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误的,从内心深处把这个念头转过来,转过来以后我天天行好的、说好的、做好的,念念都是善的,这个念头转变了以后,你的业力也就随着转了。
因为业力是不定性的,你的善因、善果、恶因、恶果都没有离开佛性,本体是一个。你迷惑的时候,佛性在你的世界里面就变成了六道轮回,变成了三恶道;你觉悟的时候,佛性又恢复本来面目,你就是圆满自在的佛菩萨。其实就在我们自己一念的转变!这一念的转变我们感觉到很容易——我这个念转了我就是佛了!但下个念头又迷了,妄念又起来了,你又变成凡夫了。所以要不断地升华,不断地进步,这样积少成多,才有机会把我们的业力彻底地转变过来。
我们人是非常有福报的,大家能够直接地交流佛法,能够读经念佛。其他道的众生就没这么方便,所以他们很痛苦。得人身、闻佛法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那么简单的。
遇到佛法了,修学佛法的条件也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珍惜好自己的缘分。你现在的家庭是顺缘、是和睦的,很好;是逆缘、是不和睦的,也很好!都是你修行的最好的道场。在这个里面去练习、去学习,我们就有收获。所以我们要用一个平常的心,这是非常重要的。
心不要乱。一定要相信,我们只有真诚的心、清净的心才能够与佛菩萨感应道交。感应道交了,佛菩萨现个相给你看了,你要不要欢喜?没有必要欢喜。你晚上做个噩梦了,恶鬼恶神来追杀你,要不要痛苦?也不要痛苦。为什么?这都是过去的业力、业习种子起现行变化的现象而已。遇到了以后,我们诵经、念佛、忏悔业障,把这个念头转过来就好。一念清净了,一切魔障就没有了;你一念又迷惑了,妄念起来了,魔障随着也就起来了。所以业障、魔障只是一个现象而已,不是真实的,正因如此我们的业障才有机会忏除掉。
不要每天想着自己有多少业障?这个业障怎么样能够消掉?什么时候能够消除掉?不要有这个想法。怎样能消除掉?我们把念头转过来了就消除掉了。就像“忏悔偈”里面说的“心若灭时罪亦亡”,你的罪业从哪里来?心!你这个妄念的心灭了,业力也就灭了,你这个真心就生起来了,就有生机了。
在我们这个世界当中,我们所能听到的、看到的这些现象,其实都是我们自身当中业力的一种变现。比如说我们看一盆花,有人看了以后很喜欢这个颜色,另外一个人看了以后就不喜欢。有的人喜欢白色的,有人喜欢红色的,有人喜欢黄色的,是不一样的。那花有没有错误呢?它是自然的嘛。错误在什么地方?在我们自己。是我们自身认知变成了我们一种思维的方式,造就我们分别执着有好有坏,这就是我们痛苦的根源。那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遇到了逆缘也挺好的,把自己的心念转过来,你就没有痛苦了。所以说在我们修行当中时时刻刻地把我们自身的念头转过来,这非常重要。不怕你的念头起,就怕你觉悟得迟。
我们这个时代当中念佛是非常受益的,因为念佛是非常简单易行的。为什么?就因为大家这个心思非常乱,不够理智,所以见到现象就生起妄念,见到现象自己就心乱如麻了。乱了以后和真心就不相应了,和佛菩萨的教诲也不相应了,不相应了就不能成就。那你这个“功夫成片”、 “一心不乱”就得不到,十年、二十年也得不到,为什么?你的下手处错了。
我们念佛不是目的,念佛只是方法,真正的目的是让我们的心清净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念佛为谁念呢?也不是为自己念,也不是为众生念,这才是实相念佛。念佛念到没有能念的佛去念,没有自己去念佛的这种想法时,你才能够契入到清净自在。我们现在刚开始做不到,我们在为自己念佛、为家人念佛、为一切众生念佛,都是从有相慢慢地入门去修。
度化有缘,要善巧智慧
一定要明了,在我们修行的道路上,只有把我们这个心平常下来,用一个完全大慈悲的心去面对一切众生,面对自己的家人,面对自己,用这个心念佛,你才能够与大家融为一片。
众生本来和自己是同一体。佛常讲:佛和众生同一个自性,同一个本体。只是众生因为有了妄念,产生了业力,才变成六道轮回。因为佛菩萨心地纯净,斩断六根才成就了圆满的智慧、圆满的能力。
那成佛以后跟我们有什么两样呢?成佛以后在这个世间就是感应道交,就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面所说的,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佛菩萨就示现众生所能够接受的这个现象,来帮助众生,弘法利生,超越苦海。所以众生的心想不一样,心念不一样,佛所讲的法就不相同,所现的相也不相同。观世音菩萨有现童男相、童女相、老人相,都不一样啊。为什么呢?因为众生的心想不相同。
我们在日常当中修行也是同样一个道理。你身边的人、身边的朋友,能够接受多少,你就显多少;不能接受,你先收着,你自己去修,就对了。如果别人不能信佛,不能接受,我们硬去怎么样,反而让大家感觉:你们学佛的怎么这个样子啊?反而谤佛。所以你这样做是不够理智啊。
