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华严经经首 第十三集▪P3

  ..续本文上一页,对不对,成佛以后要干嘛,成佛一只一只都坐在桌上?不是啊。也没有人证阿罗汉的,证阿罗汉以后干嘛?所以我跟各位讲说,很多人把阿罗汉都想成灭尽定,把成佛都想成是灭尽定,那个都错了,他不是灭尽定,他的生命是永恒的,而且恒动的,是灿烂的、芬芳的,他积极地,他一直在做利益这个世间的、让这个世界是一天比一天更好,跟各位讲,一天比一天更好!你可能感受不到,你只会唱“日子难过日日过”,你好像是一天比一天糟,因为地球暖化,一年比一年热,你大概都是这些,你不知道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比一年好。所以佛教、佛教徒没有悲观的权力,佛教徒永远都是乐观的佛教徒没有宿命论,虽然佛教徒有宿命智,智慧,但是他不主张宿命论,透过修行,你百分之百可以改变你的生命,改变你的命运,他怎么会宿命呢?所以你可以在这个地方看到,我们学普贤乘的,绝对是生命灿烂,没有悲观的权力,这个就佛教徒的特色。你想修行,想走普贤乘的这条路,绝对是那么的殊胜。祝福大家,不要入定哦。

  

这个是我们在修学佛法中的一个基本认知,所以往后呢,你要进行的,你就知道人生多美好。当然,我们不否认第一世界的这个世界,苦空、无常、无我。你要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没错,你照着那个来,没有否认。但是呢,在那永恒的生命流里,生命是永恒的,常乐我净的,你要弄清楚。这是指第二世界、第二生命,不是第一世界、第一生命。所以我们说你一定要在正常的生活中,然后呢,去探讨我这样活着对吗,人生来这里是干什么的?我是谁?当你在正常的生活中去思考这些的时候,你就已经生了出离心,因为你对现有的这个世界、第一世界你开始产生怀疑,对不对?你就会放下了,这个放下是真放下。

  

可是现在不是了,现在不是。你为什么学佛?哎!此身是业,人生是苦啊!你莫名其妙!哪里苦啊?没有!哪有苦?想到家里,先生爱我,爸爸财产给我很多,很好啊。那就你还没有活在真正的现实生活中,你完全在幻境中。虽然说学佛了,听听苦集灭道,听听苦空无常无我,听听,就讲一讲,那个都是八哥讲“你怎么不讲话?”就变成这个啊,没有意思啦。

  

真正的你要自己问自己,我这样活着对吗?每天这样过对吗?这样人生有意义吗?有价值吗?应该怎么过的才对、才好?那就发出离心了。当有一天冲动起来,我要找一个真的、真实的人生,真的我是什么,那你就发菩提心了,发菩提心,找真的。因为你有过一段出离的经验,那要找真的,那才会是真,这叫做真发菩提心。

  

很多人都有,不一定佛教徒,反而佛教徒在这一方面的比例不够,自己都没真发心,人家讲发心就发心,还要师姐打电话给你,你要发心来听经哦。听经叫发心,发心来听经,好吧,人家都说我发心,我就发心吧。你花心萝卜的花心,不是真发心,真正的要起这种追求真实生命的,乃至于达到止于至善的生命——那个是什么?

  

当你这样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那成佛以后要干嘛,你一定会有这种疑情出来,到那时候你就知道:啊,成佛真好!因为你是在止于至善的高峰上面,过那止于至善的生活,然后继续是止于至善的,而且比止于至善是越来越好,那你自然就会带动整个法界的进步。他是恒动的、永恒的。你不要被大爆炸理论跟大萎缩理论给欺骗了,那是大脑的推理,生命永远往前进,不萎缩也不爆炸。他达到止于至善,全部在止于至善的高原上面,百花盛开。那个生命是无边际的,是那么的殊胜,相互来往的,互遍互融,所以叫普融无尽圆满法界,有没有,前面讲这个狮子座是这样的情况,法界是这种状况。我们祝福大家,也希望你呀真的能够走到这一步,很快就会到达。这个就是普贤乘中的这种一乘不共别圆,它的一个特色,分享给各位,也希望各位能够珍惜它。

  

