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月溪法师讲念佛法门▪P3

  ..续本文上一页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十遍)

  发愿回向文(慈云忏主作,或念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亦可,面对西方虔心诵念)

  弟子某某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净因增长。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花开见佛,即闻佛来,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我今称念阿弥陀,真实功德佛名号。

  惟愿慈悲哀摄受,证知忏悔及所愿。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极乐刹。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十念法(世事烦杂,不能如前奉持,可行此法。久久专切。亦得往生)

  每日清晨服饰之后。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一气为一念。如是十气。名为十念。但随气之长短。不限佛数。气极为度。其声不高不低。不缓不急。调停得中。连屈不断。意在借气束心。令心不敬。念毕。亦必发愿回向。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肆、四种念佛

  (一)持名念佛出《阿弥陀经》。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二)观相念佛观相念佛,身对佛相,口念佛名,意观想着阿弥陀佛的相。不论纸画木刻泥塑铜铸,供着那样相就观那样相。身口意三业相应,阿弥陀佛身口意三密加持,曰“观想念佛”。

  (三)观想念佛观想念佛,就是修十六妙观。初日观、二水观、三地观、四树观、五池观、六总观、七华座、八像观、九佛身、十观音、十一势至、十二普观、十三杂观、十四上品三、十五中品三、十六下品三。

  (四)实相念佛实相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心中散乱,证凡圣同居土;念到一心不乱,证方便有余土;念到身心两忘,佛念皆空,一无所有,证实报庄严土,是为分证。到此境界,是无记忆空,不是自性弥陀。再提起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向无记忆空那里,将第二句弥陀佛名号追第一句,将第三句追第二句,将第四句追第三句。如是次第,二十、三十、四十、一百、二百句追下去念,无记忆空的无明一破,便见自性法身阿弥陀佛,证常寂光净土,是为满证。即经中所说:“净念相继,得三摩地,证无生忍。”

  伍、念佛果报

  九品往生

  问:常斋念佛的人,与五逆十恶的人,生在西方是否一样?

  答:有品级的,不是一样。

  问:请将生在西方的品级说说。

  答:往生西方分为九品,如左:

  (一)上品上生发三种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三种众生,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念佛、法、僧、戒、天、施),回向发愿,一日至七日,即得往生。

  (二)上品中生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乘,不谤大乘。

  (三)上品下生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回向往生,七日见佛。

  (四)中品上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恶,回向往生。

  (五)中品中生一日一夜持八戒斋,一日一夜持沙弥戒,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回向往生。

  (六)中品下生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极乐,发愿回向往生。

  (七)下品上生作众恶业,不诽谤方等经典。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经典名字,回向往生。七七日乃见观世音及大势至。

  (八)下品中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盗戒,不净说法,应堕地狱。命欲终时,遇善知识,赞说净土,回向往生。六劫乃见观[世]音[及大势至菩萨。]

  (九)下品下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其诸不善],应堕恶道。临命终时,遇善知识,说法安慰,教令念佛。具足十念,回向往生。满十二大劫,乃见观[世]音[及大势至菩萨](人间一百年为西方一昼夜,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为一小劫)。

  陆、示众

  有漏净土

  依有漏心变作之净土也。据〈群疑论〉谓阿弥陀佛之净土,虽由佛之无漏心变现而为无漏。然凡夫之心为有漏,故不得直生彼无漏之净土。但于佛所变之无漏净土上,由自己之有漏心,变作似无漏之净土而往生。其中云:“申言之,即极乐土者。就佛之本土而论,为无漏之净土;就凡夫之所变及受用而论,不免即为有漏之净土也。”此准于唯识家之法相而判之。

  一句佛号

  天亲〈往生论〉云:“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以一法句摄二种清净,(一)器世间清净,(二)众生世间清净。”换言之,即是整个相对宇宙清净。由相对入于绝对,相对净土变为绝对净土。

  度众生

  〈往生论〉云:“菩萨巧方便回向者,谓说礼拜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是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

  净土果报

  离二种讥嫌过,应知,一者体、二者名。体有三种: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诸根不具人。无此三过故,名“离体讥嫌”。名亦三种,非但无三体,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故,名“离名讥嫌”。

