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观总义 第八课 略说自续派与应成派的所破差别 上▪P2

  ..续本文上一页就说明它是一个心与心所的法,是一个分别念的念头,是个分别的微妙智慧。修中观的话,刚开始不是说完全没有分别,就看你分别什么,善分别。在最初的时候修中观就要去分别,分别诸法胜义当中无有,在胜义当中没有,在分别念当中建立这样一个“心所妙慧”。也就是看到任何显现的时候,在第六意识当中建立一个“用胜义理论观察根本不存在的”,就在这个现而无的“无”上面安立胜义的无,在内心当中安立这样一个分别,以此分别就能对治无始以来的实执。我们认为诸法当中实实在在的有,就用胜义当中的“无”来对治这个这实执,把这个实执淡泊,把这个实执消融到一定地步的时候,再以它而接引最终产生远离四边八戏的智慧。能够产生远离四边八戏的智慧的机会是谁给的呢?从次第的教法上来说,就是由这种胜义中无的心所妙慧!它给我们证悟远离四边八戏智慧的机会。所以最初的次第上面就是要用“胜义无”来对治我们的实执,以我们的实执淡泊以后,我们暂时虽然没有机会,但不断地淡泊,我们以后会有机会产生远离四边八戏的智慧。

  因此,自续派的一切论典中,对于经论中诸多遮破色等之相,宣说仅是遮破实有的单空假胜义之义。

  因为如此,也就是说正由于有这样的一个关要存在,所以说自续派的祖师有无尽的大慈悲心,给我们在自续派的一切论典当中对于经论当中很多说要把一切色法遮破的这种体相。破一切相的时候说:“这是从胜义当中破。由此在胜义当中建一个单单的空,遮破实有以后,建立一个单单的空。”很多道友会说:肯定嘛,遮破了实有怎么不叫单单的空呢?实际上遮破实有以后,假如你在分别念当中建立一个空相,这就叫做单单的空。假如你遮破万法以后,你并没有建立一个空相,一法不立,不管是有,不管是无,不管是显还是空,你一法都没有去建立它,这个时候它就能叫做单单的一个空相了,就叫一个不可思议的法性,不能叫做一个空。如果说要相应真正的大空性,远离四边八戏的话,就只能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无可识别,无可表达,言语、分别都用不上。也就是遮除了一切以后,并没有建立任何一法,这时你的分别、你的语言用不上。但是单空却不是这样,他遮破了色法等自相以后,又建立了一个遮破实有的单空,也就是说把实有打破,建立一个空。这个空由于是分别念第六意识的一个分别,所以它是一个假胜义,它不是真正的胜义。真正的胜义我们前面已经讲到,是殊胜的圣者以无分别智慧所证悟的这种义,这才叫真正的胜义。它不是分别念的境界,而是无分别智慧的对境。单空由于是分别念的对境,所以它不是真正的胜义,是假胜义,还是分别念的境界。

  但是我们看这句很关键的一点,也就是说“遮破实有”,这很关键。我们现在是有机会发起这个“心所妙慧”,遮破实有的这种“心所妙慧”的。单空的这种“心所妙慧”我们现在有机会发起来,我们就用它来遮破实有,看到万法的时候如梦如幻,显而无,就在无上面去遮破。以前我们认为显现就是有的,显现就是存在的,把这个实有的执著把它不断地去磨练,不断地去消融,这正是自续派的祖师无尽的大慈悲心来接引我们中下根基者所做的一个非常殊胜的引导。

  在《定解宝灯论》当中,全知麦彭仁波切就讲到,诸多的证悟诸法本义的这些高僧大德都给我们讲要断除轮回就要打破实执,就要对无我生起这种修行。“口说最初即断此,即是散布魔密意。”也就是说,假如最初的时候就是要远离这种修行,这是给魔王散布他的秘密的最欢喜的语言。假如我们要遮止这种分别,分别无的这种单空的修行,这就是在断众生的慧命,因为这是对他最好的修法。你不准他修就是在断他的慧命,他有机会修这个他就有机会断除实执;他不修这个,实执无法断除。又没有机会产生远离四边八戏的智慧,这时候就从圣道上面把他彻底地断绝了,这样是很不应该的。所以,我们在学修上面要讲次第,不仅名言的法学修要讲次第,胜义的法,通常的修行者修行的时候都是要从次第的学修上面找到修行的希望的。否则,我们不甘于次第最后我们就没有希望。何必去走没希望的路呢?假如说顿悟者可以顿时证悟,那我们应当让他及早地顿悟;而如果是次第的根基者,我们就应当要让他走次第的根基(的路)。有一些修行者就这样以偏概全,走次第的时候就根本不可能有顿悟;顿悟的时候就否定说:次第是一点意义都没有。这样是很不好很不好的。我们必须要看到众生的慧命和我们自己的慧命因缘在哪里。而很多众生慧命因缘都是在这个次第上面!我们要看到这个教法对众生的希望,给予众生无比的希望,这是教法殊胜的地方。“法无高下,契机则贵”,这种单空的修法是相当契机的一次修法。所以我们应当贵重它,在内心当中生起一种贵重的珍爱。下面又说:

  虽然胜义中无生,但对世俗中似有生的显现并不能遮破,因此,诸法在世俗中持其自相,以观察名言的正量成立;彼按显现那样在胜义中不成立之故,对所破加胜义的简别,而说胜义中无、世俗中无欺有。

  虽然在胜义当中无生,但是我们在世俗当中会看到好象似有生的显现,是似乎有而不是实实在在的有,也就是说如幻的有而不是实有,有这种如幻的显现并不能遮破。菩萨出定的时候,他的这种二取的无明还没有彻底地断尽。以这种二取无明习气的力量就在他出定的时候自然显现这些一切的显现法。这是他无法遮破的,无法遮止的。但是他也知道在胜义当中,或者他入定的境当中根本就没有这些显现。因此,在见解上面,我们随顺这样的显现就会有两分、一分。一方诸法在世俗当中持其自相,柱子有柱子的自相,宝瓶有宝瓶的自相,电脑有电脑的自相,杯子有杯子的自相,桌子有桌子的自相,每一个法都有它自己的体相,而且这是通过观察名言的正量可以成立的,就像以因明的理论我们可以去观察这些显现法的成立,这是世俗当中。从胜义上面来看,按照显现这样子在胜义当中是不是还有呢?没有!由于是在胜义当中没有,对于所破我们加以简别,也即加以区别,区别对待,在胜义当中我们去看,哦,原来胜义当中是没有的。在胜义当中建一个“无”,在世俗当中建一个“有”。而说胜义中无,世俗中无欺有,也就是说有和无其实都在建立,在建立了世俗谛、胜义谛二谛时,缘起是有,性空是无,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实际上就是一对有无。对于这样的有无实际上就是一种分别。我们有些道友在说: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缘起不碍性空,性空不碍缘起,实际上也就是说是有无、无有、有不碍无、无不碍有,就是这样的。实际上都还是有“有和无”的区别,只不过在说法上说缘起性空,无二无别。在说法上是这样,实际意义上已经落到“有无”了。

  在抉择后,全知麦彭仁波切又说:具德月称和寂天等,最初即着重抉择离四边的各别自证智,如是对彼世俗中成立自相也一并破除,故而息灭分开执著二谛,将成现空双运。

  最后说将成显空双运。我们有些人以为只有显和空的时候才能称为双运,而在显和空完全寂灭以后,找不到显了,找不到空了,就以为就无法双运了,以为就没有双运了。什么和什么双运呢?已经没有什么和什么双运了。实际上我们可以说没有什么和什么双运的时候这才叫做双运,你觉得有一个他有一个你,有一个你和他,那么这两个就不是一个;不是一个的话那你不是他,他不是你,这就不能称为双运。所以具德月称论师和寂天菩萨他们最初,“最初”两个字很重要,也就是说一开始就这样,一概如此,着重抉择远离四边八戏的各别自证智慧。正因为抉择的是各别自证的智慧,不是去分别的智慧,不是分别妙慧而是无分别智慧,所以对于世俗当中成立自相的这些全部给你否定,不讲什么世俗,现在我给你讲的是真实胜义,所以什么显现也不建立,什么“空”也不建立,什么“有”也不建立,完全一并破除,从此以后内心再也无法去攀缘一个“有”,攀缘一个“无”。全知麦彭仁波切讲:凡夫的分别心就是这样的,你给他“空”,他就攀缘这个“无”;给他这个“显”呢,他就攀缘这个“有”。反正说一个他就落到“有无”当中去攀缘,众生能攀缘的就是有和无。而这个时候将一切“有无”同时遮破,无有一法有,无有一法无,没有一个“有无”的建立,最终就能息灭分开执著二谛。由于没有“显和空”的区别了,最后显空将会成为一味无别。也就说没有二谛的区别了,唯一真实义。有些人讲,这样不是把二谛打破了,还要谈什么双运呢?确实最终连二谛都要打破了。也就是最后胜义谛其实是唯一的,就是一真一切真,法法都融归法界,法法都无有区别,方成为一味双运。一真法界,再不谈什么显,什么空,什么是世俗,什么是胜义,一概不谈,这时候才远离了我们内心分别心所能够攀缘的侧面,把一切相遮破,世俗胜义全部一概遮破。这时候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无法去攀缘了,才能够给我们展现法界的真相,才能够给我们介绍一个完全寂灭的一个境界。由于显也融归这个寂灭,空也融归这个寂灭的法界,显和空融归一味法界,显和空无有差别了,这个时候才能够成为双运。

  《定解宝灯论》云:“自续派论许所破,加成实等之鉴别,然就观察胜义言,加此鉴别有何用?”(法本上的)

  《定解宝灯论》云:成实有等之鉴别,加上所破而宣说,自续论中虽称有,由以观察胜义言。加上彼者有何用?(法师念的)

  《定解宝灯论》的颂词是针对于藏地的个别宗派,藏地的个别宗…

《中观总义 第八课 略说自续派与应成派的所破差别 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