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吉祥经》讲记(2)▪P3

  ..续本文上一页那简直是不可想象啊。比如说吧,四大名山在中国,四大菩萨的道场想去的话买一张票就去了,这就是一种福报,地缘。在中国有很多寺院,寺院里面的建筑、古塔以及成百上千的出家师父啊就是我们修行的增上缘,是熏修我们内心的道种灵苗的增上缘。所以我觉得讲修行的地缘呢中国是第一号,最好啊。

  这个偈子这样讲“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这个偈子的核心就是讲地,要择处即择地而居。中国有句古话叫“天下名山僧占多”,意思是说天下风景好的地方——就是风水先生说的风水好的地方,都叫出家人住上啦,不是占上了啊。其实很多名山在一千多年以前都是荒草蔓延、人迹罕至和野兽出没的,后来因为有出家人去拓荒、修建和道德感召才慢慢发展起来了,例如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和峨眉山就是由于我们出家人的人格力量才最后成为了名山啊。不是先有名山后有僧,而是先有僧后有名山哪。

  现在再说这些寺院、出家师父所在的地方,也就是通常说的道场啊,都是在名山风景好风水好的地方。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地理不是第一重要,但是好的地理环境对修道也有很大的帮助。今年过年我们老和尚人在湖北的黄梅四祖寺,那四祖寺是个什么地方呢?是三面群山环绕——后面枕着一座高山,左右两边也是山,正面的远处隐约的也有一座山;寺院的前面有山里的泉水流过去,而且是往右边流。我不懂,风水家说这个最好,往右边流最好啊。那黄梅的四祖寺我去过的,在寺院里面能清晰地听到前面的流水声,还有桥,空气当然也是好得没法说啦。不能讲了,再讲的话明天这里就没有人来了,你们都走了。(众笑)那个地方就是好,四祖道信禅师在那儿住过的。你们知道的,中国禅宗的和尚,四祖以前是零星散落于各地的,没有自己集中的道场也没有自成家风的制度和体制,是四祖道信禅师最早在我们老和尚现在住的这个地方啊聚集僧众,按禅僧的方式在一起修行。老和尚另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在当阳玉泉寺,玉泉寺后面的山叫覆船山,因为那个山的形状像一个扣过来的船,那种线条啊不是很陡峭的而是很缓和的,寺前面呢有水流过也是向右边流,那个地方树长得非常茂盛,环境啊也是好的没法说,周围还有湖,关公最早就在当阳玉泉寺显圣,成为佛教的伽蓝神。在历史上当阳玉泉寺出过很多的高僧,比如,天台宗的智者大师,禅宗的南岳怀让都在那里出家,神秀国师也在那里住过二十年,后离开那里到长安接受武则天的供养。神秀的弟子普济、唐朝密宗的一行也在那里住过,还有唐朝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的师父弘景律师也在那里住过。总而言之,一千多年里那里出了一百多位第一流的高僧,这当然是与它的地理有关系的。

  我们再来看这个偈子,它是两句话“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意思是说风水好风景好的地方是需要有德行的人住的,所谓福人居福地,有福德的人在有福的地方才可能住下来。前面我讲到居住的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但是大家注意啊这种影响不是根本的,决定因素仍在人的德行,所以佛法的观点是中道,它不否定地缘、环境的因缘的作用,但是它也不无限地夸大环境的决定作用,佛教是既尊重地理环境的这些规律性也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就是人的智慧、道德和精神。我记得曾听我们师父讲过,他自己过去在乡下劳动改造的时候,住的屋子啊在那个村子的头上,非常小而且周围的环境很差,这很差的意思就是按风水来看很差,当然我们师父他不太懂这些也不知道这些,但他在那儿住得挺安挺好的。后来有一天那一带的一个非常有名的风水先生到他住的这一带来看,看到这间屋子就跟周围的人说,住这儿的人肯定是要生重病的,肯定倒霉啊。当然啦那劳改本身也是倒霉,不过那个倒霉是一种时代性的啊,风水先生的意思是说人身上肯定有问题。别人听后就说没问题啊,他住那儿挺好的!风水先生不相信,因为按照他的风水学知识推断,那个地方是绝对有问题的,因此他就把我们师父找来,亲自到那儿去转,当他知道了原来是个和尚在那住时也就不说什么了。他在屋里转的时候在一个角上看见一本书,他问那是什么?我们师父拿下来说这是一个功课本,就是我们现在念经的功课本啊。那个风水先生听后说,哎呀,就是这个,这个好,这个厉害啊。你们看一个功课本就能把风水转过来,人的德行当然更能转了啊。所以说地理啊不是决定的,人的德行和风水的这种关系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

