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论圆瑛法师的佛教对联(刘福铸)

  论圆瑛法师的佛教对联

  刘福铸

  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以现代古田籍一代高僧圆瑛法师的《一吼堂对联集要》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从内容和艺术两方面,探讨圆瑛法师在佛教楹联艺术创作方面的主要成就,从另一角度来了解圆瑛这位佛门硕德的道采文光。

  关键词:圆瑛佛教对联艺术

  作者简介:刘福铸,男,福建莆田人,中文系副教授,湖南中南大学文学院特聘研究员,福建省楹联学会副会长。

  圆瑛法师(1878-1953),俗姓吴,名亨春,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出生于福建古田端上村(今宁德市古田县平湖镇端上村),幼失怙恃,由叔叔抚养并指导学习儒经。19岁时生了一场大病,病愈出家于福州鼓山涌泉寺,依涌泉寺妙莲和尚受具足戒。圆瑛习法,由禅入净,禅净兼修,同时兼攻天台、贤首,成为一代佛学大师。有著作近20种,其门人汇编其主要遗著,总称《圆瑛法汇》。〔1〕近年又别有《圆瑛集》、《圆瑛大师全集》等新编面世。

  法师一生以弘法和培育僧才、发展佛教事业为第一宏愿,诗联书法等艺文活动只属弘法余事,然法师天资颖悟,加上刻苦勤奋,虽未措意于诗联创作,而成果却荦荦可观。若把他列为近世诗联大家,也完全名副其实。

  在法师的文学作品中,《一吼堂诗集》的分量最重,也是学者比较重视的。但法师还有数量众多、流传广泛的对联作品,尚缺乏有心搜集和深入研究者。其实,一般人可能没有读过圆瑛的诗作,但在许多佛教圣地则都有圆瑛的题联。如到过古田极乐寺的人,就没有不知道山门圆瑛的题联“得到此间真极乐,不知何处是西天"的。有鉴于此,本文就着重探讨圆瑛在佛教楹联艺术方面的一些成就,领略佛门硕德之道采文光。

  中国自古诗、联不分家。文人之诗集往往附录对联,但也有以对联作品独立成书者,考《圆瑛法汇》丛书中就有“弟子明敬集”之《一吼堂对联集要》。《集要》共收圆瑛创作对联144副,其中挽联、贺赠联、寺院胜迹联等计43副,自题五言对联25副、七言对联56副、八言以上对联20副。比对笔者历年所搜集的圆瑛对联,尚有20多副不在书中,可知《集要》并非法师在对联之全集,但可算是法师对联的精华集要,大体能反映出法师对联创作方面的主要成就。以下就以《集要》为主,兼及笔者搜集而《集要》未收的一些对联,从内容和艺术两方面探讨法师楹联创作的一些特色。

  一、圆瑛法师对联的内容

  萧指今在《一吼堂诗集序》中说:“诗即禅,禅即诗。”〔2〕在此可借用为“对亦禅,禅亦对”。圆瑛所作对联几乎皆与佛教有关,其内容大体可分为寺院联、哀挽联、赠贺联、自题联四大类,以下举例说明。

  (一)寺院庵堂联

  这类对联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所见近50副。所撰联句多能结合实地的历史和地理,写出特色。如法师晚年住持的鄞县天童寺一处就有其题联10多副,〔3〕其中山门联:

  ◎溯晋代开山,历唐宋元明清,太白法灯辉海外;

  从佛门稽古,计汉满蒙回藏,天童僧史耀人间。

  本联结合寺史,写出特色,按天童寺创建于晋永康元年(300)。僧义兴云游南山之东谷,见此地山明水秀,遂结茅修持,时有童子日奉薪水,辞别时自称是“太白金星”化身,自此山名“太白”,寺名“天童”。1225年,曹洞宗第二十三代祖如净禅师住持天童,时日本僧人道元漂洋过海,从如净学曹洞宗,得法后回国创立日本曹洞宗,故日本佛教曹洞宗尊天童寺为祖庭。又如大雄宝殿二联:

  ◎两浙仰禅林,首溯玲珑古迹;

  四海称佛地,群推太白名山。

  ◎如是妙相庄严,主伴齐彰,灵山会俨然未散;

  本来佛身清净,圣凡一体,菩提道当下圆成。

  又如弥勒殿联:

  ◎大肚能涵,断却许多烦恼碍;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浙江、江苏为法师驻锡活动主要地区。足迹所及,多有留句。如苏州灵岩山观音洞据法师之题联小序说,其地因有“观世音菩萨显圣多次”,后人乃在石岩上画像凿石。故所题二联为:

  ◎默祷现金身,不舍大悲示妙相;

  至心称圣号,即蒙显应慰群情。

  ◎周遍十方,说法度生,莲风丕振;

  肇始三际,建亭护岩,净土宏开。

  又有题灵岩山一行堂联:

  ◎修持一行,专至一心,但凭一句洪名,往生极乐净土;

  具足三资,横超三界,圆悟三德秘藏,亲见自性弥陀。

  还有赞观音菩萨一联云:

  ◎具千手眼,照见法界,护持众生,三昧圆通皆自在;

  获二殊胜,示现普门,分身尘刹,万机咸应以无遗。

  20世纪30年代末法师至南通二甲镇香光寺,也题大殿联云:

  ◎无我无人观自在,非空非色见如来。

  江浙其他寺院题联还有如书宁波观宗寺法华坛联:

  ◎先绪继四明,为法忘劳承愿力;妙机融三观,入玄竖拂振家风。

  法师长期弘法于上海,故沪上佛宇所留其手泽亦甚多。如圆明讲堂为法师1933年所创,今佛楼、圆瑛大师纪念堂等处刻有其联10多副。〔4〕佳句如:

