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观总义 第十六课 应成派不共四大应成因▪P6

  ..续本文上一页离一切承认的真实胜义则是应成派。”

  前面讲到,两派从究竟密意上完全是无二无别、平等一味的。但有些人说,这样的话,应成派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他反正也没有超越自续派,两派都是一样的,又何必赞叹应成派“抉择太殊胜”了呢?没有必要!大家都是一个宗派就可以了。不用分什么自续派、应成派,是不是这样呢?不是的!

  因为应成派是依靠正理——应成理,广泛而全面地、方方面面给我们系统的建立了远离一切承认的大空性。(“广泛而全面”,这两个词语很重要。)而其他的宗派——自续派的宗派,并没有如此广泛地、全面地、系统地、完备地来抉择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他虽然涉及到了,但只是略略的碰一下,给我们点了一下,并没有广泛全面地抉择。

  那么,自续派广泛全面或者着重讲解的地方在哪儿呢?就是讲解具有承认的相似胜义,这是自续派的法相。自续派就是在这一方面广泛而全面的、依靠一种有承认的自续理论,来系统建立相似胜义——单空。自续派最系统地介绍相似胜义,他用种种自续的理论,用最完备的系统,向我们介绍这种分开二谛的相似胜义。所以,侧重阐述远离一切承认的真实胜义,这只是应成派不共的特色、最为广大的抉择。而自续派论师在他们的论典当中,实际上只是在后面用一两句话来给我们说明,给我们点一点而已。但是,怎么让我们认识远离戏论的大空性呢?他并没有广泛地用应成派的不共四大应成因,从道理上面广泛地进行抉择,来让我们认识真实胜义。他只是点了一下而已,给我们交待一下,并没有广泛、全面地以理抉择。所以,这一点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要把这一段记在心里,这样就知道两派的差别之处。

  下面学习“应成派不共四大应成因”,这前面应该加一个括号(二),因为前面我们学了能破中观正理的第一个科判“应成派和自续派共同五大因”,现在应该是第二个科判。

  【(二)应成派不共应成四大因。

  我们前面已对“五大因”有所了解,但对于应成派不共抉择的理论并未系统学习过。以下我们就来学习、理解应成派的不共同的特殊的理论。那么,四大应成因是哪些呢?

  即:汇集相违应成因,根据相同应成因(又称为:是非相同之类推因),能立等同所立不成之应成因,他称三相应成因。

  就是这四种因,或者叫四种理论。我们逐个来了解这四种推理。

  1、汇集相违应成因

  何为汇集相违?即把他宗承许的两个相违的方面汇集在一起。

  你看,应成派很厉害,他就是要给你抓矛盾,你说的话里面有这个方面、那个方面的相违的地方,他就把这两个方面汇集起来给你看:噢,原来是有问题的。只要你能说出来一个观点,他就能够给你汇集相违,这是这个宗派厉害的地方。

  譬如,数论外道说“稻芽在稻种中已有”,又说“稻芽从稻种生”,把相违的这两者汇集起来,就可以向他宗发出应成的过失:稻芽在种子中已有而产生,应成生无意义、生无穷尽。

  “汇集”,就是根据数论外道自己说的话当中找出两个点,一个点是“稻芽在稻种中已有”,另外一个点是“稻芽能从稻种而出生”。这两个点,我们平时不一定能够抓出矛盾。但是应成派的祖师一看,就知道这里面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呢?就给他发过失:这样就会形成稻芽从已有的稻种中出生,那就应当是无意义的出生、无穷尽的出生,也就是无义生和无穷生这两个过失都会出现。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学过,但仍然有一些道友会误解,也就是,有些道友就觉得:“稻芽在稻种中已有,稻芽能从稻种而出生,这怎么可能是无意义生呢?多生几个不是很好吗?”其实不可能多生几个的,无义生,生出来的就还是那一个,并没有增加。这一点需要更强化地来认识。

  下面看第二个应成因:根据相同应成因。对于这四个理论,后面会有具体的例子来让我们了解,现在就是给我们讲通统的规则。

  2、根据相同应成因

  即由因相没有差别,如果承许此,就必须承许彼。

  只要你有这个承认,就必须要有那个承认,因为它们的根据是一样的缘故。下面举例子。

  譬如,他生宗说:“两个法虽然是他性,也可以以一法生另一法。”

