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明末佛教研究 第四章 明末的居士佛教▪P5

  ..续本文上一页佛教缁素,几乎全在明末的时代自神宗的万历年代至明朝王统灭亡(西元一五七三─一六六一年)的九十来年之间。明末的社会并不理想,但是文化发达,人才辈出,而形成新的力量,可能与西洋文化如天主教的入侵,及北方民族的茁壮,流寇四起,战祸与天灾的连绵,有着很大的关系,使得民族精神自奋自觉,民心要求长治久安。此正所谓疾风劲草及乱世忠臣的写照。

  

  明朝的佛教著作,不论出于僧侣或居士者,凡有相当价值的,几乎都在明末的阶段。现在先将《居士传》中列有传记或见到名字者所写的著作而被收在《卍续藏》中的列表如下:

  

  作者著作名称卷数作成年代现存《卍续藏》李卓吾(贽)华严经合论简要4不明七册般若心经提纲1不明四一册净土决1不明一○八册曾凤仪楞严经宗通10不明二五册楞伽经宗通9不明二六册金刚经宗通7不明三九册金刚经偈释2不明三九册王肯堂(宇泰)成唯识论证义101613八一~八二册因明入正理论集解11612八七册焦弱侯(竑)楞严经精解评林3不明九○册楞伽经精解评林1不明九一册法华经精解评林2不明九三册圆觉经精解评林卷上不明九四册瞿汝稷(元立)指月录321602作序一四三册严敏卿乐邦文类序1页不明一○七册庄广还(复真)净土资粮全集81595一○八册袁宏道西方合论11599一○八册

  

  见于《居士传》而未收于《卍续藏》之著作则有:1.赵大州的《二通》、《求放心斋铭》。2.陆与绳的《刻五灯会元序》。3.鲍性泉的《天乐鸣空集》(注一)。4.陶周望的《放生诗》、《放生解惑篇》。5.瞿元立的《径山藏导文》。6.王弱生的《弥勒忏》。7.袁了凡的《功过格》。8.曾端甫的《通翼》、《护生篇》。9.赵凡夫的《护生品》。10.姚孟长的《佛法金汤征文录》(注二)。以上这些作品的内容,虽其部分已无法找到,然从篇名看来,大致可以明白。值得注意的是弥勒信仰及放生的运动,尤其是放生的风气非常普遍,从《居士传》中看到除上面介绍的三位居士写有放生的文章之外,尚有杨邦华、黄平倩、程季清、虞长孺、周景文等的放生事迹,更有陈用拙创放生社、刘玉受立放生会,钱伯韫于临终时饮放生池水等的记载。

  

  另有未见于《居士传》却有重要著述被收入《卍续藏》中的明末居士,在此也必须予以介绍:

  

  作者著作名称卷数作成年代现存《卍续藏》钱谦益(牧斋)楞严经疏解蒙钞361651-1659二一册般若心经略疏小钞21596-1598四一册紫柏尊者别集41660一二七册林兆恩般若心经释略1不明四一册般若心经概论1不明四一册金刚经统论1不明三九册谢观光般若心经释义11587四一册般若心经释疑11587四一册诸万里般若心经注解11577四一册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11609四二册凌弘宪楞严经证疏广解点释101621二二册陆西星楞严经说约11596八九册楞严经述旨101601八九册夏树芳名公法喜志4不明一五○册杨起元维摩经评注14不明三○册施尧挺准提法要11612-1613一○四册谢于教准提净业31623一○四册郭凝之五家语录(与圆信合编)51630一一九册林弘衍雪峰义存禅师语录21626散木序一一九册玄沙师备禅师语录3不明一二六册许元钊云门麦浪怀禅师宗门设难11620一二七册朱时恩佛祖纲目421610-1631一四六册居士分灯录21631一四七册高承埏八十八祖道影传赞补4不明一四七册陶明潜先觉集21612一四八册

  

  我们可由本节的前后两张表格中的资料看出,《居士传》的作者彭际清,对于明末居士之有重要的佛教作述者,仅录用了七位,漏列的则有十八位之多。《居士传》的撰述,据其「发凡」中自谓:「是书始事于庚寅(西元一七七○年)之夏,削稿于乙未(西元一七七五年)之秋。」乃是西元十八世纪七○年代的事,他却忽略了许多活跃西元十六及十七世纪之间的居士们的事略及对佛教文化所作

  

  的贡献,其原因何在?不得而知(注三)。

  

  综合《居士传》及《卍续藏》所收明末居士们的佛教著述的书目看来,关于《心经》的计七种,关于《楞严经》的有六种,有关《金刚经》的计三种,关于净土行的计四种,关于禅史传记及禅门语录的合计九种,至于其他如《华严经》、《法华经》、《圆觉经》三经,仅各有一种,《成唯识论》、《因明入正理论》也各一种,关于《楞伽经》则有两种。

  

  以此可知,明末的居士,思想的指导,是以《楞严经》、《心经》、《金刚经》为主。宗教精神的支持,则净土的势力虽强,靠向禅的力量也是很强,对于多数的知识分子,禅的魅力始终不竭。所以云栖袾宏,被后世尊为莲宗八祖,在其当时,亦被称为「莲池禅师」(注四)。

  

  注解

  

  《天乐鸣空》为鲍性泉(宗肇)所集,计三卷,未被收入藏经,现有存于日本龙谷大学二○九九.七六编号的贞亨五年刊行本。姚孟长的《佛法金汤征文录》共十卷,现存于日本京都大学一九七.三号的青照相本。根据《居士传》的作者在「发凡」中所述的取舍标准谓:「护法之文,须从般若光明海中自在流出,乃为可贵,是书所载,非其真实有关慧命者,概弗列焉。……元明士大夫文字类多出入儒佛,亦必其行解相应,始堪采择。」《居士传》卷四二「庄复真」条下有云:「(复真)偶出游杭州,遇一翁,与之语学佛,翁曰:『子学佛谁所师?』曰:『未也。』翁曰:『子不读柳子厚服气书乎?云栖有莲池禅师者,近在此,盍往师之。』」(《卍续藏》一四九.四七四页B)

  

  第十节后记

  

  本文初稿发表于一九七八年九月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召开的国际佛教学研究会第三次大会,定稿完成于一九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在纽约的禅中心。此期间由于每三个月即往返台湾与纽约一趟,虽将初稿经常携来带去,终以事忙,未及完稿,现在为了《华冈佛学学报》的第五期出版,在禅讲之间抽出一周的时间,将之整理完成。在我以往各稿之中,这是一篇最难产的东西了。

  

  

《明末佛教研究 第四章 明末的居士佛教》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金刚经讲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