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楞伽经疏▪P12

  ..续本文上一页萨,复白佛言:世尊,建立诽谤相,惟愿说之,令我及诸菩萨摩诃萨,离建立诽谤二边恶见,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觉已,离常建立,断诽谤见,不谤正法。

  外道未见真如实性,但见世间一切无常,计必有一「常」者,又计万物必有其起因,必有其本体,为欲解决此各种问题,故用脑筋测量,建立种种邪见。因其本未证入真如实性,所建立之断常二见,及各种起因,各种本性,如神我梵天大种极微等,皆是藏识作用,皆是蜃楼海市。又反疑佛所证所说之真如佛性为非,而加以诽谤,大慧欲免此过,故兴此问。

  尔时世尊受大慧菩萨请已,而说偈言:

  建立及诽谤,无有彼心量, 皆非真心所立。

  身受用建立, 外界。 及心 内界阿赖耶识。 不能知,

  愚痴无智慧,建立及诽谤。

  外道建立异因及诽谤正法,皆因未明真如实性,不能明白根身器界等,全是阿赖耶识作用,故斥之为愚痴无智。

  尔时世尊,于此偈义,复重显示,告大慧言:有四种非有有建立, 。云何为四?谓非有相建立;非有见建立;非有因建立;非有性建立,是名四种建立。又诽谤者,谓于彼所立无所得,观察非分,而起诽谤,是名建立诽谤相。

  四种非有有建立者,才非有而以脑筋假设为有也。本非有相而计着以为有相;本非有见,而计着以为有见;本非有因,而假设种种因;本非有性,而假设种种性,皆因未见真如实性,不明藏识作用,而有此四种非有有建立。复不悟其观察错误,而执以为真为是,故谤佛法为非。

  复次大慧,云何非有相建立相?谓阴界入非有自共相,而起计着。此如是,此不异,是名非有相建立相。此非有相建立妄想,无始虚伪过,种种习气计着生。

  非有相建立相者,外道误认蕴界处等所现之自共相为真实,而生计着,不知此乃阿赖耶无始种子习气所现,非真实也。

  大慧,非有见建立相者,若彼如是阴界入,我、人、众生、寿命长养士夫见建立,是名非有见建立相。

  外道不明阴界处虚妄和合,乃八识见相,而执以为实法,建立种种邪论邪见。我者,外道所计也,计身中别有我而运转此身;人者,人量外道也,计神我之量,或大或小,等于人身;众生者,大外道也,以地、水、火、风、空,种大种为生因;寿者,外道所计也,计一切之法,至于草木四大皆有寿命者。长养士夫者,尊贵外道也。计那罗延天能生四姓 (见 《 大日经疏.十二,十住心广名目一 》 )。 凡此等等邪见,皆未见实性,而妄自假设建立也。

  大慧,非有因建立相者,谓初识无因生。后不实如幻,本不生,眼、色、明、界念前生,生已、实已、还坏,是名非有因建立相。

  唐云:谓初识前无因不生,其初识本无,后眼、色、明、念等为因,如幻生,生已有,有还灭,是名无有因建立因。

  非有因者,外道无因论师计自然生,谓一切万物因无,缘亦无,皆自然而生,自然而灭。

  大慧,非有性建立相者,谓虚空、灭、般涅槃、非作,计着性建立,此离性非性,一切法如兔马等角,如垂发现,离有非有,是名非有性建立相。

  非有性建立相者,外道未证宇宙实性,而各自推测假设一种实性,有以虚空为实性者,虚空外道是也;有以断灭为实性者,断见外道是也,立一切之法断灭性空。有以般涅槃为实性者,常外道也,如以梵天为涅槃因,又有以火声方时等为涅槃因。非作者,自然外道也。计一切无作用者,惟由自然。凡此等等,皆本无实性,而用脑筋计量妄自建立者,故曰:「离性非性」,等于兔马等角,有名无实。又如眼病见空中有垂发毛轮,垂发障眼而误认空中有花、有物,亦是非有,妄自建立耳。

  建立及诽谤,愚夫妄想,不善观察自心现量,非圣贤也,是故离建立诽谤恶见,应当修学。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善知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趣究竟,为安众生故,作种种类像。如妄想自性处,依于缘起。譬如众色如意宝珠,普现一切诸佛剎土,一切如来大众集会,悉于其中听受佛法。所谓一切法如幻、如梦、光、影、水月。于一切法离生灭断常,及离声闻缘觉之法,得百千三昧,乃至百千亿那由他三昧。得三昧已,游诸佛剎,供养诸佛,生诸天宫,宣扬三宝,示现佛身。声闻、菩萨大众围绕,以自心现量度脱众生,分别演说外性无性,悉令远离有无等见。

  上段明外道全凭脑筋以测量实性,而建立邪见诽谤;此段则言菩萨修行先明白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相,转识成智,得圣觉智趣究竟。此时已具三身妙用,为教化众生故,现种种身,随缘化导。如妄想自性依于缘起,得百千三昧,八解六道,无有障碍,所谓「随拈一法,皆是佛法」,「于一毫端,现宝王剎,坐微尘里,转大*轮」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心量世间,佛子观察,种类之身,离所作行,得力神通,自在成就。

