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华严经经首 第十七集▪P3

  ..续本文上一页平太低的时候,你还是要先做这种调整跟训练,所以这个叫工程面。那你实修的那个技术面归技术面谈。它有工程面,有技术面,必须同时进行。

  

好,第一个是总说“普贤”。当然古人他对这“普”字的定义,“贤”字的定义——“位邻极虚”,位置,邻,靠近了,邻居的邻,位邻极虚最高的曰贤;“普”是指“周而无漏”,周遍没有遗漏,那叫普。位邻极虚又能周遍没有遗漏,那是古代,唐朝时代的定义这样定,你要再这样定也可以,那你要知道他在讲什么。你从《疏钞》里面从哪个注解里面来谈这些都可以,但你要知道现在用你自己的话你讲讲看,你怎么去代表这些东西,把它表达出来。所以综合起来我们简单讲,普贤菩萨就是生命存在的原形法界森罗万象的本来面目。这个很清楚了。

  

普德最胜灯光照”,普,当然是周边法界而没有遗漏;德,佛家讲的“德”跟儒家讲的“德”不一样,儒家讲的“德”是指道德的德。道家讲的“德”跟儒家讲的也不一样,所以《道德经》它有《道篇》跟《德篇》两个部分,他讲的那定义,老子讲的定义跟孔子讲的定义不一样,不一样。所以我们说,儒家的思想叫理学,不叫哲学;道家的思想叫玄学,不叫哲学;佛家的思想叫论学,不叫哲学。只有希伯来人的文化才叫哲学。我们现在东方人丧失了民族自信心跟自尊心以后,人家讲哲学,你也跟着讲哲学,佛教哲学,佛教哪有哲学,佛教只有论学,所以你只要用哲学的方法来论佛法,基本上都不对。因为佛法不用哲学的方法,它是用论学的方法;儒家思想也一样,它是用理学的方法,不用哲学的方法,理学有理学的一套。很遗憾的是,这三家目前没有大德,没有办法把他们自己的思想体系规范一套,像西方人这样的一个系统,所以通通竹竿套菜刀叫关刀,就接下去了。所以这个思想文化,这个民族还不能兴盛,因为他自己的一套拿不出来,拿西洋人哲学的那一套来用,根本就四不像,知道吗?虽然加起来四学,哪一学都不像,儒家的理学、道家的玄学、佛家的论学、西方的哲学,这四个是完全不一样!

  

那这个地方讲的“德”,这我们要跟各位讲,它是经过那两个训练:一个是一再重复的技术面——定力,昨天讲的;一个是穷尽底源的工程面——慧力;具足了这两个部分以后,你的定功跟你的见性之见会自然焕发,那个叫做德行,德是指这个部分的成就才叫德。你假如没有这种功行,不算。所以儒家对德的定义,它另外有它的定义;道家对德也有它的定义;佛家对德,自然有它的定义;这不一样。他的德行是怎么来的?所以我常跟各位讲,修行跟修养是不一样的:修养你看,他在善恶念那边;修行在生灭念那边,不一样,成就以后到本体念那边了;所以它有一定的区块跟严格的定义,这不同。

  

那么下面讲“最胜灯光照”。灯光是用于补足日光、月光所不及的。所以在日光之下你不必点灯,除非你是神经,对不对,不然你再点灯干嘛?灯光再怎么亮也亮不过日光,你是在补足日光照不到的地方才用灯,日光照得到地方不用灯。那么“最胜灯光”的意思,就是指善巧运用——日光照不到,灯光要起善巧运用,所以你的德行不是拿来炫耀,是拿来做善巧运用的。“普德”是指这个德行可以周遍法界,善巧运用。所有在正常上面,就正常轨道上,不能饶益的众生,他来弥补他,让他不遗漏。这个表示什么?慈悲。这个灯光就不是智慧的灯光,是慈悲的灯光。在正统系统里饶益不到的,他用这一个来弥补。所以这种菩萨在修行的时候,你是绝对看不到,他是修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不是修在你看得到的地方。在正统的那个系统上,那能教化的,那就正统这一套来教化就好了。对不对?好,大家都来大殿,大殿维那师、木鱼师一站,大家都来了,这些都来了。这个都受到教化,可是大家这一下了殿就要吃饭怎么办?大寮在那边忙,那大寮就麻烦了,他是大殿里面的殊胜感受不到,教化不到,这个时候去引导他们的就是最胜灯光照菩萨,有没有?看到没?就是这种状况。而这个呢?它本来就是一项生命因素。生命里除了你正统的,你现在已知的系统以外,有许多是在系统以外的地方,你在那里也要起作用。“灯光照”,“照”的意思就是作用。生命中本来就具有这样的生命因素,而这个生命因素在这一类里,它起着很大的作用,充分兑现。

