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总义》第八课
益西彭措堪布造 圆春法师讲授
顶礼大恩至尊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顶礼本师释迦牟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浩瀚前译三根本!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如虚空般无边无尽的众生得到究竟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请大家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发起菩提心之后,在菩提心的摄持之下,我们今天接着一起来共同学习堪布益西彭措所讲授的《中观总义》。
略说自续派与应成派的所破差别
前面我们讲到了道所破和理所破。尤其对于理所破的认定上面诸派有所不同。对于应成派的认定上面,从藏地的弘扬当中种种的说法也是存在,也就是说对于应成派的所破也不是说特别统一,这些我们须要去善加辨别。通过善巧地辨别后我们就能认识一个法的高度,能够按照我们现前所建立的见解去次第地建立这些见解。首先我们看略说自续派与应成派的所破差别。
“问:中观的所破是宝瓶等的显现法,在遮破显现法的方面,应成派和自续派在认定上有何差别呢?”
对于这个万法是空,性空缘起,缘起性空,我们都会在语言上有这种表述。诸多宗派在诠释缘起的显现和它本性自空这一方面却有所不同,在实际意义上有所不同。应成派和自续派正是代表了所有不同的观点当中最大的两类见解。把自续和应成派的差别认识清楚以后,我们就能清晰地认识很多对于缘起性空和性空缘起它的认识究竟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在遮破了宝瓶、柱子、山河、大地、人文、事物等等的显现法后,怎么建立空性,或者这个显现本身破不破,等等。在自续派的看法上面和应成派的看法上面我们去分析一下。
“自续派遮破胜义中显现存在;”
遮破胜义中显现存在,这是很关键的。在胜义中来遮破,不是在二谛当中都要遮破,不是在胜义谛和世俗谛二谛当中都要遮破。而应成派却不是如此。
“应成派遮破二谛中显现存在,故连显现法也要遮破,不承许在自他面前共同存在显现。”
可能很多道友会想,自续派这个说法太合理了,在胜义当中就是要破显现嘛,世俗当中破什么显现呢?应成派这种说法可能很不合理,它在二谛当中都要把显现遮破,不承许我们自他面前共同存在的这些显现法,这不就是在否定我们现前法吗?所以显现遮的时候,你要知道在胜义当中遮或者在显现当中遮。我们也许会这样认为。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两派在遮破胜义的时候,他所站的一种立场我们必须清晰。怎么去清晰认识这个立场呢?现在是在用胜义理论遮破显现的时候,那么,是站在胜义谛上面来看。我们用胜义理论遮破显现法,这时立场已经选定了,你就要站在诸法真实性的胜义立场。站在这个立场的时候,你还摇摆不定的,还在这当中有所区别对待,这样就很不应该。应当就象我们拿着这个棒子一打过去,前面你应该打的,你就应该一棒打过去。而不应该说:“唉,我要想一想,在胜义当中该打它呢,还是在世俗当中该打它?”这时候就是让你打的时候,而不是让你来选择你该打还是不该打的时候。自续派它遮破显现存在的时候你应当直接遮破就可以了,不需要说它为了加以简别,而在胜义当中遮破显现,在世俗当中不遮破显现。人家应成派就不是这样。应成派说只要是显现,我不管是世俗的还是胜义的,只要是显现法一概遮破,这样,不承认有一法可立,这是胜义理论直接运用的一个方法。胜义理论抉择的就是胜义谛,你不要担心这个结果不好,抉择出来的什么结果你就如实的反映它,这就是理所应当的。反而看起来自续派这种遮破显现的时候有点担忧,我应该在胜义当中遮破而不是在世俗当中遮破,就好象不敢用胜义理论一样的,觉得这个胜义理论如果一概用就会用出问题来。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担忧,大可不必。因为本身现在的立场已经选定了,就是要抉择胜义诸法实相,你不用去担忧。
“《智慧品释》中说:因为无始以来串习实执的诸有情暂时没有机会产生远离四边的智慧,故首先需要发起诸法仅胜义中无有所安立的心所妙慧。”
