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三集

  

华严经经首第二十三集

  

海云继梦和上

  

刚才我们提到了“具佛功德,尊严可敬”。一个人一个生命因素能够把它兑现出来那都很可贵,我们对菩萨为什么会顶礼膜拜呢,是因为他有一个生命因素已经兑现了,那都值得你顶礼膜拜,佛的所有生命因素都兑现,当然就更值得你顶礼膜拜。

  

问题是你看不到,你也体会不到,那你跟人家顶礼膜拜什么,你根本就不知道宝嘛,所以你会发现我们人生中,常常被骗。好像昨天还是前天,听说一个女孩子被骗了一千多万,还是老师。人家都劝她说,那是骗人的你不要,她就硬要把钱汇去,结果一千多万被骗了。银行的也跟她讲这个是骗子,骗子她就要。为什么?因为她迷信。值得吗?现在我们现实的人生里也一样,宗教是可贵的,诸神是可贵的,佛菩萨更可贵,问题是你弄错了,你把玻璃珠当钻石。诸佛菩萨像钻石般的闪烁,可是你不知道;你把玻璃反光通通当作是钻石一样,佛菩萨何辜啊。你今天学佛你有没有这种警觉,随便拿个一句话,都说那是佛菩萨说,你知不知道你的认知只在玻璃的阶段,还没到达钻石的阶段。然后你侃侃而谈,会不会污蔑神圣我们都不管,就像小孩子一样胡说八道,他讲的都算,爸爸只要跟他讲:“不要讲!你讲错了。”开始耍赖,又哭又闹,一定要承认他讲的是对一样。那你将来一定会被骗,因为你是按照你的情绪好恶,你没有那种客观中正,现在只讲中正我没有讲大中至正,没有那种客观中正的判别标准,你一定会被骗。进到佛门里要你觉醒,首先你要培养这个能力,判别的能力,客观中正的判别能力,要没有的话,你学佛的资格都没有。

  

站在佛门慈悲为怀、广大为怀的立场,要进来我们都会有一种安抚,混乱、没落、低潮情绪,那一种受惊的灵魂一种安抚作用,这个是都会有的。所以佛教的立场不会说“你很倒霉不要来,佛菩萨都被你带衰。”他不会这样讲,这样就太不慈悲了。尤其是你掉到水里的落水狗,那更要给你安抚。那给你安抚那就倒霉了,你一个打抖,全身的那种什么水不知道,通通喷到这个人的身上来了,他要去承担。但是今天你是一个真正想要追求真理的一个行者,就不应该有那种心境。你要留意到,世间失魂落魄的这些灵魂,他在社会上打拼、奋斗,等一下被坑,等一下被骗,等一下被炒鱿鱼,等一下这样,等一下那样,心灵破碎、焦虑、苦难、无奈,遁入空门。对不对?拿着盾牌骑着马逃入空门的,这个盾,那当然佛门给予安慰,给予抚慰,这种失魂落魄的灵魂,这是应该的,这是救济。这是宗教消极面的第一个基本要件。

  

今天各位都不是,你都行有余力追求真理,你是个行者,是这个法界中顶天立地的行者,那就不应该有这种心态。你应该要站出来,订定一些自己的标准,假如你没有这些标准,你根本无法架构你的心灵方程式,你如何给众生做依怙啊。

  

心灵方程式当中有很重要的一个就是给众生做依靠。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畏畏缩缩的,虽然进入佛门进入僧团,他其实在找位置坐。当然他不会讲这句话“我在找位置,争一席之地。”他绝对不会讲,死也不承认,“我是光明磊落的,我是为三宝来的,我是为众生服务的。”见鬼了,这些话谁不会讲?不是话,你的心,你的心灵方程式在哪里?你真为众生的比例多少?为三宝的比例多少?因果的常数有多少?我告诉你很多人因果的常数是零,你不要以为在佛门讲因果,那个人根本都没因果的。为什么?就是你还不具备法身上的刚才讲的那个反射点,应该要反弹回来,你还没到反弹的地方,还正在勇往直前的往下堕落。还不是真修行啊,真修行的话,这几个点一定弄好的,你要留意。

  

所以,我是把各位假设,您都是要来当修行人的,你不是要来这里找个位置混口饭吃的。所以我在这里要求,那就从积极面,做高级的要求。不要以为我老是给人家那么大的压力,除非你是垃圾,准备被人家扫地出门的,那就不用要求了,你就躺在地上混着灰尘一起倒掉。你今天要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行者,所谓王公将相所不能为,你是个大丈夫,你是这样的一个行者,那你怎么还赖着呢,当然我们要求就严格了。所以你要知道为什么“尊严可敬”,你从因地里就要给人家可敬,你不要像蔓藤一样要依赖着什么,人家怎么尊敬你?顶天立地你怎么顶?顶到这样子,看人是这样,这个叫顶啊?不是,从因地就开始了。

  

