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你就会迷它,就会认为它是实实在在的,就会受苦、受累。
以前朗日塘巴尊者在禅坐的时候,有一个旅客经过,看到他没吃的,就放了一点好茶在他面前。回来的时候,他又到朗日塘巴禅坐的地方一看,朗日塘巴在那里安好地坐着,茶叶上面满是灰尘,他就问朗日塘巴尊者说:“你没有熬煮这个茶吗?”朗日塘巴回答说:“我没有煎熬它,它也没有煎熬我。”朗日塘巴尊者他很自在,他没有煎熬这个茶,这个茶也没有煎熬他。也就是他没有执著这个茶,这个茶也没有因为执著而生起宰制的力量来支配他。所以我们攀缘什么东西,煎熬这个显现,这个显现本来是一个无自性的、毫无存在的、一个幻化的;我们就不承认它是幻化的,全部承认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就去煎熬它,我们把这个如幻的显现煎熬的不是一般。人家本来是无自性的,你把它煎熬了,那么就完了。你一煎熬它把它熬的实实在在的,最后它来熬你啦。它怎么熬你呢?就是你一天到晚迷着它受苦受累;或者你把它当成是真实的,它就来伤害你。实际上它本来对你无利无害的,由于你煎熬它,把它当成实实在在的,最后它煎熬你让你生起痛苦让你生起忧恼,让你欢喜让你忧、让你贪、让你嗔、让你愚痴。这一切其实就是由于我们面对这个显现法的时候迷醉了,觉得它是显现的东西;一旦迷醉了它,它就会显现这种迷醉的力量。只要那一天你认为它是实实在在的,它就会让你产生痛苦;假如你不迷上它不执著它、放下它,在你内心当中根本没有它,它不会产生任何的执著。
以前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沙弥。(这个故事有些说是一休禅师的故事,有些没有具体说是一休禅师)。一休禅师的故事说,一休禅师是个老和尚,他带着一个小沙弥。要渡河的时候,一个穿着和服的女的也要渡河。但她的和服在渡河时很容易弄脏,这样很不方便渡河。这时一休禅师就毫不犹豫地把她背过去。渡过河后就把她放下来,继续地和这个小沙弥走。小沙弥一路上走一路上嘀咕,他就觉得他的师父平时让我们不能够接触女众,甚至接触对戒律都有所亏损的,而师父今天所做的跟平时所说的怎么能对得上呢?他一直这样子想,心里面放不下,甚至到了寺庙以后过了很长时间,还心里面难受,总觉得师父怎么是这样子的一个人呢?平时说的那样,今天又这样做,过后很不舒服地给一休禅师讲。一休禅师说:“我把她背过去的时候就把她放下来了。你现在不仅仅是还没有放下来,你还一直背着她,背到今天还没有把她放下来。”这话说明小沙弥就一直觉得这个显现是真实的。只要有这个显现法有男女相,有这个显现的执著,他就觉得这个执著是不能够去碰的,一碰会出问题的。依靠对它实有的执著,你一去碰绝对要出问题。我们凡夫人,假如没有打破实执的时候去碰,绝对出问题的,所以我们要以戒律去约束我们,就因为我们有执著。如果你有执著的话你还敢去碰,那你就是玩火者自焚。依靠你的实执,把你给毁坏了。
假如说你已经没有实执了,就像六祖大师所说的“清贫何劳持戒”,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是自性戒,万法在自己的境界当中根本无有一法可得。就像济公活佛,吃肉、喝酒随便他做什么事,没有一法执著,他怎么会受这个法伤害呢!没有酒去伤害他、没有肉去伤害他,没有这些显现去伤害他。所以没有破戒的过患,不会有违反因果造恶业的机会。所以把万法打破无实有以后,什么法能够让你破戒呢?什么法能够让你受到伤害呢?一休禅师他完全把一切万法的执著给打破了,所以根本没有受到伤害。他的戒律是完全没有亏损的,因为他把这个女的背过去的时候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女的,在他的境界当中是一个空性的境界。这种没有执著心当中的显现法本身是还归了他无自性的境界,所以无有这个女众的显现。