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經首第二十叁集
海雲繼夢和上
剛才我們提到了“具佛功德,尊嚴可敬”。一個人一個生命因素能夠把它兌現出來那都很可貴,我們對菩薩爲什麼會頂禮膜拜呢,是因爲他有一個生命因素已經兌現了,那都值得你頂禮膜拜,佛的所有生命因素都兌現,當然就更值得你頂禮膜拜。
問題是你看不到,你也體會不到,那你跟人家頂禮膜拜什麼,你根本就不知道寶嘛,所以你會發現我們人生中,常常被騙。好像昨天還是前天,聽說一個女孩子被騙了一千多萬,還是老師。人家都勸她說,那是騙人的你不要,她就硬要把錢彙去,結果一千多萬被騙了。銀行的也跟她講這個是騙子,騙子她就要。爲什麼?因爲她迷信。值得嗎?現在我們現實的人生裏也一樣,宗教是可貴的,諸神是可貴的,佛菩薩更可貴,問題是你弄錯了,你把玻璃珠當鑽石。諸佛菩薩像鑽石般的閃爍,可是你不知道;你把玻璃反光通通當作是鑽石一樣,佛菩薩何辜啊。你今天學佛你有沒有這種警覺,隨便拿個一句話,都說那是佛菩薩說,你知不知道你的認知只在玻璃的階段,還沒到達鑽石的階段。然後你侃侃而談,會不會汙蔑神聖我們都不管,就像小孩子一樣胡說八道,他講的都算,爸爸只要跟他講:“不要講!你講錯了。”開始耍賴,又哭又鬧,一定要承認他講的是對一樣。那你將來一定會被騙,因爲你是按照你的情緒好惡,你沒有那種客觀中正,現在只講中正我沒有講大中至正,沒有那種客觀中正的判別標准,你一定會被騙。進到佛門裏要你覺醒,首先你要培養這個能力,判別的能力,客觀中正的判別能力,要沒有的話,你學佛的資格都沒有。
站在佛門慈悲爲懷、廣大爲懷的立場,要進來我們都會有一種安撫,混亂、沒落、低潮情緒,那一種受驚的靈魂一種安撫作用,這個是都會有的。所以佛教的立場不會說“你很倒黴不要來,佛菩薩都被你帶衰。”他不會這樣講,這樣就太不慈悲了。尤其是你掉到水裏的落水狗,那更要給你安撫。那給你安撫那就倒黴了,你一個打抖,全身的那種什麼水不知道,通通噴到這個人的身上來了,他要去承擔。但是今天你是一個真正想要追求真理的一個行者,就不應該有那種心境。你要留意到,世間失魂落魄的這些靈魂,他在社會上打拼、奮鬥,等一下被坑,等一下被騙,等一下被炒鱿魚,等一下這樣,等一下那樣,心靈破碎、焦慮、苦難、無奈,遁入空門。對不對?拿著盾牌騎著馬逃入空門的,這個盾,那當然佛門給予安慰,給予撫慰,這種失魂落魄的靈魂,這是應該的,這是救濟。這是宗教消極面的第一個基本要件。
今天各位都不是,你都行有余力追求真理,你是個行者,是這個法界中頂天立地的行者,那就不應該有這種心態。你應該要站出來,訂定一些自己的標准,假如你沒有這些標准,你根本無法架構你的心靈方程式,你如何給衆生做依怙啊。
心靈方程式當中有很重要的一個就是給衆生做依靠。所以我們看到很多人畏畏縮縮的,雖然進入佛門進入僧團,他其實在找位置坐。當然他不會講這句話“我在找位置,爭一席之地。”他絕對不會講,死也不承認,“我是光明磊落的,我是爲叁寶來的,我是爲衆生服務的。”見鬼了,這些話誰不會講?不是話,你的心,你的心靈方程式在哪裏?你真爲衆生的比例多少?爲叁寶的比例多少?因果的常數有多少?我告訴你很多人因果的常數是零,你不要以爲在佛門講因果,那個人根本都沒因果的。爲什麼?就是你還不具備法身上的剛才講的那個反射點,應該要反彈回來,你還沒到反彈的地方,還正在勇往直前的往下墮落。還不是真修行啊,真修行的話,這幾個點一定弄好的,你要留意。
所以,我是把各位假設,您都是要來當修行人的,你不是要來這裏找個位置混口飯吃的。所以我在這裏要求,那就從積極面,做高級的要求。不要以爲我老是給人家那麼大的壓力,除非你是垃圾,准備被人家掃地出門的,那就不用要求了,你就躺在地上混著灰塵一起倒掉。你今天要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行者,所謂王公將相所不能爲,你是個大丈夫,你是這樣的一個行者,那你怎麼還賴著呢,當然我們要求就嚴格了。所以你要知道爲什麼“尊嚴可敬”,你從因地裏就要給人家可敬,你不要像蔓藤一樣要依賴著什麼,人家怎麼尊敬你?頂天立地你怎麼頂?頂到這樣子,看人是這樣,這個叫頂啊?不是,從因地就開始了。