  

第三个,“普光狮子幢菩萨”,“光”是光明,“狮子幢”,“狮子”是最高。应该来讲,这一个“狮子幢”是属于正统的,正规系统的那种政策教育。“普德最胜灯光照”是非正式的。这里面告诉你,佛法尤其华严这种经典告诉我们非正统的比正统的量来得大,你知道吗?换句话说,正法行是正统的,随缘行是不正统的,非正统。随缘行的人是比正法行的人量大,所以他才把他摆在前面,有没有?你看到,你只要用现代的思维模式来看经文的话,你重新诠释的这一套,我告诉你,你真的会让古人吓一跳。怎么这样讲?他这里已经表达很清楚了。但是你对于这种经文不这样解你根本看不出来。就这样念下去了,“普德最胜灯光照”就依文解义解下去了,“普德”是很有道德,道德修的很好的。对吗?可以吗?“最胜灯光照”,那灯光很殊胜,是最殊胜的灯光。照,照相的照。可以吗?你可以照这样解,那你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讲什么?这就是经文的语言模式。你看通了它的语言模式在表达些什么的时候,它的思维模式就跳出来了。思维模式一跳出来,你就知道行为该怎么做了,那你要跟着它定位来发愿。有没有?行菩萨道,你就可以跟着定位了。你要行什么,通通在这里。你要怎么定位,在这里都很清楚啊。这是第三个“普光狮子幢”

  

第四个,“普宝焰妙光”“宝焰”,这个有宝字,这个火焰的焰这个宝就不是普通的宝了。“妙光”我们讲过,妙光它是饶益众生的意思,这个光明智慧饶益众生。宝焰是什么,是正常的智慧,就正统的智慧。用般若智慧来饶益众生,宝焰妙光就是这个意思。宝焰,焰是智慧的作用,要起作用,这个宝焰就是般若智慧;妙光是饶益众生的智慧作用——光明,所以宝焰妙光是重迭的,但也告诉我们,这一路是很重要的。那么生命因素里它有这个东西,你自己本身就可以饶益自己了。你要怎么激发自己?你一直想说要求菩萨加持、菩萨保佑。是需要,当你心志脆弱的时候,是需要的,至少万一一败涂地的时候说,菩萨叫我一败涂地,都赖给菩萨,对不对。菩萨要我失败,我就失败吧,给我自己安慰一下。但目的不在这里,因为你的业力撑不过去你才会失败,对不对?你福德够的话就不会失败。那关键在这里,可是目的不在这里,目的在哪里呢?在你的生命因素要起作用。我常跟各位讲,你要带这个疑情,当你在生活问题发生瓶颈很紧迫,非常逼迫你自己,压抑、挫折、那种压力你无法承受的时候,你反省一下,在这个时候我的生命因素里应该有某一种能力上来。不会的话看看经文,这二十个菩萨的名字你念一遍,你马上释怀,生命里头的压力马上就散掉了,那良性的生命因素就会起作用。你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它哪里起作用你不知道,就像刚才讲的,它在法界中运作,不是在这个大地运作,所以说大脑想象不到。

  

普音功德海幢菩萨摩诃萨”,音是声音,这讲到了,我们普贤乘里头就强调四十二字母它的唱法,可是这个音我们不会唱。四十二字母的音就是“普音”,是生命存在的元音。元音就朝元图的元,那个元音你自己会发出来,可是我们现在都被污染了,这个声音不会发。我们发的是物理音,喉音的那种声频的音,这不对。我们听了很多。呼麦的这表演里头,到目前为止,呼麦里头在唱的也都是物理音,只是他用技巧让它发出多种音。有人可以真正从生命的原始状态发音。但我们现在还没有遇到,还没遇到。我之所以没遇到,会这样跟各位讲,是我遇到过一个女孩子,她是可以这样唱,可是她被误导,她也倾向于用技巧发音。我们要怎么样改变她,这个是另一个课题。目前这个世间是可以透过这样训练,可是我们不会。这个声音呢它发出来以后,你可以无遗漏,无遗漏。现在我们讲话、弘法,或者你怎么样运用策略来教化众生,它都会有遗漏的,都会有遗漏,所以它会把“普德最胜灯光照菩萨摩诃萨”紧挨着普贤菩萨后面来,原因就在这里,就是不使遗漏。那你看,第一个,二三四五个,“普音功德海”是第五个,他用声音是一律穷尽,这生命的元音发出去以后,只要你有生命的,不管有形、无形、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只要是有生命的,它的频率都会相应,包括动物、植物、植物都会相应。音,教化众生没有遗漏,讲没有遗漏是太独断了,它就是会有遗漏,但是它的遗漏部分跟我们现在所用的任何法门来讲,遗漏的不一样。因为有遗漏,才需要“最胜灯光照”这个生命因素,是不是?你留意看看,所以这个音我们在整个行法中,是把它列为用语业修行的法门。你通常在用的般若智慧的是从意业修行的法门来的;用身业修行的是戒律的;语业修行的是密法的,所以它要一直唱诵,关键在这里。

