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幸福之道▪P3

  ..续本文上一页。我年轻的时候喜欢生气,一个长者告诉我这个方法, 还挺有效的!

   (六)尊重。要做到尊重别人,法华经里有位常不轻菩萨,见了狗他都磕头,并且对狗说:你也有佛性,将来也会成佛。什么叫做佛性

  佛性就是觉性,觉性就是生命的基本属性。人如果没有知觉就不叫众生,而叫众死。我们是有知觉,佛跟我们不一样,佛是纯知觉——除了知觉,什么都没有。纯知觉是不是不起作用了

  不!现在我们说话、听话都是纯知觉,假如不是这样,那我就是大妄语。我们说第一句话的时候没有准备第二句,当开口的时候并没有念头。平常就练习尊重别人,不管是大人小孩、不管是动物植物都要尊重。生命不只是人或动物、植物,矿物也都有生命, 植物是准动的生命,矿物是不动的生命。整个大宇宙用佛经的术语来讲叫做大圆觉海,用现代的语言就是生命之海。生命的海洋里没有一样不是生命。在竺道生那个时代,大涅槃经只有上半部,下半部还没有翻译出来,他当时发表意见说,不但众生皆有佛性,器世间的一切(植物、矿物)也都有佛性。竺道生这个人的思想是超越的,他主张一元论,说佛性是一切,一切都是佛性;当时佛教中的人说他是外道,凡不是佛说的都是外道。这真是“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你若按照文字来解释佛的意思,过去、现在的佛都会喊冤枉,为什么

  因为他不是那个意思!又说“离经一句,即同魔说。”,你说的跟经上不一样,你就是魔啊!竺道生一肚子委屈没地方宣泄,就跑到苏州虎丘山对着一块石头发表演讲;讲完了还问石头:我讲的对不对

  那块石头点了头,这是点头石的由来,各位有机会去苏州观光时就可以去看看这块“点头石”。这个故事说明蠢动含灵都属于我们尊重的范围。我们对任何一种东西都要尊重,一只小小的茶杯都要尊重它、要感谢它,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服务。 当你心态 最好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切都是生命的存在。在座的人,一定有人有这个经验,当你心态最好的时候,你看看家里的暖瓶、电视机,甚至所有的物体,背后都有淡淡的黄光,都有光影;也就是说它的光子体浮现了。别人家的为什么不浮现呢

  因为物以类聚,你的心光不足以唤醒它,它就不会浮现;你的心态升华,它就跟你起共鸣。为什么禅师可以传心?也是物以类聚,他的本心浮现,就可以唤醒你的本心,如果他的本心也睡着了,他就没有能力唤醒你睡着的本心。所以我们做人要尊重,要向常不轻菩萨看齐,这也是幸福的条件之一。

   (七)敬畏。敬畏上天、敬畏佛祖。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宋明儒家的功夫就是主敬存诚。主敬,不是说周围没有人就可以懈怠、就可以随便,还是要如见大宾一般,这就是慎独的精神。要主敬存诚,对每一件物体都要敬,不能因为生气,一句话不高兴,就把那盛饭的勺子往地上一摔,那叫不敬,它又没得罪你,你干嘛要摔它

  这个叫迁怒。我们不管对人、对每样物品都要敬。我有一个朋友,他在办公室里,如果长官夸了他两句,他做事便很顺利,回家见到儿子,就抱起来举在头上,甚至骑在他脖子上。他要是在公事上碰了钉子,事情做得不如意,回家见小孩迎上来,他伸手就 是两耳光。这是个事实,我偶而也会这样,但程度没有这么深,人人都会犯这个毛病,有的人没有发露,有的人发露了。所以凡事一定要心存敬畏,不要随便迁怒。

   (八)谨慎。我们知道诸葛亮的一生,就是得力于谨慎。我们说话以前应三思,话到口边留半句,做每一件事情都很小心、谨慎,就不会出毛病、就不会招来烦恼、就不会破坏幸福。人 活在烦恼里是不会有幸福的,人要想不活在烦恼里,就要特别谨慎。很多人说话放肆、随便,第一次说错话,第二次、第三次依然说错,明天、后天、乃至于明年都还是如此,那就叫不谨慎。谨慎就是谨言慎行,说话不随便,做事行动不随便,我们能够做到不随便,才会珍惜自己的幸福。珍惜幸福才能拥有、保有幸福,所以谨慎虽说是老生常谈,但很重要。

   (九)反省。反省什么呢

  凡是影响幸福的东西,我们都要反省,凡是影响幸福的限制因素都要去掉,我们就一定能幸福。反省的内容很多,等一下我们再讲。

   (十 )感恩。我们看报纸说:衣索匹亚、索马利亚每天饿死多少人,我们想想自己天天过着安乐的日子,一家人过着天伦之乐的生活,就要知足,就要感恩。人若不藉父母之缘,就无法出生到这个世界上;在成长的过程中,食衣住行都靠别人的贡献,自己才能生活。而 阳光、空气、水的无偿之爱,父母出自天性的呵护之爱,国家的栽培及教育之关爱,社会大众相辅相成的协助与友爱,都是我们这一趟人生之旅所应该知恩、感恩与报恩的对象。佛教有上报四重恩:感谢天地的恩、感谢父母的恩、感谢国家的恩、感谢众生的恩。为什么要 感谢众生

