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經經首 第二十四集

  

華嚴經經首 第二十四集

  

海雲繼夢和上

  

我們今天再看經文第十頁第一行:“能隨方便入于一地,而以一切願海所持恒與智俱。”我們先看這一段。

  

前面我們跟各位談到怎麼進入這個佛境界的方法,那個很殊勝,所以大家現在就好像都擠到門口來開始要進入佛境界了:“這麼好啊,入法界這裏頭多殊勝啊!”那我們就要回過頭來看,你的第一步在哪裏?這個是一定的標准——第一步,你第一步錯了,你後面全錯。第一步在哪裏?第一步在心態,你的心態,你現在學佛的心態怎麼樣?

  

我們看到很多同修到道場來:“我要發心,發心煮飯。”煮飯就站在那邊,然後在等,在看。人家說:“你怎麼不煮?”“我怎麼煮?你們都沒准備好,我要怎麼煮?我現在也不講了。”這個不是發心煮飯,他在等什麼,等你把米洗好把它放在電飯鍋裏面,“我要煮飯”就是按下去我就煮了。像這一種發心,你就看到他的心態是什麼。你要煮飯你就投入,這裏沒什麼,我辦什麼;要什麼,我做什麼……你要做什麼,你從基礎來嘛。你認爲要煮飯把電飯鍋一按就好了,那哪叫煮飯,那叫按電飯鍋,那不叫煮飯。

  

你現在想要進入佛境界,那你要有進入佛境界的正確心態。那心態是什麼?從基礎來要怎麼來?你不要去找什麼,從你現在開始,現在我要做什麼就開始去做。凡是在這個時候有等的這種情況,不管你等誰,那個叫爛招式。這裏面沒有訣竅,你別以爲“我等到時間來,我一下子就完成了”,沒有那個,你一定要自己從你自己本身開始去找,這個叫摸索。誰都想成佛,誰都想金光燦爛,常光無限,放光無量,恒以一法而攝多法,誰不想啊?但問題是你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你現在要怎麼下手?當你還想要問“我應該從哪裏下手?”表示你還沒准備好,當你准備好,你就知道怎麼下手了。

  

很多同修,我們這裏也很多,好多人來參學,美其名叫參學,有在用功嗎,那叫看熱鬧。我們歡迎各位來,我是假設你在那邊學的很好,那麼來這裏吸取更多的養份,應該是這樣嘛。你不是,來聽一聽:“師父,你講的不錯。”你欠揍,對不對,我講的不錯要你講?我講的好不好我很清楚,但是問題是在你自己,你是來幹什麼的,這個才是重點;你聽了這些對你有沒有幫助,這個才重要。

  

所以我們在這裏告訴你的,你不是來吸收知識的,我是要你架構那一套入法界的方程式,你可能都沒聽過,“我只要往生極樂世界就好了,入法界是什麼東西啊?”入法界要幹什麼你都搞不清楚,你跑到華嚴道場來,就未免有點太那個了。對不對?路邊攤叁塊錢一碗就吃得飽了,來這裏給你吃叁千的還免費的,你說吃那麼多要幹什麼,那就白費了。不是,這裏給你完整的佛法,不是給你一個單一的螺絲而已,那你就要去架構那一套,你未來法身慧命成就的模式。

  

所以我們會跟你講最高的境界,但是不忘記你最基礎的那一步。你進入佛門的基本心態是什麼?這是我們一再要反問的,不是要你答複我,沒用,是你自己要向你自己負責。我爲什麼進佛門?我今天來到這個地方,我是要來幹什麼的?這裏既然是完全開放,那麼你來有沒有取到你所要的?或者是這裏的特色你有掌握到。你不要到這裏來問是非:“那個人在這裏是幹什麼的?他的地位是什麼?他跟和上的關系是什麼?”你要做媒人嗎?問那麼多幹嘛,戶口調查?你是情報員,還是國安局?聽說最近有很多神射手都在那邊瞄准,你被瞄准了嗎,不然你緊張什麼?你是來學佛的,你是來求開悟的,你是來求了生死的,要入法界的,你堂堂正正的一條路不走,你問這個問那個幹嘛?沒女朋友想交女朋友?那要到婚友中心去,不是到道場來,搞錯方向了。所以你到這裏來要知道:“我在找一個法界的入門,叫法門,那個是什麼?我要找到那個啊。”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一再跟各位講,最高的法界境界怎麼進去也跟各位交代了,現在要的就要回過頭來——樓梯的第一階怎麼踩上去?第一個告訴各位了——心態。你爲何學佛?爲何進佛門?“聽說進佛門可以更漂亮一點,就不要去SPA,不要洗叁溫暖。”這個是很枝末的副作用,學佛以後會更美沒錯,爲什麼會更美,因爲你有慈悲心所以就更美,因爲你有智慧所以就更美。你要怎麼樣長養慈悲心,怎麼樣增長智慧,這個是你的目的,你不要爲了美容來的,這裏不開美容院,這裏是在美化你的心靈,不是美化你的臉龐,這裏不是醫學院美容系,你別搞錯了。讓我們的心靈充實起來,淨化我們的心靈你自然就美了,那份氣質、那份美感、那份品味,那是最基礎的。你先把這種基本態度弄好。

  

