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真理手册(海涛法师编著)▪P7

  ..续本文上一页沉没的岛屿。

  ◎佛陀说:“这世界太饥渴,因此人人都自愿为这饥渴的欲望做奴隶!”

  ◎欲与无明是导致苦与悲惨命运的主要构成因素。

  ◎由五蕴而生起的贪欲、爱染和执著是痛苦的根源。

  ◎舍利弗尊者说:“朋友!只要有五取蕴,所有的感受就是苦的,只有当五取蕴不存在时,才不再有痛苦。”

  ◎轮回与苦难的根源在于“无明”加“欲念”这两大根形成一张毒网。

  ◎人是自己监狱的狱卒,自己为自己盖了一个监狱。

  ◎谁是统治者?掌握六根的人就是统治者。

  ◎有六法可消除欲念:

  ( 1)觉察事物的错误面(看到真相)。(2)不断地反省错误。(3)克制情欲。

  ( 4)饮食知定量。(5)结交良友。(6)作有意义的言谈。

  ◎毫无私心的人是统治者,他没有德行上的缺陷。

  ◎忍辱是最高的品德,这是忍耐他人所施予的苦和容忍他人的过错。

  ◎一切利益都是由清净心而生。

  ◎人是自己的皈依,别人不是真正的皈依,妥善调御自己的人,证得难能可贵的自皈依。

  ◎善知识、善伴党和善随从者,就是梵行的全部!

  ◎人才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他要单独的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是他使自己的命运变好或变坏。

  ◎人的一生受两种力量所左右,那就是业力与念力。

  业力是累积因果报应的来源,念力却是由己身发心修持的转移力量,一念至诚也可转化业力的牵绊而超尘入道。

  ◎人可以凭著他的意志、决心及今生的行为,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佛陀相信努力工作是幸运的星宿。

  算命、符咒来自迷信,没有宗教意义。

  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就可以拒绝符咒的影响。

  ◎佛教徒学习禅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超越和明晰的真理,摆脱幻影和终止无明与欲望。

  ◎在《大念处经》里清楚的指出禅定的目标与方法:就是培养注意身体的一举一动,和永远在改变的心智,要了解它的真实性,要做到念念分明。

  ◎圣人见到事物的真实面,生命是苦空、无常的。

  生活在这以虚幻的快乐蒙骗人类的世间,找不到真正的快乐。

  生命不是个静止的实体,它不断的运作,当欲望完成时是苦,遇上不合心意的情况或事物这也是苦。

  ◎彻底的自由(涅槃)亦会带来彻底的生命。

  ◎涅槃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境界,熄灭的是什么?那只是有限“自我”的界限。

  从反面讲,涅槃是一捆“我欲”木柴的燃尽,一切抑制无限生命的事务悉已消灭的状态。

  从正面讲,涅槃就是无限生命的本身。

  ◎就形上学而言,涅槃是指苦痛的止息;就心理学而言,涅槃是弃除自我观;道德(伦理)学而言,涅槃是贪、嗔、痴三毒的涤除。

  ◎禅坐经行引导内心净化,一个净化的心灵自动地带动纯洁和健康的身体。

  佛法是使人宽心的镇剂,可以驱除疾病。

  

  佛陀等于真理

  ◎佛陀的一生因追求真理,觉悟真理,奉献真理而究竟完美。

  他是传授人类解脱大法的无上师,又是医治人生病苦的大医王。

  在他身上,人类看到了离苦得乐的希望,找到了圆满觉悟的大道。

  ◎佛陀是一个可亲可敬,智慧圆满,慈悲无碍的生命导师。

  ◎成就希望,获证菩提还需人们自身的努力。“汝应自精进,如来唯老师。”

  ◎佛陀第一次法语──“快乐偈”

  轮回无数生死中,追寻无见造屋者,生生死死苦不堪,终见原来营造者,汝将于中造此屋,折断榬木碎脊梁,心证无为达苦灭。

  ◎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了“四圣谛”,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导引众生离苦得乐的无量方便法门。

  ◎佛陀通过如实智,发现了营建此屋者住于心内而非心外,它就是潜伏于内心的贪爱、执著、自我和其他精神的不净。

  ◎“贪爱的终结”──自己可以销毁自己的创造,以智慧砸碎无明脊梁,使整座屋子彻底倒塌,榬木和脊梁是营造者建造此烦恼之屋的材料。

  ◎佛陀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胜利者,衪征服世界的武器是爱和真理,衪的教义启发了人类,使人类从嗔恚、痛苦的黑暗中到达光明、慈爱和幸福的彼岸。

  ◎佛陀是智慧、慈悲心、快乐和自由的应化身。

  ◎圆成佛道是人世间最艰巨的工作。

  一个人必须勤奋努力,牺牲自己的世俗享受,发展正觉而净化自己的心,弃除邪见而达到觉悟,这要经过无数次的生死轮回,净化自己、发展自己的灵性而证悟成佛。为了达到这崇高的任务,自我锻鋉不懈的精进努力是必然的事,在这自我锻鋉的过程中,要以自律、自修、超然的毅力、坚韧不拔的决心和意志,去承担世间任何的痛苦和解救世间受苦的众生。