  他生宗说,两个法只要是他性的,其中一个法就可以生另外一个法。中观宗(应成派)很厉害,他就给你找相同的根据,来给你发太过。

  对此,以因相相同,发出太过:如果“是他性”也能生,应成火焰能生黑暗,火焰和黑暗是他性故。

  他性,就是他体的这种性质。应成派就给你找出很多是他体的这种性质的法,来给你发太过。比如,火焰和黑暗是他性的,既然他性的一法能生他性的另外一法,那么,火焰也应当生黑暗,因为是他性的缘故。我们也许会觉得,应成派这样说不合理啊,火焰和黑暗是特殊的他性,并不是所有的他性都是这样的。那么,应成派下面就来给我们讲“能立等同所立不成之应成因”。

  3、能立等同所立不成之应成因

  你讲很多东西,实际上都是没办法建立的。这一点,下面会对于前面火焰生黑暗的例子,来分析它的能立和所立,为什么都同等无法成立呢?在这一段当中没有具体的分析,但在后面遮破他生的时候会具体来宣说。

   “所立”即他宗的立宗,

  立宗是什么呢?建立一个宗旨,下一个结论,说一个观点,这就是立宗。

   “能立”是用来成立其立宗的因和比喻。

  也就是根据和例子,根据就是“因”,例子就是“比喻”。

   “能立等同所立不成”,即能成立的因、喻和所立同样不成立。

  你在讨论的时候所说的一个观点、下的一个结论,我们(中观师)一开始根本没有成立它。而你又用种种的根据、种种的例子来成立它。这个时候,中观师就说:噢,你的这一切的根据、这一些的例子,都是和你的结论一样不成立的。就是这个意思。

  如《中论》云(这是在中论的第四品:观五阴品):“以空辩论时,若人欲答辩,是则不成答,俱同所立故。”

  还有另外一种翻译是:“解说空性时,若人言其过,是则不成过,俱同与所立。”意思是什么呢?

  中观师自己安住在空性见解当中,和不承许空性的宗派展开辩论,中观师说:“诸法为空性。”这是中观宗说的。

  然后,对方说:“并非空性!如果是空性,则无轮回,无造业堕地狱,无成佛、成菩萨等。”

  对方说,假如是空性的话,那就没有轮回、没有地狱、没有造业了,这样的话也不会成佛了、也不会成菩萨了,因为是空性的缘故。对方这样和中观宗辩论。

  中观师说:“你的能立等同所立,都不成立。你的能立是“如果不实有,就没有轮回、佛菩萨等”,你的所立为“诸法实有”,不仅你的所立不成立,连能立也不成立,因为所立、能立皆为空性,以空性如何能抉择不空呢?”

  你看,中观师就以“能立等同所立不成之应成因”,说这两个都不成立。你跟我辩论的时候,是用一个空性的法来和我辩论,这样你想给我发太过,其实是发不了太过的。为什么呢?你的所立是“诸法是实有”,然后,你的能立(根据)是“如果不实有,就没有轮回和佛菩萨”。其实,你所说的的轮回、佛、菩萨等都是在诸法当中的。你认为诸法当中的法是实有,并以它作为根据,说“不实有的话就没有轮回、佛菩萨等”。实际上,这些诸法之类——也就是你的“所立”,我们并不承认。你说诸法实有,而我们说根本没有实有的,而且,我们已经通过正理来建立诸法是无实有的。

  你说:假如不实有的话,怎么可能出现轮回、佛菩萨等等这些呢?实际上,这些也属于诸法之类。而我们承许轮回是空的、佛菩萨是空的,这一切显现——业、地狱、众生等等,都是空性的。你用空性的轮回、空性的佛菩萨,来证明它必须是实有的,这样是不成立的。所以,不仅仅是你的结论错了,你的根据也错了,你的例子也错了。你用我认为、我抉择是空性的这些根据,来证明它是实有,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根据和结论都是一样不成立。

  4、他称三相理论

  他称三相,即他宗所承许的宗法、同品周遍、异品周遍。

  三相就是宗法、同品周遍、异品周遍。

  宗法,就是因在有法和立宗上面存在,这是第一相,宗法要成立。宗法要怎么成立呢?就是所举的这些根据,必须在我们所说的前陈有法和立宗上面存在。

  同品周遍,

《中观总义 第十六课 应成派不共四大应成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