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次善男子!譬如女人,贫贱丑陋,众人所恶,而怀贵子,当为圣王,王四天下;此人不知,经历时节,常作下劣生贱子想。如是善男子!如来观察一切众生,轮转生死,受诸苦毒,其身皆有如来宝藏,如彼女人而不觉知。是故如来普为说法,言善男子,莫自轻鄙,汝等自身,皆有佛性,若勤精进,灭众过恶,则受菩萨及世尊号,化导济度,无量众生。
语译
再为大家说一则譬喻吧!善良的男士们,例如有一位贫贱又丑陋的女人,每一个人都讨厌她,而她腹中怀的是一个贵子,将来会当转轮圣王,做四天下的大王;这个贫女并不知道,经历了一段时节也都以为,她这样下劣的女人,一定是生下卑贱的儿子了。
也就是如此,善良的男士们唷!我释迦如来观察一切众生,轮转于生死五道之间,受尽了种种苦毒,然其身中无一没有如来宝藏,就像那个贫丑女子怀有圣王而不知觉。因此如来要普为大众说法,告诉大家:善良的男士们,请勿轻鄙自己,你们的自身,皆有佛性,如能勤修精进,灭除一切罪过恶业,便能接受菩萨以及世尊的尊号,同时也能化导无量众生,济度无量众生了。
注释
圣王 轮王、转轮圣王是印度传说中的理想国王,有点类似在基督教《旧约》中的弥赛亚救世主,大家渴望有一位权威仁慈的国王出世;所以理想化了的轮王,也是佛经中的众生所渴望的。轮王分有四等:1.铁轮王统治一洲,2.铜轮王统治二洲,3.银轮王统治三洲,4.金轮王统治四洲。是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方各有一洲,名为四大部洲,金轮王是地上最大的大王,随轮宝飞行空中,所到之处,一切国家不战而降,自然接受仁政的统治,故又名为飞行皇帝。
此处说有贫贱丑陋的女子,也可能怀孕转轮圣王,这种信仰在印度婆罗门教种姓阶级极度森严的环境中,被佛教提示出来,乃是一大民主平等的主张;因为众生都能成佛,何况是转轮圣王。
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譬如贫女人,色貌甚庸陋,
而怀贵相子,当为转轮王。
七宝备众德,王有四天下,
而彼不能知,常作下劣想。
我观诸众生,婴苦亦如是,
身怀如来藏,而不自觉知。
是故告菩萨,慎勿自轻鄙,
汝身如来藏,常有济世明。
若勤修精进,不久坐道场,
成最正觉道,度脱无量众。
语译
当时的释迦世尊,再以偈颂复述如下:
譬如有一位贫穷的女人,色貌非常平庸丑陋,竟然怀孕了具足三十二相的贵子,出生之后将会成为转轮圣王;自然拥有七宝并且具备众德,将是一四天下的金轮圣王,而此女子不知道,经常都以为生出下劣的儿子。
我观一切众生,被众苦如此的缠绕,身中怀有如来宝藏,竟不能够自知自觉。所以要告知诸位菩萨:慎勿自暴自弃,你们身中的如来宝藏,经常都有救济众生的智慧光明。若能勤修精进的菩萨道品,不久便能坐于菩提道场,成就最上的正等正觉,度脱无量的苦海众生。
一一、铸模内金像喻
复次善男子!譬如铸师铸真金像,既铸成已,倒置于地,外虽焦黑,内像不变,开摸出像,金色晃曜。如是善男子!如来观察一切众生,佛藏在身,众相具足。如是观已,广为显说,彼诸众生,得息清凉,以金刚慧,捶破烦恼,开净佛身,如出金像。
语译
善良的男士们唷!再说最后一则譬喻,例如有一位铸造师,铸造真金像,铸成之后,横倒在地上,外表是焦黑的,内部的金像却不会变质,打开铸模,金像出现,金色晃耀。
就是如此,善良的男士们唷!如来观察一切众生,佛的宝藏在身,具足三十二相。如此观察之后,便向大众显明宣说,听到的所有众生,知道之后便从热恼获得清凉,并以佛的金刚慧,捶破烦恼壳,开启清净的佛的法身,就像从铸模中开出了金像。
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譬如大冶铸,无量真金像,
愚者自外观,但见焦黑土。
铸师量已冷,开摸令质现,
众秽既已除,相好画然显。
我以佛眼观,众生类如是,
烦恼淤泥中,皆有如来性。
授开发如来藏,如真金显现。
如我所观察,示语诸菩萨,
汝等善受持,转化诸群生。
语译
当时的释迦世尊,再以偈颂复述如下:
譬如有一座大铸冶工厂,铸造了许许多多的真金圣像,无知的人从其外表看去,仅是一段段焦黑的泥土。铸冶的工匠衡量金像已冷却时,便将铸模一一打开,出现金质,一切的秽垢泥土既已除去,金像的相好犹如画一般地显现。
我以佛眼观察,众生也就像这样,在烦恼的淤泥之中,皆有如来的佛性。传授了金刚智慧,捶破那烦恼的泥模,开发出如来的宝藏。
如我所观察到那样,向诸位菩萨开示,你们当好好的受持,转化一切的众生。
一二、劝持本经功德无量
尔时世尊,告金刚慧菩萨摩诃萨:若出家、若在家,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书写、供养、广为人说如来藏经,所获功德不可计量。