  因为没有众生你我都活不下去。你能当鲁宾逊吗

  不能,所以要心存感激。心存感激人才会变得厚道,厚道才能载福,你若不厚道、很尖刻、忘恩负义,那你这个人不会有福气,福气都被你破坏掉了。

   (十一)守法。讲幸福为什么要守法呢

  因为有很多人不守法,一旦犯了法,法院开传票,一家人都不得安宁。一个进步的国家、进步的社会 ,一个高水平的国民,他都重视守法。台湾虽是小国寡民,可是你看看那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他们人口更少,只有我们的十分之一左右,地方也很小,但实力很好,他们的观光事业比我们发达。为什么

  因为人人守法。政府说“不许吃口香糖。”立刻就没有人再吃口香糖 。我们这里若是说不许吃口香糖,马上就可能有人上街游行抗议,说吃口香糖是最基本的自由,你不准许,那你就是不民主。民主泛滥,就是大灾难;民主不是一个好东西,守法才更重要,最公平的不是民主而是法治。法治是什么?法治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内人人自由,法律之外没有民主,法律之上没有权威。法律之上不许有权威,谁是权威?总统不是权威,法律才是权威。法律之外不要谈民主,法律之外的民主太多,民主就会成为灾难。外国那些自由主义者也承认,国家是必要之恶,虽然它是讨厌,但它是必要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国家,那有个人?所以守法是幸福的先决条件。你要是犯了法,不但破坏了自己的幸福,也破坏了别人的幸福。

   (十二)弘法。我们讲佛法强调种因,种因就是要弘法。弘法贵能以法来供养众生,这叫做法布施。一切供养以法供养最为殊胜,法是救心的。各位要是写文章,参加征文比赛,一晚上没睡觉,第二天上班铁 定是无精打采。但你要是给禅刊写文章,虽然一夜未睡,第二天照照镜子,保证会容光焕发 ,这就是老子所讲的“既以兴人,己愈有”,以法供养人,你会得到生命力。真正的法供养,就是幸福的根源,功德最大,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而救人慧命,那是永 恒的功德,救人一命他可以活下去,救人慧命他可以成佛。成佛之后他可以照亮世间、照亮 宇宙,他能散播安祥,所以这也是我们所讲的幸福的条件。你若是具备了以上这些条件,铁定会得到幸福。

  

   五、幸福的代价——日行一善周去一恶我们都知道,付出是获得的前提,在想要获得的时候,必须要先付出一些代价。讲过了幸福的条件之后,再来谈谈幸福的代价是什么

  幸福的代价就是日行一善,周去一恶。童子军的小朋友都知道日行一善,我们如果不能日行一善,那是很惭愧的。有人说日行一善很难,难在什么地方呢

   他说:我家收入有限,没有多余的钱做好事。六祖坛经讲:功德不在施钱。有钱固然很好,没有钱照样可以做功德。我们日行一善怎样行呢

  在座有很多是女士如果你每天买菜带个 菜篮子,恢复三十年以前的作风,不用塑胶袋,这就是一善。各位知道,我们太对不起天地 了!地球在过去五千年来,还没有现在五年污染得厉害,再污染下去,我们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了。我们是在自掘坟墓。大家或许说这塑胶袋是小事,可是它埋在地下多少年都不会腐烂 ,植物因此而不能扎根,土地也变成了废土,如果再加以高温,它会释放出毒素。所以我们日行一善,人人都能做得到。善事随时可做。我们坐公车,看到年纪大的,可以让位子, 像我这样的年纪就够资格了。我不是要你让位子给我坐,而是告诉你日行一善随时都可以做得到。我最近在电视上看到两则报导:有一位老先生,原先身体很不好,他的儿女事业都 有成就,他也不需要工作,闲得无聊,于是每天修补登山的道路。修补了一年以后,身体变 得很健康,过去的慢性病都好了;而且跟一些老年人在山上搭个棚子,没事就用山泉水泡“ 老人茶”喝,既健康又享受,他每天都在修,愈修愈健康。如果他换个方式,吃饱没事干, 只想睡觉,或许老早就死了。人若是不动,早晚会懒出毛病来。这位老先生他付出了心力,他获得了健康、获得了喜悦 、获得了友谊,获得的还真不少。我们要日行一善,尤其在环保方面非常重要。各位看看今天的环境,快要变成垃圾国了,到处都是垃圾。另一则报 导说,有位老先生每天到山上去捡垃圾,因为登山烤肉的人留下了很多垃圾,罐头盒、铝箔包等等,把山区都破坏了,这位老先生就拿个袋子去捡,他并不是求人知道,而是感觉人 应该为社会、为大众做点有益的事,像这种都是不需要花钱,而能够日行一善的。接下来是周去一恶,一个礼拜去掉一点毛病。也许你会说我没有毛病,那你是圣人,你不要叫我老师,我叫你老师好了!(哄笑)人若没有缺点,那就是佛了。我们做一些善事,起码每天做一件,做两件功德更大,做三件那是多多益善,如能吻合“为而不有,善而不居”,那就更是 功德无量了,但我们要去恶很不容易啊!我有…

《幸福之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证道歌”浅释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