  

普智光照如来境”,就是智慧光照如来境,这个从二十一个念佛法门里面来讲,它就是从佛身、佛境这边来的,所以叫如来境。这个修行我们都可以看得到,尤其是生命因素里头,这个生命因素里就告诉我们,你的般若智慧一现前,你的如来性,就是佛性马上全部显现。你有这样一个的生命因素,这是每个人都有的。

  

普宝髻华幢”,宝髻是高耸,通常讲就是头顶,头发绑起来,它意思就是比你的头更高的地方的那个部分叫宝髻。华幢,花所编的幢,也是让我们能够很清楚的看到,我们生命因素里头,有许多这些因素都是自动自发的。所以我说,在未来的两百年到三百年之间,生命因素研究会是一个重点。现在我们读佛经,这个佛菩萨名字都这样念过去,甚至于很多佛菩萨名字你都把他删掉,念那么多干嘛?多无聊,一直菩萨,菩萨,菩萨摩诃萨,菩萨摩诃萨,念到最后什么都忘了,只记得菩萨摩诃萨,因为你不了解。但是未来的两百年以后,会有很多人以专门念菩萨名号为主要的行法。那是生命因素,你常念,会激发你的生命因素,可是你不懂得它的语言模式,光念名字没有用。光念名字就跟持咒一样。持咒很有效,可是你不相应,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那个咒在讲什么,那个咒语其实都是菩萨的名号,你不知道。我们今天有幸身为华人,你对于这些语言文字你很清楚,你第一手数据就可以了解。你要洋人叫他来跟他解释这个,反正他两个眼睛都花了,两个耳朵更花,本来就看不懂也听不懂,你再讲,他更不懂,就像跟你讲那咒语一样,不讲你还会,“南无喝啰怛那哆罗夜耶”一讲以后,“南…都没了,通通不见了。它是有这样的状况。

  

普觉悦意声”,这个“普音功德海幢”是语音的部分,它是一个声尘;这个“普觉悦意声”是耳根,是耳根的训练法。这个地方你看,这样十个当中有两个是跟音声有关的,可见这个法门还是很重要的。我们从《梵行品》上看,应以十法而为所缘,作意观察,身、身业、语、语业、意、意业,这六个,佛、法、僧、戒,十个。十个当中它有两个跑到这里来了。这就一个法门喔,一个法门,所以音声的部分是很重要的,不是我在讲,是经典里头的比例就很高了,就很高了。

  

普清净无尽福光菩萨摩诃萨”。这个“清净无尽福”是讲绝对,生命中有这样一个绝对的福报,它会起智慧的作用;我们的福报会障道,一有福报就懒修行了,懒得修行。想要修行,嗯,再翻个身,伸个懒腰:晚一点没有人会替我做,我就还是一样会做。它这个福,“清净无尽福”的福,它可以引发你生命的觉性,生命的觉性。一般的福它只会埋没你不会引发你的觉性。这一点自己要严格的要求自己,怎么培养自己的“清净无尽福”。

  

普光明相”,光明是普遍存在的。你就看到,生命是永恒的、恒动的、光明的,一再的往前走的,它不停的。所以你说成佛以后干嘛?继续前进,前进干嘛?普度众生。不是说成佛以后干嘛,坐桌上。不是,成佛以后继续前进,“普光明相”。你从这个地方看到,生命存在的本来样子,所以我们说生命存在的原形。

  

生命存在里头的这十大类。它十大类不是单一的,因为你每个人的个性,在同一大类里头,所激发的生命因素不会一样;虽然是同一大类,但是你个别因素是不同的。这是我们修学上可以留意的,提供给各位做参考。今天我们就跟各位讲到这里。

  

《华严经经首 第十七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