所以我们一直跟各位讲——定位,你不知道怎么定位不要紧,圆融道最好,发愿尽形寿为众生做服务,发大菩萨愿,行大菩萨道,其它不管,每天做归零功课。你在家里不要紧,我跟各位讲每年最少两次回道场来,什么时候都可以,你要是一般的状况都可以回道场;真没办法你发愿已经到海外去了,有的不是到海外,已经到月球去了,到外层空间去的,那你三年回来一次,再不能回来,那你要遥想,对不对?你对三宝具足信心,缘念三宝、缘念道场、缘念善知识、缘念法门,归零功课每天做,你的生命性德自然就会因此而定位。什么都不做,一张嘴巴在做而已,那没有用。一定要做到,知道不算,做到才算。佛法的标准、普贤乘的标准,知道的不算,做到的才算。

  

要做到你就要圆融,不圆融不行,在世间圆融很困难,那你就是要去圆融。因为你要圆融你才会发现,南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难调难伏。你要没有这圆融的心境,你不会什么难调难伏,对不对?因为你比他更难调,你比他更刚强,知道吗?你看我们这里,我们行政人员跟这些干部义工们讲,只要讲课通通要上来,难调难伏,他就不敢上来,不上来,种种理由就不上来。那么好调吗?里面的都是这一种钢条,知道吗,不是木条、藤条,都是钢条,什么难调难伏,你最好都不要去调他,自己要死比较快。你今天你想想看,你为这个法来,而这个法*轮在转,为什么你没有那一种抢第一个位置的那种心境?所以你来,真的吗?两下子就皮了,“师父讲的太多了,一年讲多少,我随便这边头听一句,尾听一句,比你们都没听的要好得太多了。”告诉你,没用。

  

我一直跟各位讲一个方法,昨天、今天不知道讲几个理论了,我想你都听得很高兴,每一个理论你要去把它写起来,那三个图,光那三个图就是三个理论,你怎么样去把它写起来,一个很完整的理论,然后你要用个十几分钟或半个多钟头把它很完整的讲完,然后经常讲给人家听,它就会变成你的生命因素。你现在不是,听了“对对对……”然后想跟人家讲,讲一半,“你最好听原带。”我告诉你,那都是噪声,那个叫知道,没用,你做不到,因为你讲都讲不完整你怎么会做得到呢?那你要讲完整一定要整理一下。古代的人不会这样要求,因为他不识字,理论怎么能够构成呢?你现在,书都懂了,一听就会了,会也没用,讲都讲不清楚了,还会?就跟你讲,你一定要把它整理起来。讲那么多的理论,我会讲是我的,你不会讲,要你讲你讲不清楚,所以你一定要去整理一下,变成你完整的一套。在你整理的过程里,你会发现很多问题,那就是你要问的时候。

  

你不做,也不想深入,你想说到阎罗王那边说,“他只要找我,我再跟他报师父的名字就好。”你一定会报“上海来的下云法师”,没有用。到那边去,我也懒得去了,因为你是光听的。阎罗王会问你,一定很清楚的问你:“你听到哪个理论?你讲一遍给我听。”你总不能跟阎罗王讲:“你听原带就知道了。”他没有录音机。你一定要自己整理好,使它成为你的生命因素,那个生命因素在你临命终时,一断气的刹那间,导引你往生极乐世界。就这么一个就够了,三个,从第二世界到第三世界去了,可是你不愿意啊。为什么?因为用听的就够了,省时又省力。告诉你到了阎罗王那边就知道,你就会说“早知道那时候拼命一点。”那就没用了。

  

好,我们从这个地方再看,所谓“具佛功德,尊严可敬”,是指你的生命因素全部展开了,这展开以后,你就会在性起法界里,按照你原来的愿力,因为你在因地已经定位了,生命因素第一个出来那是第一个为主,其它的因为到后来这个地方也都因为都交融了,所以任何众生,他只要在缘起法界里头的业力一起动,你都会跟他相应,而且会调伏他,除了该死的,他在娑婆世界的因缘已经该死的,他这个不相应,但是他也会把他捞起来,捞到极乐世界涅槃岸去,所以都很圆满的。像这一种情况,就叫作“知众生根,如应化伏”。

  

你以为“知众生根”就人家一讲就要跟人家顶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知道。”这个叫作爱吹牛,装懂。人家一开口讲,他就未卜先知,这个不对,知众生根不是这样,他这个都是法界里的,法身境界的状况,不是用语言讲的。因为他的主体,原始的核心——生命因素定位,然后又都到达生命因素相交融的阶段以后,所以这样的菩萨,在生命全方位的前提之下,他可以完全看到,众生业力一起动的时候“如应化伏”,知道吗?这个是从止于至善的生命领域里来看的状态,很清楚的,跟你大脑想象的语言文字完全不同。这里面你就看到心灵方程式有多重要,你自己设定啊。

  

你只要把心灵方程式弄…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