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观总义 第八课 略说自续派与应成派的所破差别 上▪P7

  ..续本文上一页,又能见到真实义,就等于自相矛盾:真实义是要把明知的智慧生起来的,而没有明知的智慧却能见到真实义。要见真实义就要断无明。而凡夫人愚痴人世间者都没有断无明。所以世间愚痴人做正量是不应道理的。

  若人有缘何法之无知,此人于彼法即非正量,如不识宝者观宝珠等。

  就象有人,他对什么法都不了知,这个人就是这方面的一个非量。要做标准要做权威,而权威必须是完全了知者。对某方面很无知还做这方面的权威,这就是很非理的。就好象不认识宝珠的人,你要让他来做权威来评价宝珠。世间有这句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能看门道,首先他是内行,因为他能了知的。而法界是谁是内行呢?就是佛菩萨最内行。凡夫众生的根识都是看热闹的,我们看不到这里面的门道。要看法界,就是要看圣者他们是怎么看的。否则就应当承许,你要去买这个宝珠的时候,你随便找一个外行来给你看一看就可以了。你不可能做这种事情。

  若眼识等已现见真实义,则为求证圣道故勤修净戒、闻思修等,应空无果。

  为什么“空无果”呢?因为大家都已经见到真实义了。而真实义已经见到了以后,圣道怎么会有成圣以后另外的结果呢?所有的圣道勤修戒定慧闻思修行,最后不外乎就是想见到真实义。而眼识都已经见到了,所以说你修行圣道没有一个另外的结果。

  此亦不尔,颂曰:世间一切非正量,故真实时无世难。由前道理,于观真实义时,世间一切非是正量,故无世间妨难。”

  我们不能把法界外行者的眼识、众生的根识境界拿来作为妨难。你看,菩萨没有见到这些法,佛没有见到这些法,所以他们出问题了!这样来作为妨难是很非理的。

  《自释》云:“如已觉后三非有,痴睡尽后亦如是。如梦尽醒后,则梦中所见三法皆非是有。如是尽拨无明睡眠、亲证法界,则彼三法亦皆非有,故离外境非有内识。”

  这是在《入中论自释》中月称菩萨别破唯识的法义,以梦来比喻来成立诸法虚幻。如何成立呢?就象一个人睡梦已经觉醒以后。三非有是哪三呢?就是根境识三。在梦醒觉以后,梦里面的根、梦里面的识、梦里面的境都不存在了。“痴睡尽后亦如是”,在我们愚痴无明的睡梦已经完全醒觉以后,我们现前的根境识的境界三法也是等同于无有。历尽了一切根境识三法现象等的一切戏论,这是痴睡境后的结果。也就是“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这样的意义。如同梦完全醒后,梦中所见的根境识三者都没有了,如是我们把无明睡眠已经完全拨断以后,亲自现证法界胜义本性。见到法界的时候,超越了一切根境识的境界,色受想行识五蕴等,还有十八界十二处,这一切完全都成为寂灭状态。离开外境没有内识,而外境本身没有内识,又怎么有呢?有则并有,无则并无,三法有则并有,无则并无。而在你领略了无明以后这一切能所二取完全寂灭了,根本不存在。

  《四百论广释》云:“是故,若此为安住世间之名言及仅以世间宣说瓶是现量,则是合理。然而寻找自性时,以胜义理论不应如是宣说,因为瓶之自性毕竟不见故。”

  我们以胜义理论不能够去宣说这些瓶子等的现量是存在的。现量境界当中是存在的。因为它的自性通过胜义理论怎么寻找都找不到,所以安住世间的名言仅仅以世间现量说这些显现是合理的。但是你安住胜义的理论的立场去寻找诸法自性的话,这样是不合理的。

  又云:“若彼于此诸根识等增益为现,又许为量,极无系属。不欺诳识世见为量。然世尊说此识是有为故,是虚妄欺诳法,犹如幻事。”

  如果把这些瓶子于这些根识面前(的显现)增益为正见,把这些所见当为正见,又把它承许为一个正量标准,这是完全不合理的,极无系属。和正见一点关系都没有,压根就沾不上边。不(以?)欺诳世间的根识做为量,这是按照暂时世间名言来承许的,因为世尊说过这些心识都是有为的,都是欺诳的,虚幻的,这种幻化是一样的,不可当成真实。所以根识错乱不能把它当成正量。而胜义抉择的不是幻妄,抉择的是真实,所以不能把这些根识当成正量。一切显现只是根识见的,不是胜义理论或者说菩萨入定智慧所能见的,不能承认。

  《回诤论》云:“若以现量等,能缘于少法,则应破与立,无故无承认。”

  如果以现量境见,这个现量是以见法界的智慧,就象菩萨入定的根本智,以他能现量能见到,这个时候能够缘取少少的一点法,就可以去破,就可以去立。但是现量当中,法界能见的智慧,入根本慧定的菩萨圣者智慧,他缘取不了任何的显现,而佛陀的智慧也没有建所谓的一个显现法。没有这些,也就没有破没有立;因为没有破没有立,所以没有任何的承认,无有一法承认、认可。