  明心见性之后,世间与出世间无别,具三身妙用,神通自在,一切现成。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请佛言:惟愿世尊,为我等说一切法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我等及余诸菩萨众,觉悟是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已。离有无妄想,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慧菩萨已略明五法、自性、无我等义,于本体问题,尚未尽懂,故兴此问。

  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今当为汝广分别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处。大慧,妄想自性计著者,说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

  佛言,佛性本无所谓空与不空,非言语所能表示,今汝言空空者,不出于妄想范围,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等语,皆是妄想计着之名,与佛性本体毫无关涉也。此先破其脑筋成见,然后再为说空。

  大慧,彼略说七种空。谓:相空。 宇宙万像。 性自性空。 物性与我性。 行空。 起念。 无行空。 不起念。 一切法离言说空 。不可说。第一义圣智大空。 佛性绝对无所不在,一切法皆佛法。 彼彼空。 相对之空。

  云何相空?谓一切性自共相空,观展转积聚故,分别无性,自共相不生,自他俱性无性故,相不住,是故说一切性相空,是名相空。

  宇宙万象,转变积聚,皆从缘生,而无实相。既明此理,则自共相生而不生,自他俱性而无性,相不生,故无住灭,是名相空。

  云何性自性空?谓自己性自性不生,是名一切法性自性空,是故说性自性空。

  自己者,诸根也;一切法者,宇宙万物也。根尘和合,然后识生,皆无实性,故生而一切法性自性空。

  云何行空?谓阴离我、我所。因所成,所作业方便生,是名行空。

  由无始无明,生一念无明,一念起而成五蕴,故五蕴以一念无明为因,以所作业为缘,而辗转轮回;一念止,复归于无始无明,一念无明空,故五蕴亦空。我、我所者,乃以无始无明为体也。

  大慧,即此如是行空,展转缘起自性无性,是名无行空。

  因一念起而生展转复归于无始无明,无始无明本无自性,故名无行空。

  云何一切法离言说空?谓妄想自性,无言说,故一切法离言说,是名一切法离言说空。

  一切法皆是假名。假名者,脑筋所创造。凡脑筋所造,皆非实在。而实在者,又非脑筋所能造。故世间万法,一离开名字,便归无有。譬如龟毛兔角,有名无实。离开此名,欲觅其物了不可得。一切法皆如是,故名一切法离言说空。

  云何一切法第一义圣智大空?谓得自觉圣智,一切见过习气空,是名一切法第一义圣智大空。

  一切见过习气,皆依无始无明而生,无始无明打破,得自觉圣智,则一切皆变为佛性。真妄不二,一切法皆是佛法,故名一切法第一义圣智大空,乃绝对空义。

  云何彼彼空?谓于彼无彼空,是名彼彼空。

  见彼处无彼物而言空,见此处有此物而言有,全凭脑筋计量,全靠感官作用,乃最下之见也。外道断常,即属于此。

  大慧,譬如鹿子母舍,无象马牛羊等,非无比丘众而说彼空,非舍舍性空,亦非比丘比丘性空,非余处无象马,是名一切法自相。彼于彼无彼,是名彼彼空。

  鹿子人名也,其母即毗佉优婆夷,深重三宝,造立精舍,安止比丘,于中不畜象马等。以彼舍无彼象马而言彼空,实则舍不空,此丘不空,比丘性不空,余处有象马者亦不空,故彼彼空者,皆妄想计着,非绝对之空,乃相对之空也。

  是名七种空。彼彼空者,是空最粗,汝当远离。

  七种空中,惟一切法第一义大空是绝对,余皆相对。相对之中,又以彼彼空为最下,故当远离。欲达绝对空,必先自相空,性自性空,行空,无行空,离言说空,逐渐修习,然后得第一义大空。而彼空是凡愚下见,普通比丘,已无此见,故列最后。

  大慧,不自生,非不生,除住三昧,是名无生。

  佛性本来现成,离于生灭,而有无穷妙用,故曰「不自生,非不生」,然此理非常人所能领会,除非得无生三昧者,方能见之耳。

  离自性,即是无生。离自性,剎那相续流注及异性现,一切性离自性,是故一切性离自性。

  举凡一切流转生灭之法,皆是藏识妄想自性作用,离开因缘和合,即无剎那相续流注种种现像。种种各别之性,即是无生。一切法皆非实性,一入无生三昧,则一切法成实性矣。

  云何无二?谓一切法如阴热、如长短、如黑白。

  阴热、长短、黑白,皆属相对者。有阴然后热始成立,有长然后短始成立,有白然后黑始成立,互对待故。对待者,皆脑筋作用,非真实;惟佛性是绝对者,无长短,无黑白,无生死,一入佛性真如境界,相对者皆变为绝对。生死与涅槃无二,长与短无二,烦恼与菩提无二,生灭与不生灭无二,一切法皆是佛法。

  大慧,一切法无二,非于涅槃彼生死,非于生死彼涅槃。异相,因有性故,是名无二。如涅槃生死,一切法亦如是。

  因有生死,遂有涅槃,因有涅槃故有生死,生死与涅槃,就凡愚二乘观之,其相虽异,但就佛性上观之,一切只有佛性…

《楞伽经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