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只要称他的圣号,都摄受于四十八大愿中,可以带业往生。
所以印光大师赞叹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度众生,逆恶归心也来迎;非是度生无拣择,怜彼是佛尚未成。”这是说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愿力的功德,连五逆十恶的众生也要度。为什么要度?因为怜愍他们的本性也是佛,只是尚未觉悟,造了恶因,做了苦恼的众生;因此要把众生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使他们安静用功,恢复本性成佛道。
还有,阿弥陀佛为什么最第一呢?只要你念他的名号,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你。这是方便之中最方便、容易之中最容易、圆满之中最圆满的法门,可说是十方、过去、现在佛法中最为殊胜的法门,堪称第一。
至于其他的法门,上根的能修,下根的就很难,即使勉强去修,也得不到大成就。惟有法藏比丘阿弥陀佛所庄严的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均收;若老、若少,若男、若女,只要诚心念佛,那都是万修万人去!其他的法门没有这样殊胜。此是如因果而说也!
如果你对弥陀净土没这个了解、没这个信仰、没这个尊敬、没这个虔诚,那念佛怎么能功夫相应?将来怎么能生到西方去呢?你一定要虔诚、五体投地的恭敬深信,信得:“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能这样认清、把得住这个法门,老老实实、虔虔诚诚地念,方许可你是真念佛人,命终必生西方。
念佛要持戒
我们在这边念佛,西方极乐世界八德池中就长出一朵我们的莲花来。你看这奇怪吧?一点都不奇怪,因果就是如此、法性法尔如此。你精进、莲花就越长得大,微妙香洁、光明殊胜、颜色鲜妙;如果懈怠,那花的光明、颜色就暗淡;假如犯了戒,那糟糕了!莲花就萎了、断了。
所以念佛决定要持戒,不要以为可带业往生,犯戒没关系。要知道,带业往生是带过去的业—还没现前的业报。业报要是一现前,若无功德化解就变成定业,就要受因果报应了;此时佛陀虽慈悲也不能救你,因为佛陀也是因果所成,不能违反因果。但佛有无量慧、无量方便可以化解,这就是缘生缘灭嘛!不过善业要重,方可消灭恶业。
大家要注意!业果已成熟,业报一现前时,就没有办法免苦了;好像一个人已被冤家捉到,那就很不易脱离。在未捉到以前,你还可以逃脱。诸位!趁业障还没有现前时,好好精进念佛消业障;纵使业障现前,也要“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一心一意求生极乐世界为要务。
我在苏州灵岩山寺时,见大家念佛往生西方是很平常的事;但也有临终业障现前的,并非百分之百身无病苦。有一比丘因为出家时没遇到善知识,受了戒又回出家的小庙,一切行动同俗人一样,很多戒都犯。他知道戒犯太多,业障太重,这样下去不得了,就到灵岩山寺修行忏悔。
但因身体早已亏了,大众起居生活他没办法应付。很勉强同住,念佛虽精进,知道要忏悔,可是造业太重了,临终时业障现前,想念佛却无法念,大家就帮他助念,他却喊说:“不能念、不能念!”一助念,他的头就痛。你看!业障到这样子!这是业果现前的情形,太可怕了!
所以念佛的人一定要守戒;一有犯要赶快忏悔清净,不可再造。这样念佛持戒,持戒念佛,才万修万人去。
涂粪喻忏罪
佛法中你犯了戒,有罪就要忏悔,忏悔才安乐。但是不可想:“犯了戒,只要跪跪斋堂就没事了。”如果有这种观念就大错特错了!也不可想:“念佛一声可以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那我犯戒、犯常住的规矩再念佛就好了!”不小心犯了戒规,那是不得已的事情,心里要有警诫,有了过错勇敢地忏悔,但总要觉得斋堂还是不要跪才好;虽然犯了戒可以忏悔,总是不要犯规则才好。
到犯了戒才来忏悔,这在经中有个比喻:乡下有一个老人,清晨出门时,看到马从路上经过随地大便,有个卖药的人去把马粪拾起来。这老人问:“你拿马粪做什么?是不是拿回去做肥?”“不是,要作药啊!”“什么药?”“要是有人跌打损伤、破了皮肉或什么冻裂,这个马粪一涂上去就好了。”老人一听:“原来马粪这样好啊!跌了腿、破了皮,这马粪一涂就好了!”他开心得很,也在路上捡了马粪回去。
回到家里他想:“真有意思!断了腿、破了皮,这马粪一涂就好了!”于是叫佣人拿条鞭子用力打他的脊背,佣人问:“主人呀!你为什么要我用力地打?”“我叫你打就打、叫你鞭就鞭,我叫你做就做,不做你就滚蛋!”他那样说家里的佣人也没办法,打小力也不行,一定要用力打,一定要打到脊背上皮破血流。打了以后怎么样?他就把袋里的马粪拿出来涂上,数日后伤处就好了。
大家听了这个比喻觉得怎样?唉!马粪可以治好流血破皮,那是因为斗争、跌倒或什么原因造成了受伤,不得已才敷用。你无缘无故地要把皮打破再来用,你看!蠢到那里去!上说虽寓言,但世间亦有此蠢人啊!