  以上的教证表明:就象无患眼识前不显现毛发、醒者心前无有梦现那样,在证悟实相的智慧前,也不会有种种显现。因此,以教证善能成立:眼和宝瓶等显现法也都一概遮破。《四百论》中讲到:安住质直、智慧的人们,依靠如此众多明显可靠的教证,可以成为证明,无有疑惑。

  这后面一句是说:真正你有智慧,真正是一个正直的人,看到这么多教证,就可以证明,完全没有疑惑,一切显现都应当遮破,而不应把这些无患根识来做为妨难的标准。应该看到,这些无幻根识所见的一切都是所破法,都要遮破都不能承认,所有的显现法都一概遮破。

  此外,对于中观自续派所说的“不破共同显现法”,月称菩萨也在其论著中发了许多太过。如《入中论自释》云:“若见如是断除一切实执之法,其贪著名言谛者惊惶失措,谓诸法实体染净之因定当有生,虽如是说,唯存空言。何以故?颂曰:于真性时以何理,观自他生皆非理,彼观名言亦非理,汝所计生由何成?如以观胜义时所说正理,观自生他生皆不应理。如是于名言中由自性生亦不应理。汝所许之诸法生,由何成立,故自相生于二谛中俱非是有。汝虽不欲,亦定当受许也。”

  自续派当中说不破世俗的共同显现,是自相有的。月称菩萨在他的论典当中也发了很多很多的过失,就说到,一破一切实质之法的时候他就惊惶失措。惊惶失措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贪著名言谛而发生了惊惶失措。而不是随顺于真实,完全出于贪著名言谛。就由于这种贪著,惊惶失措。诸法染净之因,轮回的染法,涅槃的清净,轮回有轮回的因,涅槃有涅槃的因,或者烦恼的因果和清净修行的因果,这些染净之因,都是需要有一个出生的,否则,为什么有轮回?为什么有涅槃呢?轮回有一个出生,涅槃有一个出生,否则,现在就没有轮回也没有涅槃了。虽然他是有这样的担忧而宣说,这只是一句空话,没有任何的意义。为什么呢?颂词当中说,对于真实胜义本性而进行宣说的时候,在真实胜义谛当中,你观自生他生这些都是非理的。因为胜义当中无生。观名言也是非理的,你的这个生是在胜义当中还是在世俗当中?这个生在二谛当中都无法成立。如果以胜义来说是合理,那么观胜义时所说的这些正理,观自生他生的话都是不应理的,名言当中的话自性生也不应理。因为名言当中就只是一个如幻的因缘,缘生而已。缘生并不是自性生。名言当中是不观察的,不观察的话你就不能建立自性生,自性生是实有的生,实有的生必须经过观察。就象我们说这个事情对不对呢?你说我没观察,没观察你说答案,你说它完全对。你有什么可靠的依据呢?没有一点可靠的依据,所以就没有用胜义理论去观察。你就不能说他是叫做自性生。所以自性生在名言当中也无法承认。你所说的自性生,二谛当中都没有。虽然你不想接受这个结果,但是也必须接受。

  《六十正理论释》云:“若见彼等有,则非见真实,故世尊谓眼耳鼻等皆非量。”

  如果说见到这些都是有的,那么就是见的都是虚妄而不是见真实。所以说有一法可见即是非见。若有所见,即非真见。然后,世尊在佛经当中讲过,眼耳鼻舌这些都是非量。而我们见的都是眼耳鼻舌身意的这些境界。他所见的既然都是非量,那么他所见的就是虚妄。

  又云:“地大等自相不生,即无自生;也绝非从水的湿性中产生,即无他生,地大本为空性之故。”

  地大的出生不是自生也不是他生,因为什么呢?因为它本为空性的缘故,它是无生的。

  这也是以胜义理论直接遮破世俗显现法。

  这不是有一个好象遮破的时候是间接遮破,不是直接面对它,是要直面世俗显现法,直接遮破他。

  该释中又说:“若认为即使自性不生,世俗中,色受有生。呜呼!此诚误入歧途。”

  “诚”是真正确实的意思。真正是误入到歧途了,确实是误入到歧途了。呜呼!不能承认,即使是自性不生,好象是胜义当中自性不生,但是世俗当中是有生。色受法等是有生,在世俗当中是有生。这样说是误入歧途。

  若认为胜义中虽无生,但世俗中有生,如是分开二谛,世俗中不破显现法,也是趋入真胜义谛二谛无二的歧途。

  在真实胜义当中是二谛无二,也就是说二谛唯一谛,也就是唯一胜义谛。唯一胜义谛当中没有显空的区别,没有说一个不破显现的显法和一个打破诸法自性生的无生,没有这个空的无生和有的显现,没有这种区别。否则你趋入到真胜义谛当中,还有分别,分别世俗分别胜义,这样就无法打破分别。这是误入到歧途误的分别迷道当中无法自拨和救济自己。

  《众论难题释》云:“胜…

《中观总义 第八课 略说自续派与应成派的所破差别 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