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证道歌”浅释▪P4

  ..续本文上一页诵得十八香象所驮的佛经,却因不解真实义,妄加揣测,自以为是,反成谤法,而堕恶道。所谓“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句,即同魔说”,足见法的严厉,是非的难掩,因果的可畏。

  吾早年来积学问 亦曾讨疏寻经论 分别名相不知休 入海算沙徒自困

   大师自述:早年累积学问,乞讨经典注疏文字,搜寻佛经及菩萨为吐露研经心得所造之论,分析辨别佛经专用名词和辞汇,不知道休歇、停止;其实数尽他家宝,自无半文钱。就像到海边数沙的数量,除了自招疲惫、困恼,了无利益可言。

  却被如来苦呵责 数他珍宝有何益 从来蹭蹬觉虚行 多年枉作风尘客

   楞严经:佛告阿难,汝虽历劫熏持诸佛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

   无漏修学,说有多般,最重要的是:不让定慧圆明的安祥心态出现间隔,才有间断就是漏。

   向外驰求,心外觅法,皆属虚行,只不过在八风中摇摆、六尘里打混的光阴过客而已,何尝一日当家作主,忒煞辜负主人翁。

  种性邪 错知解 不达如来圆顿制

   外道种性,不离边见,知解既错,能不背道而驰?只为不能了解明心见性的圆顿法门,所以求解愈缚。

  二乘精进没道心 外道聪明无智慧

   小乘守寂,中乘沉空,虽然苦行精进,终不能明心见性,自违圆融中道故。外道虽具世智辩聪,背离摩诃般若,纵有方便不达实相,病在不明心地,荒废心田。

  亦愚痴 亦小騃 空拳指上生实解 执指为月枉施功 根境法中虚捏怪

   成年人没有智慧曰“愚”,少年智商太低曰“騃”。就大乘法门而言,二乘如愚,外道如騃,都不达真实。执方便为究竟,譬如认空拳中有物,执指月之指为月,只会在六根对境的虚幻假像中捏怪。

   有一则小故事,不但隽永非凡,而且也足资佐证上述各点——

   婺州金华山俱胝和尚,自从领悟天龙一指禅后,凡是学者来参问,只竖一指,别无提唱。庵里有一个做杂务的小孩子,遇到有人问事情,也模仿俱胝和尚竖一指回答。有人告诉和尚说:您庵里的小朋友也会佛法,凡有人问话,跟您一样,也竖一指。老和尚听了不说什么。有一天老和尚袖子里藏了一把锋利的刀子,把小孩子叫到跟前问道:听说你也会佛法是吗?小孩回答:是!老和尚就问:什么是佛?那孩子刚竖起指头,老和尚迅速拿刀把他的手指给砍断了,当孩子哭叫著往外跑的时候,老和尚叫他:回来!这孩子才回头,老和尚就大声问:什么是佛?这孩子习惯地竖指,却没有看见指头,当下豁然大悟。试问:这孩子悟了个什么?若会,须知“但能不犯君王讳,也胜前朝断舌才”。若不会,果然“不快漆桶”!

  不见一法即如来 方得名为观自在

   真理是原本如此的。原本无有一法,若能“了了见,无一物”,即如其本来了。到达不见一法的境界,就唯有自观自在,自在自观,果然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了。

  了即业障本来空 未了应须还宿债

   若能澈了诸法实相,业原本不有;若未明心见性,则事相宛然,业障不虚,仍须偿还业债,轮回受报。

  饥逢王膳不能餐 病遇医王怎得瘥

   外道与二乘,对大乘法之不能信受,如同饥饿的人,看见满汉全席,反而不敢尝试;也如同久病的患者,遇到了医王,反而怀疑不信,自弃胜缘。

  在欲行禅知见力 火中生莲终不坏

   见性之人,语默动静,在定慧等持的安祥之中,知见与佛相同,虽在欲中,而能转欲;在欲而无欲,居尘不染尘,随缘不变,常持安祥,就像火中生长的莲花一样,极为难能,极为可贵。

   维摩诘经佛道品中说“示受于五欲,亦复现行禅,令魔心愦乱,不能得其便。火中生莲花,是可谓稀有,在欲而行禅,稀有亦如是。”

  勇施犯重悟无生 早时成佛于今在

   古时印度有位名叫勇施的比丘,犯了四种根本大罪,希望藉发露忏悔来清除罪垢,于是把三衣挂在锡杖上,边走边喊:我犯了重罪,谁肯慈悲替我忏除?喊著走著,走到了一座精舍前面,遇见鼻鞠多罗尊者,尊者教他推寻罪的根本不变属性,推到最后,发觉罪性了不可得,于是豁然大悟,得见自性。