这个是这个前半段经文所讲的那个境界,这是一个境界,那么下面是现象。身恒遍坐一切道场,这个法身,世尊的身遍坐一切道场,他不是遍坐一个道场。这个一切道场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七处九会的这七处,叫七个道场;第二个意义是讲十方国土,所有国土里有佛的地方啊,那么这个佛,释迦牟尼佛的法身呐,他也遍法界,在所有佛的地方啊他都会出现,这法身都出现,他本来就是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嘛,对不对,所以身恒遍坐一切道场。那个佛跟你想象的佛不一样,你想象的大概就是西方阿弥陀佛、东方药师佛,还是胎藏界五方佛、金刚界五方佛,那佛都去他那个地方,这是你想象的,大脑想的佛。

  

真正的佛不这样想。这个佛啊告诉我们是觉悟,在任何一个地方,人、事、时、地、物,或者六尘境界,色、声、香、味、触、法,只要一起作用,一起作用,佛是个觉性,觉悟,因为成最正觉于一切法成最正觉嘛,有没有,所以只要任何的尘境出现,他都成最正觉,成最正觉就是遍坐道场,知道吗?于一切法嘛,一切法,法所在的地方,他就在那里觉悟,有没有,所以他遍坐一切道场。这就是法身的厉害,没有逃掉任何一个可能的状况。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成就法身呐,成就法身不是你大脑想象,成就某一个东西,不是,他的妙用就这样展开,他的相是这样的存在,任何一法他都起作用,这叫身恒遍坐一切道场。当然你要讲七处九会,或者每个佛国土,佛所在的地方,菩提树下,或者佛转*轮处,或者是佛塔处,那么佛都到,这样的定义也可以,不过太狭隘而且也不周全。

  

你慢慢的去留意看,我讲这一段话,身恒遍坐一切道场是指于一切境中,一切尘境中,色声香味触法中,一起作用、一念动,佛的这个觉性,佛就是觉悟嘛,觉性啊,马上捕捉到,马上成就,马上成熟它,这个就是法身的妙用。这一个佛啊,觉悟啊,才是我们所讲真正的佛境界。

  

你把这个东西整理一下,不要听,听完没用,回去你要讲给人家听,又讲得不三不四。回去你就先整理一下,这个这个你怎么讲才是完整的一段,这它是一段嘛,对不对。那一段的概念你很清楚啊,我告诉你你对法身的印象就会很深刻,这一个深刻,它会成为你的生命因素,生生世世你的善根都非常高!非常高懂吗,一级棒!你就会一级棒。你要是这样听——“有啦,师父有讲过,我知道啦,不过我不会讲,你去看就知道”,那就变噪声,知道吗,变杂质,下辈子就不见了,它不是你的生命因素。

  

这是一个行法,我是这样讲了,你是这样听了,也很高兴,因为第一次听到。第一次听到,你就要整理出来,变成很完整的。当你整理过,不知道写过多少次,然后你很清楚会讲给人家听,那个东西已经变成你的,它会成为你的生命因素,下辈子呢会陪着你再来,而且我告诉你,它在你这里临命终时,一刹那际常在其前,导引着你往生极乐世界。它就是十大愿王的内容,知道吗?你不要说这是坐在上面的人讲的,不算,要按照十大愿王记载的,那是死人讲的,才算,不是。

  

你要把它变成你的本质,它会带领着你。假如它只是杂质,那你临命终时,悉皆散坏,有没有,你记得啊。本质它会带领着你,好的本质直接带你到成佛。你这个整理以后,它绝对带你这个地方的这个部分带你往生极乐世界,不必再住疑城等着花开见佛了,你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等。你放心呐,不要一直瞪着我。

  

你回去整理一下,这里面有几段你听过,你觉得很好的,那你就应该整理整理,你只要整理一次,它就有一个生命因素,整理一段一段,然后它将来会成片,串联起来,这辈子你没感觉,你只要试着去跟人家讲,同修们在华藏工程的时候去讲,下辈子来它就成为你重要的生命因素。所以我是希望各位你听经不要白听,白听知道吗,听完回去又还给我了,下辈子又忘光光,又来,上辈子就这样,这辈子也一样,然后下辈子又来,有够累的。你这辈子整理好就走了,你到阿弥陀佛那边去嘛,我是在跟阿弥陀佛做奴隶,要你们赶快去呀,不要在那边下辈子又来找我。你把这个工程做好,弄好这一段很好,你就去整理,整理一段变成你自己会讲给别人听的。你就不要讲海云法师说,讲海云法师说都没效,阎罗王照样找你算账。你就自己说这个这个就是这样,因为整理过你肯定了,肯定了就变成你的生命因素,这是非常大的一件功德,希望啊你能够获得。不要一直瞪着我。

