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明末佛教研究 第四章 明末的居士佛教▪P4

  ..续本文上一页》一四九.四七四页A)

  

  《居士传》卷四八「陈用拙」条有云:「用拙首为募金,构禅院,县中诸搢绅创放生社,请用拙司之,常以私钱佐其费,所放生物不赀。」(《卍续藏》一四九.四九一页C)

  

  《居士传》卷四九「周景文」条有云:「景文为倡募,广其放生之池。」(《卍续藏》一四九.四九二页B)

  

  另有:1.《居士传》卷四一「杨邦华」条的「放诸生物」。2.《居士传》卷四二「黄平倩」条的「得俸钱,辄买生物放之」。3.《居士传》卷四八「程季清」条的「自号十愿居士,里中放生、度鬼、礼忏、诵经诸会,必季清为之导」。

  

  《居士传》卷四八「丁剑虹」条有云:「所至辄以佛法劝人,法应杖者,听纳米以赎,赡诸狱囚。遇夏月,修狱舍,给诸囚香薷饮、葵扇。冬月与之椒姜。择医视病者。人与念珠一串教令念佛。」(《卍续藏》一四九.四九○页A)

  

  《居士传》卷五二「熊鱼山」条有云:「鱼山在狱年余,以佛法摄狱中人,昼二时礼诵,夜演蒙山法,拔瘦死者。又为狱中人说《心经》,因笔之为《心经再传》。」(《卍续藏》一四九.四九九页D)《居士传》卷四五「袁了凡传」有云:「万历十四年成进士,授宝坻知县,了凡自为诸生,好学问……终以善行迟久未完,自疚责。一夕梦神告曰:『减粮一事,万行完矣。』初宝坻田赋每亩二分三厘七毫,了凡为区画利病,请于上官,得减至一分四厘六毫。神人所言,指此也。县数被潦,乃浚三坌河,筑堤以御之;又令民沿海岸植柳,海水挟沙上,遇柳而淤,久之成堤,治沟塍、课耕种,旷土日辟,省诸徭役以便民。」(《卍续藏》一四九.四八二页A)

  

  《居士传》卷四九「周景文」条有云:「尝曰:吾为刑官六年,从不敢一用夹棍。」(《卍续藏》一四九.四九二页B)有关政治迫害及壮烈殉于明王朝的居士事迹,请参阅本文第八节。

  

    第八节明末居士遭受政治迫害及与流贼相抗

  

  明末的时代,政治并不清明,弄臣专权,贤明正直之士,大多不能见容于当令的权贵,因了政治的因素,被诬陷迫害的,不仅是政府的官吏、士大夫、读书人,也波及到了佛门的缁素。高僧长老之中,即有徧融真圆、达观真可、憨山德清等三位,受到了政治迫害(注一)。《居士传》中所载的明末居士之中,至少也有十二人,遭受了政治的迫害,现在分别列表介绍如下:

  

  姓名遭受迫害的事实《居士传》卷数陈廷祼名瓒,江南常熟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官刑科给事,中劾罢严嵩余党,又请录建言废斥者,忤旨杖六十,除名,家居,一意修西方净业。卷四二李卓吾卓吾喜接人,来问学者,无论缁白,披心酬对,风动黄麻间。时有女人来听法,或言女人见短,不堪学道。卓吾曰:「人有男女,见亦有男女乎?且彼为法来者,男子不如也。」既而麻黄间士大夫皆大噪,斥为左道惑众,欲逐去之。……复为言官所劾,下诏狱,狱成勒归原籍。卓吾曰:「吾年七十六死耳,何以归为!」夺刀自刭死。卷四三袁了凡后七年,擢兵部职,方司主事,会朝鲜被倭难,来乞师经略,宋应昌奏了凡军前赞画,兼督朝鲜兵。提督李如松,以封贡绐倭,倭信之不设备,如松遂袭,破倭于平壤。了凡面折如松,不应行诡道,亏损国体,而如松麾下又杀平民为首功,了凡争之强,如松怒,独引兵而东,倭袭了凡,了凡击却之,而如松军果败,思脱罪,更以十罪劾了凡,而了凡旋以拾遗被议,削籍归。卷四五

