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来最好的弓,一箭就射穿了七个金鼓。有一次又与他的堂弟,提婆达多和难陀二人比武,太子用左手提起一只大象,右手托住大象,把它掷于城门之外,大象堕落的地方,居然陷成一个大坑。所以古印度有象坑的遗迹。
第四节 出家
(一)游四门所见
悉达多太子在十七岁的时候,净饭王就为他选择了一个德貌双全的女子,名叫耶输陀罗的与他结婚,但是太子多生多世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所以他虽然身处尘劳之中,心常清净无染,真是和莲华一样,生在污泥之中,而不染污。到了十九岁时候,悉达多太子由于久居深宫之中,心里很想到外面花园去游玩游玩。父王就派了许多大臣和宫娥彩女,陪同太子出游花园。另外命令一位有大智慧的大臣,跟随太子,亲侍陪伴,以便顾问酬答。太子首先来到东门花园,正巧在路上,看到一位老人。发白面皱,骨瘦如柴,驼了背,弯着腰,手里拿着一根拐棒,步履极其艰难,实在令人十分感叹。太子就问,这是什么人呀?侍臣答曰:太子,这是老人呀。当时太子触景生心,心里就闷闷不乐。他感觉到世界上的人一个个都有老苦,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老苦呢!想来想去,想不出一个解决老苦的办法,由此就不去游玩,回宫去了。
从前有一位洞山良介禅师,他做了一首诗,很有意义的,他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我们要牢记良介禅师这首诗。下定决心,精进勇猛地来做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大乘菩萨行愿,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
从前有一个老和尚,他正在打坐修学禅定工夫的时候,突然间看到天井之中,有一个人欢天喜地的在那里跑来跑去,看他样子,是非常开心愉快地手舞足蹈走来走去。这位禅师就感到很奇怪,我这个茅蓬,清净无侣,只有我一个人。这个人从哪里来呢?很疑心的问着,你是什么人呀?答曰:“我是鬼王。”禅师又问,“汝做鬼王有多少年哪?”这个鬼王他用诗歌答说:“古古今今八百秋。”禅师又问:“你做鬼王难道不感到痛苦吗?”答曰:“也无烦恼也无忧。”禅师说:“为什么汝不到世界上去投胎做人,这岂不是更好修行学道么?”鬼王以感叹的口气答曰:“大师劝我投胎去,只怕来生不肯修。”鬼王说,我现在仍然做鬼,还知道修行用功,如果去投胎做人,转过身来,把前生诸事都忘记了,更受到世界上种种境风迷云,遮蔽性天,一迷再迷,起惑造业,依恶因感恶果,堕落地狱、饿鬼、畜生三途受苦,这样一来,我害怕连鬼王都做不成了。通过这个鬼王的几句话,对我们修行学佛的人来说是会有很大的启发和鞭策。总的一句话,他的主要目的就是“只怕来生不肯修”嘛。我们要把良介禅师说的“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这二句话,牢牢谨记在心,是大有好处的。
过了几天,悉达多太子第二次又请求出去游玩,就到了南门,又碰到一个病人,睡在路旁,翻来复去的呻吟叫苦,神魂颠倒,十分痛苦,形状极为可怜。太子又问:这是什么人呀?答曰:这是病人呀。太子看到病人的痛苦,十分可怕。我们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组合而成的,四大不调,则百病丛生,不但大病是苦,就是头痛、牙齿痛等小病也是痛苦难熬。世界上人,哪一个人能够不生病呢?想来想去,想不出一个解决病苦的办法,十分烦恼,无心去游览,就回宫去了。古人说:“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被五欲迷。”这二句话,也是很有道理的。
第三次太子又向父王请求出去游玩,在大臣和许多宫娥彩女的陪同下,到了西门。刚巧又看到一簇人抬着一具死尸,脓血流溢,恶臭难闻。随行的亲属痛哭流涕,使睹者心酸。人死是四大分散,百苦交煎性命交关的时刻。就象那活活的牛,把它的皮剥了下来那样,又正象那活活的乌龟,把它的壳子生硬脱了下来一样。这一情景是多么痛苦多么悲惨呀?悉达多太子又问,这是什么人呀?答曰,这是死人。太子想了一想,人生在世,生必有死,最后一死,无论是什么人,都是无法幸免。
最后到了第四次,太子出游到北门的时候,突然间对面来了一位威仪济济,道貌堂堂的沙门。他身穿袈裟,一手持钵,一手拿了一根锡杖,安详地走了过来。悉达多太子一见,心里生大欢喜,就对这位沙门合掌恭敬地请问:你是什么人呀?答曰:我是比丘。太子又问,比丘是做什么的呢?答曰:比丘是出家修行求道的僧人。我们出家人,一心修道,可以解决自己和一切众生的生老病死四种最大的痛苦。太子听后心想:我一向要解决一切众生的生老病死的根本痛苦,他说得太好了。太子正想再进一步仔仔细细地向他求教,但是一刹那间,抬头一看,这位沙门忽然不见了。这时太子心中格外感到悲喜交集。悲的就是要想再问修道的方法,可是比丘已不知去向。喜的就是要解决人们的老病死苦,有了榜样,太子非常高兴地回宫去了。经上说太子在游四门时候,路上所看到的老病死苦,和一个出家修道的比丘种种情景,这都是净居天人,作瓶天子为了要帮助太子出家成佛,化现出来的,作为助道因缘。
