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经首 第十五集
海云继梦和上
刚才我们跟各位提到了这个,一个行者的风采在定位上面。定位以后他有两件事情会去做,你不要管他,他自己就会做了,一个是一再重复的技术面——定力,他会去进行。所以一个修行人,假如不训练定力,那是不行的。而且这个定力的训练呐,就像车子的轮胎一样,它只有那么一个动作,一直一直这样滚动,没有变化,轮胎在滚动要是变化多,你就会很精彩,对不对?这个就是定力训练,你一定要训练到自己非常非常的圆,而且不会有任何的状况,那个叫做顺。
定力是必须的,记得一再地训练,重复、枯燥、没有味道。但是呢,对于现代人来讲,好新奇、好奇心,需要新花样,这种一再重复又没有变化的把戏不愿意,他不愿意做。以前我们禅修班有个负责人,他很认真,禅修的时候他写一些东西给我看,那境界我就鼓励他继续做,继续做,这些都没错,继续做。继续几次啊就不再写了,我跟他讲说,你还要再写,他觉得没意思,阵亡了。他去找一个有奇招异式的。没有错,有变化是会吸引人,有变化不会成就人。
你要记得啊,这个定力的训练就是一再重复地做!一个修行人不怕这么重复,不怕枯燥无味。你要记得,枯燥无味在做什么,训练你耐得住寂寞。你要修行啊,你要耐得住寂寞,耐不住寂寞的人无法修行,他只能去学那一些……知道吗?我要讲什么,你知道吗?敲铜锣卖膏药,十八般武艺都会,要说小偷来了,他跑得比谁都快,因为他没有真本事。真本事就是要一再地训练嘛,就这么简单。你要有变化、有花招,那就不是修行啊,那是江湖郎中卖艺的。卖艺要变魔术给你看,你看、你看、看……咻!一只鸽子。鸽子不好玩,咻!一只鲨鱼。那变化越厉害,那越博得掌声,他才有门票好卖。修行不是卖门票,他就一再反复地去训练。这一点你受不住啊!但是我告诉你,要想大成就,你这个就要越耐得住寂寞,所以修行伟大就伟大在这里!你耐得住吗?这就是问题了。
定力的训练,讲到什么穷尽底源啦,那个其实都还早,你两下子就心灰意冷了。不行,定力一定要有,要讲修行我告诉各位:定力一定要有!你一定要想办法去降伏自己。而且这当中会有几次过程,譬如打坐,一看到蒲团那火都冒起来了,气得要死,会很讨厌、很厌恶,会到达那样的地步。然后呢,你又不能舍弃它,到那边呢,两脚站一站,大力踩,想坐下去,很烦又很厌,然后呢,不坐又不行,坐了也更不行,怎么办?会有一段矛盾期。你一定要经过,假如没有经过这一个阶段,肯定你还没有修行过,肯定你还没修行过啦,说你有多大的功夫,我不相信。
当你这个地方一定熬过去,不管怎样两个钟头坐在那里,不坐,也没办法坐,就耗在那个小屋子里,佛堂也好,你的禅堂也好,或者你的书房也好,就一直熬在那里要坐、不坐、坐、不坐……事后一想:坐与不坐耗两个钟头,干脆坐下去不就好?告诉你,就坐不下去,真的是坐不下去。你要有那个经验,你才知道修行人的可贵在哪里,你不经过那个你怎么知道可贵?大家都看师父坐的很好,这要干嘛,这叫了不起呀?那是演戏的,演戏的人可以这样摆呀,演戏只有那几个镜头拍过就好了嘛,可是你实际练习不一样啊,是你的生命,你的生命要改造啊,要转凡成圣,那你经过了什么你知道吗?这个是最重要的,常常会遇到。
有些时候这脚一折,“啊!”好像断了,奇怪了走进来都没事,坐下来想把这一腿搬到这一腿就好像断掉一样,这千方百计就查不出来,然后去接骨师、去照X光都没怎么样,但是你会连续好像一两个礼拜都这个样子,哪里出问题了?这个就触功德嘛,心理的转变是功德嘛,他要转过这一关,你就由凡夫到圣人去了,你要怎么转过去?可是你实在转不过去。八触也是一样,色身也是一样,等一下这里痛、那里痛,好像这里斧头劈进来,那边是什么针扎进来一样……一再的重复那种枯燥无味的、又非常令人厌烦的那种工作。然后你要一再地去试,试到那种恶心、厌恶、疼痛一再一再的产生,撂过去。撂过,你的!你若没有撂过,阎罗王的!这个就是修行啊。
你不要以为说一再地重复是……话当然这么讲啊,一再地重复,有的人就瞧不起。我不是说你啊,你要瞧不起,跟我讲的没关系。他心里上就觉得那个好像没出息,不是,那是一定要走的路。有的真的做了你才会遇到那个境界,那真的是考验你、成就你,真的是这个才是修行。你要没有经过这个阶段不要跟人家讲修行。讲境界?门都没。你从哪里入境界呀?真的啊,跟各位讲真的,你修行一定要这样。
我还没看到,有人来到这里,现在遇到一个——我们高雄的同修,翁师姐,她就遇到这个问题了,身体变化各方面,考验一再地来。各位,你真的走到这里吗?她已经也七十几哦,七十几而已哦,请问各位你几岁?