  念佛号之力量

  《观无量寿佛经》有九品往生。下下品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是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是名下品下生者。

  难易二道

  谓难行道与易行道也。龙树所立之名目,初地至不退位有二道,自力修行勤苦而后渐达佛位之困难,以如陆路步行之苦,故称之为难行道。反之以信力方便之念佛,得速至佛位之他力道,恰如水道乘船,无何等苦痛而乐,是名易行道。见〈净土十疑论〉。

  生西方后之修行情形

  修行净土法门者,已生西方,并非成佛,仍须修行。但在西方所修之法门,并非念佛,乃听讲经及参禅(出《大阿弥陀经》)。

  生疑城

  修净土者,信心不固,常自狐疑,死后生于疑城。疑城乃出《大阿弥陀经》,弥陀净土之边地,五百岁中不得见闻三宝,名为懈慢界,亦曰胎生,边地,即疑城胎生。真门自力念佛人所生之处。懈慢,为懈慢界。要门诸行往生人所入之土。

  西方净土一生成佛

  修净土已生西方极乐世界,得弥陀教导,决定一生可以成佛。《阿弥陀经》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只说。”

  行愿之别

  生在西方品位高下,全视自己行力。能否生西方,全视自己愿力。每天念佛千万声,如不发愿,则不能生西方,只能得福报。如每天只念十百声,发愿生西,仍能生西方。中峰禅师云:“有行无愿,决不往生;有愿无行,愿是虚设。信、愿、行,如鼎三足,缺一不可。”

  《善导观经疏》云:“如经中说,但有其行,行即孤,亦无所至。但有其愿,愿即虚,亦无所至。要须愿行相扶,所为皆克。”

  宏扬净土

  (一)西斋禅师净土诗(查西斋净土诗)

  西斋禅师参禅未悟,改修净土,非悟后再修净土也。其所作净土诗,皆非悟后语气。

  (二)永明寿禅师及中峰禅师宏净土

  永明寿禅师,悟道后兼宏净土,非修净土也(参考《指月录》)。中峰参高峰,明心见性后兼宏净土,以利益众生,非修净土也。人或误其悟后再修净土,非也。已明心见性,则一悟永悟,无须再修。(参考《中峰广录》)。

  (三)彻悟禅师语录(查《梦东禅师语录》)

  彻悟初参禅未悟,后改修净土。其语录皆是提倡净土,其净土诗及开示,乃采古祖师禅语附会净土者,崇净土而谤禅宗。其实修禅修净,俱是释迦所传大乘法门,不可故为轩轾,使后人生门户之见也。

  (四)莲池大师宏净土

  莲池先修禅未悟,改修净上,虽宏净土,仍赞禅宗。其学行品格高超,实不可多得(参考《云栖法汇》)。

  (五)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修止观法门,未明心见性,故临终求生西方。非明心见性后,再修净土也。

  柒、净土释疑

  禅净双修(《问答录》五二页)

  问:祖师语录,参禅就参禅,并无又参禅又念佛之说,后人倒乱是非。如中峰禅师参高峰禅师,悟道后随机说法,喜参禅者教彼参禅,喜念佛者亦随机阐扬净土,其本人并未修净土,语在《中峰广录》中。如莲池大师先修禅,因未悟,其临终之遗嘱言:我实未悟,因到北京参遍融禅师后,改修净土,语在《云栖法汇》。

  答:以上之辨问不错。

  释迦佛及诸佛之净土

  见性后,自性遍满十方,充塞宇宙。既言十方……

  问:修行明心见性证悟后,将来肉体死了,生东方净土?或生西方净土?如释迦佛、达磨、六祖、百丈、临济、马祖,古今证道人肉体死了,他是在什么地方?又在西方修行见性后,还生那一方?

  答:见性后,自性遍满十方,充塞宇宙。既言十方,则东方西方皆在其内,自性所在之遍满虚空,是常寂光净土,即法身之真净土;至东方西方等,乃报身净土,即假净土。报土者,如我们娑婆世界秽报之不净土。报土者,有成住坏空。净报秽报皆假。如西方净土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所成,如东方净土是药师佛十二大愿所成,如我娑…

《月溪法师讲念佛法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