金刚慧!若有菩萨,为佛道故,勤行精进,修习神通,入诸三昧,欲殖德本,供养过恒河沙现在诸佛,造过恒河沙七宝台阁,高十由旬,纵广正等各一由旬,设七宝床,敷以天缯,为一一佛,日日造立过恒河沙七宝台阁,以用奉献一一如来及诸菩萨声闻大众。以如是事普为一切过恒河沙现在诸佛,如是次第,乃至过五十恒沙众宝台阁,以用供养过五十恒沙现在诸佛及诸菩萨声闻大众,乃至无量百千万劫。
金刚慧!不如有人,乐喜菩提,于如来藏经,受持、读、诵、书写、供养、乃至一譬喻者。金刚慧!此善男子,于诸佛所,种诸善根,福虽无量,比善男子善女人所得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语译
当时的释迦世尊,告诉金刚慧菩萨摩诃萨说:不论出家人或在家人,也不论是善良的男士或善良的女士,凡能受持、读、诵、书写、供养、广为他人解说《如来藏经》者,所获得的功德是无可计算度量的。
金刚慧唷!若有另一位菩萨,为了成就佛道,勤勉行持精进不懈,修习诸种神通,并能修入各种世出世间的禅定;又为厚植德本,供养超过恒河沙数的现在十方诸佛,制造超过恒河沙数的七宝台阁,每座高达十由旬、直径深广各一由旬,台阁中各设七宝床座,敷以彩缯的天帛;又为每一尊佛,每天都造超过恒河沙数的七宝台阁,用来奉献十方世界的每一尊佛、每一尊菩萨、每一尊阿罗汉及辟支佛。以如此的盛大供养,普遍供养一切超过恒河沙数的现在诸佛;同时也次第用超过五十恒河沙数的众宝台阁,供养超过五十恒河沙数的现在诸佛、现在诸菩萨、现在一切诸大声闻,日日如是,乃至持续供养无量百千万劫。
金刚慧唷!就是做了那许多的无量供养,还不如另外有人,乐喜无上菩提,因而受持、读、诵、书写、供养《如来藏经》,乃至仅仅其中的一个譬喻。
金刚慧唷!若像那位善良的男士一样,虽在无量诸佛所,种了无量供养善根,福德也有无量,还比这些善良的男士及善良的女士受持、读、诵、书写、供养、为他人解说《如来藏经》的所得功德,不及百分之一,不及千分之一,乃至不及算数譬喻的极大数字之一。
注释
此节经文的目的,是在劝勉大众都来受持、读、诵、书写、供养、并为他人解说《如来藏经》,此在诸部大乘经中,几乎都有类似的功德较量,我于《法华经录要今释》(暂名)中,对此已有比较详明的解释,读者可以参阅。此段经文特别强调人人都能做到的受持、读、诵、书写、供养,乃至一个譬喻的功德,就超过「勤行精进,修习神通,入诸三昧」的功德无量无数倍。
勤修精进是难行道的悲智行,也就是一切大小乘的诸种道品,对于一般凡夫是比较难以深入,三明神通,也是大小乘圣者们所修成的诸种三昧,包括一切禅定、念佛三昧、方等三昧,有漏的三三昧,无漏的三解脱门,都是要花长时间去修练的。为了接引一般大众进入佛门,便说那些工夫虽有功德,还不如只要诵读书写《法华经》或《如来藏经》,就比那种难得修成的功德更大了。事实上,若能专心受持读诵任何一部经典,也都能够修成三昧,开大智慧的。例如专门持诵《法华经》,便能修成法华三昧,也能开启智慧之门。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若人求菩提,闻持此经者,
书写而供养,乃至于一偈;
如来微妙藏,须臾发随喜,
当听此正教,功德无有量。
若人求菩提,住大神通力,
欲供十方佛,菩萨声闻众;
其数过恒沙,亿载不思议,
为一一诸佛,造立妙宝台。
台高十由旬,纵广四十里,
中施七宝座,严饰备众妙;
敷以天缯褥,随座各殊异,
无量过恒沙,献佛及大众;
悉以此奉献,日夜不休息,
满百千万劫,所获福如是。
慧者闻此经,能持一譬喻,
而为人解说,其福过于彼;
乃至于算数,譬喻所不及,
众生之所依,速成无上道。
菩萨谛思惟,甚深如来藏,
知众生悉有,疾成无上道。
语译
假使有人为了求得无上菩提,听闻受持这卷《如来藏经》,书写此经并且供养此经,乃至仅有其中的一个经偈。对此如来的微妙宝藏,瞬息之间发随喜心,当在听闻此中正确的教法,功德已经不可称量。
假使另外一人为了求菩提道,已能住于大神通力,并欲供养十方诸佛、菩萨众、声闻众;超过恒河沙数,持续亿万不可思议年代,为每一尊佛,各各造立众宝所成的宝台。每一宝台高至十由旬,纵广四十里的直径,台中设施七宝之座,装饰得庄严无比;又铺上天上的彩缯锦褥,每一个宝座又各各不同,超过恒河沙数的无量,奉献给佛及诸大众菩萨声闻,也都如此的一一奉献,日以继夜地永不休息,如此圆满百千万劫,所获的福德之多可以明白了。
有智慧的人听闻了《如来藏经》,乃至仅能受持其中一个譬喻,并且能为他人解说,他的福德胜过于前面一人,乃至不是算数、譬喻所能相比,会被一切众生依怙,疾速成就无上佛道。
诸位菩萨啊!好好思惟:甚深的如来宝藏,当知是一切众生都有的,速令大家成佛道…
《自家宝藏-如来藏经语体译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