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幸福之道▪P2

  ..续本文上一页罪过的话,济公活佛就有点嬉皮的味道,裤裆破了也不缝一缝。有一天皇太后听说济公是活佛,就去问他:我下辈子是男人还是女人

  济公也不答话,就在她面前表演翻筋斗,旁边的武士大惊失色,要把他斩道示众,皇太后却说:不要抓他,给他金子,他明明告诉我下辈是男的嘛!当然,济公是圣人,虽然他违反了淑世主义,但他当时的做法 也不能算错,因为那个时候正流行石霜禅,不说法、不念经、不参禅,只管打坐,于是有人讽刺它是枯木椿,太呆板了。所以济公就来点生动活泼的给大家看看,说明这也是修行,他是来矫正当时已显得僵化了的禅林。寒山、拾得两位大师,虽然也不拘小节,但是他们在 深山修行,不干扰别人,又是另一种典型。如今我们活在社会上,就必须要内外兼顾,一方面自己修行,一方面也要做到淑世主义,要和光同尘,这样才是符合中道的生活理念。

   (四)修持的要领在截断两头。修行人最大的敌人就是妄想,妄想不但妨碍我们修行,也缩短了我们的寿命。根据圣经旧约上记载,耶稣的祖先大卫活了三百多岁,历史 上记载中国的彭祖活了八百岁,文王也活一百多岁,为什么现在的人寿命缩短了

  这是因为 我们妄想太多,背离了中道。古时候的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予我何有哉

  ”那时候人们的思想很单纯,没有太多妄想来干扰自己。现在的人生理比 较不健康,多半是被妄想所破坏、干扰的。比方说,我们聊天谈到了台南府城的肉粽、棺材板很好吃,说着说着口水就变多了,虽然还没有吃,但生理上已经完成了消化的准备。再说你如果看了一场不该看的电影,你的性荷尔蒙必然大量分泌,这些都将造成生理上的伤害。 为什么刚结婚的人容易感冒?根据中医的理论是说肾水不足。换言之,就是性荷尔蒙消耗多了,造成其他器官荷尔蒙的不平衡。荷尔蒙就是组织分泌,它不像眼泪、鼻涕有一定的管腺,而是以渗透的方式供应。它的基本原料是相同的,却提供了多种的用途,如果你的性荷尔蒙消耗多了,你的肺荷尔蒙或许就不够了,其他的脏腑也都受到影响,所以说刚结婚的人容易感冒,一方面是行为造成的,一方面也是想念造成的。如果我们不能在这两方面保持均衡,我们的修行就不会成功。在佛陀时代,修行人多半是日中一食,佛自己也是日中一食,保持半饥饿状态,因为他是出家人,我们在家的人要有合理的营养,不要吃刺激的东西 ,否则就违反了中道。而真正的修行是心物一元的,好比说你腿上长了一个疮,或者你头痛,你能坐在那儿禅定吗

  没办法!你必须是身心健康才能禅定。而你禅定的工夫,不是坐在那 儿什么都不知道,那叫枯木死灰定,那叫无记,无记是打坐的大障碍。你必须要历历明明、清清楚楚,而且一念不生。别以为这个做不到,其实很容易做到,你们现在就做到了。它的要领是什么呢

  就是截断两头。我们的妄想从那里来

  年纪大的人最喜欢想过去,年纪轻的人最喜欢编织未来。各位知道,妄想也需要能源的,劳力的人,只要碳水化合物的供应;劳心的人用脑较多,就需要很细致的营养,也就是所谓的高蛋白。你若一天到晚乱想,就消耗了你的能源,浪费了你的生命力,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学禅的人要打掉妄想,净土宗念阿弥陀佛也是要打掉妄想,这个叫做方便,舍方便无究竟,除了方法之外,没有什么叫做真理。所有讲出来的、言之成理的,都是方便,都不是真理。在青天白日、朗朗乾坤的大宇宙,万象森罗,就是没有真理这个东西,所以我们不要去追求真理。如果勉强说有的话,真理就是生命,生命就是存在,存在就是你自己。生命的形态很多,有动的生命、准动的生命、不动的生命,都是生命。我们不要被自己的五官所欺骗,说这个麦克风它不是生命、这个烟灰 缸它是死的。其实它们都是原子堆积的,而原子中有电子,电子都是活动的,那里有什么静 止的东西呢

  所以我们修行的要领很简单,截断两头,不想过去,不想未来,现在没事。但是你要甘于寂寞,现在没事,你又想写信,又想打电话,又想去找人聊天,你怎么能修行

   就是佛陀再来也救不了你,因为你不甘寂寞。不甘寂寞是修行大病,平安是福才是修行的信条。人排遣寂寞的正确方法就是活在责任义务里,你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尤其家庭主妇, 家务事是做不完的,怎么会寂寞

