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吉祥經》講記(4)

  《吉祥經》講記(4)

  明 海

  (2004年3月2日,正月十二,4/5)

  各位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

  昨天我講的超了時間了,因爲我所看的這個表呢是八點四十五,我就說在八點四十五結束吧,回去以後才知道九點半了(衆笑並鼓掌)! 這個表是壞表,不准。超了時間,耽誤了大家的休息。

  今天我們接著看第六個偈子。昨天我們講到了第四個和第五個偈子,在這兩個偈子裏,我特別強調了要在家庭裏開始、從身邊的人著手去修行善法,去落實“無相善”,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是強調家庭對社會的重要性,好的家庭造就好的公民,好的公民造就好的社會,這是昨天講的意思。

  今天我們看第六個偈子,“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美德堅不移,是爲最吉祥”。這裏說的邪行就是違背戒律生活的行爲方式和生活方式。今天的時代,生活中突破戒律的約束出現邪行的機會比古代要多且方便,因爲現今通訊比過去方便得多,個人獲取信息比以前也方便得多,交通上也更方便。在一個家庭裏,一個家庭成員可能在其他人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就跟外面不叁不四的人搭勾上了,因爲現在人和人之間的通訊聯絡簡直太方便了!以前只有電話,現在還多了電腦;以前電腦的聯絡是文字書面上的,現在則還可以在電腦上顯像,就跟兩個人面對面一樣。不過面對面也好,因爲以前聽說在電腦上通過文字談戀愛,戀來戀去兩個人一約會才知道原來竟是家裏的太太,真是無奇不有,現在在網上就能看到對方了,這是說通訊聯絡方式比以前發達多了。大家想一想這種聯絡和通訊方式的發達對人的影響吧,一個人的心裏有善念也有邪念,有惡念也有正念,當這個心現形的一旦是邪念,那這先進的聯絡和通訊方式呢就成了人們觸犯戒律和法律的有利條件了。這就是我們經常講的科學技術是個兩面刀,可能給我們造福——給生活提供種種的方便,也可能造禍——給社會帶來動蕩、給人類帶來不安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麻煩,科學技術它有兩方面的作用。

  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一般都知道有很多的地方其實是不清不楚的,但有人還是喜歡去。這些地方有的稱爲“洗浴中心”,其實暗含色情服務;有些地方叫音樂廳,其實裏面可能有毒品;有的地方叫“迪廳”,據說有賣一種東西叫“搖頭丸”,人吃了後就像漂浮在雲裏霧裏一樣,處于亢奮狀態。無疑,這些都是誘導我們越軌的地方。其實要以佛教來看,這些地方正是魔鬼喜歡去的地方。我跟其他的人講過很多次,佛經裏經常記載,比如《地藏經》裏說有這個鬼那個鬼,諸如吸精氣鬼、奪命鬼、耗財鬼,其實這些鬼也不神秘,這些鬼在哪裏呀?就在剛才我說的那些地方。我們人在那些場合精神處于放逸狀態,魂不守舍呀,于是在那些地方這些鬼就大展身手了。不過這些鬼也不神秘,他們就是這些音樂就是這些麻醉品毒品和酒,這些就是這些鬼的化身。毒品,比如說海洛因,其實就是奪命鬼王就是大耗財鬼王是耗掉我們家業的魔鬼,那是絕不能沾不能碰的。有些人染上毒品就是太自信了,他說我就不信這東西有這麼大的誘惑力嗎這麼容易讓人上瘾嗎?他不知道那個是絕不能碰的,只要一碰就是踏上了不歸路有去無回的,家産會耗掉身體會耗掉,最後把他整個人格和正常的生活秩序也瓦解掉。據說,吸了毒品的人毒瘾發作的時候什麼事都可以做,他可能出賣他最親密的親人來滿足他的毒瘾,他也可以把一切都出賣,所以這就是奪命鬼王奪掉我們身家性命的。

  偈子裏講到不要飲酒,這一條是我們在家居士五戒中的最後一戒。在戒律裏不飲酒屬于製戒又屬于遮戒,遮戒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們違犯了它會使我們違犯更嚴重的,諸如殺生、偷盜、邪淫這些信戒。酒精麻醉我們的神經使我們正常的人格受到損害,你看喝醉了酒的人哪都神志不清,人格尊嚴沒有了,那個狀態呀是介于人和非人之間的。喝醉的人有時候很討厭,我們在寺院裏經常也會遇到,喝醉的人到寺院裏來鬧事就介于人和非人之間——你把他當作正常人看吧,他不跟你講道理,你完全不把他當人呢也不行,你要是弄得他不高興或是侵犯了他就是說我們用比較強硬的方式對待他吧,也是不行的,所以造成許多的麻煩都是酒精的害處。酒精傷害理智以後,人會醜態百出會放逸和越軌。佛經裏有這樣一個故事,這故事很有名的。說有一個受了不飲酒戒的在家居士,有一天口渴了,渴了以後抓起一碗東西就喝,其實他不知道那是酒,喝下去以後就醉了,正在醉眼腥松迷迷糊糊的時候,隔壁鄰居有一只雞跑到屋裏來了,他一看見雞來了,一不做二不休就把那只雞抓住殺了,做了碗湯正在那兒吃著呢隔壁鄰居的太太進來找雞了,這個居士喝醉了酒啊,一見到鄰居的這位太太就心生淫欲之心把對方強暴了。後來鄰居的人就把他抓起來送到官府,官府的人審問他,他不承認殺了雞也不承認做了壞事,所以在飲酒之後他把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這四條戒一下都犯了。由此可見,喝酒是一個很大的漏洞啊,從這個漏洞裏你其他戒的功德都會漏失掉。

