不造业。我在不得已时候进佛门来,那得佛门的救济结束以后我再回社会上去好好地奋斗,这是正常的。那你认为说,佛门竟然可以这样,也不必工作就有饭吃,冬天还可以加粮、加衣服,夏天还有冷气吹,那你弄错了,那你就叫做越济人,超越被救济的人,当这个心念一起,你就下地狱了,就地狱因就成了。
所以当你进来以后虽然是这样的状况,那么看了人家在修行,那你就开始要调整自己,我能不能修?假如可以,那我就留下来修;假如不行,不要紧,再回社会去,因缘成熟再回来。当年秦始皇他为什么有这个果报,他也是逃难逃到庙里去,看着和尚们都在那边精进,他说:“你们都在干什么?”“噢,这样叫修行啊。”他就发了一个菩提心:“我可以不可以?”那个和尚说:“可以。”“我只要修一天就好。”“那可以。”他就那时候受了一天的八关斋戒,过出家人的生活,就以这个因缘他就当转轮圣王了。这不是很好吗?但是你不能够说我赖着庙好吃饭,那你就搞错了,这个就不好了。
好了,当你这样开始调整以后,你一定要回复到正常的地方来,就像刚才讲的,怎么充实你的心灵,让我们人在这个世间活的有价值、有意义,怎么活着才精彩。那个真实的部分,当你开始追求这个状况的时候,你就会由浅入深逐渐来。但是有很多人不是,我们这样讲你就是听不懂,怎么听不懂,现在我讲你当然听懂。“某某医师会催眠术,哇!好厉害!”然后这里就少了好几个。那个叫为魔所摄,被俘虏了。为什么?你又贪,贪什么,急功近利。他有效啊,有效我们不会。那是邪魔外道,知见不正确。所以你不要看那个谁怎样谁怎样,告诉你,没怎样啦,怎样的是你的心。这种境界现前是在考验你,魔境现前你能动不能动。我们讲罗刹、夜叉、诸魔所不能动,你为什么动了,这就是你在佛门中的知见没有稳固。讲我是讲了,听你也听了,人家一怂恿你就垮了,这就是关键。我们不想讲太多这一类的,避免兴谤,我们自己在毁谤人家。但是你自己要感觉得到,这个才能够叫菩提心坚固。坚固以后你就会去摸索,一步一步来,按照技术面、工程面。我们一再跟你讲,你从最基础的来。打坐有吗?修密法的同修我们跟你讲,梵呗你能吗?你今天的梵呗有没有比昨天好?你要是说:“我昨天这样也不错,今天也一样。”那叫废物,不能进步,你随时要要求我这一节一定要比上一节进步。你要不能有这种理念的话,不叫行者,你无法精进,你在混日子。你把修行当外面上班一样,每天八点打卡、九点打卡,晚上五点打卡,朝九晚五,就这样我打了三十次,薪水一个月拿来,不然就告你,不然下个月就罢工,那是世间法。
现在不是,你自己要鞭策自己,因为你要背阎罗王,你不要被他所俘虏,你要按照因果的标准创造良好的结果。你要怎么样种下良好的因——出离的因、成就的因,你要朝这边走。你的功夫有吗?技术面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第一步有没有做好?不要以为你会了,一再地反省检讨,我这一步这样对吗?老参还要再问,我都一样,我们第一步对吗?到哪一天你可以不问,那是你入法界以后。那就是你这辈子有没有尽形寿,在进行你那一份你所发的愿——大菩萨愿、大菩提愿;每天有没有这样的归零功课在做。归零功课就可以证明说你是对三宝具足信心,因为你都会归零嘛。每天都回到三宝面前来,不管顺境与佛共享,或者逆境一再忏悔,这是最简单的一个行法。
因为在你坚持尽形寿要进行这一个菩提愿的时候,那多少的挫折、逆境,你那脆弱的心灵禁不起这种考验,哭哭啼啼,但是不向任何人抱怨,你要抱怨跟佛抱怨,佛永远笑脸着说:“孩子别哭啊!再拜啊!”哭一次就再拜一百零八拜。当你这三件事做了,你就会知道你怎么样超越。不是你知道,是你做了。我们在做的同时还要再检讨,我这样忏悔有效吗?那不管,我忏悔了,我相信三宝,棉被一摊就睡着了,不会做梦的,绝不做梦。你不拜忏你一定做梦,天天都有奇奇怪怪的梦。天天忏悔,天天忏悔,一有顺境,人家说:“你干得真好,你不得了。”那就是顺境,这份荣耀回向给三宝,跟佛说:“我们有位弟子某某人他多喜悦,他已经得到您的慈光加被,所以他心悦诚服,他今天的分享我向您报告。”所以一百…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