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个解脱在这里来讲,我们叫不思议解脱境界。他最主要讲的佛解脱是跟阿罗汉解脱不一样。
阿罗汉我们要区别清楚,印度人讲的阿罗汉,跟我们真正佛教讲的阿罗汉定义是不同的。因为印度人是认为有成就的人都叫阿罗汉,你只要在某一方面有成就的都叫阿罗汉,当然你是个修行人,也要在修行上有成就的。大概来讲,他们入禅定以后都可以叫阿罗汉。那么世间法上你有些成就,也可以叫阿罗汉。
但是佛教来到中国以后就不一样了,中国的阿罗汉跟印度的阿罗汉就变成有很大的区别。第一个,阿罗汉我们首先翻译的叫应真。应真,应是相应的应,对于真理能够相应的,这个叫应真。对于真理能够相应的人叫应真。在这之前,中国的修行人是指道教。道教本来不修行,你要记得,道教没修行,老子《道德经》叫我们要这样去做,其实《道德经》要我们去做的部分是比较像儒家孔子思想,只是他的标的不一样,他法自然,学自然,对不对?人法道,道法天,就跟着天然走,自然走。所以你看道教一直到汉武帝,到隋炀帝都还有这种情况。秦始皇是最明显的典型,历史上的记载,这些人都有贪心,那贪心正好表达中国人传统没有修行。他有什么?派徐福带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浮海到蓬莱仙岛求仙丹,求仙丹秦始皇要求长寿,对不对?其实在秦始皇之前,我们看嫦娥的故事你更可以知道,后羿就拿到仙丹,但是因为他鲁莽,嫦娥是他太太,很生气,这仙丹不给他吃,要是他吃了长寿就麻烦了,人类就会这样被他屠杀,不知道杀到什么时候,干脆就把它吞掉。没想到那男人吃了会长寿,女人吃了会飞起来,所以她飞到广寒宫去了。中国人就一直存在着这种“求仙丹得长寿”的这种观念,他没有说你修行可以长寿,对不对?你要留意到。
那么一直到佛教进来以后,透过修行可以证阿罗汉。阿罗汉是什么?就是这个东西来了,能够跟真理相应,应真,这个比长寿更重要,道家因此而开始有修行的东西。知道吗?好了,修行的这个状况一展开以后,因为佛经历史上正式信史记载的,第一部翻译的经典是阿罗汉经典。第二个人翻译,第一个人翻译的是安士高,都是阿罗汉的经典。第二个翻译的人叫支楼迦谶,支楼迦谶翻译的经典就不是阿罗汉的经典,他是佛的经典。这里面很明显地说到阿罗汉的经典是自我成就的这个部分,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微观的佛法,他只讲心灵方程式成就。
所以你修阿罗汉的人,将来有没有可能成佛,假如你修学佛法是以阿罗汉的方法来修,那就是A Type的那个模式了,因为你对其他方法都不注意。佛的解脱是B Type的这种情况,知道吗?他就不只是我自己如何解脱的部分了,他对于周遭的眷属在注意,因此它的成就除了这个核心的芯片,他认为他的成就没问题以外,他的重点是在于他要指导别人。这些眷属很麻烦,你要指导他,你怎么讲他怎么翻,怎么颠倒,语言的僵持性,他会产生这样的状况。
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就发现说,行菩萨道成佛为什么比较难,不是因为成菩萨道他要成就的芯片难,是菩萨道他不但自己要成就,他要夹杂一堆人成就。阿罗汉只论他自己成就的。这个不是批评,你要懂得即使行菩萨道你要成就,你也是要修罗汉的这个心灵方程式,你也是一样要有这个心灵方程式。那问题是你只把心灵方程式弄来给你自己成就的话,那你就是人寿百岁的时候成佛。
