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观总义 第十五课 自续派与应成派运用五大因的差别▪P3

  ..续本文上一页宗的承许,此外没有自宗的承认。在有法等方面,以二者没有共许的缘故,自续派的理论不合理。)

  这里面讲到,中观师,指的是应成派的中观师。应成派的中观师唯一是遮破他宗的承许,不是说他自方有什么承许。只是他宗有承许的时候他就去遮破。所以,这种承许唯一是他宗的承许,而且,唯一是遮破他宗的承许。此外,自宗是没有任何承认的,在有法这些所谓的讨论对境上面,两者没有共许的缘故,所以说,自续派的理论不合理。因为,站在入定的立场中,没有一切显现法。所以,世间人觉得有种种显现法,并拿出来作为讨论的对境,让其他人也一定要承认有这个对境;那作为入定立场的应成派就说,我们根本不会来给你搞什么共许的,我才不会和你共许呢。而自续派就不一样,他会说:哦,是啊,你拿出来了,我也看到了,我们两个来讨论一下。就会有这样的一种共许,而这是和入定境界不符合的。所以说自续派的理论不合理。

  正理之果亦唯令舍他宗,除彼之余,无自所许,故一切种不应宣说自续之因,唯用应成。(以真实理论观察,其结果唯一是让其它有事宗舍弃自己的执著。除此之外,自己并没有承许,因此一切情况下不应当宣说自续因,唯一运用应成理论。)”

  这里面说,用真实的理论观察。这个真实的理论,就是依靠这种胜义理论,而且的话是应成理论,以应成理论去观察的时候,得到的结果,唯一只是让有事宗舍弃他们自己的执著。除了让对方舍弃执著之外,自己是没有任何承认的。因为,自己不会执著这些东西,只是帮助别人随念减负。就像一个禅师,他在这个世界上面,其实,他根本不会执著这个世界上面的一法一物。他和我们一起生活,而他们的内心境界完全都是一个没有任何戏论的境界。但是,凡夫众生呢,有种种的执著。他就给你随方解负,随方解负,给你抽钉拔血,让你放下执著。你有什么执著,他就让你放下执著,他执著这一点,而他自己没有任何法感兴趣,没有对任何法有执著的。所以,后面就说:

  因此的话,在一切面前都不应宣说自续的这种理论,唯一要运用应成派的理论。

  所以说,这里面说应成因,因就是理论,所以不应当运用自续的这种理论,而要用应成派的理论。这样子,让对方看到,哦,他的理论是错误的,应成什么果实,他放下自己的执著。这样才符合于真正大中观应成派。

  (二)、所破的差别

  自续派不破共同显现分,应成派破共同显现分,因此,自续派对所破法加胜义的简别,应成派根本不加胜义的简别。

  在这里面就讲到了,这自续派呢,他对于所破法认定的时候,他只是在胜义当中打破实有,而对于世俗谛当中的共同显现分,大家自他共许的,他不打破。所以,他会对世俗的共同显现分保留,建立世俗谛。应成派是对这个所谓的共同显现分全部打破。所以,由此的话,由于自续派在世俗谛当中不破显现分,所以,他就要加简别,破的时候,世俗谛当中不破,胜义谛当中破。所以的话,他就说要对所破法加胜义的简别,不能随便乱破。乱破的话就会毁坏这些显现法,就会成为断空,就会落入到这种断空的邪见当中去。所以,他怕众生掉落到这种断见的这种深坑当中去,所以加了一层维护。也就说,要在胜义中打破,不要破名言。否则的话,众生就会不取舍因果,所以,对于所破,他就要加简别,有胜义的这个简别。这样子的话,有胜义就有观待它的世俗,其实的话,就分开了二谛。

  应成派的话,他就根本不加什么简别,只要你说什么,有也好,无也好,有也给你扫尽,无也给你扫尽,只要有戏论全部给你打破,统统打破。所以,对共同显现分是毫不留情,不分二谛,一概遮破。

  《入中论自释》云:“故计诸法从自生,真实世间俱非理。故阿遮利耶未加简别,直云非自生而破之。

  在《入中论的自释》当中,月称论师这样子说:“所以说,“计执分别诸法从自生”这样子的一种邪见,在真实胜义谛当中是非理的,在世间这个世俗谛当中,名言世俗当中,也是非理的。”所以,真实世间都没有一个自生存在。所以说的话,阿遮利耶,也就是阿阇黎龙树菩萨,他没有加任何的简别,直接就说非自生,没有自生,这样子的来直接遮破。并没有说:破的时候,我先想一下,噢,不能在世俗当中破,应该是在胜义当中破。不是在世俗当中破,应当在胜义当中破。没有这样子的、犹犹豫豫的简别的。根本不需要做这种多余的。但是呢,下面讲说

  有简别云:诸法胜义非自生,有故,如有情,所加胜义简别诚为无用。”