  

  周景文会魏忠贤擅权党祸作,嘉善魏大中被逮过苏,景文往饯之,与同卧起三日,旗尉屡趣,景文怒骂忠贤不已,旗尉归,以告忠贤,御史倪文焕承忠贤旨,劾景文不当与罪人连姻,且诬景文署选郎时赃罪。忠贤即矫旨削籍。……既至京,下诏狱,坐赃三千金,被考时大声呼曰:「汝不畏天地耶,奈何必欲置吾辈死,天下忠臣义士多矣,汝能尽杀耶?」更极口骂忠贤,镇抚官许显纯命椎击其齿,齿尽落,显纯自起问曰:「复能骂魏公否?」景文噀唾血其面,骂益厉。遂于夜中潜毙之。明年庄烈即位,诛魏忠贤。……赠景文太常卿,谥忠介。卷四九姚孟长天启五年,党祸既作,孟长以母丧归,给事中杨所修以孟长负东林望,劾为缪昌期死党,遂削籍。崇祯初,起左赞善,再迁右庶子,日讲官,又为温体仁所嫉,左迁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平居归。卷四九黄元公时,明政不纲,元公数上书当路,言寇祸,不纳,遂披剃入庐山。……已而,南京立福王,大学士姜日广荐起之,授仪制主事。我(清)兵下南京,元公方寓能仁寺,榜其名于门,遂被逮。大帅者元公同年友,谕降不从,欲以善知识礼全之,亦不许,居狱中,作《明夷录》以见志。既大帅复遣骑谕降,不从,乃引出通济门外,过水草亭,元公北面叩头,坐受戮,颜色不变,行刑者惮之,举刀輒手颤堕其刀,易卒亦如之,元公厉声曰:「何不刺我心?」刺其心,乃死。卷五一

  

  黄介子国变后,回-县人张大圆弃官归,约介子俱隐,结白社,为终老计。介子不可,曰:「不举事何以报国,不授命何以成人?」我师(清兵)下江东,江阴典史陈明遇等,起兵城守,介子与门人徐趋,集众行塘应之,城陷逸去。已而事露见执,当事者欲轻其罪,以盗论。介子不可曰:「毓祺(介子字)岂为盗者?」将刑,其门人告之期,作绝命词,遂取袭衣自敛,跌坐而化。卷五一黄晞与周氏(黄介子的儿子)晞,亦系狱,晞妻周氏,当没官,自缢不死,绝粒数日者再不死,赴水不死,再吞金不死,自刎不死,终自缢而死。……晞被系周日,诵〈大悲心咒〉,至死神气不乱。卷五一黄蕴生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杜门不出。福王时诸进士悉授官,蕴生独不起。南京城破,我师(清兵)至嘉定,士民共推前浙江右参政候峒曾为主,峒曾者元演、元洁父也。蕴生与昌全、云蛟等并婴城固守,且一月,大雨,城陷,峒曾挈二子沈于池,蕴生入僧舍,与渊耀相对缢。昌全、云蛟并死之,昌全妻亦从死。卷五二

  