  ◎佛说:如来(佛陀)就是法身,是真理的其体化,已成为真理,由人转变成具理。

  见到真如法,就是见到如来。佛陀就等于真理,也就是教义和戒律的集合体。

  佛陀传授真理,度化众生,与众生共享善与圣的境界。

  ◎阿罗汉接收佛陀的教诲和认识真理,克服了所有的欲望和人性的弱点。独觉(辟支弗)出生在没有正觉佛降生的时代,他们通过因缘法──缘生、缘灭而证悟宇宙的真理。

  ◎一个人如果要想成佛,必须行菩萨道,实践十种波罗蜜──

  布施、持戒、出离、智慧、精进、

  忍辱、真实、坚定、慈悲、平等。

  佛陀以纯净的心,自我觉悟而圆成佛道。

  

  佛陀的言教

  ◎佛陀教导我们,要征服的不是外在一切,而是自己。

  ◎他在战场上,战胜了千百万人,如果他能战胜自己,便是无敌的战士。──《法句经》

  ◎佛陀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胜利者,他征服世界的武器是爱和真理。

  ◎佛陀的禅定达到最高的境界,他从禅定中获得心灵的净化和智慧。

  ◎“神通”这种超自然力量,可以透过心智的训练和发展而得到,但佛陀告诫弟子不可以随意展示神通。佛陀要人们根据自己的正常和理性力量,努力学习锻炼。

  ◎圆成佛道是个人渐次努力的成果,需要经过自我不断努力和净化自己而完成。

  ◎佛陀是充满慈悲心和智慧的导师,他以浅白容易理解的言词讲述真理,让人们彻底理解而启发智慧。

  ◎佛教能透过心灵的解放,来开发智慧和精神文明,为世间创造真善美的环境。

  ◎佛陀说过:“这久远劫以来,你们尝遍了丧失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之痛。尝到失去所挚爱的一切,尝到疾病的缠绕,和不如意相伴随,这一路下来,你们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 ..匆匆忙忙的从生到死,从死到生,所流过的眼泪比四海的海水还要多。”──《增一阿含经》

  ◎智慧应用在道德上,将为人类带来最大的利益和幸福。

  ◎佛陀入涅槃前,说:“我已老迈,时日无多,我很快就要离开你们,你们必须精进。僧众啊!保持正念和建立清净的功德!要不懈怠的追随教法。这样就能超越轮回离苦得乐。”──《大般涅槃经》

  ◎“阿难啊!你想做一盏灯照亮自己和庇护自己,还是向外求庇护呢?让真理作为你的灯和庇护所吧!”──《大般涅槃经》

  ◎佛陀:“阿难啊!当我离去时,我的教法和戒律就是你们的导师。”──《大般涅槃经》

  ◎佛陀临终时说:“精进、精进,因缘所生法,皆是无常!”--《大般涅槃经》

  ◎愚者自知愚,彼即是智人;愚人自谓智,实称真愚夫。──《法句经》

  ◎透过不懈的努力、心智纯净、正知正觉和过著神圣的修行生活者,才有资格被称为资深的教弟子。

  ◎佛陀将入灭时说:“阿难啊!不要再悲恸哭泣了,不要使自己烦恼,万物的本质就是如此;世间的一切都是生生灭灭的,我们必须和我们接近的人分离。”──《大般涅槃经》

  ◎愚痴的人执著于“我”;聪明的人放弃“自我”。

  聪明的人对世间有正确的观念,他知道所有因缘和合的事物将会消散,只有真理永远存在。──《大般涅槃经》

  ◎佛陀说:“我不是世间的第一位佛陀,也不是最后一位佛陀。当因缘成熟时,将另有佛陀降世于此世间。”──《大般涅槃经》

  ◎只要我的弟子过著纯净的宗教生活,世间将永远不会没有阿罗汉。──《大般涅槃经》

  ◎即使是神在听到佛陀说法时,也感到震憾说道:

  “我们以为我们是永生的,其实我们也无常;以为我们是稳健的,其实一点也不稳定;以为我们是无终结的,其实我们一样有终结的一天。”──《增一阿含经》

  ◎佛陀那慈悲、关怀与和平的信息,引导著许多愚痴人类,带领他们走向宗教生活的康庄大道。

  ◎究竟的真理,可以在佛陀的教义中发现。

  ◎一个真正的佛教修学者,不应该执著于任何宗派。

  ◎若见彼智者,能指示过失,并能谴责者,

  当与彼为友,犹如知识者,能指示宝藏,

  与彼智人友,定善而无恶。──《法句经》

  

  修行之路

  诸法实相,就是因缘聚散,

  刹那生灭,无有真实,

  所以我们在一切法中,

  不起心,不动念,

  才能清净自在。

  佛法的修行

  ◎泯灭恩仇,体会佛法平等,才能见到祖师本来面目,

  如何才是佛法平等呢?“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忍辱多福”,所有的福都是在这个“忍”字。

  六祖大师曰: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我们要修福,不祗是布施钱财,能运用这颗心,放下一切不必要的烦恼,不与人争执,福德自然无量。

  ◎有利益众生的心,才可说是柔软心。

  ◎无自性就是说世间没有永恒的事情,“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

  ◎不生不灭法不是包括在生灭,而是生灭法当体即空就是不生不灭法,不是生灭法中有一个不生不灭法。

  ◎一切法缘起刹那生灭,不必要为虚幻,幻化的事相来烦恼自己。

  ◎本性是一种无有压力的幸福,…

《真理手册(海涛法师编著)》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