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华严经经首 第十集▪P3

  ..续本文上一页了“世出世间法”你才好锻炼。

  

当然你要像广钦老和尚这样子一头栽进去,也可以展开,那是圣人行。在大乘的立场,它是以多接触众生,乃至于社会建设、文化进步,它生生相息。也就是因为有这种特色,所以我们才告诉你,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里,既繁荣又贫穷,既富裕又痛苦的时代里,矛盾交煎,只有大乘佛法才堪胜任,原因就在这里。不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你这时代为什么华严最当机,只有华严能对治?因为他的关键就存在这个地方,他是相应于世界的脉动,不管这世界怎么样,他从这世界的脉动里头引出来——出世间法,然后从出世间法来对治世间法的状况,绝对当机,对不对?因为你在世间法里你迷进去了,你在短线交易的时候常常会掏空,对不对?那我从世间法里头我走出出世间法,然后我用出世间法的这种基本理念跟行为模式,那种思维模式跟行为模式,我来对治你世间法的不当,所以他最当机嘛,关键在这里嘛。你一般的,你只有出世间法的时候,你碰到世间法你就理事不相应了,你还会理事无碍吗?在华严为什么最当机?他事事无碍呀!他有理事无碍,个别的话理事无碍,宏观的话他事事无碍,所以说他最当机。你假如不从“世出世间法”来看,你谈不到。我们为什么说,一些事你一定要做,众生你一定要相处,不然你不行。

  

我常跟各位谈说,跟众生相处的时候,我有办法,你五批人马一齐来,我有办法应付,可是你五批人马全倒啊,因为你自己受不了。我在跟别人讲你都中箭下马,我在讲他的事你也接着问,你的事你不管你就问到别地方去,这个就是众生的情况,你一定要从这边看。一定要跟众生相处,一定要处理世间事,透过这些事,历事练心,你境界广大,世间事你能处理呀。你以为说:“师父你有成就了你帮我看一看。”我看什么?你鼻子两个孔还要看,对不对?“你帮我看一看我会怎么样?”我说你会死呀,你会怎么样。“你讲好话嘛。”讲好话就是明天还会醒来,不然怎么办呢?你以为说,师父会怎么样,看你怎么样,头上一支角?因为你是那种错误的观念,那就不对。历事练心非常重要,这叫世出世间法,你才能培养那广大境界,自性的广大境界通通可以显露出来。

  

不但这个样子,讲这里其实只是讲一半,自性的广大境界告诉你呀,这里“咚!”动一下,那里就“啵!”跳出来,知道吗?外在的世界是内在的投射,自性的投射。你现在不要去问那些,“师父你看看那个地方那座山你把它转一下它就垮了。”又不是地震。它能改,但不是你想象的那种情况。原来那是一座山,你会以为说,“师父,我现在把那座山买下来了,我要开发,那个……你帮我把它移开,移一座山要花几千万呢,你现在给我修个法把它弄掉。”那是你想的。师父修个法会告诉你说,“那座山是石头山,你用*也炸不掉。”那你怎么办?不是。他会说,那座山现在对你的投资事业来讲是个障碍,他会告诉你,你不要炸掉它,那座山摆在那里很好,什么九二一、九一二、九一一都炸不掉它,所以你在那个地方盖个摩天大楼,那是最得体的。人家101,你可以202,你就盖上去,因为它不会倒嘛,石头山。你要知道你要会转,他是要你去转,世出世法是教你转,不是教你死在那里。它不行,不行也很好,不要盖嘛,种树嘛,把它变成游乐区嘛,对不对?把它变成皇帝谷嘛,是不是皇帝谷,忘了,皇帝山是吗,都石头去爬的那里。你可以开发成其它的地方,不一定做你所既定的目标去做,也是可以,不是不行。就是说你要会转的话你境界就广了,但是呢它就是透过世间法的历练来的。你说人家叫你做你就“好!我帮你。”放个焰口,有效啊?所以说很好笑,怎么无笑。我帮你做个法会,做个梁皇,做个什么,不是。我不是说那些无效,而是在这个时候你要进行的工程不同,从广大境界来看,这个时候你会看到你心性的转变对外在世界它也跟着转,这个是广大境界最伟大的地方。

  

那么理论上来讲,它是从四大现象来的,物理现象是跟生理现象相结合,社会现象是跟心理现象相结合,所以心理现象受到社会的中心价值观所影响,关键在这里。生理现象受到物质界的条件限制,但是心性可以改变物理现象,那就产生交叉作用,不是直线作用而已。因此修行它的功夫就在这个地方,物理现象也能改,关键呐;但是那个改不是用你大脑想象的去改,它是三昧力改变的,关键是在这里呀。那你三昧力的培养透过九次第定经过超越三昧来训练,可以,时间很长,但是以同样的时间,你来训练三昧力,世出世间法来训练,同样的时间你早就入法身境界了,早就进法身境界了。