  

这种觉悟,在菩萨众中威光赫奕。什么叫菩萨?菩萨,菩萨那还不知道?那还不知道,我说你就不知道了。菩萨是什么,菩萨者菩提萨埵也,菩提者觉悟也,萨埵者有情也,故菩提萨埵者觉有情也。我绝对不会背错啦,背书我很厉害,但这是什么意思,觉有情是什么?觉有情就是菩提萨埵,简称菩萨。菩萨是什么,菩萨就是觉有情。结果你就变成惯性,生死轮回呀。菩萨啊,当然这种解释没错,传统是这样解释,可是你要认识菩萨你就自己定义,用你的话定义。我现在再讲一遍你照样抄了,你还是功德无量,不过你一定要去整理,以后你就自己会发明你自己的,不一定要听我讲的。

  

菩提是觉悟没有错,觉醒,觉醒是什么,觉醒就是“有用的”啦,知道吗,觉醒就是“有用的”,觉醒的众生,就是“有用的众生”嘛。那现在各位都是凡夫,都没有用的众生,我当然不是说你,说我了,没有用。一觉醒的就是有用的,菩萨是有用的众生,对不对?但是你用众生,你要知道,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你不要把它变成一个人哦,你把它变成一个人根本就不对。众生用现在的话叫什么,叫细胞。从法界来看一个人是一个细胞,所以他觉醒的众生是觉醒的细胞,有用的细胞嘛。我们是烂细胞,三恶道是癌细胞,法界中的癌细胞。法界中是一个觉醒的、有用的好细胞。细胞,你可以再改一下叫元素,或者叫因素,就是你生命中一个觉醒的因素,觉醒的元素。那你再调一下,觉醒的基因,凡夫就是那基因通通睡着了,不醒过来呀。那菩萨呢,菩萨是那么多的基因当中觉醒的基因嘛,觉醒的就有用的,是不是这样?那你这样你就看到,所谓菩萨是什么,菩萨是我们生命中已经激发出来有用的、可用的那些良好的生命因素,是不是这样?

  

所以那个你要自己定义呀。我已经讲过一遍了,你回去再整理整理,菩萨者……这个也不会,三岁小孩也会,觉醒的众生,觉有情。什么觉有情?谁不知道觉有情,觉有情是什么,觉悟的有情,觉悟的有情是什么,菩提萨埵,又在那边团团转了。不是,觉有情就是有用的生命因素,觉醒的生命因素。每一个人的生命因素都很多,凡夫通通睡着了,对不对,被无明盖住,无明那个棉被把你闷住了,现在你要醒过来,踢开棉被,踢开无明,变成一个有用的生命因素。你重新定义嘛,不一定照我讲的,我讲的仅供参考,你可以用你的话去定义“菩萨”这两个字。

  

那这个时候你假如这两个,法身、佛跟这个菩萨的定义,会重新用你自己的语言定义下来,我告诉你,你学佛就会很精彩。因为这个佛跟菩萨你都不会定义,你把它当作一个名词,当作一个上帝,当作一个天主一样的,那你就盲目了,跟一般的其它宗教没两样。但当你对佛、对法身、对菩萨有这样一个崭新的真正的自性体验的那一种认知的时候,你对佛教看法会完全不一样。我想这种不同的领域、见地,才是你来到这里听经所要的目的,你说对不对?你假如还要跟一般人一样拜拜求平安,那就不必来这里了,对吧?你既然来这里就是要获得一些真实的、佛家的,不是三教九流的佛教的,是不是这样?那我相信,今天来你所得到的礼物应该值回票价。

  

好吧,要下课了,还要等吗?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明天我们再继续跟各位再提。

  

  

《华严经经首 第十三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