他自然可以消融这个境界的时候,他的戒律是没有任何的亏损的,他自然放下的是放下的状态,他没有执著这个显现。众生因为很执著这个显现,所以为我们的执著负责,否则的话我们会受到伤害的。我们在这个执著的境界中就有这个执著的取舍,超过这个执著的取舍你必须要超越这个执著的境界。只有超越了执著的境界你才会得到自在,才会不同常规,因为你的境界当中万法是平等的,是一真法界的显现,无有一法不是真如法界。真如法界和真如法界一起没有任何的碰撞,没有任何的纠结和纠缠。我们就是要对这个显现来面对他,面对他时看我们心里面还有没有显现。如果有显现就还有执著,就是不自在的。
以前我们在灌顶的时候,男众到那儿去女众也到那儿去,中间有一条线。有个别女众就挤到男众这边来了。两个女众中就有一个女众就说:“快过去吧!”另一个女众就说:“难道你现在还有男女相可得吗?”但是,站在旁边的我看到当她说“没有男女相可得”时脸红脖子粗的,很不自在的一种状态。实际上我们不观清净或者从这种显现去看时,当时你是执著有显现的,只要你的内心中有男的显现、女的显现时候,你自然就会受到它的支配,你的内心就会不自在。你的内心当中就会面对着这种戒律的亏损,就会受到伤害。所以我们在学法的时候千万不要欺骗自己,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当中,只要你有这个相,那么你就不能说你不为这个相负责。你必须要为你的执著承担你的义务,要去取舍因果要去善待显现,就要站在名言取舍的角度上去,否则的话你就会受到另外一层恶的循环因果让你受苦,受这种苦的因缘。一旦有了显现的执著,就会一直受到它的支配。如果你在受支配的时候,你宁愿把自己的支配状态交给恶业去支配你吗?这个时候作为聪明人我既然要受到显现的支配,但愿我让好的显现快乐的显现支配我。就让这种善的显现去支配我,千万不要让这种恶的显现去支配我。把苦的显现远离,让乐的显现来支配自己,千万不要让苦的显现去支配自己。是执著的状态,我们就要取舍支配,取舍善恶——取善舍恶。所以我们暂时无法超越显现的时候,就要选择显现,受善的显现支配,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有一层保障。要达到超凡境界的时候,善也无法支配我啦,恶也无法支配我啦,不是善不是恶,一切善恶显现完全打破。一真法界当中自心完全再也没有任何的造作。绝学无为闲道人的这种安闲自在,大乐佛果境界出现的时候,那才是我们真正学佛人的享受。
以前的禅师为什么学了很多佛法成为大法师时还要去寻求禅宗的开悟呢,就是因为他要达到“不思善、不思恶”,最后能够求无为法,能够得到大自在,能够得到这种超凡境界,一一从自己的胸襟当中流露出一切一真法界的大乐享受。这样确实是能够开发般若的大乐。那是作为我们修行人的本分事。禅宗经常要我们记住一句话——行者,你要记住你的本分事是什么?你的本分事就是要开发你的无住真心这种无为法的智慧,就要把你这种大无为法的如来藏心开发出来。不开悟不成就的话你还没有成为大丈夫。一切大丈夫都是要打破一切显现,把一切显现掀翻以后自己享受了自己自在的天地:自己本具的真人,自己的一切不执著状态当中,万法无法支配自己了,和万法一起的时候哪一个法会支配自己呢?那么在一切境界当中,和一切万法同在的时候没有对自己有利益也没有损害。在世间禅者虽然和我们在一起,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法可以支配他,终日穿衣而没有一丝纱在身上穿着;终日吃饭而没有嚼着一粒米;就像衣食住行一直在支配我们,但是禅者他已经完全觉证了,一切执著打破了,显现没有了,没有一的显现。所以连一丝纱的显现都没有。别说这个米饭没有,就连一粒米的显现也没有。没有吃饭没有穿衣,就是这样子的洒洒脱脱,一种赤裸裸、净洒洒的法界状态,根本没有一法可得,没有任何一个法可攀缘。这才是一个完全彻底的解放,完全彻底的自在,这是法界本有的!我们每一个修行人都应当把自我的本地风光开发出来,就是要把显现的迷醉显现的攀缘打破!只要是一法可得,就有一个显现、就会有一个执著!要把所有的显现所有的执著全部把它打破,统统打破,打得念头死许得法身还。念头怎么打死?就是要寂灭攀缘。所以达到无缘的状态,没有任何所缘的状态才能达到寂灭一心的真如的境界现前,要把所有的显现打破。
