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分成七个各自独立的学院,每院有一位大喇嘛「堪布」负责,它的财富据说不在西藏政府之下。全寺住众七千七百人。
(七)色拉寺:此寺位于拉萨之北约三英里处的山坡之麓,系为宗喀巴的另一位及门弟子敛样所建,层楼碉房,参差高耸,层层相迭,三座大殿,金顶插天,极其壮丽。全寺分成四个独立的学院,住众五千五百人。寺中藏有金刚杵一枚,长近二尺,一端如三棱锏,一端成人头形,相传是在建造此寺之时,由西天竺飞来,藏人敬畏,每岁十二月(约二十七日)迎至布达拉宫,首由达赖顶戴,再传返色拉寺,任由百姓前往顶礼。
(八)札什伦布寺:此寺位于后藏,与后藏首府日喀则东西毗连,近于雅鲁藏布江之南岸与年楚河的出囗会合之处。系第一世达赖喇嘛所建,背山临河,殿宇宏敞。共分四个学院,三院为学显乘教义,一院进修密乘咒经;每院又各分四级,循序向上。自第五世达赖之后,此寺即成为班禅的系统。全寺住众三千八百人,盛时则达七千人。
西藏佛教的法器
所谓法器,是指法物器具,包括供具和用具。这在佛世,就已规定比丘应备三衣、钵、具、滤水囊等,在流传于中国的梵网菩萨戒中,也规定头陀比丘须备十八种物。不过,原始佛教,非常朴质,不若后世密乘之重视繁复的仪轨及各种场合所用特定的法器。因此,西藏佛教之重视法器,也是密乘的特色之一,主要是晚期印度佛教吸收了印度教中的可取之物而传入西藏,其中也有受自棒教的。中国内地的佛教,古来对法器的使用也很朴质,后来受道教及密教的影响,特别是到元朝之后,法器的名目始日渐繁多。
西藏的法器,名目极多,现就其常用而主要的,可分为如下的六类:
(一)礼敬用的:1.袈裟,此与中国的衣,义同而式异。2.挂珠,此珠分有菩提子、金刚子、莲子、水晶、珍珠、珊瑚、琥珀、玛瑙、玻璃、青金、白金、木槵子、人头骨等的种类;修何类法,即选用一定种类的珠子挂于项间。3.哈达,此为绢织特制的长方形纱帛,乃藏人社交中必备之物,送礼、拜客、谒见喇嘛,乃至与友通信,均须赠献哈达,用表敬意;因有身分的不同,所用哈达也分大小、长短、阔狭,用时均有定制,不得混同。
(二)称赞用的:1.钟,此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型式。2.铎,此有金舌和木舌的二种。3.鼓,此分有大鼓、腰鼓、羯鼓、铜鼓等类。4.铃,此分大小种种。5.铙钹,大的称铙,小的称钹。6.筚,样子同笛。7.骨笛,此用人骨制成。8.六弦琴等。
(三)供养用的:1.香炉,式样很多。2.灯台,也有很多式样。3.水盂。4.供献器,例如瓶、盘、盆、钵、杯、碗等等。5.幢,此有羽毛、宝合、丝绢等类,式样有如旗节。6.旛,此有长短、大小各等,式样如船上用的风旗。7.华盖,也有种种不同的式样。8.璎珞,戴在头上为璎,挂于身者为珞,系用珠宝缀成。9.花鬘,分有长、圆、圈、条等式,也是用诸种花宝缀成。10.花笼,此系用作盛花的器具,质料分有金、银、竹、木等类。
(四)持验用的:1.曼荼罗,此为修持密法所用的坛,分有方、圆、三角等三种式样。2.念珠,此与挂珠不同者,是珠粒较小,而且挂珠皆为一百零八粒,念珠则有一百零八粒与一千零八十粒的两种(此一珠数正与印度教湿婆派之一所用者相同,然亦正合于佛教的百八烦恼之数)。3.金刚杵,此分有一股、三股、五股之三种,质料则有金刚与香木之别。4.杵钤,也分有一股、三股、五股的三种。5.轮,其式样甚多。6.鼓,分有大鼓与鸡娄二种。7.引磬,此与中国所用的相同。8.木鱼,也与中国所用相同。9.灌顶壶,此为喇嘛为弟子做秘密灌顶时所用的秘密水壶,式样也分很多。
(五)护摩用的:1.曼荼罗,有种种式样。2.炉,分有方、圆、三角的三种式样,随法而用。3.护身佛,以铜铸成佛像,装在银盒内,或顶于头,或佩于胸。4.秘密符印,此分有方、圆、三角之三式,又分有护身、护家、护国、镇宅、驱邪、除灾、增福等的种类。
(六)劝导用的:1.摩尼轮(Mani-hkhor),其形如桶,中贯一轴,以手拨之,即会旋转,上刻〈六字大明咒〉(又名〈六字观音咒〉、〈观音六字明咒〉、〈六字明咒〉)。2.祈祷筒,其式如摩尼轮而较大,系以风力、水力或器械来旋转的。3.祈祷壁,用版刻上〈六字大明咒〉,挂之于壁。4.祈祷幢,幢上写有〈六字大明 咒〉,以竿揭于屋顶。5.祈祷石,石上刻有〈六字大明咒〉,置于山麓或途中。此等均为西藏民间,家家户户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法器。
西藏的斋节法会
西藏佛教的法会很多,现在举其要者如次:
(一)传招大法会:此为每年以正月十五日为中心的前藏全区性的大法会,由正月初三、四,至迟不过初五的一日,拉萨三大寺全体僧众,集合于拉萨巿区;其次定期在另一日的下午,前藏各寺院的僧众均至大昭寺集合,次晨四时光景,集众诵经,有茶及稀粥各人一碗,诵经后即做诵戒布萨;再次即为考取格西学位的辩论会,一日一人;至每日下午三时许,大众又集合诵经,用茶而不设食;之后又为格西考选的辩论会,直至夜半方散。此一传招大法会,要延续到正月二十日左右始结束。
(二)小昭寺集会:此一法会在二月举行,仪式、人数、程序,与大昭寺的法会相同,不过在此会期,高德尊贵的喇嘛如不愿参加,可以请假。所考取的格西学位,也次于大昭寺集会,而为第二等级。
(三)浴佛法会:每年四月八日,隆重举行。
(四)宝贝佛涅槃大法会:宝贝佛是藏人对宗喀巴大师的尊称,他的圆寂纪念日是十月二十五日,虽然不必集合三大寺的僧众在一处诵经,但在各寺举行的大法会,情况要胜于浴佛节。黄教各寺,在此法会期中,无不极尽其庄严隆重之能事,陈列精巧灿烂的酥油灯,经过巧匠的构造,无一灯不显出万千的气象,乃至民间也是家家户户,都悬点一座酥油灯,因之又被称为「灯节」。
(五)斋月:西藏民间,以每年的正、二两月为大斋月,或称大祭月。元旦为跳舞祭,二日为飞绳祭,三日为翻杵祭,皆于布达拉宫举行。正月六日至二十一日为大施祭,拉萨各寺僧众,集合诵经,而且接受布施。正月十五为灯祭,十八日为驱魅祭,二十日为观兵祭,二十五日为竞马祭,三十日为驱魔祭。二月十七日为舞蹈祭。藏地既为佛国,所以无有一种斋祭,不延僧侣,不做佛事。不论老幼男女,当在斋祭之月,无不至诚念诵〈六字大明咒〉,身佩护佛、舍利、经卷、念珠、护符等物,手持摩尼轮,旋转不息。
六字大明咒
相传释尊住世之时,曾面嘱观世音菩萨,救度雪山(西藏)的众生,此一悬记出于《文殊师利真实名义经》,所以西藏是观世音菩萨的化土,在西藏佛教史上,佛法初传西藏之时,即有观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那便是刻在「宝玉」上的六个梵字,现将此六字的梵藏汉音对照列表如后:
此表的梵藏字体系摹自李翌灼的《西藏及蒙古之佛教》一一页。在汉文藏经中虽亦有数种《六字明王经》,然均与此不同,所以此为西藏佛教的特色之一。汉文译音读成「唵嘛呢叭[口*弥]吽」,实则应当读成「嗡嘛呢叭[口*特][口*弥]吽」,意为祈求在莲华藏中的佛,日本学者把它与西洋人祈祷时所念「天上的父」并论。在西藏则将此六字视为一切万法的原理,诸世出世法,无不尽在于此六字之中。以「嗡」字为佛部心,「嘛呢」字为宝部心,「叭[口*特][口*弥]」为莲花部心,「吽」字为金刚部心:所以〈六字大明咒〉已包摄了理事或悲智的全部。具足万德,成就万行,只要念此〈六字大明咒〉,循环往复,持诵思惟,念念不绝,久久则心体显现,即得证入无量法门,成就一切大功德聚。此咒以「叭[口*特][口*弥]」为咒心,「叭[口*特][口*弥]」即莲花之意,莲花即是众生的本源心海。可知这个明咒威德不可思议,含有极深的哲理。故在西藏,到处可以听得有人持诵它,也随处可以发现此咒的文字,藏人之人人会念此咒而常念此咒,一如汉人之人人会念阿弥陀佛。
密乘重视咒法,因此,又有利用人之平常呼吸的入、住、出,在一囗气的往复之间,念出Oṃ, āḥ, hūṃ三个字,汉文译音是「唵哑吽」,实则应当读作「嗡啊吽」。这是三个极其神圣的字音,如果随着呼吸不断地念诵,念到不念而自念,念与不念了无差别,并且昼夜无间,便称为「金刚念诵」。一昼夜间可以念到二万一千六百次的金刚念诵,即能与本尊合一,契入理体法性;因这三字代表本尊,本尊常在吾人的呼吸之间出入往复,吾人即住于本尊的法身而入于第一义谛的真理之中了。
以上所举两咒,为西藏通行的法门,汉文系的佛教虽不常用,但已收入焰囗之中,故也并不陌生。同时也可藉以了解,现行焰囗的坛场及内容,受有不少西藏佛教的影响,且其为时并不太古。
西藏佛教有很多特色,让我们到下一章中再介绍吧!
第六章 西藏佛教的特色
第一节 何为喇嘛教
喇嘛的语意
西藏佛教俗称为喇嘛教(Lamaism),其中含有与其他地方的佛教相异之意。从原则上说,西藏佛教是晚期大乘的印度佛教,当这一支在西藏移植成功之时,印度的佛教就告灭亡,所以,西藏佛教是继承印度佛教的余绪而独立发展。但是,既然说到「发展」两字,它就不是纯粹来自印度的要素了。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所谓喇嘛教,乃是印度晚期大乘佛教加上西藏本土的宗教思想而完成。
自从莲华生大师入藏时起,印藏合璧的密教,便打下了基础,也为藏土人民所欢迎,后来虽经阿底峡大师提倡律仪,成立清净僧团,结果并未成功;到了宗喀巴的锐意改革,始将杂乱的迷信,排之于佛教之外,可是,除了黄…
《西藏佛教史(圣严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