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经》讲记(4)
明 海
(2004年3月2日,正月十二,4/5)
各位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
昨天我讲的超了时间了,因为我所看的这个表呢是八点四十五,我就说在八点四十五结束吧,回去以后才知道九点半了(众笑并鼓掌)! 这个表是坏表,不准。超了时间,耽误了大家的休息。
今天我们接着看第六个偈子。昨天我们讲到了第四个和第五个偈子,在这两个偈子里,我特别强调了要在家庭里开始、从身边的人着手去修行善法,去落实“无相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强调家庭对社会的重要性,好的家庭造就好的公民,好的公民造就好的社会,这是昨天讲的意思。
今天我们看第六个偈子,“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这里说的邪行就是违背戒律生活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今天的时代,生活中突破戒律的约束出现邪行的机会比古代要多且方便,因为现今通讯比过去方便得多,个人获取信息比以前也方便得多,交通上也更方便。在一个家庭里,一个家庭成员可能在其他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就跟外面不三不四的人搭勾上了,因为现在人和人之间的通讯联络简直太方便了!以前只有电话,现在还多了电脑;以前电脑的联络是文字书面上的,现在则还可以在电脑上显像,就跟两个人面对面一样。不过面对面也好,因为以前听说在电脑上通过文字谈恋爱,恋来恋去两个人一约会才知道原来竟是家里的太太,真是无奇不有,现在在网上就能看到对方了,这是说通讯联络方式比以前发达多了。大家想一想这种联络和通讯方式的发达对人的影响吧,一个人的心里有善念也有邪念,有恶念也有正念,当这个心现形的一旦是邪念,那这先进的联络和通讯方式呢就成了人们触犯戒律和法律的有利条件了。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科学技术是个两面刀,可能给我们造福——给生活提供种种的方便,也可能造祸——给社会带来动荡、给人类带来不安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麻烦,科学技术它有两方面的作用。
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一般都知道有很多的地方其实是不清不楚的,但有人还是喜欢去。这些地方有的称为“洗浴中心”,其实暗含色情服务;有些地方叫音乐厅,其实里面可能有毒品;有的地方叫“迪厅”,据说有卖一种东西叫“摇头丸”,人吃了后就像漂浮在云里雾里一样,处于亢奋状态。无疑,这些都是诱导我们越轨的地方。其实要以佛教来看,这些地方正是魔鬼喜欢去的地方。我跟其他的人讲过很多次,佛经里经常记载,比如《地藏经》里说有这个鬼那个鬼,诸如吸精气鬼、夺命鬼、耗财鬼,其实这些鬼也不神秘,这些鬼在哪里呀?就在刚才我说的那些地方。我们人在那些场合精神处于放逸状态,魂不守舍呀,于是在那些地方这些鬼就大展身手了。不过这些鬼也不神秘,他们就是这些音乐就是这些麻醉品毒品和酒,这些就是这些鬼的化身。毒品,比如说海洛因,其实就是夺命鬼王就是大耗财鬼王是耗掉我们家业的魔鬼,那是绝不能沾不能碰的。有些人染上毒品就是太自信了,他说我就不信这东西有这么大的诱惑力吗这么容易让人上瘾吗?他不知道那个是绝不能碰的,只要一碰就是踏上了不归路有去无回的,家产会耗掉身体会耗掉,最后把他整个人格和正常的生活秩序也瓦解掉。据说,吸了毒品的人毒瘾发作的时候什么事都可以做,他可能出卖他最亲密的亲人来满足他的毒瘾,他也可以把一切都出卖,所以这就是夺命鬼王夺掉我们身家性命的。
偈子里讲到不要饮酒,这一条是我们在家居士五戒中的最后一戒。在戒律里不饮酒属于制戒又属于遮戒,遮戒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违犯了它会使我们违犯更严重的,诸如杀生、偷盗、邪淫这些信戒。酒精麻醉我们的神经使我们正常的人格受到损害,你看喝醉了酒的人哪都神志不清,人格尊严没有了,那个状态呀是介于人和非人之间的。喝醉的人有时候很讨厌,我们在寺院里经常也会遇到,喝醉的人到寺院里来闹事就介于人和非人之间——你把他当作正常人看吧,他不跟你讲道理,你完全不把他当人呢也不行,你要是弄得他不高兴或是侵犯了他就是说我们用比较强硬的方式对待他吧,也是不行的,所以造成许多的麻烦都是酒精的害处。酒精伤害理智以后,人会丑态百出会放逸和越轨。佛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这故事很有名的。说有一个受了不饮酒戒的在家居士,有一天口渴了,渴了以后抓起一碗东西就喝,其实他不知道那是酒,喝下去以后就醉了,正在醉眼腥松迷迷糊糊的时候,隔壁邻居有一只鸡跑到屋里来了,他一看见鸡来了,一不做二不休就把那只鸡抓住杀了,做了碗汤正在那儿吃着呢隔壁邻居的太太进来找鸡了,这个居士喝醉了酒啊,一见到邻居的这位太太就心生淫欲之心把对方强暴了。后来邻居的人就把他抓起来送到官府,官府的人审问他,他不承认杀了鸡也不承认做了坏事,所以在饮酒之后他把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这四条戒一下都犯了。由此可见,喝酒是一个很大的漏洞啊,从这个漏洞里你其他戒的功德都会漏失掉。