  金正希崇祯元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明年我师(清兵)薄京城,正希慷慨上言防御策,荐布衣申甫,有将才,庄烈以甫为副总兵,募新军数千人,改正希御史参其军,既而甫出战,没于阵,正希言浸不用,遂谢病归,后屡征不起,家居益锐志学道。……顺治二年,我师(清兵)破南京,徇诸州县,正希率兵,扼险拒守,唐王在闽,授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进兵下宁国、旌德诸县,我师间道袭破之,正希被执。途中与长兄书曰:「……我家为王事勤劳,死者死得其所,即流离散亡者,亦流离散亡得其所。」……遂致命。卷五一熊鱼山崇祯十三年,周延儒复相,举错失当,鱼山疾延儒所为,因责。延儒所善,孙晋、冯元飙、吴昌时,令为延儒陈祸福,延儒日益甚。无何大清兵入塞,鱼山条上六事不报,及畿辅被兵,诏许官民,得请见言事。鱼山请以军事见,遂言辅臣不称职,专以情面贿赂用人,坏天下人心术,帝疑其有私,征诘再三,命具本,本上,帝方倚重。延儒恶其言切,遂下锦衣卫,狱究,主使拷掠惨酷,鱼山更尽摘发延儒所为奸利。……至午门杖一百,仍系狱。鱼山在狱年余,以佛法摄狱中人。……再传当受杖。……时惟默诵观世音号,自一至百,血肉糜烂,弗觉也。……延儒得罪赐死,言官多救鱼山者,不听。而刑部仍拟赎徒,复不许。时崇祯十六年也。明年遣戍杭州,三月抵戍所,而流贼(李自成)遂以是月陷京师矣!……唐王在闽,起鱼山工科给事中,累官东阁大学士,以病乞休,寓汀州,城破遂为僧,更名正志,号蘗庵,得法于灵岩继起禅师。卷五二

  

  另有蔡惟立及刘长倩两人,对于保卫社稷,抵抗流寇,抵死效忠明朝王统的记载,也是可歌可泣:「(崇祯)十六年,流贼陷陕西,惟立帅三千兵,拒贼河上,三败之。而贼复自西安破榆林,逼太原,晋王手书召之还,贼遂渡河陷平阳,攻太原,惟立誓众死守,巡按御史汪宗友,劾惟立不当归太原,遂解职听勘。或谓惟立曰:『事急矣,委之可也。』曰:『不可。』曰:『移镇候代可乎?』曰:『不可。』贼使使招之降,斩其头悬于城上。贼薄城,御之,所杀甚众。城陷,北向再拜,出遗表付使者,至三立祠,自缢死。」(注二)

  

  蔡惟立面临的是流寇李自成,另黄子羽及刘长倩所面临的则是流寇张献忠,

  

  有关刘长倩的贞烈记载,则很简要:「后归邛州,张献忠陷蜀,群议乞降,长倩曰:『如何提笔写得个降字。』被执,席地坐,骂不绝口,坐脱去。」

  

  以上所介绍的居士们,与一般人士指摘信佛是消极或遁世的形象,完全不同,而他们都是忠臣义士和烈女,虽然信佛虔诚,且多有修持的体验,读到他们为了忠君报国虽死而谓死得其所的殉难事迹,若有人再说佛教徒是遁世逃世的话,实在太不公平了。

  

  明末社会多乱,朝廷也不算英明,尤其出了几位嫉贤害能的辅臣,使得国事日非,贤良被祸。

  

  从上来所引的资料中,看到了严嵩余党、言官、李如松、魏忠贤、杨所修、周延儒等人的奸伪诬妄及无能,也见到了满清大军自东北南下之时,许多英杰之士,壮烈地殉国了,又见到流贼犯乱之际,佛教的居士之中,竟有三位是宁死不降的忠贞之士。

  

  有一点是值得注目的,这些受到政治迫害的居士们,由他们所修行的法门,以及所亲近的僧侣而言,很明显地,大多属于禅行的系统。也可以说,禅者大多有大丈夫气,至少有豪杰之气,故少想到私人一己的利害,义之所在,虽死不惜。

  

  注解

  

  参看圣严着《明末中国佛教の研究》第一章第一节第二项。《居士传》卷五一(《卍续藏》一四九.四九五页A)。

  

  第九节明末居士的佛教著作

  

  明朝的朱氏王朝,共计二百九十三年,可是凡为重要的…

《明末佛教研究 第四章 明末的居士佛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金刚经讲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