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种理论,他们觉得有的东西,他们拿来做矛盾,攻破他们的这种执著,解说般若本自大空性的这种理论。
对自续派和应成派在所立方面的差别,更登群培大师解释:“何故自续派在胜义中有所安立呢?因为他们对分别心的境界还有少许执著。应成派则对分别心的境界少许也不执著,故无承认。”
对于自续派和应成派,他们在所立方面,存在着前面所说的这么巨大的差别,是来自于什么原因呢?我们依照根登群培大师的解释来看到,为什么是如此的呢?因为自续派针对的这个众生,他们对于分别心的境界还有少许的执著。什么少许的执著呢?也就是说分开二谛,个别执著显现和空性。而应成派对于分别心的境界,连一丁点儿的执著都没有,所以的话他不会承认什么法,
有人怀疑:既然应成派毫无承认或无自宗,为何《显句论》说:诸法无自生之宗,是无遮,余三宗亦尔。
有人就开始怀疑了,那么这样子就麻烦了,既然应成派他都毫无任何承认的自宗,那位什么在《显句论》中月称论师又说,诸法无自生之中是无遮,其他的三宗都是这样子,都讲到有无遮啊,那么下面回答:
答:应成派声称有宗,也只是遮破他宗的一种方便而已。
也就是说,我们说有这样的一个立宗,实际上只是为了便于对方理解。你应当这样来理解,否则的话,没有这种善巧方便,对方就无法理解,众生就无法学到应成派。
下面说:换句话说,以他称的比量在他方面前,显现好似有宗一样,或者说是“应成理论的立宗”。
换一句话来说,其实这个只是用他称的比量,而不是自己承认,只是为了对方能够生起一个认知。在他的面前,好像有一个立宗来说,我们应成派的这个宗旨是什么?我们的观点是什么?其实呢,这都是针对他称的对方来建立的一个比量。
所谓无立宗,即是没有任何自己承认的立宗,或者说“根本没有自续理论的立宗”。
我们说无有立宗这是什么意义呢?必须分析清楚它。就说这种意义只是说明,我们没有任何自己承认的立宗。我们没有建立任何的所立法,或者换句话来说,就是没有自续理论那样子,自他共许的立宗,根本没有,
那么荣素班智达的著作中说,问:“你们如何立宗呢?
答:“我们仅破斥你的邪见,并不安立单独特别的宗义。”
你看在前译宁玛派的荣素班智达,他一个生下来就具有全知智慧的一个大智者,这样子的一个大成就者的著作中这样子说过,说:“那对方就在问应成派,说,哎?那应成派怎样来立宗呢?”应成派就回答说:“我们仅仅是破斥你们的邪见,根本不会再单独去安立一个特别的自宗宗义,没有,只是为了打破邪见而言。破邪,能够把邪见破除,意义、目的就达到了。
那下面就问,应成没有任何成立,那对数论派所说的相违过失承不承认呢?
不承认!主要是破数论外道而辩论,应成多此一举,若承认:且不是已有承认。
这个问也是问得看起来很有智慧的,但是呢,实际是不了解应成派不共特色,问当中就这样子说:“应成派他什么都不承认,那他给数论外道又说,哎呀,你们有什么相违的?你们有什么过失?对这些违、对这些过失,应成派他承这承认呢?假如说他不承认数论外道有这些相违,有这些过失,那么,你去破数论外道而去辩又多此一举,你都不承认他有这些过失,有这些相违,没有承认嘛,所以你和他辩啥辩呢?但是,假如你要是承认的话,那么就已经承认一个有承认的宗派了吗?前面说是什么都不承认。
下面回答说:答:仅仅说了相违,并不代表自宗有承认,因为应成派远离一切承认的缘故。仅随他方世间前承认,是一种遮破他宗的方便。
所以,遮破他宗的方面,说其实啊,你不能光凭这个说法上面来,要看到它实际的意义,说法上面,虽然说了对方你们有这种相违,有那种过失,但是不是代表自宗,在我自己的境界当中,在我的自宗当中,我要承认。因为应成派远离一切承认的宗派缘故,所以,我承认他有这种过失,只是随他方,为了帮助他方而暂时做的一种承认,既然是暂时做的一种承认,就只是一种善巧方便而言。这只为了遮止他宗的一种善巧方便,让他生起放下的这种正见,放下这些相违过失的邪见。然后下面:
如《入中论自释》云:“唯依世间说彼是有,随彼而说,即是遮破之方便故。”又云:“故为依世间故,我许世俗,非自力许。”
你看这里面就讲了非常直接,唯一是依靠世间而说,彼等是有的,随彼世间而宣说,就是想遮除他们的方便,就想显发,摭除他们的方便。如果你不随他而说的话,你就没办法遮除他,没办法和他交流。所以话,就是说看起来我也在和他交流,我也在说这些,但是说这些,是为了让它看到我也在如何遮破他。看到这些怎么不存在?是有这样子的一个前提在里面,所以的话,都唯一依靠世间,而不是我自己承许世俗,我承许世俗是依世间而承许,而不是依我自己的自方而承许,所以,这是依他方而承许。
问:既然应成派任何都无承认,也就不应承认不共的应成理论。由此应成理论成为非应成派的理论,那它是内外道哪一宗所承认的理论呢?