在《善生经》里释迦牟尼佛也讲到饮酒的过失有六种:第一种,人喝了酒以后会失财,失去财物。喝了酒的人不知道保护自己的财产,比如说,做生意的人喝了酒以后可能会把一万块钱的东西以十块钱的价钱卖给别人,一个公司的老板喝醉了后可能会草率地在一个协议上签字而那个协议会把他公司的财产和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这样的事在社会上比比皆是。所以说饮酒以后会失财,当然买酒也要用钱,你们可以在生活里观察一下爱喝酒的人。我前几天在寺院过年的时候接待过一个居士,他说他有个毛病就是爱喝酒,他也知道自己这个毛病,但就是改不了。他说他以前是不喝酒的,后来才上瘾了。我问你爱喝酒是不是生意也不好做呀?他说是啊,喝酒以后这钱总是攒不起来生意也做不起来,可见人喝了酒以后财产会散失会不坚固,钱财不坚固。第二个过失是饮酒容易导致生病伤害人的健康,众所周知,酒精伤害人的肝脏和中枢神经,经常饮酒的人其神志会一而再的受到损害,最后导致大脑受损。佛经里讲饮酒在未来的果报是堕落到“尸料地狱”,《地藏经》里也讲到过这种地狱。地狱有很多种,有的是身体受苦,有一种地狱则是里面全是尸料,爱喝酒的人将会堕落到这种境界。为什么呢?因为那个酒实际上也就是尸料很脏的东西啊,但是他贪着它把它当成了甘露。古代爱喝酒的人曾用种种美妙的言辞来描述酒,他们就是把臭的东西当成香的把不净的东西当成净的,这种执着一但成性变成他生命主流的时候,他就会生活在这种境界里,“尸料地狱”。然后如果转生为人的话,就会成为痴呆呀不明事理呀智商低下呀弱智呀,成为这样的人,这是生病。第三是“斗诤”,喝了酒以后人跟人之间会发生矛盾,斗争。第四“恶名流布”,经常喝酒的人丑态百出,所以他的名声会很不好。第五“贿赂道僧”,喝了酒以后容易发脾气,情绪失控。第六“智慧日损”,智慧会一天天损减。为什么?因为他的中枢神经受到酒精的伤害,慢慢地他大脑敏捷的判断力也会受损,如此下去智慧自然也就受损了。关于酒的危害,在其它经典里,比如大戒律里,也讲到有36种过错,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就以他的智慧看到麻醉品对人类的损害,时至今日,社会文明程度在提高,西方发达国家的人们也认识到了酒精的害处,认识到饮酒对人类造成的财产和生命的损失,所以有一些国家对酒精是实行管制的。你们看他们对酒的认识虽然不如佛教早,但总体上还是一致的。现在的美国、俄罗斯还有西欧的一些国家对酒精都有所管制,有相应的法律约束。这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是酒的烈性、浓度有控制,生产酒最高不能到多少。不过我看西方酒的浓度控制上比中国严得多,中国动辄就是六十五度、七十度,但在西方就很少这样,他们对酒的烈度有严格的控制。第二对饮酒人的年龄有限制。美国一些州的一些地方性的法律对这就有控制,比如说十八岁以下的人不能喝酒,十八岁以上成年的才可以饮酒。但是美国因为也是疆域广大有好多州,于是这个州可能限制十八岁以下的喝酒,而邻近的那个州呢可能就允许十八岁以下的人喝,所以据一些到美国去的朋友回来说啊,美国当地一些十八岁以下的人就开车到允许喝酒的那个州去喝,但总的来说呢人们对饮酒的害处是认识到了。另外第三个方面就是职业,有一些特殊职业的人是不允许喝酒的,比如司机还有其它一些从事特殊工种的,例如高空作业,也是不允许喝酒的,据说限制极严,一旦发现犯规就会课以重罚。
中国文化里对酒的认识有很多糊涂的地方,诚如我们知道的,历史上有好几个名人都喜欢喝酒,他们带了很不好的头。大家可能说,名人做的嘛当然没错,其实不然,因为以佛法来观察,不管你是名人还是非名人,愚痴的行为就不该效仿。比如说,唐朝的大诗人李白就爱喝酒,号称诗仙,他还写了很多关于喝酒的诗,“将进酒”“杯末停”啦,他有诗云“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五花马,千斤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意思是有匹很好的马很漂亮的衣服都把它们卖了用来换酒喝,这正好证明了我们佛陀讲的“失财”呀!把马也拉去卖,肯定是钱用完了嘛,现在讲好车好衣服也拿去抵押了喝酒,肯定也是兜里的钱用完了啊。我想李白喜欢喝酒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文化的原因是李白他学道学佛却不太精进,学道嘛自然有一些道家的作风了,饮酒上就不太严。第二点就是他自己的身世,李白一生不得志,才华很高却不能发挥,所以写的一些诗也都是一语双关的,心里郁闷哪。即使是李白这样的名人——根器那么高又那么有才华,人称“谪仙”哪,天上的仙人贬到人间来的,即使是他这样的名人哪,喝酒如是因,果报最后在他身上也丝毫不爽啊!李白最后怎么死的?据说有个…
《《吉祥经》讲记(4)》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