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三集▪P2

  ..续本文上一页好,你开始去进行生命改造的过程,你就可以叫作心灵工程师,那才是真正的行者。会不会教人还不知道,小工程师嘛,当你的成绩到达六十六分以上的时候,那你当然会教人。这里面不要证书,也没有证书可发,所以你一定要去进行自己的心灵方程式。你不要拿着纸和笔来说“师父你写给我”,没有那回事,你要自己去架构,所以你就能够有这种状况。

  

你很想要度众生,烦恼一堆,不算,你那个都是用你世间的意识形态想要度众生。所以我跟各位讲说,学佛不要想当然尔,不要一厢情愿,不要自以为是。你都用你想的,你哪在学佛,你根本就在改佛——佛陀讲什么也不想弄清楚,望文生义自己解释。

  

这世间,《华严经》从新疆应世以来,基本上像这种经文这个地方都没人解,都没人解释,这是给各位保留一个觉悟的空间,你应该从这里去参破它,我想我们要参破它都很难,我没讲你一定不知道,我讲了你更不知道。你看下面我要不讲你会知道才怪,但是前面的这几个理论假如你能够回去好好的架构起来,后面的你再用功几年你就会懂了。这个经文通常我也不太喜欢讲,因为讲了是剥夺各位开悟的权利,是剥夺各位你成就的权利。我要讲了,不讲又不像讲经,讲了,有这种矛盾,所以我才跟你讲,我讲过的你一定要去整理,整理成你的理论,而你会发现那理论跟文字好像没有直接关系,为什么?因为它都是行法嘛,都是境界嘛,而这种语言文字它只是一个媒介,透过这些语言文字衬显那个东西而已。

  

唐朝时代,不管是佛陀跋陀罗那时代的人,或者贤首国师那个时代的人,或者四十华严,是清凉国师那个时代的人,我们相信在落笔成文的时候,他们都很清楚这些是什么东西,绝对清楚的。因此他透过这些语言文字表达那种佛境界的时候,不用多费笔墨,因为这个文就已经表达了。可是到现在我们完全不懂,因为译场的那个场景你没有,历史文化的背景你也没有,你现在所拥有的是满脑子的佛教噪声,意识形态噪声,那你怎么会了解这些东西呢?所以我们有必要把它重说一遍。你说讲完了以后我要不要再重讲一遍,我告诉你都难了,因为这种经文很多地方都出现,而遇到这种经文真的是没办法讲,依文解义又没意义。所以这些东西你要把它翻成英文那都很困难,它不是照着文字翻的。所以你就可以想象得到,这些语言文字,你就算不把它翻成英文,再重新把它翻回梵文悉昙字,你都是困难的,因为他是从境界翻的,他不是从文字翻的,这是最严肃的一个课题。

  

当时几千个人,那些大德,有语言专家,有思想家,有专门修行的行者,有成就的,有没成就的,这些人汇聚在一起,手执梵本,口诵梵语,一字一字逐字的对着翻。翻好以后再去调整叫作正译,正译以后还要再润文。正译对于前面的文字就大修正了,把意义调整好,是中文的意思,读中文的人要看得懂,看懂以后还要再润文。为什么要润文,知道吗?这个润文就不是我们华严奶妈在跟人家润文的那种润文,他不是那种润文。他从这个文字上要去表达佛陀境界的那个部分,原来的文字是直接就佛陀境界讲的,那文字长长短短,你看他都改成四个字四个字,有没有?那用最短的文字,表达他那一个最真实的境界。你能体会吗?

  

我记得三个月前到山西寿阳去,我们李通玄长者在那道场,开光。开光我看到那些大和上们,开光安座,拿个镜子在那边照,这个镜头里有一个东西我觉得很好玩,就镜子把太阳的阳光反射到黑暗的大殿里头。这一点我要告诉各位的就是,语言文字就跟那个镜子一样,佛陀的境界就像那阳光一样,这个镜子跟语言文字就是那个镜子。这个语言文字就像镜子一样,要怎么样子调那个角度,让你那个无明黑暗的心里的大殿能够被佛陀的阳光照到,语言文字是这个作用。那么讲经师呢,讲经师就是调整,在调那个镜子,调到正好把那个佛光引进来,然后“咚”送到你心房里去,是不是这样?讲经是这个作用,所以它不可能是一定的角度,对不对?现在太阳在哪个地方,你的黑暗在哪里,要去弄这个,有没有?是不是这种工作。三个东西要有,所以现在你能听得到,真的是百千万劫难遭遇。佛光是永远存在,没错,但是要有镜子,不然你的黑暗还是黑暗;有了镜子,角度又不对,你老是把它供在上面也不翻翻看;翻了也看不懂,去找人家,他也不会懂得调镜子。那怎么办?所以当你能够遇到这三个因缘具足,第一个因缘没问题,第二个因缘你好像也没问题,可是你要碰到第三个,能转动这个*轮——这个镜子的人,那是难呐。因为有时候你看到他也不起眼,你知道吗?镜子怎么长这个样子?在你来讲那个镜子应该怎样,你的意识形态嘛,你镜子还要有框,还要镀金,还要怎么样,给你搞到最后,你都是金子又太重了又转不动了。所以因缘难遇,所以我们常常讲说难遭之想。这个跟各位谈了,你应该懂得珍惜。