脑筋不要太聪明,不要喜新厌旧,不要求变化,修行的功夫技术面是很简单的,很简单的,只是它要一再地重复就对了,你一定要一再地重复。打坐的人你要坐到晚上睡觉不知道怎么搞的,睡到会坐起来。我跟你讲,你别笑,是真的。念佛的人他念到全家都被吵起来,而他自己睡得很好,然后念佛念到把人家吵起来,那个才叫真念佛啊。你不是啊,你在念那个什么,蚊子在听的,然后美其名叫金刚持,不算。你要真的从内心念出来,即使你在睡觉,你都会念佛念到把人吵醒,人家来摇你的时候你还睡得正酣,但是你在念佛,那个才叫修行啊。你要没有这种功夫都不能算,偶尔蜻蜓点水一下,摆个姿势好像不错,都不会坐成这样,也不会坐成这样,都坐的很正,那个拍电影可以了,真下功夫一定要吃一番苦头,一定要吃一番苦头!这是你成就的一种征兆。没有经过这番苦头,你要保留说下辈子才受苦受难的话,那我不管。但是我要告诉你这辈子要真修行,真的一定要经历过。
这个一再重复的技术面是很简单,可是我们要一再跟你讲,一再跟你讲也只是叫你重复而已。但是,你不要因为一直讲你就一直变,那你就没有定位。定位还是原来的那最简单的,第一遍听的是最重要的。人家问,你也听,什么……到最后把自己变形了,那你可能就已经走错路了。这个部分我们再跟各位做这样的一个补充。
好,再看下一句,“而恒示生诸佛国土,无边色相圆满光明”。这个“示生”就是佛到这个时候,佛到了这样的境界,他在法界中任何佛国度里他都会示现。为什么示现?这里面这个叫示生,示现出生,就佛到那里去出生“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是不是这样?他实际上的运作就是指跟众生的因缘相应的他就过去了。那个相应过去啊,就佛本身来讲他是无作意,知道吗,不作意。不作意呀,他相应自然会成就,就会示现,这个才叫示生、示现。示现就是他不作意,他既不作意那演什么戏都不要紧,这个时候就真的人生如戏,该来就来,该走就走,非常自在,演什么角色都不要紧。
可是你要知道,我们人间在讲“人生如戏”是一种无奈。无奈你知道吗,被抓上来了,非得上来不可,被拉下去,非得下去不可,所以来也无奈,去也无奈,美其名曰“人生如戏”,晃来晃去嘛。这是不一样的,佛示现到世间,示现到任何国土去呀,他都是自在的,不作意的,留意到这一点哦。
那么佛的这种示现,我们要再一次跟各位谈,刚才跟各位谈到普贤乘叫做“一乘不共别圆”的原因是在你发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有了定位以后,你的业力就进入法界,色身在这里等待最后生的分段生死,知道吗,等待最后生的分段生死,然后你就往生净土,往生净土就进入性起法界。你要留意呀,那么你这个时候转入,这个时候因地才发心,业力就进入到法界,其实是在缘起法界里,缘起法界里面是业力跟因缘组合嘛,所以叫缘起法界。这个时候呢,性起法界的菩萨,他的愿力会跟你的业力,你的业力因为因缘而起作用的时候,菩萨的愿力就来救度了,知道吗,他一定跟你相应。
你在这里呀,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你叫到最后说:“佛祖!你真没意思哦,我信你,你都不救我。”你就跑出这种状况来,因为你只有在这个世间叫没用,那个业力进入到缘起法界以后,你这个色身在这里怎么样——业力起作用啊,性起法界的菩萨愿力就跟你相应了。告诉你,这个你假不得,真发心、假发心你也不知道,你就是乱发心,其它都不知道。你说你是真发心,你是你自己讲的,阎罗王不承认,阎罗王承认的话就把你送到法界去了,阎罗王不承认就把你留在那里他才抓得到。
因为你进入到这个法界以后,你的业力,就众生的业力呀,跟菩萨的愿力开始在千锤百炼,千锤百炼。所以到这个缘尽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的业力到达法界的时候,就叫做变易生死。到这个地方缘尽的时候,你那一个业力缘起的那个“我”,那个生命,他就转进去到性起法界了,换句话说你已经六十分以上了,…
《华严经经首 第十五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