  你只要把握住修行的要领,截断两头,两头一截断就是中道。我们不谈理论,只谈事实,截断两头以后,我们才能落得安祥、落得实在、落得喜悦,而我们的身心自然就能调和,智慧自然就会发露。古德说“从门入者,不是家珍”——从外面拿进来的,不是你祖传的传家之宝,传家之宝一定是在你家里。古德又说“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不要到外面找什么真理,你只要截断两头保持中道,当下就是大解脱。你试试看,现在有什么?空空的。这个“空”就是创造的空间,就是真理的当体,就是宇宙的实相,就是生命的发皇。你若常常保持这种心态,既不会影响你的工作,更能让你发挥出生命的潜力,在集中的心念之下,不管你做什么事情,都是全心全力的,它都会形成一个焦点,在这个焦点上就会迸出智慧的火花。反之你要是沉缅于妄想,就会颠倒 梦想,不但晚上做梦,白天也会做白日梦。归纳起来说,通往幸福的路径就是中道:对人 必须自他兼利;对事情要恰到好处;在生活上要保持平衡;在修行上要截断两头。通过这条路线,你就能获致幸福,否则你只顾自己,人际关系不调和,想念太多,神经衰弱,你一定会伤脑筋。

  

   四、幸福的条件追求幸福的人多,得到幸福的人少,为什么呢

  主要是因为观念错误,认为幸福是无条件的,是靠运气。其实幸福是有条件的,天下没有任何事情是无条件的。万事万物无一不是条件的构成,就拿组成一个合唱团来说吧!要有指挥老师、要有团员、要有人作曲等等,这都是有形的;其他无形的因素,包括团员的热诚 、信心、士气、内部的和谐等等。天下没有单一的东西,单一就代表不存在。物质最基本的单位是原子,原子也不是单一的。当你把它的条件抽掉以后,它什么都没有。所以在追求幸福的同时,你必须具备幸福的条件,而且你还要先付出代价,因为获得必先付出,付出是 获得的前提。如果你不想付出只想获得,天下绝对没有这回事。比如说那些抢劫、绑架的人 ,他不想付出什么,但是他得付出生命,愈不付出愈倒楣。所以说我们要完成任何一件事,有的付出时间、有的付出心血、有的付出金钱、有的付出劳力, 总是有代价的,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那我们追求幸福要具备那些条件呢

  

   (一)忠诚。忠就是忠厚,忠厚的人,表面看来他是常常吃亏,实际上他占了大便宜,因为一个心存忠厚、不跟人计较的人,他的儿女都很优秀,他的太太也很贤淑。所以说吃亏就是占便宜,我们做人一定要忠厚。诚就是诚恳,有很多人,心地很忠厚,但是态度却很随便,人际关系不调和。我们要活得幸福,人际关系要好,如果你没有亲和力,和别人都处不好,那你天天都是烦恼。如果你态度诚恳的话,即使你做错了,别人都肯原谅你。

   (二)谦容。谦就 是谦虚,所谓“谦受益,满招损”,你如果不谦虚,人家就不认为你可以谈问题;张良若是不谦虚,那圯上老人就不会说“:孺子可教”,也就没有以后的汉初事业,所以人的谦虚很重要。容就是包容,天下没有完美的人,太阳表面有黑子,白璧有微瑕,这世界上没有完美 的事物,你必须要包容。如果你深信因果,你就更会包容,因为错误恒等于烦恼,你只要说 错一句话,马上会招来烦恼。听错了也会烦恼,别人本来不是讲你,你怀疑是在讲你,那你不是自寻烦恼吗

  就算他真的是在讲你,人只有被杀死的,没有被讲死的,你管他干什么呢

  所以说做人一定要包容。你看,肯包容的人,多半都是活得很幸福;不能包容的人,就不会幸福,一天到晚与人家冷战,结果打败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三)调和。家庭调和之后才有温暖;同事要调和,工作才会顺利;内心要调和,才会活得幸福。如何调和

  最低限度要像现在这个样子,现在我正在说话,你正听著;我不说的时候,你的心空空的,什么都没有,这个就是调和。这也是保留余地,这个就是充实、储蓄生命力,就是真正的入静,静是什么

  静是生命力的充电;动是什么

  动是生命力的充沛伸张。你如果不能静,你必然也不能动,所以这也是中道,这也是调和之道。你要是不擅于调和,你只动不静,精力有限,最后动得太多了,变成动物了。所以要懂得动静的平衡,身心的调和,这一点非常重要。

   (四)勤俭。勤是勤快 、勤劳;俭是俭朴。俭朴就是不要浪费,比如一家人吃四菜一汤就够了,如果做了八菜一汤 ,结果剩下了四盘菜,这就是浪费。勤就是勤快,古人说“业精于勤”,你如果勤快,你的事业就会精进,就会愈做愈好。

   (五)自律。自己约束自己,语言行为都不随便。不该讲的话就不要讲,不该做的动作就不要做。例如在街上,边走边抽香烟就是不自律;随地吐槟榔汁,这也大煞风景。有些养狗的人,带着狗随地大小便,人家没注意踩上一脚,这都是不自律、没有公德心。像这样的人干扰了别人之后,他会快乐吗?业,是思想 、行为的总和,你做了不好的事、造了恶业,必然得到恶报。所以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 萨知道做了坏事必有恶报,所以他不敢造因;凡夫做什么事都率性而行,等到报应来了,害怕也来不及了。所以说人要自律才不会惹祸。说自律其实就是要忍耐,因为不如意的事情十常八九,若不能忍耐,难免会跟人吵架,当你生气准备吵架的时候,我建议你解个小便回来再说。小便解完了,气多半也消掉了…

《幸福之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证道歌”浅释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