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再去看那支香,请问,香在哪里?此香不能永住不灭,遇缘则生变,遇什么缘呢?遇燃烧之缘。此支香并非本来就有,乃经众缘和合而有,又因他缘之毁而无,一切皆无法自主,故说非真有,亦曰无我。它乃经由树木的木屑,磨成很细的粉末,再加以染色,加入香料,还须要人工用黏剂黏在一根细的木材上,而形成一支香的模样。由此可知,若非藉由前面多种因缘的会合,则香不可成,我们所认定的香,实非它本来的面目,乃需依赖众缘和合而成,一旦无常生起,则毁而灭之,故知万法皆为因缘所生法,法无自性,即缘起性空之说。《大智度》论云:“一切诸观中,空观为第一;一切诸法中,涅槃为等一。”若众生知此身乃五蕴假和合之我体,悟入无我真理,则无我、无众生、无寿者。经曰:“离我众生空,离我所法空也。”
大家都会说的一句成语,就是“人生舞台”,果真不错,确实人生如梦戏一场。在人生的舞台上,人人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人按照手上自己所编的剧本,在舞台上表演着一幕幕虚而不实、且变化多端的情节,直至戏终落幕。又说“世间是暂时借住的,双手空空而来,到最后一样是双手空空而去。”反观过往至今一路走来,其中的酸、甜、苦、辣,一切的黑白是非,利蔽得失,如今何在?仔细思虑这些问题,定然会发觉宇宙人生之万象,皆属虚妄,幻化不实故,终归化为乌有,绝对没有任何一件事物能够常存不变、不灭而值得留恋的。故说一切是假有,是空性。虽说是假,虽说是空,但真空境界能生万有,妙运无穷。就好比圆镜,能空能有,缘来则现,缘去则灭,万法自在。也就是说,于一切人、事、物当中应持以随缘尽份想,强求不得,凡所遇缘,来则收,去不留,不拥有、不攀缘,亦不缺乏,人言“无欲则刚”是有其道理的。凡事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清净自性,不受任何境界干扰牵动,潚洒自在,本性自然,所谓的烦恼无边自然断,佛道无上自然成。
“西瓜靠大边”,一般众生多有此习性。不论是世间俗事,或是修行道上,因智慧上的缺乏,不知所措,往往依赖他人而随行之。甚至更喜欢凑热闹,越现希奇古怪之招数者,越能吸引大众,然而究竟有几人会去探讨实际情况,直到吃亏上当到极惨之时,才后悔痛哭,已经来不及了。曾经有位信徒对我说,他有一位朋友,在一个地方被骗了四千万元台币,有一天他发觉事情不对,但却无法了解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听话的一再付钱给人,四千万耶!他赶忙去找对方,欲与他理论,结果再也找不到那个人了,因为那人已经飞到外国去了。我们这位信徒问我说,这要怎么办?我只有回答他,人都已跑出国了,又不知他的去处,你能怎么办呢?一个人若无贪婪之心,绝对不会受骗的。不管他人说他能给我们什么好处,不管他有什么能奈,说归说,他好好他的,与我何干!我们若不贪不求,他又能奈我何!偏偏就有人喜欢这玩意,到处希求好处,结果所得是到处哭诉,怎不好好想想,欲得福,必须要有福种啊!福种从何可得?当然要自己去种才有的,各人吃饭各人饱,福报不可能从空而来,更不可能藉他人之力所能给予,这因缘果报,绝对是精准不误的。愿大众多忏悔多念佛,多在闻、思、修方面下功夫,勇猛精进,福慧自得,正知正见,才不致受他人左右。
未来的弥勒人间净土世界,尚有一特殊之处,即人之身高,长达一丈六尺,一切身相几乎相同,年青貌美,个个庄严,无有多大差别。其时之人民,寿命有八万四千岁之长,绝不会有于中途夭折的现象。不论是男、是女,若有大小解之需要时,很不可思议的,地面自动裂开来承受所有的排泄物。完事之后,地还会自己合并起来,恢复到原来的清净相貌,同时还会在上面,生长出红色的莲花,以蔽其污,使之不留任何痕迹,不生丝毫之秽气,以确保人心之清爽舒畅无扰。想我今人所居之处,地上难得一见清净。以前一不小心的话,就会踩到粪便,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就目前的地球而言,还有某些地方的地面上,遍地是粪便,路人得步步小心,非但如此,还惹得苍蝇满天飞。卫生设备之不足,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不保。更有的厕所打扫不净,以致散发出呛鼻的气味,也够让人招架不住的。