  

下面一句,“入法界藏,智无差别”,这个对菩萨来讲,到了这种境界是没问题,语言上好像也没问题。他“入法界藏,智无差别”,这个语言文字讲起来是简单。什么叫法界藏?他怎么不讲入智慧藏、入虚空藏?

  

我们密法,跟各位讲,你修密法所得的福报就像虚空藏一样,虚空藏菩萨,整个虚空都是你的宝藏,修密法可以把它开发出来。所以我们胎藏界(图),这个是虚空藏菩萨,他从这个地方下来,透过这个明王,这个叫持明月,持明菩萨,破你的一切,你就会展开你的虚空藏宝藏,虚空藏,生命中的宝藏如虚空那么多,然后这个宝瓶就兑现了,这是未来佛的意思。

  

他也不入虚空藏,他“入法界藏”,这里面讲什么意思,这里面告诉我们修普贤乘直接就入法界,不是到哪个净土去。人家问你:“那你们修普贤乘的学华严的,要死到哪里去?”我们不死到哪里去,我们叫入法界。念佛的死到极乐世界去,学华严的就直接入法界了,在这里是最后身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在这里死了,死了就死了,只是你不喜欢用这个字,你叫入涅槃,入法界了,入涅槃,我们叫“入法界藏”。

  

法界是全方位的,性起、缘起都在一起,这是大成就啊。他不是说让你的生命成佛,成佛以后,剧终,是吗?不是。证阿罗汉,证阿罗汉,剧终,是吗?不是。入法界没有结束,继续波澜壮阔的生命旅程,灿烂、芬芳,是一个非常绚丽的生命状态,那个才叫作入法界藏。我们跟各位展开的生命领域是这一种。你希望说从这边来,到这个时候,他在性起法界里,他的智慧,智慧的成就相应于——他不是娑婆世界,是缘起法界的业力无有障碍,因为没有障碍,所以叫“智无差别”。我们不是,你想做什么都有差别。

  

这次我们到泰国去,泰国有一个很现代化的寺院,叫作法身寺。法身寺在佛教界里算是最进步的,我们虽然有这个愿力我们没福报,没他这种福报。他在讲经的时候,可以有多国语言马上即席翻译,不管你哪一国人耳机一戴,你按你的国家名字,就有人翻译给你听。那些翻译者,只要他法师讲经,所有翻译者,因为曼谷是很方便的,它比新加坡、比台北都发展得早,它翻译人才相当多,只要法师讲经所有翻译人才就位,就马上这边听进去,这边讲出去,所以你那边接进去就是你的语言,这个就“智无差别”了。

  

我们现在有困难,你的智慧是选择性的在这个世间,你都有选择了,你没有办法做到不选择。但是在法身的世界里,他们不选择,根本没有选择的问题,他是法,法是真理,真理的本体,在真理的本体里,你生命因素交融的,不是大脑的语言记忆在交流,所以智无差别,他是这种智慧,这种无差别智。

  

我跟各位谈,当你七信位破我执无明的时候是舍识用根九信位破法执无明的时候可以转识成智;到十信位一分保衽你才完成,开始要得根本智,不是已得,开始可以慢慢运用根本智;到四住位根本智才完成;根本智要到七住位你才会灵活运用,那是六十六分的时候,你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国土,教化众生。这是从法身来的,你的生命因素的作用来的。从这个地方根本智一再地运用,一直到三十号十回向位完成,你后得智才养成。自受用法乐智要一直到七地位圆满,才有他受用法乐智。那这个时候就进入到八地,无功用行,他受用法乐智一直到等觉位。这个时候,所有的生命因素全然展开,所有的智慧全然运用,这个叫作无差别智,等觉菩萨。生命因素,每一个生命因素在交融以后,才有这种状况,所以他能够“入法界藏,智无差别”,对于所有众生在缘起法界的业力,他都能够超拔,知道吗?这个就是真实所在。你要用语言随便做个解释当然也可以,那是世间文化不是出世间成就。所以这里面每一个都是讲出世间的,因为是法身的领域。我们要从这里来获得我们应该要有的,我期望各位能够在这里真正地去了解法身境界里的状态,而且这里是讲到佛境界的部分,不是一般法身大士的,是佛境界的。

  

再下一句讲“证佛解脱,甚深广大”,这些菩萨们就前面这二十位大菩萨都已经证得像佛一样的解脱了,…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