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圓瑛法師的佛教對聯
劉福鑄
閩南佛學
內容提要:以現代古田籍一代高僧圓瑛法師的《一吼堂對聯集要》爲主要研究對象,著重從內容和藝術兩方面,探討圓瑛法師在佛教楹聯藝術創作方面的主要成就,從另一角度來了解圓瑛這位佛門碩德的道采文光。
關鍵詞:圓瑛佛教對聯藝術
作者簡介:劉福鑄,男,福建莆田人,中文系副教授,湖南中南大學文學院特聘研究員,福建省楹聯學會副會長。
圓瑛法師(1878-1953),俗姓吳,名亨春,法名宏悟,字圓瑛,號韬光,又號一吼堂主人。出生于福建古田端上村(今甯德市古田縣平湖鎮端上村),幼失怙恃,由叔叔撫養並指導學習儒經。19歲時生了一場大病,病愈出家于福州鼓山湧泉寺,依湧泉寺妙蓮和尚受具足戒。圓瑛習法,由禅入淨,禅淨兼修,同時兼攻天臺、賢首,成爲一代佛學大師。有著作近20種,其門人彙編其主要遺著,總稱《圓瑛法彙》。〔1〕近年又別有《圓瑛集》、《圓瑛大師全集》等新編面世。
法師一生以弘法和培育僧才、發展佛教事業爲第一宏願,詩聯書法等藝文活動只屬弘法余事,然法師天資穎悟,加上刻苦勤奮,雖未措意于詩聯創作,而成果卻荦荦可觀。若把他列爲近世詩聯大家,也完全名副其實。
在法師的文學作品中,《一吼堂詩集》的分量最重,也是學者比較重視的。但法師還有數量衆多、流傳廣泛的對聯作品,尚缺乏有心搜集和深入研究者。其實,一般人可能沒有讀過圓瑛的詩作,但在許多佛教聖地則都有圓瑛的題聯。如到過古田極樂寺的人,就沒有不知道山門圓瑛的題聯“得到此間真極樂,不知何處是西天"的。有鑒于此,本文就著重探討圓瑛在佛教楹聯藝術方面的一些成就,領略佛門碩德之道采文光。
中國自古詩、聯不分家。文人之詩集往往附錄對聯,但也有以對聯作品獨立成書者,考《圓瑛法彙》叢書中就有“弟子明敬集”之《一吼堂對聯集要》。《集要》共收圓瑛創作對聯144副,其中挽聯、賀贈聯、寺院勝迹聯等計43副,自題五言對聯25副、七言對聯56副、八言以上對聯20副。比對筆者曆年所搜集的圓瑛對聯,尚有20多副不在書中,可知《集要》並非法師在對聯之全集,但可算是法師對聯的精華集要,大體能反映出法師對聯創作方面的主要成就。以下就以《集要》爲主,兼及筆者搜集而《集要》未收的一些對聯,從內容和藝術兩方面探討法師楹聯創作的一些特色。
一、圓瑛法師對聯的內容
蕭指今在《一吼堂詩集序》中說:“詩即禅,禅即詩。”〔2〕在此可借用爲“對亦禅,禅亦對”。圓瑛所作對聯幾乎皆與佛教有關,其內容大體可分爲寺院聯、哀挽聯、贈賀聯、自題聯四大類,以下舉例說明。
(一)寺院庵堂聯
這類對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所見近50副。所撰聯句多能結合實地的曆史和地理,寫出特色。如法師晚年住持的鄞縣天童寺一處就有其題聯10多副,〔3〕其中山門聯:
◎溯晉代開山,曆唐宋元明清,太白法燈輝海外;
從佛門稽古,計漢滿蒙回藏,天童僧史耀人間。