佛让我们破迷开悟,我们学佛了,也应该更有智慧,更有能力,这样大家自自然然地愿意跟你学,这个“学”才是发自内心的。如果我们强求,就像推销一样,那就错了!因为他的缘分没有到。没有到怎么办呢?他能够接受什么,我们去讲什么。最起码,教他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在家里如何孝顺父母,做一个基本的人,这也是佛法呀。
所以不一定每一个人刚一接触佛、接触佛教,就立刻愿意成佛、了生死。人家还没有接触过,还不知道这个事情,你这样说会把人家给吓到了,人家还说你有病:了什么生死?我活得好好的,了什么生死啊?!所以这样做是错的,因为众生每个阶段的缘不相同。
当年佛在世讲经弘法也是同样一个道理。佛一生讲法分为五个阶段,五时判教,开始是讲的小乘,《阿含经》。讲小乘就是讲人天果报,教你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怎么样把你这一生“人”做圆满了,得到的果报很殊胜,然后教你怎么样生天,这是天乘。当你得到天人的果报了,佛说天人也不究竟啊,你这个“天”的福报,是你积功累德修来的,但是既然是修来的,它还是有一个时间限制的,等你这个福报的限度到了,还要再堕落下来,还要轮回。所以,当众生想明白了,佛又说这个天福也不究竟,又要你成罗汉,成菩萨,也是不断地提升的,而不是见一个人立刻就说:哎呀你来成佛吧,你来了生死吧!就会把人给说懵了,就错了!
所以首先,要让大家明理,让我们在这个社会里都能够多做善事,不做恶事。如果大家都能够孝养父母,这社会就会祥和了、稳定了,也是我们佛弟子对人类的一种贡献。然后自自然然的,人就会不断地提升。
每一个人都是有一个提升的过程,每一个人都如是。开始的时候是:遇到佛法排斥,以为这是迷信啊,或者是自己不能够认识,自己接受不了。接受不了他就没法学习。但是如果他有这个缘分,能时常地去接触,偶尔也翻翻佛经,感觉到佛说的没有坏意,全是好的,全是怎么样让你趋吉避凶,怎么让你得福报。时间久了,他就开始相信了。相信了以后,说成佛我还没有想,了生死我更没有想,还不知道什么叫了生死,怎么办呢?那我做一个好人,多做点善事,培培自己的福报。这样也很好。这样做久了以后,福报培得很多了,善根也增加了,这个时候他就会感觉到:哦,过去的想法是不对的,现在自己进步了,佛菩萨的教导真伟大。慢慢慢慢地通过学习,对人生、对自己的生命又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就这样不断地提升,福报也得到了,学佛的这个道路自己也在不断地前进,往上提升。
所以要循序渐进。尤其我们去帮助家人,帮助周边的人,一定要有一个让别人接受的过程,让大家都能够得到受用。因为成佛的受用太高了,人家没法想像。那怎么办呢?先让他们家庭和睦了。原来他的儿子也不孝顺他,因为他没有教《弟子规》嘛,没有教如何孝养父母。那怎么办呢?先从这个入手,时间久了,自自然然的就和谐了。
佛法在我们这个世间几千年的承传,都是在帮助我们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不是说佛菩萨牵着我们的鼻子走,怎么样的来利用我们,或者怎么样,不是这个道理。佛法说到究竟处,是“无我”。没有“我”了,谁利用你?所以佛菩萨、历代祖师给我们的榜样就是牺牲奉献,都是为了一切众生着想。帮助我们如何地处事待人,如何地把我们的灵性不断地往上提升。
我们有缘遇到佛法,就要有一个正知、正见、正信。这个比什么都重要。只有我们心正了、信心坚定不移了,这是菩提道的根本。心正了,就说明你的方向已经正确了;你的信心足够了,你这一生的成就就有指望了。特别是我们净土法门,讲究的是“信、愿、行”——要信本师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是真实不虚的!信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度化一切苦难众生离苦得乐,是真的!要相信我们自己有愿力有信心,一定能成就!
你信心坚定了,你的“行”自然就跟上了。如果我们信心不坚定,你就没有愿望去“行”,因为你的信心忽有忽无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信不坚定,愿望没有啊。愿望没有,你这个“行”它就不真实,就不能够落在实处。不能落在实处,这叫散乱心念佛,念一年、念两年、念十年都没有用。没有用,烦恼依旧。所以东跑跑西跑跑,就很容易跑偏了。今天一个人来了、讲了,你一听挺有道理的,挺欢喜的;明天又来一个人又来讲了,你听了也有道理,也挺欢喜的。就这样不停地在追逐着,结果学什么也没有成就,因为你信心不够啊。
因为信心不够,每一个法门我们都想尝试一下、学习一下。佛说有八万四千个法门,我们每一年学一个法门的话,至少也要八万四千岁。可我们有这个寿命吗?没有啊。我们要有八万四千岁的寿命,我们才可以一年学一个法门。我们能够活到长命百岁,一百岁你也只能学一百个…
《学佛要正心、正信、正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