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經經首 第十五集

  

華嚴經經首 第十五集

  

海雲繼夢和上

  

剛才我們跟各位提到了這個,一個行者的風采在定位上面。定位以後他有兩件事情會去做,你不要管他,他自己就會做了,一個是一再重複的技術面——定力,他會去進行。所以一個修行人,假如不訓練定力,那是不行的。而且這個定力的訓練呐,就像車子的輪胎一樣,它只有那麼一個動作,一直一直這樣滾動,沒有變化,輪胎在滾動要是變化多,你就會很精彩,對不對?這個就是定力訓練,你一定要訓練到自己非常非常的圓,而且不會有任何的狀況,那個叫做順。

  

定力是必須的,記得一再地訓練,重複、枯燥、沒有味道。但是呢,對于現代人來講,好新奇、好奇心,需要新花樣,這種一再重複又沒有變化的把戲不願意,他不願意做。以前我們禅修班有個負責人,他很認真,禅修的時候他寫一些東西給我看,那境界我就鼓勵他繼續做,繼續做,這些都沒錯,繼續做。繼續幾次啊就不再寫了,我跟他講說,你還要再寫,他覺得沒意思,陣亡了。他去找一個有奇招異式的。沒有錯,有變化是會吸引人,有變化不會成就人。

  

你要記得啊,這個定力的訓練就是一再重複地做!一個修行人不怕這麼重複,不怕枯燥無味。你要記得,枯燥無味在做什麼,訓練你耐得住寂寞。你要修行啊,你要耐得住寂寞,耐不住寂寞的人無法修行,他只能去學那一些……知道嗎?我要講什麼,你知道嗎?敲銅鑼賣膏藥,十八般武藝都會,要說小偷來了,他跑得比誰都快,因爲他沒有真本事。真本事就是要一再地訓練嘛,就這麼簡單。你要有變化、有花招,那就不是修行啊,那是江湖郎中賣藝的。賣藝要變魔術給你看,你看、你看、看……咻!一只鴿子。鴿子不好玩,咻!一只鲨魚。那變化越厲害,那越博得掌聲,他才有門票好賣。修行不是賣門票,他就一再反複地去訓練。這一點你受不住啊!但是我告訴你,要想大成就,你這個就要越耐得住寂寞,所以修行偉大就偉大在這裏!你耐得住嗎?這就是問題了。

  

定力的訓練,講到什麼窮盡底源啦,那個其實都還早,你兩下子就心灰意冷了。不行,定力一定要有,要講修行我告訴各位:定力一定要有!你一定要想辦法去降伏自己。而且這當中會有幾次過程,譬如打坐,一看到蒲團那火都冒起來了,氣得要死,會很討厭、很厭惡,會到達那樣的地步。然後呢,你又不能舍棄它,到那邊呢,兩腳站一站,大力踩,想坐下去,很煩又很厭,然後呢,不坐又不行,坐了也更不行,怎麼辦?會有一段矛盾期。你一定要經過,假如沒有經過這一個階段,肯定你還沒有修行過,肯定你還沒修行過啦,說你有多大的功夫,我不相信。

  

當你這個地方一定熬過去,不管怎樣兩個鍾頭坐在那裏,不坐,也沒辦法坐,就耗在那個小屋子裏,佛堂也好,你的禅堂也好,或者你的書房也好,就一直熬在那裏要坐、不坐、坐、不坐……事後一想:坐與不坐耗兩個鍾頭,幹脆坐下去不就好?告訴你,就坐不下去,真的是坐不下去。你要有那個經驗,你才知道修行人的可貴在哪裏,你不經過那個你怎麼知道可貴?大家都看師父坐的很好,這要幹嘛,這叫了不起呀?那是演戲的,演戲的人可以這樣擺呀,演戲只有那幾個鏡頭拍過就好了嘛,可是你實際練習不一樣啊,是你的生命,你的生命要改造啊,要轉凡成聖,那你經過了什麼你知道嗎?這個是最重要的,常常會遇到。

  

有些時候這腳一折,“啊!”好像斷了,奇怪了走進來都沒事,坐下來想把這一腿搬到這一腿就好像斷掉一樣,這千方百計就查不出來,然後去接骨師、去照X光都沒怎麼樣,但是你會連續好像一兩個禮拜都這個樣子,哪裏出問題了?這個就觸功德嘛,心理的轉變是功德嘛,他要轉過這一關,你就由凡夫到聖人去了,你要怎麼轉過去?可是你實在轉不過去。八觸也是一樣,色身也是一樣,等一下這裏痛、那裏痛,好像這裏斧頭劈進來,那邊是什麼針紮進來一樣……一再的重複那種枯燥無味的、又非常令人厭煩的那種工作。然後你要一再地去試,試到那種惡心、厭惡、疼痛一再一再的産生,撂過去。撂過,你的!你若沒有撂過,閻羅王的!這個就是修行啊。

  

你不要以爲說一再地重複是……話當然這麼講啊,一再地重複,有的人就瞧不起。我不是說你啊,你要瞧不起,跟我講的沒關系。他心裏上就覺得那個好像沒出息,不是,那是一定要走的路。有的真的做了你才會遇到那個境界,那真的是考驗你、成就你,真的是這個才是修行。你要沒有經過這個階段不要跟人家講修行。講境界?門都沒。你從哪裏入境界呀?真的啊,跟各位講真的,你修行一定要這樣。

  

我還沒看到,有人來到這裏,現在遇到一個——我們高雄的同修,翁師姐,她就遇到這個問題了,身體變化各方面,考驗一再地來。各位,你真的走到這裏嗎?她已經也七十幾哦,七十幾而已哦,請問各位你幾歲?