宇宙万法皆为众生心识之所变现。一切的顺、逆、美、丑、香、臭等等,皆是我们的共业所塑造的,非天地对我不公,更非他人对我不好。若见顺情,实乃前世行善积德所致,更须谦卑为是,万万骄傲不得,以免折福,可就太罚不来了。若遇逆境,则应思此乃过去世中,自己所作之不善,今日因缘聚会来报应的,原本自己有错在先,应知惭愧,甘心受报,期勉自己往后小心勿犯,既能增长智慧,又可消一业,同时也是在训练自已的忍辱力,且应更加精进,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若悟性空真理者,则烦恼当下即是菩提。曾经有一位居士对我说:“若我于未来世享有福报之时,又藉着福报而造作种种的恶业,岂不坏了大好前途,这该如何是好?”是的,确是如此。过去、现在、未来三际中之一切众生,能有几人身在福中而能知福惜福,且知更精进的修福呢?然而“人在福中不知福”者,确实是无量无边。多数人因福而造业,其原因之所在,不外乎累世集聚于八识田中之一切业识种子,皆于现前之一期生命中,先后呈现果报。其中过程无有大善之修为,及智慧之开发,故由无明起惑,随业逐流,终究是苦。欲离此苦,应于弥勒菩萨尊前,至诚发露忏悔往昔身、口、意三业所造之贪、瞋、痴等一切罪业,往后复不更作,从此广修善业,严持戒律,如此则可免后患之忧。《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劝发菩提心经》曰:“佛告优波离。善男子善女人。犯诸禁戒造众恶业。闻是菩萨大悲名字。五体投地诚心忏悔。是诸恶业速得清净。”有经为证,清清楚楚,敬请常于弥勒尊前,至心忏悔往昔所造作之一切不如法的罪业,并请常念“弥勒尊佛”。
其实,人常常是处于矛盾的心情状态中,又怕恶报缠身,又想离苦得乐,但却坚持不肯停止造罪。明知是不好的行为,偏就一直的纵容自己,以多方面的理由作借口,来为自己辩解,宽恕自己。就以素食方面来说,明知杀生食肉必惨遭恶报,会导致多病短命、家庭破裂、下地狱等诸多苦报,可是偏偏就嘴馋,就是受不了诱惑。有人说,她想吃素,可是到了市场看到往昔她最爱吃的鱼,让她的内心起了无比的挣扎,直在那儿来回的排徊着,走不出去,买与不买?吃与不吃?当场陷入困境,好苦哦!有这么严重吗?各位请看,吃的欲望强而有力的左右着人心,是多么的恐怖,此乃正与邪之间的拉扯,结果谁胜谁负,自当明了,邪若胜,则苦海有份,只因正定力的薄弱,则受邪魔业障之牵缚,不得出离轮回,应更提高警觉才是,此乃众生因无明(不明因缘果报之真理)起惑(生起贪好食肉之迷惑)而造业得苦。更有人说:“不是我爱吃,实在是它太好吃了。”试想,若有一只老虎,也正虎视眈眈的对着我们人类作如此之想时,将心比心,还能吃得下去吗?须知,被杀、被刮、被抽肠破肚、烹、煎、煮、炸的畜牲界众生们,他们每一位都与我们人类一般平等具有佛性,佛陀这样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要遇了佛缘,精进修学佛法,有朝一日必定成佛!这样杀他、害他,与他结此不共载天之仇, 如此损他不利己之事,试问,罚得来吗?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应慈悲平等以待,不应视其弱而欺之。须知,救众生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菩萨一再的叮咛,苦口婆心的劝导,可千万不要无动于衷,依然故我才好。
最近有很多学佛人,本来都是素食行者,后来接触某些道场,便跟着吃起众生肉来了。损人不利己之事,何乐之有呢?把快乐建筑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更有何道德可言。须知,正法难学,邪法易招。言归正传,在学佛的阶段当中,欲成道,而无慈悲为怀之因素,肯定是不会有成就的。然而慈悲之心亦非容易长养的,只因人心自私自利,我执我爱过甚,唯有透过对正法的思惟和理念的坚持功夫,方可破除魔障。否则的话,连基本怜惜生命的恻隐之心都没有,只有再度再度的随着业力再轮回,出离欲待何时呢?因果循环,如影随形。故智慧菩萨,能洞察因果之利敝,而畏惧造作恶因。然颠倒之辈,不信因果,任性胡为,当果报呈现之际,却又缺乏忍辱之功夫,不甘受逆,又生烦恼,再度堕落。曾经有一位女居士问我说:“请问师父!我有受戒,我可以买蚕丝被吗?”又有一问:“师父!我儿子没受戒,我可以买蚕丝被给他用吗?”贪爱难舍。
释迦牟尼佛于《楞严经》上如此告诉我等:“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又曰:“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为何杀生又负盗业呢?因为被杀者本身,并非在心甘情愿之下而死的,只因人类无情,强行夺其性命,弱肉强食,故亦为盗,盗它生命之意。
十生者,《金刚经》云:“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以上十类众生是为十生。换言之,即三界之内一切众生是,其于因地时,所行之业力各个不同,而产生在形态上有所差异之有情生命。以下简述十生之义:
卵生:如鸡、鸭、鹅、鸟等类。卵从母体出生后,再经由母体体温加以孵化,称为“孵卵”,待时间演变至完成了生命结构时,即自破壳而出。此类之众生,因过去世为人之时,患有贪婪、奸诈、心量狭窄等诸多敝病,而得此卵生之报。
胎生:指人、牛、羊、狗等,初于母胎中之生命,渐次长养完成之身体,方离母体出生于世。凡一切胎生者,皆因过去世贪好淫欲所得之果报。故欲脱离三界火宅,必定断淫。
湿生:如虫、蚁、鱼、虾…
《佛说弥勒下生经直解(如证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