我们都在讲,介绍一个宗派叫应成派,这个应成派有一个不共的理论,叫做应成理论,那么这个应成理论是应成派自身成认的理论?如果承认了这个理论,他就又承认了一个有承认的宗派,如果不承认这个理论是应成派的理论的话,那就为什么又叫做应成理论呢?下面就回答。
答:“只是破除他方的邪见,而相应世间的名言而安立,仅仅是应成派在世间他方之前承许,并非真实自宗。
上面的回答,就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这只是为了破除他宗的邪见,而相应世间名言而安立的。在世间名言当中承许有应成派,有应成派的理论,也就是随名言世间而承许的,并不随应成派不共入定的立场。所以的话,既然是随名言、世间,这就是随他方而承认。并非是真实自宗,所以,真实自宗的这个秘密就是一个不承认的一个宗派,而说是我们应成理论怎么打破对方的邪见,这只在名言交流之中便于交流,暂时权巧安立而已。
以这些应成理论能破除执著者的一切粗细邪分别,无疑遣除一切所缘法。
这是因为它有一个作用,暂时这样承许之后,依靠这些应成,能破除执著者内心相续当中粗粗细细的邪分别执著。通过这种理论,能够一点一点地、完全地把它遣除,一切所缘法全部遣除。有这样子的一个作用存在,所以的话,权巧在名言当中安立。
纵然如此,应成派自宗也没有任何以分别念建立的宗派,因为:任何以分别念造作的安立,在实相本性之中都本不成立。如经云:“无文字法中,何说何可闻。”《智慧品》云:“胜义非心境。”
在这里面,就给我们讲到了,其实,我们建立了这种权巧方便以后,从究竟上来看,真实的应成派自宗,是什么样的一个宗派呢?因为这个宗派他是不随分别念而建立的,它是要介绍无分别智慧的法界。所以,对任何以分别念而建立的宗派,它都要去打破。所以,以任何分别念造作的安立,在实相本性当中,本来不成立的缘故,所以的话,它要打破一切造作的建立,要无所承认。有承认,就是有随顺分别念造作的安立。这样子的话,就会和实相本性不符合。就像在经典当中讲的,本来就是无有文字法的胜义本性,在实相当中,没有任何文字法,那么,有什么可以说的,有什么可以听的呢?就像我们现在,其实都是处在戏论当中来讲法,听法。你真正证悟胜义谛的时候,没有一个语言分别,那有什么可想的,有什么可听的呢?没有讲者,没有听者,没有讲法,没有听法。都是一个无说无闻的,这样子的一个境界。那还有什么可以承认呢?
我们说:“我们今天去听法了。”假如站在应成派的立场上去看的时候,没有讲法,没有听法。所以,释迦佛刚一坐上法座,然后迦叶尊者就说,世尊讲法已经讲完了,释迦佛就下座了!这个时候,没有讲,没有听,但是已经把般若显发了。就是说,般若本身就是无闻之法,所以,维摩吉居士就无说无示,默然而住。这个时候,给我们开显实相本性是什么呢?无有任何承许。就像我们现在所学的《般若品》,又叫《智慧品》里面所说的:真实胜义谛,它不是心的对境啊!不管什么样的心,都是不容许它的存在的。即使是圣者的心,也是不承认的。凡心不承认,圣心不承认,没有一个能境,没有一个所境。远离了二取,这才是一个真实的胜义。
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
《中观总义 第十五课 自续派与应成派运用五大因的差别》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