  

腦筋不要太聰明,不要喜新厭舊,不要求變化,修行的功夫技術面是很簡單的,很簡單的,只是它要一再地重複就對了,你一定要一再地重複。打坐的人你要坐到晚上睡覺不知道怎麼搞的,睡到會坐起來。我跟你講,你別笑,是真的。念佛的人他念到全家都被吵起來,而他自己睡得很好,然後念佛念到把人家吵起來,那個才叫真念佛啊。你不是啊,你在念那個什麼,蚊子在聽的,然後美其名叫金剛持,不算。你要真的從內心念出來,即使你在睡覺,你都會念佛念到把人吵醒,人家來搖你的時候你還睡得正酣,但是你在念佛,那個才叫修行啊。你要沒有這種功夫都不能算,偶爾蜻蜓點水一下,擺個姿勢好像不錯,都不會坐成這樣,也不會坐成這樣,都坐的很正,那個拍電影可以了,真下功夫一定要吃一番苦頭,一定要吃一番苦頭!這是你成就的一種征兆。沒有經過這番苦頭,你要保留說下輩子才受苦受難的話,那我不管。但是我要告訴你這輩子要真修行,真的一定要經曆過。

  

這個一再重複的技術面是很簡單,可是我們要一再跟你講,一再跟你講也只是叫你重複而已。但是,你不要因爲一直講你就一直變,那你就沒有定位。定位還是原來的那最簡單的,第一遍聽的是最重要的。人家問,你也聽,什麼……到最後把自己變形了,那你可能就已經走錯路了。這個部分我們再跟各位做這樣的一個補充。

  

好,再看下一句,“而恒示生諸佛國土,無邊色相圓滿光明”。這個“示生”就是佛到這個時候,佛到了這樣的境界,他在法界中任何佛國度裏他都會示現。爲什麼示現?這裏面這個叫示生,示現出生,就佛到那裏去出生“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爲說法”,是不是這樣?他實際上的運作就是指跟衆生的因緣相應的他就過去了。那個相應過去啊,就佛本身來講他是無作意,知道嗎,不作意。不作意呀,他相應自然會成就,就會示現,這個才叫示生、示現。示現就是他不作意,他既不作意那演什麼戲都不要緊,這個時候就真的人生如戲,該來就來,該走就走,非常自在,演什麼角色都不要緊。

  

可是你要知道,我們人間在講“人生如戲”是一種無奈。無奈你知道嗎,被抓上來了,非得上來不可,被拉下去,非得下去不可,所以來也無奈,去也無奈,美其名曰“人生如戲”,晃來晃去嘛。這是不一樣的,佛示現到世間,示現到任何國土去呀,他都是自在的,不作意的,留意到這一點哦。

  

那麼佛的這種示現,我們要再一次跟各位談,剛才跟各位談到普賢乘叫做“一乘不共別圓”的原因是在你發心——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有了定位以後,你的業力就進入法界,色身在這裏等待最後生的分段生死,知道嗎,等待最後生的分段生死,然後你就往生淨土,往生淨土就進入性起法界。你要留意呀,那麼你這個時候轉入,這個時候因地才發心,業力就進入到法界,其實是在緣起法界裏,緣起法界裏面是業力跟因緣組合嘛,所以叫緣起法界。這個時候呢,性起法界的菩薩,他的願力會跟你的業力,你的業力因爲因緣而起作用的時候,菩薩的願力就來救度了,知道嗎,他一定跟你相應。

  

你在這裏呀,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你叫到最後說:“佛祖!你真沒意思哦,我信你,你都不救我。”你就跑出這種狀況來,因爲你只有在這個世間叫沒用,那個業力進入到緣起法界以後,你這個色身在這裏怎麼樣——業力起作用啊,性起法界的菩薩願力就跟你相應了。告訴你,這個你假不得,真發心、假發心你也不知道,你就是亂發心,其它都不知道。你說你是真發心,你是你自己講的,閻羅王不承認,閻羅王承認的話就把你送到法界去了,閻羅王不承認就把你留在那裏他才抓得到。

  

因爲你進入到這個法界以後,你的業力,就衆生的業力呀,跟菩薩的願力開始在千錘百煉,千錘百煉。所以到這個緣盡的時候,這個時候你的業力到達法界的時候,就叫做變易生死。到這個地方緣盡的時候,你那一個業力緣起的那個“我”,那個生命,他就轉進去到性起法界了,換句話說你已經六十分以上了,…

《華嚴經經首 第十五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