所以我們一直跟各位講——定位,你不知道怎麼定位不要緊,圓融道最好,發願盡形壽爲衆生做服務,發大菩薩願,行大菩薩道,其它不管,每天做歸零功課。你在家裏不要緊,我跟各位講每年最少兩次回道場來,什麼時候都可以,你要是一般的狀況都可以回道場;真沒辦法你發願已經到海外去了,有的不是到海外,已經到月球去了,到外層空間去的,那你叁年回來一次,再不能回來,那你要遙想,對不對?你對叁寶具足信心,緣念叁寶、緣念道場、緣念善知識、緣念法門,歸零功課每天做,你的生命性德自然就會因此而定位。什麼都不做,一張嘴巴在做而已,那沒有用。一定要做到,知道不算,做到才算。佛法的標准、普賢乘的標准,知道的不算,做到的才算。
要做到你就要圓融,不圓融不行,在世間圓融很困難,那你就是要去圓融。因爲你要圓融你才會發現,南閻浮提衆生剛強難化,難調難伏。你要沒有這圓融的心境,你不會什麼難調難伏,對不對?因爲你比他更難調,你比他更剛強,知道嗎?你看我們這裏,我們行政人員跟這些幹部義工們講,只要講課通通要上來,難調難伏,他就不敢上來,不上來,種種理由就不上來。那麼好調嗎?裏面的都是這一種鋼條,知道嗎,不是木條、藤條,都是鋼條,什麼難調難伏,你最好都不要去調他,自己要死比較快。你今天你想想看,你爲這個法來,而這個法*輪在轉,爲什麼你沒有那一種搶第一個位置的那種心境?所以你來,真的嗎?兩下子就皮了,“師父講的太多了,一年講多少,我隨便這邊頭聽一句,尾聽一句,比你們都沒聽的要好得太多了。”告訴你,沒用。
我一直跟各位講一個方法,昨天、今天不知道講幾個理論了,我想你都聽得很高興,每一個理論你要去把它寫起來,那叁個圖,光那叁個圖就是叁個理論,你怎麼樣去把它寫起來,一個很完整的理論,然後你要用個十幾分鍾或半個多鍾頭把它很完整的講完,然後經常講給人家聽,它就會變成你的生命因素。你現在不是,聽了“對對對……”然後想跟人家講,講一半,“你最好聽原帶。”我告訴你,那都是噪聲,那個叫知道,沒用,你做不到,因爲你講都講不完整你怎麼會做得到呢?那你要講完整一定要整理一下。古代的人不會這樣要求,因爲他不識字,理論怎麼能夠構成呢?你現在,書都懂了,一聽就會了,會也沒用,講都講不清楚了,還會?就跟你講,你一定要把它整理起來。講那麼多的理論,我會講是我的,你不會講,要你講你講不清楚,所以你一定要去整理一下,變成你完整的一套。在你整理的過程裏,你會發現很多問題,那就是你要問的時候。
你不做,也不想深入,你想說到閻羅王那邊說,“他只要找我,我再跟他報師父的名字就好。”你一定會報“上海來的下雲法師”,沒有用。到那邊去,我也懶得去了,因爲你是光聽的。閻羅王會問你,一定很清楚的問你:“你聽到哪個理論?你講一遍給我聽。”你總不能跟閻羅王講:“你聽原帶就知道了。”他沒有錄音機。你一定要自己整理好,使它成爲你的生命因素,那個生命因素在你臨命終時,一斷氣的刹那間,導引你往生極樂世界。就這麼一個就夠了,叁個,從第二世界到第叁世界去了,可是你不願意啊。爲什麼?因爲用聽的就夠了,省時又省力。告訴你到了閻羅王那邊就知道,你就會說“早知道那時候拼命一點。”那就沒用了。
好,我們從這個地方再看,所謂“具佛功德,尊嚴可敬”,是指你的生命因素全部展開了,這展開以後,你就會在性起法界裏,按照你原來的願力,因爲你在因地已經定位了,生命因素第一個出來那是第一個爲主,其它的因爲到後來這個地方也都因爲都交融了,所以任何衆生,他只要在緣起法界裏頭的業力一起動,你都會跟他相應,而且會調伏他,除了該死的,他在娑婆世界的因緣已經該死的,他這個不相應,但是他也會把他撈起來,撈到極樂世界涅槃岸去,所以都很圓滿的。像這一種情況,就叫作“知衆生根,如應化伏”。
你以爲“知衆生根”就人家一講就要跟人家頂嘴:“我知道,你在想什麼我知道。”這個叫作愛吹牛,裝懂。人家一開口講,他就未蔔先知,這個不對,知衆生根不是這樣,他這個都是法界裏的,法身境界的狀況,不是用語言講的。因爲他的主體,原始的核心——生命因素定位,然後又都到達生命因素相交融的階段以後,所以這樣的菩薩,在生命全方位的前提之下,他可以完全看到,衆生業力一起動的時候“如應化伏”,知道嗎?這個是從止于至善的生命領域裏來看的狀態,很清楚的,跟你大腦想象的語言文字完全不同。這裏面你就看到心靈方程式有多重要,你自己設定啊。
你只要把心靈方程式弄…
《華嚴經經首 第二十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