那你假如这个心灵方程式是把它弄宽了,就是说你成就的部分是成就没有错,但是我把众生的系数、常数把它加大一点,其它变量是一样的,成就的变量菩萨跟罗汉是一样,那菩萨道的是那个系数那个常数,一二三的那个数字把它加大,加大你就慢了,它是指这个,并不是说菩萨道多了哪些,菩萨道不多哪些,众生难度啊,是在这里。所以我们真的已经得到这种方程式的人,心灵方程式的人,不会急着要成就。知道吗?因为你看得到。要成就还不简单,两腿一盘就可以了,那问题是在你周遭游荡这一群怎么办?师父想要睡个觉,说“师父慈悲”,“干嘛”,“借你五分钟”,要借五分钟,已经三点了还没吃午饭,他还要借五分钟。讲完屁股才拿起来,又“师父慈悲”,又来了,我干脆就日中一食。晚上又开始他又来了,“师父慈悲,借三分钟”,好像短一点,一问还不是半个钟头,一个钟头,哪有三分钟的。为什么?慈悲呀,慈悲会写啊,吃了自己背。所以你就慢慢的,他势必会比较晚,但是这个境界的展开,这种解脱很广大,而且他跟众生的缘起法界,他有很深的缘。当然这里面要谈到他的本体性是这个样子。
在你菩萨道的历史里,菩萨道这一段——还没到达这个生命因素通通到百分之百,每一个生命因素开始交融的时候的这个以前的这一段历史。就是当你现在把自己的业力放到缘起法界以后,那么这辈子分段生死结束,你入法界了,那个时候你就在性起法界里。在性起法界的这个时候,因为你这个时候其实是六十六分而已,当你在性起法界的时候,你的生命因素是全方位起动,你在跟缘起法界的这些众生业力在相应,这个时候你假如是Pattern A的这种情况的时候,那你是不太爱起动的,你知道吗?因为你现在不是佛,你是菩萨,你还要精进前进,所以你的色身再到这个世间来,乘愿再来,你也是急了要成就而已。那你在这里所遇到的这个部分,你完全自己可以消解,所以你在看公案看到,佛的那个什么……那个手脚断了为什么会自然再恢复,因为他是在性起法界,不在缘起法界。现在你是在缘起法界,你不要拿一条腿去做金华火腿,然后就想要再长一只出来,那金华火腿跟你要就好了。对不对?不是,因为你做不到,因为你是把色身留这里,业力寄在缘起法界,你不是最后身完了以后过去的。因为你到了性起法界以后,再到这个世间来还是来投胎,因为你还有很多业缘未了,那个时候叫乘愿再来。知道吗?那叫乘愿再来,那个时候来就无灾无难了,因为你主要在性起法界里,你还是急着成就,这是最主要的地方,这叫罗汉解脱了。
佛解脱的时候不是,他在这个地方,会跟业力的部分起很大的互动,同时你再乘愿来到这个世间,你也是个所谓大全示现的菩萨,雍容华贵,是这种状况来的,所以这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你再看法界的部分,再看世间的这个部分,它两者是同时并行的。不可能说你分段生死结束以后,进入法界了,你就这边就完全没有了,不可能的。你还会乘愿再来,随着那个因缘跟业力你会再过来。也就是这个状况你的这个到最后,菩萨交融,生命因素开始交融以后的那种解脱,甚深广大!关键是在这里。因为你结的缘很广、很广,叫作得佛解脱甚深广大。他是这样看的,不是用想的。
阿罗汉知八万劫生死,佛呢,佛知不思议劫生死。不是,不是只有语言文字这样。语言文字讲是这样讲没错,可是你要知道他境界是怎么来的。我们在修行你从因地要走正路,关键是在这地方。而我们经常把它搞得太复杂。什么复杂,是因为你用意识形态,用意识形态把人家弄成太单薄了。然后都是你自己的意识,意识流在做自我解释。那就通通都是噪声,不是真实的佛法,所以真实的佛法一定回到你的行法上面,从因地怎么去进行。是这样的一种状况。
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个地方。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三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