  ◎春风化雨万家佛,

  禅意诗情一字师。

  ◎三棒顿开河北旨,

  一声喝震岭南宗。

  ◎催荔迎风摇净影,

  奇花映水送清香。

  藏经阁二联则是圆瑛撰句,弟子明补书,联句为:

  ◎宝藏庄严,尘里剖大千经卷;

  琅函供养,毫端建不二法门。

  ◎大慈大悲,三十二应周尘刹;

  救苦救难,百万千戒化圆浑。

  又如上海龙华寺有法师题联6副。如念佛堂联:

  ◎殊胜法门,老实念佛;

  庄严国土,随愿往生。

  ◎益寿延年,都是培因所致;

  健身顺体,无非植果而来。

  又如三圣殿二联:

  ◎主伴庄严,接引众生,同归极乐国;

  愿行成就,超登上品,亲觐大慈尊。

  ◎虔修一行,加持一句洪名,往生极乐国土;

  具足三宝,圆悟三德秘藏,亲瞻自性弥陀。

  圆瑛法师为闽人,故在福建家乡寺院也题写了不少楹联。如泉州开元寺戒坛联:

  ◎佛是众生慈父,戒为汝等法师。

  1926年题福州象峰崇福寺弥勒殿联:

  ◎终朝笑口常开,度量含容法界;

  历劫慈心久习,菩提成就当来。

  浙、苏、沪、闽之外寺院也还散落一些法师留联。如题广东乳源县云门寺禅堂联:

  ◎照顾话头,不爱他长庆卷席,香岩击竹;

  远离妄想,许会得禾山打鼓,雪峰辊球。

  又如题四川峨眉山报国寺联:

  ◎翻经留作将来眼,问法先空现在心。

  又如题安徽九华山立庵联:

  ◎阅历深时知世态,功夫悟后见天真。

  立庵原名“定慧庵",为清康熙年间化城寺东序寮房之一。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年间住持僧开宗重建,1931年住持瑞祥扩建殿宇时请圆瑛题句。

  (二)哀挽师友联

  法师所作之挽联对象主要为佛门师友,其中多为丛林大德。如“挽七塔寺报恩堂慈运先师老人”对联共有6副,都比较长。其一曰:

  ◎乘愿利生,鉴机施化,远泛三湘之棹,直达四明,弘法传灯,报恩主席,廿年梵刹中兴,实令人天赞仰;

  束担就道,拨草瞻风,不惮千里之程,惴临七塔,禅堂领棒,丈室受衣,一旦慈云忽散,顿教弟子失依。

  七塔寺在宁波江东百丈街,为浙东四大丛林之一,始建于唐大中十二年(858),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在寺前兴建7座佛塔。故俗称“七塔寺”。清光绪十六年(1890),慈运法师任住持,对全寺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和扩建,使梵宇为之一新,一时衲子云集。1895年,慈运专程至京城请颁藏经,得赐“七塔报恩寺”额,为七塔寺的中兴做出巨大贡献,后人设“慈荫堂”以纪念。圆瑛、道阶等大德皆曾亲近和受教于慈运。再举一联:

  ◎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长庚主席,崇寿中兴,至此化导云周,独泛慈航归觉海;

  计十余年岁月,亲觐乎师,法乳常承,心传默受,而今涅唱灭,谁燃慧炬照昏衢。

  本联中列叙慈运禅迹并抒写亲承教诲的感念深情。“长庚”即太白,指宁波天童山。“崇寿”为七塔寺的旧名。

  又如1912年底,中华佛教总会首任会长八指头陀寄禅大师圆寂,圆瑛作长挽联4副,分别用于天童、宁波分部、上海总会、北京4处追悼会。其中上海总会追悼会联云:

  ◎阅历六十余春秋,洵称法门砥柱,自南岳道宏东浙,回思棒喝亲承,直至而今犹痛痒;

  联络数十万僧众,组织佛教机关,为大局力挽狂澜,竟视色身如幻,更于末后见精神。

  又如1941年挽宁波观宗寺宝静法师联,联曰:

  ◎廿载深研教内玄诠,到处指迷拭翳;

  一生大作梦中佛事,于今舍幻归真。

  宝静(1899-1941),号铁峰,浙江上虞人,俗姓王,为1918年谛闲法师在宁波四明山观宗寺创办“观宗学社”中最年少的一个杰出学僧。学社后改弘法社,宝静任副讲。后来宝静多次赴港澳和广东弘法。

  又如1941年挽印光大师联:

  ◎宏阐净宗,唯师为最;高登莲品,与佛是亲。

  印光大师(1861-1941):俗姓赵,名绍伊,字子任。陕西合阳人。出家后,法名圣量,字印光。为近代著名高僧,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

  此外,挽联中也有个别联句是挽对佛教事业有所贡献的教外人物的。如1925年在泉州作挽黄秀襜联:

  ◎三生有约,一见如亲,慷慨解施囊,功德长垂仁寿塔;

  半月相逢,千秋永诀,从容卸尘网,典型如在晚香堂。

  黄为唐代舍桑园建开元寺的黄守恭之后裔。1924年,圆瑛主持开元时,黄氏后裔负责重修法堂、东西塔等工程的费用。其中西塔为黄秀襜独资所修。

  又如1934年作挽福建省主席杨树庄联:

  ◎为党国效劳,正期永享彭龄,堪作中流砥柱;

  是佛门护法,讵料俄游庄梦,顿失内教屏藩。

  杨树庄(1882-1934),字幼京,福建闽侯人,曾任国民革命军海军…

《论圆瑛法师的佛教对联(刘福铸)》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