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学佛要正心、正信、正行▪P4

  ..续本文上一页你说你念佛,没人管你,所以说社会安定我们就有保障啊,不像那个时候真的是混乱,我们今天真的要有个感恩心,去生活、去念佛、去修行。

  

  她在那种环境之下没有退心,所以她成就了。一生的行持,与《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很相应,真正做到了“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所以有很多人讲,黄老居士是不是大势至菩萨再来啊?

  

  又有人讲,你看末法时期,众生念佛的比较多,尤其佛在经典里面讲,所谓亿亿人修道,难有一个人得度生死(能够成就),唯有念佛成就。那怎么办呢?佛菩萨在这个世间又示现了,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和《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的很像。所以众说不一呀。

  

  有人感觉她这个大愿力很了不起:因为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来普度众生,黄玉兰老居士就是为阿弥陀佛做证明,为我们大家增加这个信心,给我们鼓励的。她这个愿力非常大,能够把自己二十年的福寿普施给一切众生,让大家都能够因此而增加信心。尤其我们念佛法门,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都能平等得度,普度九法界一切有缘众生,这非常殊胜。所以说有人就讲了:为阿弥陀佛作证明,这个愿力很大,真是“大愿菩萨”!

  

  后来又讲:因为是为阿弥陀佛作证明,来帮助阿弥陀佛证明极乐世界真实不虚,我们大家认真修学都能够有成就,所以就认为应叫“弥陀大愿菩萨”,要比较适合现代的这个因缘。所以名号都是随着众生的需要、佛菩萨的现身而定的。佛法没有定法。

  

  我们一定要明了,我们听到“弥陀大愿”这个名字以后,就能想到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来普度众生,来帮助我们有缘人,来成就我们有缘人——我们能动这个心、起这个念,这个名号就达到目的了,就有效果了。过去老子也在讲:名可名,非常名。名字只是表一个意义,来表法。所以“弥陀大愿”只是为我们对于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直接的了解。“菩萨”表觉悟,我们每一个人往生到极乐世界都是菩萨,所以“菩萨”是通称。而且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皆是阿鞞跋致菩萨,那祖师讲阿鞞跋致是什么级别?至少是七地以上的菩萨。七地,这个级别很高了,到八地叫“不动地”,八地、九地、十地…再往上去就是等觉菩萨,等觉上去就是妙觉菩萨,就是圆满的如来佛果果位了,所以说我们要知道,都是在表法。

  

  菩萨示现的寓意

  在佛经里面告诉我们说,极乐世界如此庄严,一切众生应该如何的修行。佛说了很多,来劝化我们。但是我们学佛学了很久、很多年,也读了很多经典,这个信心总是不能够坚定,总是忽有忽无的。高兴的时候:佛说的真对!真好!我要认真去学!烦恼起来了,就谤佛了,就说:你灵不灵啊?有没有啊?疑惑就来了。怀疑就是我们自身不能成就最大的因素。所以我们这么多年了,不能够得“一心不乱”,不能够去更好地去帮助你的家人,帮助一切众生,原因就是在于我们的信心不够。

  

  菩萨来示现了,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帮助我们增强信心,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照样可以成佛、成菩萨。这也符合佛所讲的,众生和佛是平等的。蚊虫蚂蚁都有佛性,它有佛性它就能成佛。你不能说:这个人很高贵,很有钱,他适合学佛他能成佛,普通老百姓就不能学佛不能成佛了。你跟佛说的不相应。

  

  所以佛在经里面讲,如果各行各业的人都能够本本分分,老实做人,断恶修善,认真念佛,都能成就。没有指定的说哪一种人能成,哪一种人不能成,没有说啊。所以弥陀大愿菩萨示现告诉我们:一切众生,不论你有什么地位、有多少财富,在修行路上没有区别。有区别是我们的心不平等。不平等你怎么办?不能成就。所以菩萨给我们表明,佛所讲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们要平等对待。

  

  佛经典里面记载,尤其这些祖师大德的传记里面讲,佛菩萨现什么身不一定啊。有时候现一个讨饭的身,就像虚云老和尚去拜五台山的时候,得了病,身体很虚弱,那文殊菩萨变成一个叫花子来照顾他,给他做吃的,给他熬姜汤,老和尚身体恢复了,叫花子就不见了。到了五台山以后一问才知道,是文殊菩萨化身来的。

  

  这就是众生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一定要契众生的根机,众生才能够接受。那如果虚云老和尚拜佛拜到那个深山老林里面,没有人,菩萨要变成一个很高贵的人在那里走,他该怀疑了:这么一个荒山野岭没有一个人,一个很高贵、富贵的人,你一个人怎么能跑到荒山里面来呢?就要怀疑了。但是变成一个讨饭的叫花子,就没有怀疑了,叫花子到处都去嘛。所以说很有寓意,就告诉我们: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能够轻视任何一个人。

  