  后面就判定说,有些不是如此的。有些论师,他就要加简别,不像阿阇黎龙树菩萨说:诸法是无生的,而要讲说诸法是在胜义当中无生的。为什么呢?因为,在世俗当中是有的,就像有情一样的,所以加胜义的这种简别。其实,这种简别,按照真实义上面来看,是完全没有任何作用的。

  下面我们看括号里面说(“诸法自生”,不论真实或世间都不应理。因此,龙树阿阇黎不加任何简别,直说“非自生”而遮破。有人简别说“诸法胜义非自生”等,加上这样的胜义简别,没有用处。)

  在这里面给我们讲到说,诸法自生,它不管是在真实胜义,或世间当中它都不符合正理。这个理是什么理呢,就是用胜义去观察的理。胜义理论去观察的时候,自生不管是真实还是世间,都不应当允许它的存在。所以的话,龙树菩萨既然看到诸法本质无生,本质没有这种自生,所以的话,直接就说,而不是去简别宣说。就像拿起刀一砍,就直接砍了,不要说:哦,它这个侧面我不砍,那个侧面我砍。没有这种简别,但有些人却说;诸法在胜义当中非自生。加了这一个限定词,只是在胜义当中,没有直接说非自生,。这样子其实是毫无用处的。从真实的正理上面去观察,这种简别,这种区别,这种限定,是毫无意义的。

  (三)、所立的差别

  总的来说,自续派自宗承认二谛,并且承认“胜义中无生,名言中有他生等”。

  你看,自续派他的所立法,是一个二谛的所立法。在二谛当中呢,胜义是无生的空性,名言是他生的世俗显现。这个他生呢,是自相的他生。所以,他是分开建立的他的所立。他的所立有名言的所立和胜义的所立。有这种二谛的所立。下面说

  分别而言,在讲述胜义理论的所立法时,遮破自生的同时,安立无自生;遮破他生的同时,安立无他生;遮破生、住、灭的同时,安立无生、无住、无灭;遮破人我、法我的同时,安立无我;遮破戏论的同时,安立离戏。如是等等。

  你看这里面就有一个遮破和安立,就有所破、所立,有破有立。破掉一个,就安立一个。在讲胜义理论所立法的时候,遮破自生的时候,安立无自生,你看这里面就有一个破,一个立。他生也是这样一个破立,生住灭也是这样一个破立,人我、法我也是这样一个破立,戏论也是这样一个破立。所以,它最终就会有一个安立,胜义当中要安立一个无什么、无什么,最后安立了无的这种单空。

  应成派由以下教证可知:

  《显句论》云:“吾等非成立有无,唯破他人增益之有无,遣除二边,成立中道。”又云:“太过反义,亦唯属他,非是我等,自无宗故。”

  在月称论师的《显句论》说到,我们并没有成立有或者是无,只是在破别人增益分别的有无,遣除了有无两边以后,成立中道。而这个中道呢,实际也不是一个所立。而且又说过,太过和反义,也就是说发的这些过失,还有这些反义,有时像相违的这些意义。也就是说给他发的这些太过和相违,都只是属于对方,并不属于我等。因为我自己并没有一个所立的缘故。我没有一个“宗”的所立,所以的话,你怎么会说,我有什么过失啊,我有什么相违的啊,我都没有建立一个所立。所以,没有承认的一个宗派,才是一个全胜,没有纠缠的宗派,这就显示了应成派就是这样子的一个完全无有所立的一个宗派。

  《回诤论》云:“若我有少宗,则我有彼过,由我全无宗,故我唯无失。”龙树《中论》的究竟密意也是如此。

  《回诤论》当中说,如果我有少许的一个立宗的话,那么我有一点过失是可以的。由于我是全然没有任何所立的这种立宗,所以的话,只是我一个人唯一没有任何过失。所以,一在这个真实的胜义谛当中,你有所立的话,就会有这样那样的过失可以发给你,只要你在这个究竟的胜义理论当中,观察自相,你没有任何承认,这样子的话,唯一是这种宗派没有过失的。龙树菩萨的《中论》当中究竟密意也是这样子。

  《如意宝藏论自释》中说:“自续派遮破常法和我等,又安立了无常、无我等;应成派自宗,本无任何破立,仅仅依他称理论来解说般若大空性。”

  《如意宝藏论自释》是全知无垢光尊者的一部注释,这部注释当中讲到说,自续派他遮破了“常法”和“我”等以后呢,“常法”就像这个神我,就像什么呢?如“自性”,像数论外道当中的这个“自性”和“神我”,都是常法。还有呢,有些宗派他虽然没有安立自性,但是他也安立了“我”,破了以后呢,又安立了无有这些“常法”,无有这种“我”。所以的话就安立了无常和无我等。但应成派就不是这样子,本来没有任何的破立,因为一法不可得,没有任何戏论言谈,所以的话,这时候没有任何的破立。仅仅是对方,他觉得有这样子那样子,存在这种有无是非,所以的话,就针对他们的这些执著,而依靠他称的理论,也就是说,他方的这…

《中观总义 第十五课 自续派与应成派运用五大因的差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