这一句表达了为什么自续派会在用胜义理论的时候分开二谛来进行抉择呢?这是有必要的。这个必要最主要是众生的根基使然,也就是说我们有情身份上面存在这种根基,所以这种抉择对于这种有情来说是无上的抉择。为什么?我们看这个句子当中所说的,首先看“无始以来串习实执”这是讲的原因,然后“没有机会产生远离四边的智慧”这是结果。直接看结果,我们大多数的修行者都是中下根基者。中下根基者没有机会产生远离四边的智慧,而且这种情况是一种暂时的情况,不是永远的情况。从暂时来看,我们很多众生的根基都是这种根基,没有机会现在一下子就远离四边八戏,无法形成这样子的无分别智慧。
以前药山禅师去石头禅师那儿去参禅的时候,他问石头禅师:“我对于三乘十二分教粗略地都能够知道。听说南方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内心却不能够明了。伏望和尚给我慈悲指示”。石头和尚就给他讲:“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怎么办?”也就是说,这样子也不行,不这样子也不行,这样子不这样子总不行,你怎么办?这样子说的时候,药山惟俨禅师茫然不知所措。石头和尚就给他说:“你的因缘不在这里,应当去马祖道一禅师那儿去”。然后药山禅师去江西参礼马祖,并且把曾经问过石头和尚的那个问题重新提出来问马祖。马祖就对他说:"我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扬眉瞬目者是。有时扬眉瞬目者不是。子作么生。"这样一问了之后,药山禅师听后言下大悟,就欢喜礼拜。马祖问他:“你见到什么道理就给我礼拜呢?”药山禅师就说:“某甲在石头处如蚊子上铁牛。”马祖就对他说:“汝既如是,善自护持。”对于这一段前前后后的问答,我们会觉得确实搞不懂。这究竟是怎么三下五除二开悟了,而前面又不能开悟呢?这里有很多我们不可了知的,或者无法当下受用的。但是我们看到,药山禅师最初去参石头和尚的时候,石头和尚根本没有给他一个法他的内心能够攀缘得上,他说这样子也不行,不这样子也不行,这样子不这样子都不行,反正就是不行,你看怎么办?这一个说法,我们在面对禅师,或者面对修行,或者面对中观的时候,很多人也许都会茫然。这种远离四八戏的境界,由于我们的心习惯攀缘,就感觉到无法去面对它,无法去修行,无法去相应。让我们不分别不分别,但怎么不分别呢?怎么能够做到不分别呢?这就感到无可奈何,茫茫然然了。这个原因最主要来源于前面说的“无始以来串习实执”。
我们就是经常在轮回当中串习这种实有执著。这种执著由于无始以来串习,所以就无比浓厚。无比浓厚的实执心不可能三下五除二,顿时就了断。我们在面对空性,不要说是远离四边的空性了,甚至是单空有些道友在学的时候都觉得很艰难,给我发电邮和短信都说过,就觉得学这个空性很困难。所以空性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生疏的法,实执对我们来说是很熟悉的法;实有的执著是我们最熟悉的,而对于放下我们却不习惯。要让我们一下子把四边都放下,有无俱非四边八戏全都通通当下放下,我们就感觉到无法做到。所以学中观的时候,我们要有次第地去学;修中观的时候也要有次第地去修。对于当中所说的结果“没有机会产生远离四边的智慧”,这就象药山禅师他去参石头禅师的时候,如蚊子上,蚊子到铁牛上面怎么想去吸点血怎么都吸不出来,因为穿都穿不透。
远离四边八戏的智慧,我们是无法去穿透的无法到达领会的。但是这种没有机会只是暂时没有机会,不是永远没有机会,就象药山禅师他去石头禅师那儿不行,最后到马祖道一禅师那儿,因缘到了,他还是有机会了。所以我们一切有情究竟都能够成佛,但暂时来看我们却没成佛。我们现在大家都在学般若。现在我们没有机会产生远离四边八戏的智慧,也许在听课当中有一些道友是圣者的化现,那就另当别论。我们很多显现的凡夫没有机会现在就产生远离四边八戏的智慧。但是这种没机会是永远没机会吗?很多道友在学中观觉得困难的时候就想退了,其实你不要觉得很困难,这是暂时困难,你不要觉得没有机会,是暂时没有机会,不是永远没有机会,你要去努力,要找到现前能做的去做,从现在能学的去学,不断不断地去熟悉它,不断不断地与它胶合。这样不断地去融合、交流,这样就会慢慢慢慢从学上面学得懂,从修上面能修得上。所以这里讲到有情的根基,现前很多有情暂时没有机会产生远离四边八戏的智慧,因为无始以来串习实执的缘故。后面说:
“故首先需要发起诸法仅胜义中无有所安立的心所妙慧。”
前面说的智慧是真正的智慧,是远离四边八戏的无分别智慧。为了相应我们的实执,这种智慧虽暂时没生起,但是为了以后能生起,先做一个接引,首先需要发起“心所妙慧”。“心所妙慧”也…
《中观总义 第八课 略说自续派与应成派的所破差别 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