  还有一个故事,可能有的居士知道,就是在江西黎川这个地方有一户人家,那家人非常善良,特别是家里的老太太,做善事真是不遗余力,修桥补路啦,接济贫穷的人哪,做了大量的善事。话说有一天一个外地的风水先生给人看风水后风尘仆仆地赶路,正好从这家人的门口过,是个夏天啊,天气炎热的很。风水先生因为非常热而且渴就上前敲门,敲了好久出来一个男的,就是那家的年轻人,他问风水先生你有什么事啊?风水先生说,我从这里过路,非常渴,能不能给我倒一碗水喝呢?这个人说好,你在这等一下,然后就进到里面去倒水了。那个风水先生就在门口等啊等,等了很久还不见人出来,就有点来气了,心想:不就是讨碗水吗?又不是可口可乐!(众笑)这是开玩笑啊,可口可乐那时的乡下是不会有的。风水先生的意思是不就是讨一碗水嘛,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你们不知道在过去我们乡下啊,过路的人走累了讨碗水,没有哪家人不给的。我记得很清楚,小时侯有外地人从门前过,无论是做生意的还是做手艺的,我父母对人家都很客气,讨水喝的马上就舀给人家,在我们乡下这算是人之常情吧。话说风水先生等得都有点不耐烦了,刚才那个年轻人才端着一碗水慢吞吞地出来,风水先生接过水一看,上面还有糠呢。糠就是谷子脱粒以后的那个皮,麸皮。风水先生拿到这种水以后更来气了,因为有一层麸皮漂在水上面,他喝这个水呢就只能慢慢地喝,吹一口再喝一口,就这样把一碗水喝下去。喝完以后风水先生进到院里去还碗,还碗的时候他看见院子里放着一口棺材,一个非常慈祥的老太太在院里坐着。风水先生就问了,你们府上是不是新近有人故去啊?主人说正是啊。风水先生又问,这么热的天,为什么不赶紧下葬啊?主人说还没有找好坟地呢。那个风水先生一听马上心生歹念,他说我就是看风水的,我能给你们找一个好地方啊。主人一听千恩万谢,说求之不得啊。老太太的儿子就带着风水先生到他们家的地上去转悠,风水先生因心里已有个坏主意了就找了个绝户的地方,按风水学讲就是葬到那儿的人的家族会断子绝孙死光光啊,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绝户坟。他选好了以后那家主人很感谢,还给了风水先生好多礼金,他就走了。过了几年,风水先生又从黎川这个地方过,他想起多年前曾在这里讨水喝给人家出过一个坏点子,他心里说,我倒要看看那户家人家怎么样了。他就又走到他原来讨水的地方,结果发现那家人的房子做得特别好门庭高大,门口还张灯结彩的,外面还有人站岗,还有值班室(众笑)。看起来那一家人很是发达呢。风水先生疑惑了,心想是不是原来那家人已经死光了又换了一家呀?他就上去向仆人问,一打听还是他原来讨水喝的那一家人。他便去见那家的主人,主人对他记忆犹新说,非常感谢你啊,给我们找了个那么好的地方。现在家里特别发达,做什么发什么,做什么都成功。风水先生心里更纳闷了,心想,怎么回事啊,我明明找的是一个绝户的地方嘛。他说你带我去看看吧,那家主人就带他去那个坟地看,他这一看啊傻眼了,他说哎这里怎么变成这样了?那里的环境全改变了。风水先生就问那家的主人,主人说,我们把老人在这里下葬后啊,当天晚上就狂风大作大雨倾盆,然后在我们老人的坟的周围啊就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再冲出一条河,反正就成了一个非常兴旺的风水。这个风水先生听后一方面很惊叹另外也很惭愧,这时他就实话实说了,说实不相瞒我那时候啊心里面动了坏念头了,我原是想给你们添麻烦的,就给你们找了是个绝户坟,但没有想到你们家的人这么有德行,改变了这种风水了。那个主人很奇怪说,你当时为什么要动那样的念头呢?风水先生说,你还记得我上次在你这儿讨水喝吧?这个主人说记得呀。风水先生说,那天啊我敲门敲了很久你才出来,出来以后呢又磨蹭了很久才端出一碗水,我拿到水一看水上竟还浮着很多麸皮,使我不能很快地喝,所以我心里就有点生气动了嗔恨啦。主人一听就跟他解释说,你不知道啊,我这样做是按我母亲的吩咐做的。你不知道我母亲这个人有多慈善哪,修桥补路帮助邻里,做了很多很多的好事。那天你来讨水喝的时候我进屋去倒水,她问起这个讨水喝的人的情况,我说天气很热正在外面气喘吁吁呢。我母亲听后就说啦,说这个人赶路这么热,你直接把一碗凉水给他,他一口喝下去肯定要生病的。所以她就叫我动作慢一点,好让你在外面先坐坐能够凉下来,另外呢再把这碗水上面一点麸皮,好使你喝的时候不至于一口就饮下去,落病。那个风水先生听到这里非常感动,他说,哎呀,难怪这一家人能够有这么大的力量把风水都能改变,因为他们行善已经行到了这种地步了呀。他们能够为别人着想,帮助人时又是如此的心细,不是说要水喝就给一碗水,而是还想到这一碗水可能对我造成的伤害,他们要想各种方法使这个被救助的人得以避免。所以你们想一想,这种心态当然能够改造环境了,佛教里讲“心能转境”,我想这个故事是对这话的最好诠释了。

  以今天的时代背景来说,你们各位很多都是在城里居住的,在城里住呢反正都是楼房,我看也没有什么风水不风水的,因为整个城市规划都是由国家统一来安排的。但总的来说,我认为人居住的地方还是应该远离工业区远离噪声污染的地方,空气要清新环境要优美,有绿化地带,在这种地方住能够心旷神怡,有益身心健康。另外,这个居住的适宜处还包括了我们要住在安全的地方,不要有危险不会发生其他的意外,当有坏人来侵犯的时候要能够有交通的方便、通讯的方便。今天,我想我们就先讲到这里,现在我们一起合掌回向。

  

  

《《吉祥经》讲记(2)》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