(二)耶输陀罗的灾难
有一天悉达多太子就到净饭王皇宫里,去向父王要求,准许他去出家修道。净饭王一听到这句话,当下泪如泉涌。太子的妻子,耶输陀罗也在旁边,净饭王以沉痛心情,就拉着太子的手说:“悉达多!如果你能有儿子的话,我就同意你去出家。”太子马上用手对耶输陀罗的腹部一指,说:“父王,她有娠了”,此时,耶输陀罗吃了一惊,就得了胎。这就是指腹成胎的故事。也说明了释迦牟尼佛的不可思议神通妙力,是超出我们一般人常识所能想象的。后来经过了六年之久,才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字叫罗睺罗。罗睺罗怎么会在母胎里住了六年?这是他前世因果所造成的,自作自受。耶输陀罗在悉达多太子出家之后六年,生了儿子,诸释种议论纷纷,误认耶输陀罗不守家规,应该把她处死,但是耶输陀罗心中明白,这是太子指腹成胎,并非我的过错。这种石沉大海不白之冤,几时能得昭雪,真是哑子吃黄连,有口说不出,心中极为痛苦,经过一再细思苦想之后,就下定决心,亲向父王请求,为她烧一火坑,耶输陀罗抱着罗睺罗,就在这个熊熊烈焰的火坑前面,对天发誓说:“我儿子罗睺罗如果真是悉达多太子指腹成胎,我母子二人跳入火坑安然无恙。如果不是这样,使我母子二人,当下烧死。”发誓之后,当下英勇地跳入火坑,正在这千钧一发时刻,顿然间从烈焰熊熊的火光里,涌现出一朵红色莲华,托住耶输陀罗和罗睺罗。母子二人安全无恙,精神焕发。释迦种姓见此景像,叹为希有。谤声秽言,顿时云消雾散,浪静风平,大家称赞耶输陀罗是一位端庄贤淑、女中英雄。至今佛教赞诵之中,还有“昔日耶输,免难消灾障”的二句话。
(三)仙人求见
在太子出家的前七天,有一位仙人,特来皇宫求见净饭王。他说:“据我观察天文所知,在七天之内,悉达多太子如果不出家修道,就做转轮圣王,又名金轮王,有七种宝物随身带,能够统治一四天下。”什么是转轮圣王的七宝呢?
①金轮宝。大王坐在金轮宝上面,一天一夜,能够周游东、南、西、北、一四天下。也就是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这四大部洲,一四天下,为转轮圣王所统治的范围。
②女宝。即是转轮圣王的第一夫人,名叫净妙德,她能够生育一千个儿子。
③马宝。金轮王有一匹宝马,名叫勇疾风,能日行千里。
④象宝。大王坐在白象王身上,自在无碍,安如泰山。
⑤主藏神宝。是财务大臣,金银财宝,一切具足。
⑥主兵神宝。是金轮王的护卫大臣,大王周游世界,所向无敌。
⑦如意宝。即摩尼宝珠。能生出一切众宝。听从大王广行布施,救济众生,有求必应,人人满意。在金轮王登位时刻,这七种宝贝,自然而然,从虚空之中飞来,供给使用。什么叫金轮王?世界上轮王有四种不同。第一是铁轮王,他能够统治一天下。第二是铜轮王。他能够统治二天下。第三是银轮王,他能够统治三天下。第四是金轮王,他能够统治四天下。净饭王听了仙人的话后,希望太子能够做转轮圣王。不愿他出家修道。就在七天之内,特别派遣侍臣和宫娥彩女,轮流值班,加意守护,不令太子离开皇宫。
(四)夜半逾城
到了二月初八的深夜里,正是宫女熟睡时,太子忽然听见空中有人在叫太子的名字说:“悉达多!悉达多!您的夙愿忘记了吗?”太子说:“你是谁”答曰:“我是净居天人。”太子说:“我并没有忘记夙愿,因为我在深宫之中,父王守卫严密,所以没有办法走出皇宫。”天人说:“您真是要出家修行吗?现在正是时候了。”太子听到这里,感到万分高兴,就叫马夫车匿,驾上骏马健陟,就由四大天王(东方是持国天王,南方是增长天王,西方是广目天王,北方是多闻天王)捧着四个马蹄、在净居天人的神力护持下,半夜里飞出王宫。出了北门,回顾巍峨的宫城,发誓说:“我若不能求得正觉,度众生离生死海,誓不再回迦毗罗城。”
(五)深山断发
太子到了雪山之后,达到了出家的目的。回想了游四门的时候,遇见那位剃除须发,相好庄严的比丘,就用随身佩带的刀把头上的绀青发剃了下来。他说:“愿断我及众生一切烦恼,以及夙世的业障。”就把剃下的头发掷于空中,此时三十三天的帝释天王,把佛剃下的头发,恭恭敬敬捧到忉利天宫去起塔供养,这就是天宫中供养佛的四塔的第二个塔,叫做发塔。事前太子摘除发中明珠以奉还父王,脱去身上的璎珞以奉还姨母,同时又脱下身上华美的服饰赠与耶输陀罗留作纪念。太子又托咐车匿带个口信,对父王说:“世上生死离别无有定期,我今出家是为众生寻求解脱之道。”又带信对耶输陀罗说:“人生在世,恩爱一定是要分离,我今已断除这种苦恼,希望你不要妄生贪恋,悲哀忧愁。”悉达多的话,真是字字法语,句句…
《佛法概要·第一章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