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要说:“怎么来的都是老太婆!”这么说就打击了她们的积极性。要教化她的家人,就要首先教化好老太婆,老太婆教化好了,她家里的人也就慢慢可以教化好了。到柏林寺来的老太婆总是占多数,我对她们亲切接待,循循善诱,希望她们有意见好好提出来。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让她们体会到佛法的利益。说到老太婆,你们看看,历来碑石上面,老太婆的功德芳名最多。你们去看看,我们寺里的那个三千邑众碑,2800多个名字,是女的多还是男的多。再说,老头、老太婆退休了,有时间到寺庙里来修行,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功德很大。年轻的法师们做事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老头、老太太。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重视青年人。老头老太太也会理解到,佛法的希望还是要靠青年人。他们之所以来这里护持佛教,也是希望佛教后继有人嘛。对青年的工作要更加重视。但是对青年人开始不能要求太高,要有次第,慢慢地引导。
第二点是要平等。对待老太婆也好,青年人也好,有钱人也好,穷苦人也好,都要一视同仁,以礼相待,都要热情,不要有分别。有分别,就违背了佛教慈悲平等的精神。我有四句话,叫做“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大众既成就了我们,我们就一定要使大众能够分享佛法的慈悲平等的精神,让他们感到到了寺院就像回到家里一样。
第三点是要肯切,不能搞虚伪的东西。虚伪的东西多了,人家就不相信你了。所以一定要肯切诚挚。我们对信众许的愿,要基本上落实。任何信徒来,有钱也好,没钱也好,官也好,民也好,穷苦百姓也好,大老板也好,都平等对待。柏林寺的有些老居士,大都是从1992年第一次参加念佛七以后每年都来这里参加冬季共修活动的善知识。八年来,这些老头、老太太始终认同、护持这个道场。总之,对待信徒一定要肯切,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都要肯切,诚恳相待。有这样的态度,就会有信众,就会有人听你说法,就会有人护持你,说得时髦一点,你弘法才会有市场。
第四点是要随缘。我们做上面这些事情,观机也好,平等也好,肯切也好,都要随缘来做,不能勉强。勉强就有可能适得其反。所谓随缘,就是要观时节因缘,然后去随顺这个因缘,充分利用它。随缘不是消极的,它是积极的。它要求我们利用环境,创造条件,以利于开展弘法工作。一切法都是缘生的,弘扬佛法也同样离不开因缘条件。随缘不是消极被动的,既要看清时节因缘,又要抓住时机创造有利条件,使时节因缘成熟,这里面有很深的学问,书本上是学不到的。这要靠我们平时多观察,多学习,多运用。
最后一点就是要有责任心。自行也好,化他也好,出家众有出家众的责任,在家众有在家众的责任,大家都要随缘随份地去尽自己的责任,去做化他的工作。出家的年轻人一定要注意,要养深积厚,才去做化他的工作。不要出家还没有两天,就去讲经啊,收皈依徒弟啊,当寺庙里的住持啊,这种事情不能做。一是折福,二是自己的那一点点水不够用。要到什么年龄才合适呢?虚云老和尚到56岁以后才开始弘法。我们当然不能都像虚云老和尚一样,到了56岁再去做事情,那就太晚了。但是,起码你要读一个中级佛学院毕业,有五至十年左右的戒腊。这样说起话来才有分量,走到一个地方才有资历,教内教外的人才会重视你。有的人年纪很轻,学问也不错,但是因为年龄还没有到,做事情要把各方面的关系都协调好,很难。人家一看,哎呀,这么年轻,首先就有一点不接受。所以我想,诸位要弘法做事,起码要到三十岁以上。当然这是讲十几、二十岁出家的。如果你是三十岁出家的,想马上就去做弘法的工作,那也是不行的。三十岁出家的,你就四十岁去做事;四十岁出家的,你就五十岁去做事;五十岁出家的,你就五十五岁去做事。六十岁出家的,那你就别做了。因为六十岁出家不让你受戒,你还做什么呀?你就在家里好好修行,不要出家了。
总结:解七
各位善知识,三个七到今天就圆满结束了。在这个三个七当中,两堂大众都非常精进。僧俗两众同常住配合得都非常好,没有出现任何不如意的事情。今年的禅七应该说比过去历年都更加生动、活泼、喜悦。
今年的禅七,我跟大家一样坐香,一支香都没有空过。往年的禅七总因为有许多的事情要做,总免不了要空几支香。这21天,我讲了很多话,也说了自己的一些体会。自己体会的话,如果说有错误的地方,就当我没有说,算我赖帐;有对的地方,你们可以参考。
最后,我想借此机会再叮嘱两句。你们一定相信,真正做功夫要在平常日用当中。祖师千言万语,佛经千言万语,就是要我们在一天24小时当中,也就是二六时中,时时来观照自己,对治自己的无明烦恼。所谓二六时中就是“昼六时、夜六时”。中国古时候,一天分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所以叫昼夜六时。古印度的说法是,昼三时、夜三时,昼夜刚好六时,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四个小时。希望大家试着在昼夜六时当中去用功夫。不在昼夜六时中去用功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古人说打成一片,这是在昼夜六时中练得的真功夫。没有那个功夫,想来去自由,想坐脱立亡,是办不到的。我们提倡生活禅,目的就是要在日常生活当中修行,在修行当中生活,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不离这个!
现在我们起立,举行解七仪式。
一堂居士一堂僧,三七安禅究此心;
离相离名光灼灼,绝缘绝虑自腾腾。
任运分成六和合,归元本是一精明;
下凡上圣心无异,贵在当人立处真。
柏林禅寺第七届禅七法会是日圆满结束。三宝加持,龙天护佑,四众欢喜,四大轻安,法喜充满,得未曾有。虽然如是,即今解七之际,山僧且拈古人公案作法供养。布袋大士偈云:只个心兮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悟,纵横自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报语诸人,好在二六时中,四威仪内,调伏此心,荐取此心。好自珍重。
解!
《戊寅年柏林禅寺冬季禅七开示》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