  

那现在我们之所以弄不成的就是,你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你不愿意投入,你都只是做好就算了,那不是修行。修行就是从事情上要做到忘我境界,你忘我都不行,你的法怎么成就呢?做到忘我。我们都还没做,“师父今天很累……”我说:“很累要做什么?”“早点睡可以不可以?”你再不答,他说:“明天能不能晚一点起来?今天很累。”不能成就啦,不能成就。忘我的人不会累不累,你知道吗?有我的人才会累。我们常跟各位讲,你在修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放松,你去注意看看,我在修法而又很轻松的时候,根本你就不累。你之所以累是因为这个肩膀老是提这样子,你当然累。为什么?从你会紧张上知道你还有我,真的无我的时候你是很轻松的,所以你从刚开始就应该要训练了。我的意思不是说放松的人是无我,不要听错了,不是说放松就无我,而是你能够放松的话,你的修法很容易进入无我状况,关键是在这里。这是“广大境界”的这个说明。你没有这个境界,你下面就没办法进行,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他讲到“妙音遐畅无处不及”。这“妙音”有两个定义,第一个“妙音”“妙”是针对利益众生讲的。我们跟各位讲过,讲妙、讲大那都跟你一般所用的大小不一样。“妙音”不是非常好听的音,不是那个定义,那个音声能够开启众生的觉性,叫作“妙音”。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妙音”两个字,不一定指声尘,所有的沟通都算,换句话说六尘境界都算。当中有一个共识,共识也是互相沟通的东西,知道吗?你有没有共识呢?常常搞错那就表示你不解嘛,对不对?

  

共识是很重要的,而真正的一个修行者跟佛是有共识的。一个修行者跟他的上师是有共识的,当你没有共识的时候,你没有上师。你要留意到,你跟上师的共识,你跟三宝的共识。很多人都觉得说,我在讲经是怎么准备的,我告诉你不要准备,我不是在夸大我怎么样,因为我跟这个经文的共识,我有。这个共识是很重要的,你要是没有共识的话,你怎么讲?你再怎么准备都是数据,那数据就没用了,你多讲一点少讲一点有什么用,对不对?随着历史越长,你资料越讲不完,是不是这样?所以这不对,不是整理数据来讲的。真正要的是我跟它的共识,我对它的了解的那部分讲给你听,希望你从这边也去建立你的一个模式,用你的模式跟它来产生共鸣,关键是在这里。这里面有很多东西,不是我们讲出来的那些知识,而是讲出来的一种什么——心的频率,那个频率跟你那边能不能共鸣。不是我讲什么给你听,我在讲的是,你要懂得它在讲什么,这个才是重点呐。我在讲什么你听懂听不懂无所谓,就有听没听而已嘛,对不对?但是透过我的表达,你知不知道《华严经》讲什么?透过我的表达,你知不知道佛陀的那个是什么?这个才是关键。所以我们在讲说,各位,你懂吗?反正大家“懂!”鼓掌也鼓的很多了,到底懂不懂?你懂得是我讲的那些语言文字,佛陀的那个呢?那个你没有啊!真理的那个面目呢,你掌握不到啊,那就不算了。所以我们在跟各位谈的是这个部分,这个就是“妙音”所讲的地方。

  

这个“遐畅”很简单讲就是顺畅,无处不及呀。当然,“处”你讲处所也对,可是他的重点是在他所接触到的众生都能够觉悟过来,他真正要你觉悟的不是世间法,是出世间法。你透过世间的种种,让众生能够觉悟到生命的存在跟价值那个部分,这个才是“妙音遐畅无处不及”他所指的标的。我们一般人所讲的不是这些,所以“及”,及到哪里呢?只要有众生的地方,他都能够明白。没众生的地方你还讲什么,对不对?他讲的不是地点,是众生,只要有众生,他都能体会到,只要有众生,都能感受到,这叫“妙音遐畅”

  

我们大家都有心想学佛,你要认识佛,重点是认识佛,才能常随佛学。不是认识我,认识我就不对了,我一个肉身之躯有什么好认识的?对不对?眼镜戴在脸上而已,你再怎么看,眼镜那两个脚一定挂在鼻梁上,你成就不成就都一样,这个色身没什么,真正的是这色身能不能够投射出佛陀的那个境界,乃至于引导我们到达佛陀的那个境界里面,这个才有意义,我们要的也是这个。我们也是这样期望各位,你能够从这个地方,来完成你生命的改造,到达佛陀那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

  

好吧,这一会我们就先讲到这个地方。

  

《华严经经首 第十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