本聯結合寺史,寫出特色,按天童寺創建于晉永康元年(300)。僧義興雲遊南山之東谷,見此地山明水秀,遂結茅修持,時有童子日奉薪水,辭別時自稱是“太白金星”化身,自此山名“太白”,寺名“天童”。1225年,曹洞宗第二十叁代祖如淨禅師住持天童,時日本僧人道元漂洋過海,從如淨學曹洞宗,得法後回國創立日本曹洞宗,故日本佛教曹洞宗尊天童寺爲祖庭。又如大雄寶殿二聯:
◎兩浙仰禅林,首溯玲珑古迹;
四海稱佛地,群推太白名山。
◎如是妙相莊嚴,主伴齊彰,靈山會俨然未散;
本來佛身清淨,聖凡一體,菩提道當下圓成。
又如彌勒殿聯:
◎大肚能涵,斷卻許多煩惱礙;笑容可掬,結成無量歡喜緣。
浙江、江蘇爲法師駐錫活動主要地區。足迹所及,多有留句。如蘇州靈岩山觀音洞據法師之題聯小序說,其地因有“觀世音菩薩顯聖多次”,後人乃在石岩上畫像鑿石。故所題二聯爲:
◎默禱現金身,不舍大悲示妙相;
至心稱聖號,即蒙顯應慰群情。
◎周遍十方,說法度生,蓮風丕振;
肇始叁際,建亭護岩,淨土宏開。
又有題靈岩山一行堂聯:
◎修持一行,專至一心,但憑一句洪名,往生極樂淨土;
具足叁資,橫超叁界,圓悟叁德秘藏,親見自性彌陀。
還有贊觀音菩薩一聯雲:
◎具千手眼,照見法界,護持衆生,叁昧圓通皆自在;
獲二殊勝,示現普門,分身塵刹,萬機鹹應以無遺。
20世紀30年代末法師至南通二甲鎮香光寺,也題大殿聯雲:
◎無我無人觀自在,非空非色見如來。
江浙其他寺院題聯還有如書甯波觀宗寺法華壇聯:
◎先緒繼四明,爲法忘勞承願力;妙機融叁觀,入玄豎拂振家風。
法師長期弘法于上海,故滬上佛宇所留其手澤亦甚多。如圓明講堂爲法師1933年所創,今佛樓、圓瑛大師紀念堂等處刻有其聯10多副。〔4〕佳句如:
◎春風化雨萬家佛,
禅意詩情一字師。
◎叁棒頓開河北旨,
一聲喝震嶺南宗。
◎催荔迎風搖淨影,
奇花映水送清香。
藏經閣二聯則是圓瑛撰句,弟子明補書,聯句爲:
◎寶藏莊嚴,塵裏剖大千經卷;
琅函供養,毫端建不二法門。
◎大慈大悲,叁十二應周塵刹;
救苦救難,百萬千戒化圓渾。
又如上海龍華寺有法師題聯6副。如念佛堂聯:
◎殊勝法門,老實念佛;
莊嚴國土,隨願往生。
◎益壽延年,都是培因所致;
健身順體,無非植果而來。
又如叁聖殿二聯:
◎主伴莊嚴,接引衆生,同歸極樂國;
願行成就,超登上品,親觐大慈尊。
◎虔修一行,加持一句洪名,往生極樂國土;
具足叁寶,圓悟叁德秘藏,親瞻自性彌陀。
圓瑛法師爲閩人,故在福建家鄉寺院也題寫了不少楹聯。如泉州開元寺戒壇聯:
◎佛是衆生慈父,戒爲汝等法師。
1926年題福州象峰崇福寺彌勒殿聯:
◎終朝笑口常開,度量含容法界;
曆劫慈心久習,菩提成就當來。
浙、蘇、滬、閩之外寺院也還散落一些法師留聯。如題廣東乳源縣雲門寺禅堂聯:
◎照顧話頭,不愛他長慶卷席,香岩擊竹;
遠離妄想,許會得禾山打鼓,雪峰輥球。
又如題四川峨眉山報國寺聯:
◎翻經留作將來眼,問法先空現在心。
又如題安徽九華山立庵聯:
◎閱曆深時知世態,功夫悟後見天真。
立庵原名“定慧庵",爲清康熙年間化城寺東序寮房之一。鹹豐年間毀于兵燹,同治年間住持僧開宗重建,1931年住持瑞祥擴建殿宇時請圓瑛題句。