  首先一点,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再一点,你不知道人的本位如何呀!说不定人家就是菩萨。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做好自己的本分,自己该怎么做的,怎么做就好了!所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佛告诉我们,山河大地都有佛性,都能成佛。但如果我们见到山也拜,见到地也磕头,这也错了!我们见到佛像磕头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你见到一棵大树,在路上你也磕头——它有佛性啊,是应该磕头啊。你磕头就磕错了,因为大家不理解啊,这要因时、因地、因众生的根性不同而为。

  

  我们这个做法不是有分别,而是要符合众生的心想。众生能接受多少,我们就做多少,这就对了;众生不能接受,你做了,你就变成“神经病”了。不是你真变成神经病了,而是别人认为你不正常,反而造成一个不好的影响,这是错误的。

  

  学佛,知见、心念要正

  在我们修行当中要明了,虽然万事万物是无常的,但是无常里面有真常。如果无常里面没有真常就没有佛性了,那你怎么能成佛呢?所以无常里面,我们要用一颗真诚心去面对。真诚心就是佛心。不是让我们逃避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找佛心,去找佛去。你逃避到什么地方去啊?你心灵的烦恼、心灵的障碍不除,你到了极乐世界,烦恼相依旧存在。所以十万亿佛国土,是我们十万亿烦恼的隔阂,障碍住我们而已。等你心里面障碍除了以后,真正功夫到了,那佛告诉我们了:这个世界就是净土,净土没有离开过这个世界。

  

  所以虚空法界就是极乐世界。是我们有了分别、有了执着、有了烦恼,才把一真的极乐净土变成了我们烦恼的世界。不是别人变来给你受的,是你自己变的,自己要去受。这个世界本来是一真的,本来和极乐世界没有两样的,这是佛告诉我们的。因为极乐世界充满虚空法界,无处不在。无处不在那为什么我们又看不到?有的人就说了:我看到佛我就相信,你说极乐世界很渺茫,我没看到我不相信。这样的人永远看不到!为什么呢?根错了,方向错了,他怎么能看到呢?唯有返心内观,不断地觉悟,你才能够真正领悟到佛所讲的真正含义。

  

  “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是《华严经》传到中国来以后,翻译成汉语呈给武则天看的时候,她感觉太好了,真的是无上的法宝啊,所以她就题了“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就是愿意理解如来所说里面所含藏的真实意义。

  

  每一个人都希望了解如来的真实义,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位众生遇到佛法都有这个愿望,都想了解如来在说些什么,如来在做些什么,到底是怎么样一个状况?我们想了解。“愿”是我们的一个愿景,都希望了解。 “如来”是我们宇宙当中一切诸佛的本体,我们也是宇宙当中、一切众生当中的一份子,也是我们自己的本体。了解如来真实义,不是了解另外有一个如来,“他”的意思,而是了解我们自己人生的真实义,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们这个渴望就更强了。

  

  有人说净土法门是小法,所谓没有其他法门直接见性,直接成佛。这是错的!每一个法门都是圆满的无上大法,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程度不够,或者是说我们每一个人烦恼太重了,没有感应而已。念佛也能够圆成无上佛道,在这个世间就可以做到。你功夫成片,伏住烦恼,你念佛就可以往生。

  

  到凡圣同居土,就说明你的心里清净到一定的程度,烦恼虽然还在,但是你能够把他给控制住。如果你能够念到“事一心不乱”,那你就成菩萨了,你就自在了;你能到“事一心不乱”,你这生的修行就很自在,生活也很自在。如果加功用行地去修,到“理一心不乱”,那你即使往生到极乐世界,也很快就花开见佛,立刻就成佛了。之所以不能成就,关键的是我们自己的功夫不够造成的。所以说在我们修行的道路上,不能够得少为足,你就用一个平常的心态去修,也不要急着求我立刻就往生,那也是错误的。为什么是错误的呢?因为我们自身的业力没有消嘛。

  

  我们一提到消业障,大家就认为了:是不是身边的众生太多啊?冤亲债主都来找到你了?这种想法对不对呢?其实是不对的。有没有这些冤亲债主呢?有。那为什么又说不对呢?因为我们执着。你嘴里面是念着“阿弥陀佛”,心里面是想的冤亲债主,心和口是不一的。所以冤亲债主是越念越多,你这个佛号是越念越累,最后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错了!冤亲债主也是众生啊,你唯有念到心地清净了以后,你不想帮他,自然也帮他了;你心里面非要想帮助这些冤亲债主,我要念佛啊,你口念的佛,其实你心里面想的装的全是这些冤亲债主,这是错误的,决定错误!

  

  我们要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做呢?我们相信他也是六道轮回里面其中一道的众生,跟着你很好,不跟你也很好。毕竟阴阳两隔,他是他,你是你,不是一道的。不是一道的你天天想,跟他感应道交,将来自自然然就被他拉走了,不是被佛给接走了,而是被你的冤亲债主拉走了。唯有我们认真修行,心地清净了,你的冤亲债主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你想他,他也得不到利益,你真正的心地清净了,有功德了,他才能得到真实利益,所以我们念佛了,给这些…

《学佛要正心、正信、正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