  师子吼 无畏说 深嗟懵懂顽皮靼 只知犯重障菩提 不见如来开秘诀

   我要如同狮子哮吼般地对那些点不破、唤不醒、裹著牛皮一样的冥顽不灵者,说出不怕遭误会,不怕受攻讦,不辞蒙受毁谤的话:你们只知道犯了重罪,会构成见性的障碍,却忽略了世尊“自性中没有罪与福”的开示。

  有二比丘犯淫杀 波离萤光增罪结 维摩大士顿除疑 犹如赫日消霜雪

   古时印度有两位比丘,结庵山中,坚守净戒,从未触犯。有一天,一位比丘出庵托钵乞食,另一位在庵中坐禅。在坐禅者疲倦小睡的时候,一个淫荡的樵女,偷偷地进来行淫行。比丘觉醒后非常不高兴,等同庵比丘回来,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这位比丘听了非常生气,就跑出去追赶樵女,想给她点教训,不料樵女惊慌之间,失足坠落深坑摔死了。这两位比丘就更加烦恼不安了,于是一同到大德优波离尊者那里恳求忏悔。尊者用小乘法替他们解脱罪结,他们心中仍有疑惑,而且更加烦闷。维摩大士知道了,就把他们三位召到面前。大士责备优波离尊者说“你不该加重他们的罪,应该直截了当地替他们去除,而不应扰乱他们的心。要知道罪性不在内外和中间,有肮脏的心,才有肮脏的众生;有清净的心,就有清净的众生。有妄想,心上就有污垢;没有妄想,心就是清净的。不要让心停留在任何事物和念头上,对任何事物、义理的认同,都是虚妄的见解和妄想的来源。能了解这些,才叫奉行戒律,才算真正明了戒律。”两位比丘听了,当下疑悔顿除,发无上道心,的是“犹如赫日消霜雪”。

  不思议 解脱力 妙用恒沙也无极

   不可思议的佛性妙用,就是数尽了恒河的沙粒,也数不完。

  四事供养敢辞劳 万两黄金亦销得 粉骨碎身未足酬 一句了然超百亿

   对“一言之下,顿了本心”的师父来说,真是“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的法身父母,实是恩大难酬。衣服、卧具、饮食、医药等四件事的供养,自当尽心竭力,怎敢借口劳累而疏忽呢?即使是万两黄金,师父也足堪消受,纵然是粉身碎骨,也难报答法乳于万一。因为有了明师的教诲才能“一言之下,心地开通”,顿超劫数,赢得永恒啊!

  法中王 最高胜 恒沙如来同共证 我今解此如意珠 信受之者皆相应

   最上一乘法,是法中之王,没有比它更高的法门,更没有法门能胜过它。过去、现在、未来如恒河沙数的佛陀,无不以此法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此法如如意之珠,但能信受,无不相应。

  了了见 无一物 亦无人 亦无佛 大千沙界海中沤 一切圣贤如电拂

   真实的必是原本的,原本没有恒河沙数的世界,没有现在已发现的四万个银河系,既没有人,当然没有佛了。三千大千世界,也是因缘所生,离不开成、住、坏、空,等同大海起一浮沤,既非真实,也不永恒。一切圣贤出现在超时空的法界,如同闪电一样地短暂。

  假使铁轮顶上旋 定慧圆明终不失

   本来的佛性,是生命的永恒相,是一真法界的当体,非因父母所生肉体而有,不因肉体毁坏而无,是不生不灭的金刚体。见性之人,恒持定慧圆明之心的原态,纵使铁轮旋于头顶上,生死须臾之际,也不会改变他那定慧圆明的心态。

  日可冷 月可热 众魔不能坏真说

   即使是太阳变冷了,月亮变热了,邪也不能胜正,众魔也破坏不了真理之说的。

  象驾峥嵘慢进途 谁见螳螂能拒辙

   大乘佛法就像大象驾车,稳重地步向光明大道。至于螳臂挡车,除了徒见其狂妄,自取毁灭外,就像外道谤佛一样,真能挡得住吗?

  大象不游于兔径 大悟不拘于小节

   大乘学人,既不像二乘沉空守寂,也不断六根照境,如大象不走兔子的路径;大澈大悟者,自有鬼神莫测的自受用解脱境界,岂受困于世俗的价值标准?苟读禅宗传记,当叹多采多姿。

  莫将管见谤苍苍 未了吾今为君诀

   未见性人,用常识的眼光、世俗的标准来衡量、批评见性者的解脱境界,无殊于坐井观天,讥评“天这么小哟!”。

   证道种种,大师已和盘托出,殊为难能,的是稀有。君若已悟,堪资印证;如或未了,请受真诀;竟生疑谤,真一阐提也。

  

  

《“证道歌”浅释》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信心铭”直解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