总之,一切执著都是攀缘显现而起的,认定了理所破是显现之后,遮破实有的人法显现,就能把显现抉择为空性;再安住正见修习,就能断除人法二执。
这是在为我们建立我们学修的一切程序。学修般若的程序就是要首先认定一切的执著都是由于攀缘显现而起的。就像一个东西,我们一旦攀缘上紧紧地执著它,就紧紧地抓住它不放。实际上这个显现我们能够攀得上吗?其实是攀不上的,因为它本来没有的。能缘取它吗?也缘取不到,你抓不到它,因为它本来是无自性。但是我们看错了。看错了就要让自己看对,所以后面讲,认定理所破是显现之后,我们就要打破真实!为什么不真实呢?就是要这个理论去认识它。如果没有通过正理去抉择它,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就不会去打破它。我们很多人在学到佛法时,认为万法皆空,但问你为什么空,你却不知道。万法皆空就是这个显现不空。为什么?你看着它明明白白的,你面前看到的这个电脑是明明白白的,你旁边的道友是实实在在的,你旁边显现的物品也是实实在在的,什么法是空的呢?你说什么法是空的!你没办法从道理上去分析它。当你说服不了我的时候实际上说服不了你自己,你不知道它为什么去空,所以必须要从显现认定好后从道理上去遮破它,遮破这个实有的人和法的显现。这个是用道理去遮破为什么它是没有的:人的显现为什么是没有的,法的显现为什么是没有的,像显现那样是不是实实在在存在呢?通过道理去抉择显现本来是无自性的,就能够把显现抉择为空性,无自性无我就是空性。最后在道理上面抉择了,只是我们在内心当中生起的理解。这是一个理解而已,理解不能称为是证悟,在内心当中生起的解悟不能叫做证悟。我们就必须要通过理解去安住正见,去修习它,去实践它,通过一分一分地修习,就能够一分一分地解除实执;通过这种见解和行持并进的方式,解行并进,久久地不懈怠,且串习它,则我们内心当中的种种障碍渐渐地淡薄,内心就会渐渐地空明起来,我们的智慧就会渐渐地打开。而且我们观照的功夫就会通过这种串修越来越有力量,随着我们的见地在我们的心相续当中能够慢慢地入到深处,入到圆满,最后“我”的执著、“法”的执著也会随着而渐渐地化开,渐渐地消除,最后一切法和非法,都不会再执著啦。内心当中浓重的实执就会慢慢一步一步地淡化,最后淡化我们内心的执著和攀缘的这种境界。不断地淡化时我们心的境界就会越来越空阔,越来越淡淡地宽广无边,慢慢地我们这种智慧就开始打开了,心的力量开始显发了,心的专注力就会增强,打破实执的这种力量就会越来越深透,最后将会断除人的执著、法的执著,解除了我们轮回的问题。解除了我们戏论的这些问题,最终将会把一切万法寂灭,把一切人我和法我的显现完全寂灭,入到寂灭无缘的境界当中,享受般若赐予我们的大乐,这才是作为修行人最自在的一天!
但愿我们在面对般若的时候,面对中观的时候,一步一步地,步步走得扎扎实实。第一步把这个显现认定清楚;把人我和法我认定清楚以后,通过正理去以理抉择:为什么它不是像显现那样存在的?它为什么不是实实在在的?从道理上面去说服我们自己,然后去把正见树立起来;依靠这个正见生起定解以后,我们按照这个定解去串修它。不断不断地开发自心的般若力量,打开我们本具的智慧,让我们的般若心能够通过一步一步地修行而生起来,也就是我们怎么把烦恼障和所知障一步一步地解决。但愿这一天的呈现就在不久未来的现实呈现!这是我们学中观或者学般若的最终目的,甚至就是我们学法的最终目的。没有这一天的话我们的学法就没有究竟的意义了——究竟的意义就是要达到这一点。
《中观总义 第七课 认定理所破》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