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以分为三类:第一是关于释尊底传记;第二是释尊亲教弟子们底传记;第三是佛灭后教中大师底传记。关于释尊底传记,除马鸣底佛所行赞五卷以外,最著名和最重要的是公元三十八年竺法护所译《普曜经》。此书唐译作《方广大庄严经》,《佛本行集经》,也是重要佛传底一部。
关于佛亲教弟子底传记,如《中本起经》 、 《佛说兴起经》 、 《佛说义足经》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等,梵本多缺,不能视为雅语佛教文学底正数。关于佛灭后,僧团里诸大师底传记,存在汉译三藏中最主要的,是《付法藏因缘经》。这书历述诸师底行迹,从大迦叶记起,到菩提达磨止,计二十八代,但也没有梵本。
世记经文学是佛教关于世界生成和历程底说明,这类书籍最初见于长阿含底末章。此外还有《大楼炭经》,《起世经》,《起世因本经》,及《立世阿毗昙论》,都缺乏梵本。
故暂不能视为雅语文字,说世界生成和它底历程,常散见放诸经论里头。例如在《阿毗达磨大毗婆娑论》卷第百七十二,《阿毗达磨俱舍论》第十一 、 十二,《大智度论》第十六等等经论里,都可以找出来。
大乘经典最初的发展便是一种名为方广经底经集,现代尼泊尔国所尊底「九法」,便是方广底最古汇集,所谓 「 九法 」 如下:
《般若波罗密八千颂》 《妙法莲华经》。 《普曜经》。
《楞伽经》。 《金光明经》。 《宝严树经》。
《如来不可思议经》。 《禅定王经》。 《十地王经》。
此九法中以《妙法莲华经》最饶文学的兴味,此经提倡对于观自在底崇拜,与提倡敬礼文殊师利底《宝严树经》 (《华严经》) 正相等对。此外还有称赞阿弥陀佛底净土底《极乐庄严经》,对于西方乐土底叙述,也含有浓厚的诗趣,与《极乐庄严经》很相近。而带着譬喻风味底就是《悲华经》。此经记述莲华上佛,经三十劫,住于摩诃不思议底莲华国土里,笔力也很流畅。
《楞伽经》记述哲学的思想,与上述诸经尊重诸佛与诸菩萨底崇拜不同。经中对于印度诸派哲学加以辨正,乃研究印度哲学一本重要的参考书。本经于公元第六世纪始编纂成就,因中国底译本较为早些,所以从汉本可以证得后来加入底辞句。
《禅定王经》 、《金光明经》,与《般若波罗密多经》都是解释佛教教理底典籍。般若是大乘经典中最重的哲学著作,全书所注重底在空论底认识。以菩萨六波罗密,尤其是以般若(智慧)底到彼岸,为最高最完全的修行。相传此经初出有十二万五千颂,后来渐减为十万,二万五千,乃至八千颂。但另一说以为八千颂是本经底原形、后来渐次扩大而成十二万颂。二说似以后说为合,这经底缩本,便是佛教徒日常所诵底《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而最简明的便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方广经中可以注意底还有《宝积》 、 《维摩诘经》 、 《解深密经》 、 《虚空藏经》 、 《月灯经》等。
大乘底论藏文学都是出自学匠之手,此中首出的论本篇龙树观底《中观本颂》。龙树以中观建立他底学派,其主旨都在这论表示出来。《中观本颂》以外,世传龙树底著作还有许多,但伪撰底也不少。他底法《集名数经》为佛教术语集,友书相传是他寄给他底王朋讨论佛教教理的书信,共有一百二十三颂。后来只有西藏传底梵本,中国译本有众铠底《劝发诸王要偈》,及义净底《劝诫王颂》。
圣天也是古代大乘底宗匠,现存关于他底著作,只剩些教理传底梵文残片。而中国三藏里,却有《百论》相传是出于他底手笔,世亲作底注解。
与中观派底龙树对立底是瑜伽派底无着。此派所主张底是唯识论,以为除意识以外,没有任何事物存在。此派底主要著作为关修瑜伽行底《瑜伽师地论》,托为弥勒菩萨底教示,或者是无着底著作也未可知。论中菩萨地底梵本现仍流传,其余的已经佚掉。又《大乘庄严经论》一书,利末也断为无着底著作,实在只有颂释是他作底。
世亲与无着为兄弟行,现存他底著作除《俱舍论》以外,还有《唯识三十颂》 、 《唯识二十颂》 、 《辩中边论》等等。
月宫是佛教底文法家 、 诗人和思想家。他是崇尚无着学派底一位大师,他底教义上的论敌是与他同时底月称。义净于公元六百七十三年渡印度时,月称还生存着。月宫写了很多赞歌,多半散佚。现存底只有一部宗教的诗歌徒弟书写法诗,此诗用优雅的钦定诗体说明佛教教理。
在大乘佛教后期底学匠兼诗人中,当以生于公元第七世纪底寂天为最有名。相传他生于苏罗斯陀罗,今之底〔帝〕王家。因受救度母底教示,便捐弃王位。从文殊师利菩萨修习瑜伽行,因解咒术,得为五师子王底大臣。后复出家以比丘身示寂。现存他的著作有《大乘集菩萨学论》、《经集论》,和《菩提行经》 。 《大乘集菩萨学论》是着 者所集各经底注释,为大乘佛教底教科书。