就像佛陀的戒律本来就不能犯,犯了虽可忏悔,但带罪忏悔,你所修的功只能补过而已,得不到受用啊!又像一个人有重要事,当然可借债,可是以后决定要还啊!虽然可借债,但总是不要借债才好;世俗人所谓:“借债要忍,还债要快”。不可在借钱时讲得那么好听,到还钱时就没有,还同人家赖皮,同人家逞凶;这种人是绝自己以后的死路!债是欠不得的,戒更是犯不得呀!
同样道理,你千万不要说:“哈!犯戒可以忏悔,跪一下斋堂就好了。”犯戒不是那么容易忏悔的!破根本戒没有忏悔的余地,即使忏悔也要见光、见华才可灭罪。当然,人非圣贤,小过难免;但我希望大家注意!总不要犯戒、犯规则才好,不能认为可忏悔就随便犯戒规!
还有出坡要小心,平安为第一,不能大意。不要一大意受了伤,你想:“反正有药水可以敷。”受了伤再来敷药,那多么苦!而且不仅自己吃苦,好多天都不能工作,连带他人更苦,多么不值得!所以安全要第一。
你不要以为:“我犯小过没关系!”要知丛林规则,有三次小过就是一次大过,三次大过就遣单—叫你下山。因为你长时间犯过嘛!你就没资格住下去。众人之下,规则就是不能依你;规矩要严格,人才能发道心。大家对祖规一定要恭敬严守。
饮血受佛度
法华经上提到:我们本师释迦世尊,往昔之中在三千大千世界,无有如芥子许之处不是他舍身之地。现在我们能闻到佛法、奉行佛法,往昔之中应该都是吸过如来舍身之血,吃过如来舍身之肉啊!这里就讲一则佛陀因地中舍身的故事给大家听听!
无量劫前佛陀曾为一条大蟒,且以人为食。在一个机缘中受到化度,奉守五戒。受五戒后它就改过不再杀生,不愿再以人、以兽为食,因此大蟒为了坚持不杀生戒,就自己活活等著饿死。噫!彼乃畜生也,我人有此精神乎?
试想!我们受戒后应该要如何地守戒啊!所谓“宁可守戒而死,不愿破戒求生”,戒的精神是如此喔!你守戒虽死,但法身活了;你破戒虽生,法身却死了。你看!这个精神上、因果上如何要明了啊!我们众生总是把这个色身保护著,为这个臭皮囊造尽业障,而不知好好地守持戒法、用来利益众生,无量劫来的苦何时消?
再说到大蟒在深山奄奄一息时,来了五个打猎的人,他们以为大蟒死了,于是想把这条大蟒的皮剥掉拿去卖钱。其实把它的皮剥掉还不会死、还是活喔!你看乡下有的小孩子把青蛙的脚一拆、皮拉开,那青蛙还在蹦、还在跳。小孩子恶作剧,虽没恶心却无知造了恶业,以造业为快乐,将来受恶报可就不快乐、可就苦了啊!
因为蟒蛇受了五戒,奉行不杀,所以任由打猎的人把它的皮剥掉;它要是守戒不坚固的话,只要它口一张、尾巴一绞,就可以把这五个人吃掉了。但是它宁可任由人杀,都忍住痛苦,一点也不敢动。
你看!大蟒蛇被猎人剥掉了皮,遍身的血流在山上,那万万千千的蚂蚁都跑来吸食蟒蛇身上的血。这甚大的痛苦,蟒蛇依然忍住,任由万千蚂蚁吸食,而最后自己却活活致死!这真是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伟哉!
这就是释迦世尊过去当蟒蛇行菩萨道舍身的因地事迹。打猎的五人就是世尊成道,初转*轮所化度的憍陈如等五比丘。往昔菩萨的发心,不但严守戒律、不伤害众生,还发个愿:“凡是吸到我的血、用到我的皮者,我都要度脱他们!”像我们在末法时代,还能有因缘闻法修行,往昔之中都是那些饮血的蚂蚁吧!这都是仰仗佛陀慈悲无量的功德。大家明白这点要知道报佛恩喔!
如何报恩?一、守戒,诸恶莫作、不害众生。二、修戒,众善奉行、利益众生。如是做到报恩,亦成就自己了。
止语修口业
你们有什么抱负、有什么才华,可以自己说出来!隐著做什么?那一件事你想要做?自告奋勇说出来,大家商量商量。有过大家互相警策、互相发露忏悔,使坏的要斩除。或是那一件事情做得不好,就要改良、改进;有好的要保持,使它再好。这还是大家要多了解、多商谈。
“止语”是外道法,佛陀还喝斥止语。如果你心里还在同人家吵架,或同人家搞得有点烦恼、坏脾气而止语,什么话都不讲出来,那是在同人憋气,那里是止语?那里是真正在修道?怕多说一句话而废弃了用功?真的吗?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都是要你多说好话,而止语是“止”什么“语”?止两舌、恶口、妄言、绮语,那个语你要止。你说好话,对方听在心里,引动他的善业;说坏话,把人家心里坏的种子掀起来了。所以杀盗淫这些话一定要止,不是叫你戒定慧的话也要止!不可颠倒呀!
记住!赌气止语是外道人,佛子没有的。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挂禁语牌呢?那是叫你不应该说的话不要说、应该说的话还是要说,修口业嘛!你不说好话,怎样修口业?修善语;止恶言,心中尤要止恶意,不可口止心不止…
《得戒和尚开示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