  在《善生經》裏釋迦牟尼佛也講到飲酒的過失有六種:第一種,人喝了酒以後會失財,失去財物。喝了酒的人不知道保護自己的財産,比如說,做生意的人喝了酒以後可能會把一萬塊錢的東西以十塊錢的價錢賣給別人,一個公司的老板喝醉了後可能會草率地在一個協議上簽字而那個協議會把他公司的財産和利益受到極大的損害,這樣的事在社會上比比皆是。所以說飲酒以後會失財,當然買酒也要用錢,你們可以在生活裏觀察一下愛喝酒的人。我前幾天在寺院過年的時候接待過一個居士,他說他有個毛病就是愛喝酒,他也知道自己這個毛病,但就是改不了。他說他以前是不喝酒的,後來才上瘾了。我問你愛喝酒是不是生意也不好做呀?他說是啊,喝酒以後這錢總是攢不起來生意也做不起來,可見人喝了酒以後財産會散失會不堅固,錢財不堅固。第二個過失是飲酒容易導致生病傷害人的健康,衆所周知,酒精傷害人的肝髒和中樞神經,經常飲酒的人其神志會一而再的受到損害,最後導致大腦受損。佛經裏講飲酒在未來的果報是墮落到“屍料地獄”,《地藏經》裏也講到過這種地獄。地獄有很多種,有的是身體受苦,有一種地獄則是裏面全是屍料,愛喝酒的人將會墮落到這種境界。爲什麼呢?因爲那個酒實際上也就是屍料很髒的東西啊,但是他貪著它把它當成了甘露。古代愛喝酒的人曾用種種美妙的言辭來描述酒,他們就是把臭的東西當成香的把不淨的東西當成淨的,這種執著一但成性變成他生命主流的時候,他就會生活在這種境界裏,“屍料地獄”。然後如果轉生爲人的話,就會成爲癡呆呀不明事理呀智商低下呀弱智呀,成爲這樣的人,這是生病。第叁是“鬥诤”,喝了酒以後人跟人之間會發生矛盾,鬥爭。第四“惡名流布”,經常喝酒的人醜態百出,所以他的名聲會很不好。第五“賄賂道僧”,喝了酒以後容易發脾氣,情緒失控。第六“智慧日損”,智慧會一天天損減。爲什麼?因爲他的中樞神經受到酒精的傷害,慢慢地他大腦敏捷的判斷力也會受損,如此下去智慧自然也就受損了。關于酒的危害,在其它經典裏,比如大戒律裏,也講到有36種過錯,這裏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就以他的智慧看到麻醉品對人類的損害,時至今日,社會文明程度在提高,西方發達國家的人們也認識到了酒精的害處,認識到飲酒對人類造成的財産和生命的損失,所以有一些國家對酒精是實行管製的。你們看他們對酒的認識雖然不如佛教早,但總體上還是一致的。現在的美國、俄羅斯還有西歐的一些國家對酒精都有所管製,有相應的法律約束。這體現在幾個方面,第一是酒的烈性、濃度有控製,生産酒最高不能到多少。不過我看西方酒的濃度控製上比中國嚴得多,中國動辄就是六十五度、七十度,但在西方就很少這樣,他們對酒的烈度有嚴格的控製。第二對飲酒人的年齡有限製。美國一些州的一些地方性的法律對這就有控製,比如說十八歲以下的人不能喝酒,十八歲以上成年的才可以飲酒。但是美國因爲也是疆域廣大有好多州,于是這個州可能限製十八歲以下的喝酒,而鄰近的那個州呢可能就允許十八歲以下的人喝,所以據一些到美國去的朋友回來說啊,美國當地一些十八歲以下的人就開車到允許喝酒的那個州去喝,但總的來說呢人們對飲酒的害處是認識到了。另外第叁個方面就是職業,有一些特殊職業的人是不允許喝酒的,比如司機還有其它一些從事特殊工種的,例如高空作業,也是不允許喝酒的,據說限製極嚴,一旦發現犯規就會課以重罰。

  中國文化裏對酒的認識有很多糊塗的地方,誠如我們知道的,曆史上有好幾個名人都喜歡喝酒,他們帶了很不好的頭。大家可能說,名人做的嘛當然沒錯,其實不然,因爲以佛法來觀察,不管你是名人還是非名人,愚癡的行爲就不該效仿。比如說,唐朝的大詩人李白就愛喝酒,號稱詩仙,他還寫了很多關于喝酒的詩,“將進酒”“杯末停”啦,他有詩雲“鍾鼓馔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五花馬,千斤裘,呼兒將出換美酒”,意思是有匹很好的馬很漂亮的衣服都把它們賣了用來換酒喝,這正好證明了我們佛陀講的“失財”呀!把馬也拉去賣,肯定是錢用完了嘛,現在講好車好衣服也拿去抵押了喝酒,肯定也是兜裏的錢用完了啊。我想李白喜歡喝酒有兩個方面的原因,文化的原因是李白他學道學佛卻不太精進,學道嘛自然有一些道家的作風了,飲酒上就不太嚴。第二點就是他自己的身世,李白一生不得志,才華很高卻不能發揮,所以寫的一些詩也都是一語雙關的,心裏郁悶哪。即使是李白這樣的名人——根器那麼高又那麼有才華,人稱“谪仙”哪,天上的仙人貶到人間來的,即使是他這樣的名人哪,喝酒如是因,果報最後在他身上也絲毫不爽啊!李白最後怎麼死的?據說有個…

《《吉祥經》講記(4)》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