心態剛開始進來可能弄錯,不要緊。“我就後有追兵,前面是懸崖,我只好躲到廟裏來,阿彌陀佛。”不要緊,你就躲進來吧,進來以後你要弄清楚。你假如“不,給我躲過了以後我就要回去”,那就回去也不要緊,世間人尋求避風港,道場都有這種功能,這個不造業,你要記得這個不造業。我在不得已時候進佛門來,那得佛門的救濟結束以後我再回社會上去好好地奮鬥,這是正常的。那你認爲說,佛門竟然可以這樣,也不必工作就有飯吃,冬天還可以加糧、加衣服,夏天還有冷氣吹,那你弄錯了,那你就叫做越濟人,超越被救濟的人,當這個心念一起,你就下地獄了,就地獄因就成了。

  

所以當你進來以後雖然是這樣的狀況,那麼看了人家在修行,那你就開始要調整自己,我能不能修?假如可以,那我就留下來修;假如不行,不要緊,再回社會去,因緣成熟再回來。當年秦始皇他爲什麼有這個果報,他也是逃難逃到廟裏去,看著和尚們都在那邊精進,他說:“你們都在幹什麼?”“噢,這樣叫修行啊。”他就發了一個菩提心:“我可以不可以?”那個和尚說:“可以。”“我只要修一天就好。”“那可以。”他就那時候受了一天的八關齋戒,過出家人的生活,就以這個因緣他就當轉輪聖王了。這不是很好嗎?但是你不能夠說我賴著廟好吃飯,那你就搞錯了,這個就不好了。

  

好了,當你這樣開始調整以後,你一定要回複到正常的地方來,就像剛才講的,怎麼充實你的心靈,讓我們人在這個世間活的有價值、有意義,怎麼活著才精彩。那個真實的部分,當你開始追求這個狀況的時候,你就會由淺入深逐漸來。但是有很多人不是,我們這樣講你就是聽不懂,怎麼聽不懂,現在我講你當然聽懂。“某某醫師會催眠術,哇!好厲害!”然後這裏就少了好幾個。那個叫爲魔所攝,被俘虜了。爲什麼?你又貪,貪什麼,急功近利。他有效啊,有效我們不會。那是邪魔外道,知見不正確。所以你不要看那個誰怎樣誰怎樣,告訴你,沒怎樣啦,怎樣的是你的心。這種境界現前是在考驗你,魔境現前你能動不能動。我們講羅刹、夜叉、諸魔所不能動,你爲什麼動了,這就是你在佛門中的知見沒有穩固。講我是講了,聽你也聽了,人家一慫恿你就垮了,這就是關鍵。我們不想講太多這一類的,避免興謗,我們自己在毀謗人家。但是你自己要感覺得到,這個才能夠叫菩提心堅固。堅固以後你就會去摸索,一步一步來,按照技術面、工程面。我們一再跟你講,你從最基礎的來。打坐有嗎?修密法的同修我們跟你講,梵呗你能嗎?你今天的梵呗有沒有比昨天好?你要是說:“我昨天這樣也不錯,今天也一樣。”那叫廢物,不能進步,你隨時要要求我這一節一定要比上一節進步。你要不能有這種理念的話,不叫行者,你無法精進,你在混日子。你把修行當外面上班一樣,每天八點打卡、九點打卡,晚上五點打卡,朝九晚五,就這樣我打了叁十次,薪水一個月拿來,不然就告你,不然下個月就罷工,那是世間法。

  

現在不是,你自己要鞭策自己,因爲你要背閻羅王,你不要被他所俘虜,你要按照因果的標准創造良好的結果。你要怎麼樣種下良好的因——出離的因、成就的因,你要朝這邊走。你的功夫有嗎?技術面第一步怎麼做,第二步怎麼做?第一步有沒有做好?不要以爲你會了,一再地反省檢討,我這一步這樣對嗎?老參還要再問,我都一樣,我們第一步對嗎?到哪一天你可以不問,那是你入法界以後。那就是你這輩子有沒有盡形壽,在進行你那一份你所發的願——大菩薩願、大菩提願;每天有沒有這樣的歸零功課在做。歸零功課就可以證明說你是對叁寶具足信心,因爲你都會歸零嘛。每天都回到叁寶面前來,不管順境與佛共享,或者逆境一再忏悔,這是最簡單的一個行法。

  

因爲在你堅持盡形壽要進行這一個菩提願的時候,那多少的挫折、逆境,你那脆弱的心靈禁不起這種考驗,哭哭啼啼,但是不向任何人抱怨,你要抱怨跟佛抱怨,佛永遠笑臉著說:“孩子別哭啊!再拜啊!”哭一次就再拜一百零八拜。當你這叁件事做了,你就會知道你怎麼樣超越。不是你知道,是你做了。我們在做的同時還要再檢討,我這樣忏悔有效嗎?那不管,我忏悔了,我相信叁寶,棉被一攤就睡著了,不會做夢的,絕不做夢。你不拜忏你一定做夢,天天都有奇奇怪怪的夢。天天忏悔,天天忏悔,一有順境,人家說:“你幹得真好,你不得了。”那就是順境,這份榮耀回向給叁寶,跟佛說:“我們有位弟子某某人他多喜悅,他已經得到您的慈光加被,所以他心悅誠服,他今天的分享我向您報告。”所以一百…

《華嚴經經首 第二十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