赞稚语佛教文学于秘密仪轨底原本此别类的更多流传,秘密仪轨文学包含赞 、 陀罗尼,和秘密本咒。大乘经与往世书本很相近,而佛赞中乃有许多已入于往世书里,如尼泊尔底大赞,所收底自生往世书,最显著的例。
在这书里「自生」或「最初佛」这个名辞是对于佛陀一神化底教义所用底。
佛赞与崇拜遍人天和大自在天底赞词没有什么差别,有些赞是用大诗或钦定诗底体裁写底。甘露难陀所作底 〈二十五善赞 〉 ,金刚授底 〈 世主百赞 〉 都是大诗底体裁。 〈 四十九赞 〉是赞美释迦牟尼与诸佛菩萨底诗歌。古代印度称赞诸天名字底歌赞在佛典里也集为《妙吉祥真实名经》,存在抄本里底还有 〈 普贤行愿赞 〉 、 〈七佛赞 〉 、和 〈 百兽赞 〉 等。
救度母是观自在底女性现身,关于赞颂她们底诗歌也不少。这些赞也是用大诗底体裁。迦湿弥罗诗人一切智友所作底 〈圣救度母持冠赞 〉 共有二十七首赞词。此诗底作者相传生于公元第八世纪底前半叶,他是一个王底女婿。自把家财布施了以后,便出家为比丘。此外还有赞扬〈 圣救度母一百八名赞 〉 和 〈 圣教度母二十一礼赞 〉 都是赞礼救度母底诗歌。月宫也是崇拜救度母底,他所写底赞诗,现在还有一种名 〈救度母成就百赞 〉 。
大乘典重要的一大部份是陀罗尼或总持,乃是一种巫术的文句,用来咒咀恶魔和祝福底。在吠陀时代已经有所谓密咒。这种咒在阿闼婆吠陀或禳灾明论里很多。南宗底佛教徒在锡兰地方也会用他们最优美的经典来做符谶,他们叫这种符谶做「波栗多」;或北宗大乘佛教用咒底行为更多。大乘教很多的天神是从印度教借来底。因为这个原故,祭祀明论里在密仪上所用底秘密的言语和音缀,也随着诸天介绍到佛乘上头。最能将编纂密咒底目的表示出来底便是《大云请雨经》。这经是佛于龙宫为龙王难陀及优波难陀说底。佛命诸龙爱护印度,为诸有情作霖雨。这种善法名为「慈悲善意」,能使众生脱离苦厄。佛于是授龙王以陀罗尼名一切与乐。当天旱时,佛教便用这具有巫力底陀罗尼来请雨。在阿含里,陀罗尼底成分已经很多。到大乘时代,便尽量地发展。这个可以看出大乘的信仰渐次反到崇尚密仪底祭祀上头,进一步便把这特出的宗教源泉再汇入印度教底大河里。陀罗尼的目的在祈禳,关于恶星底影响,牛鬼蛇神底侵犯,灾病底发现,都可以用陀罗尼来拔除它们;又寿命底延长,战争底胜利,极乐世界底往生,也都可以因诵陀罗尼而求得。自陀罗尼产出后,佛教再返到巫术宗教底地位,而失却它底特彩。
尼泊尔底佛僧常受持五大护秘经,是由五种陀罗尼编成底。五种者:一、密护出离罪孽及其他凶恶底《大随求陀罗尼》;二、抵御恶鬼底《守护大千国土经》;三、抵御蛇鬼底《佛母大孔雀王经》;四、抵御恶星、野兽、毒虫底《大寒林望难拿陀罗尼》;五、袪除疾病底《大护明大陀罗尼经》。
还有许多陀罗尼是佛教哲学或教义底口诀。例如《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末后底偈是般若波罗密多 (智慧到彼岸)底精髓。诵者直宣梵音,不讲意义,也能了悟,证得到彼岸智。又古代的大乘经常为后人加入许多陀罗尼,如《妙法莲华经》中第二十一和 二十六两章底咒语,都是后来加上去底。《楞伽经》最古的汉译是公元四四三年功德贤底《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功德贤底译本还缺末后二品,到后来底译〔本〕纔才发现了。可见在公元第四世纪以前,《楞伽经》还没有陀罗尼附加在里头。
秘密本咒或檀多罗是佛教文学里可注意底一部份,从他可以看出佛教底理智生活完全堕落底象征。秘密本咒或檀多罗密轨文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仪式秘密本咒和行事规则秘密本咒;二、是修瑜伽行底瑜伽秘密本咒。最好的是属于第一类底本咒,它们是古婆罗门仪式底本质底复现。如本初业灯完全用古婆罗门教底仪式经典底体裁来记「本初业菩萨」,或大乘教徒中等传授记成正觉者起居行事种种的仪注。这部本初业灯在经藏里名为 《根本经 》 。信者每日祈祷礼拜时都要 [ 口奉 ] 诵它。属于修瑜伽行底秘密本咒比较地多,这类文学都是中观派和瑜伽派底密仪,目的在达到对于空底最上智慧。但在仪轨上,行者只注重在禁欲 、冥想,或静坐上头。在修行底历程上,甚至采用关灵术、咒诅、催眠术,和肉体的兴奋法。对于肉体的兴奋,行者有时用强烈的饮料,和作男女交会底行为。所以这类文学是神秘主义、巫术、和爱欲混合起来底仪轨。在这类密咒里,真正的佛教已经灭绝。它们却与自在天派底秘密本咒很相同。它们底内容多注重在「五摩」上头,所谓「五摩」即摩安娑 (肉) ,摩差耶 (鱼) ,摩陀耶 (酒) ,摩邬陀罗 (或母陀罗,印,神秘的举动) ,和摩爱途拿 (淫欲、交会) 。五者之中,以第五种行为最为重要。这样看来,修秘密行底瑜伽师所行底道路与本初的佛教很相违背底情…
《世界各国大乘佛法用功概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