(二)哀挽師友聯
法師所作之挽聯對象主要爲佛門師友,其中多爲叢林大德。如“挽七塔寺報恩堂慈運先師老人”對聯共有6副,都比較長。其一曰:
◎乘願利生,鑒機施化,遠泛叁湘之棹,直達四明,弘法傳燈,報恩主席,廿年梵刹中興,實令人天贊仰;
束擔就道,撥草瞻風,不憚千裏之程,惴臨七塔,禅堂領棒,丈室受衣,一旦慈雲忽散,頓教弟子失依。
七塔寺在甯波江東百丈街,爲浙東四大叢林之一,始建于唐大中十二年(858),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在寺前興建7座佛塔。故俗稱“七塔寺”。清光緒十六年(1890),慈運法師任住持,對全寺進行了大規模的重修和擴建,使梵宇爲之一新,一時衲子雲集。1895年,慈運專程至京城請頒藏經,得賜“七塔報恩寺”額,爲七塔寺的中興做出巨大貢獻,後人設“慈蔭堂”以紀念。圓瑛、道階等大德皆曾親近和受教于慈運。再舉一聯:
◎爲一大事因緣,出現于世,長庚主席,崇壽中興,至此化導雲周,獨泛慈航歸覺海;
計十余年歲月,親觐乎師,法乳常承,心傳默受,而今涅唱滅,誰燃慧炬照昏衢。
本聯中列敘慈運禅迹並抒寫親承教誨的感念深情。“長庚”即太白,指甯波天童山。“崇壽”爲七塔寺的舊名。
又如1912年底,中華佛教總會首任會長八指頭陀寄禅大師圓寂,圓瑛作長挽聯4副,分別用于天童、甯波分部、上海總會、北京4處追悼會。其中上海總會追悼會聯雲:
◎閱曆六十余春秋,洵稱法門砥柱,自南嶽道宏東浙,回思棒喝親承,直至而今猶痛癢;
聯絡數十萬僧衆,組織佛教機關,爲大局力挽狂瀾,竟視色身如幻,更于末後見精神。
又如1941年挽甯波觀宗寺寶靜法師聯,聯曰:
◎廿載深研教內玄诠,到處指迷拭翳;
一生大作夢中佛事,于今舍幻歸真。
寶靜(1899-1941),號鐵峰,浙江上虞人,俗姓王,爲1918年谛閑法師在甯波四明山觀宗寺創辦“觀宗學社”中最年少的一個傑出學僧。學社後改弘法社,寶靜任副講。後來寶靜多次赴港澳和廣東弘法。
又如1941年挽印光大師聯:
◎宏闡淨宗,唯師爲最;高登蓮品,與佛是親。
印光大師(1861-1941):俗姓趙,名紹伊,字子任。陝西合陽人。出家後,法名聖量,字印光。爲近代著名高僧,淨土宗第十叁代祖師。
此外,挽聯中也有個別聯句是挽對佛教事業有所貢獻的教外人物的。如1925年在泉州作挽黃秀襜聯:
◎叁生有約,一見如親,慷慨解施囊,功德長垂仁壽塔;
半月相逢,千秋永訣,從容卸塵網,典型如在晚香堂。
黃爲唐代舍桑園建開元寺的黃守恭之後裔。1924年,圓瑛主持開元時,黃氏後裔負責重修法堂、東西塔等工程的費用。其中西塔爲黃秀襜獨資所修。
又如1934年作挽福建省主席楊樹莊聯:
◎爲黨國效勞,正期永享彭齡,堪作中流砥柱;
是佛門護法,讵料俄遊莊夢,頓失內教屏藩。
楊樹莊(1882-1934),字幼京,福建閩侯人,曾任國民革命軍海軍…
《論圓瑛法師的佛教對聯(劉福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