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之直觉皆如电影之幻,或增或损之种种迷谬执,无力再得生起。由是渐能引发离执障之真现量智,显现证知一切事义自相之离言境──真如──,现知现实──现量实相──,自悟悟他。夫人间知识之犹在幼稚谬似之程度内,稍能虚心不躁之学者,当无不自知且公认之。则未可执今世初步科学方法,而自限知识之进步。且当精进于更进步之现实主义方法──高等科学方法──,求真正之知识,岂非今之学者所应努力者乎!
第二节 算学略说一 算学概说
在现量中,事体义之自相,虽亦不无自量,但时空数量之各种计算方法,既用不著,亦用不进;故现量自相,为超一切量之超量事。然吾人之思想──分别──、言说──名相──,既皆为比量共相理,而用推比来决知时,首要之工具即数量,否则将无推比可能,何从以求决知!换言之,即无运思想施言说之可能。故比量共相理之思想言说,皆从数量起。野蛮及旁生──动物──等,纵无言语文字,知相而不知名,然亦必有简单数量思想,盖犹在言语文字之前也。由希腊古哲学,有以数量为发生万有之本者。较之老子以有名为万物之母,仅明人文思想之所由起,更为深广。近世以批评哲学著名之康德,以十二范畴为先天思想。而历来科学皆以算学为基础,非无故也。然皆比量理而未触现量事也。老庄等强名现量事为道为一──或无名之朴及自然──,而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者、天地之二,三者、天地人之三才。以人仰天俯地而生万亿名物。老、孔共通之易,则一──太极──生二──阴阳──。二生四──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四生八──八卦──,八生万象。殷周相承之洪范,则以一、三、五、七、九之奇数而推演。要皆以一为生起之所依。然真现量中之自相事义,非多非一,一亦不存;而真比量中之共相事义,亦一亦多,多亦并著。故在比量理中,谓一生二以至多。其实亦应谓由多或二以生一。近人考诸野蛮民族,有仅知以手指计数而知五者,五以上则谓之曰多。有仅知以尔我计数而知二者,二以上则谓之曰多。然绝无有不知多与二,而但知一者。由此可知一、多之思想,同时而并著,不得谓由一生二、生多也。而康德与历来之科学者,仅知以数理为知识基础,不知以超数量现量事为知识之本源,故虽有比量理智,亦多迷谬也。然此为常俗及学者间似现比量之通病,不得责之一二人也。比量理中,能知十数,十十以进,乃为数理发达后之计算。观之中国印度以及西洋,皆相一致,然算学非徒计算数量也。除数量之计算,更有空量与时量之计算,特数量之计算,最为普遍明确──若二加二必为四等──。数量中不必有空量──方、或空间形体之几何学──、时量──时间、或古今过现未之时代表──,空量、时量上,则必有数量。故有时统称算学为数量,近人亦多合称算学为数学也。
二 数量概说
中国计数之十进位,一、十、百、千、万、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之十六位,实际上,亿以上皆以万数表之,若十万、百万、千万等。而亿兆等名,已不常用之;京、垓等名,更等于虚设矣。不但中国如此,即在今之人间,亦如此也。故西洋之计数,虽或不止此十六位,然实际应用上,亦五六位耳。佛陀学之各经论中,则常用洛叉、俱胝、那庾多、阿僧企耶等。其数量计算位,实超过人间常用之数位。大小乘诸论,及佛所行赞,与法华经、华严经等,虽计算法及数目之次序多少似不一致,但合观之,则十进之加法、与倍进之乘法而已。今以代表初期小乘学之上座部说──出今锡兰岛巴利文三藏之上座部对法论所传──,代表后期小乘学之俱舍论说──一切有部之对法藏──,代表大乘学之华严经说,列为三说,次第明之。
三 上座部之数量
锡兰岛之佛学,是阿输迦王出家子侄摩哂陀所传去,属于上座部之一派。或上座部、大众部未分裂时,称上座之原始佛徒派,故自称其三藏之巴利文,是佛说法所用之语,承佛亲传而来之正统派。今缅甸、暹罗之所传,亦属此派。西洋人所知之佛学,亦皆以此为本。其传承之历史,今尚不能清楚。大抵千五百年前,曾有一佛鸣尊者,训释三藏,等于萨婆多部在北方之训释三藏──大毗婆沙论等──,遂为此派从古迄今楷模。中国所传译,多从北方及印度而来。经律虽无大异,而此派对法藏论之不同处,则于近代西洋人之著述乃稍知之。此派对于数量之说,据其共传信者,从十进百之十进位,共十六位。然较中国之数量位,已加二位;以中国之十六位,从一数起算故。此或为印度古来相传之计数方法,非必为佛陀学之所独有。今表列其次序
如左:
十 个 十 等于一百 十 个 百 等于一千
十 个 千 等于一万 十 个 万 等于一洛叉(亿也)
十 个 洛 叉 等于一大洛叉(用俱舍译语兆也) 十个 大洛 叉 等于一俱胝(京也)
十 个 俱 胝 等于一额部昙(垓也) 十个 额部 昙 等于一钵昙摩
十个钵 昙 摩 等于一大阿庾多(用俱舍译语) 十个大阿庾多 等于一那庾多(同上)
十个那 庾 多 等于一大钵昙摩 十个大钵昙摩 等于一钵罗庾多(用俱舍译语)
十个钵罗庾多 等于一三慕达罗(正也) 十个三慕达罗 等于一末陀(载也)
十 个 末 陀 等于一大矜羯罗(用俱舍译语) 十个大矜羯罗 等于一频跋罗(用俱舍译语)
此十六位,加一数位及十数位,则十八位。至十八位,则为十个万万万万。而中国十六位之载,则为千个万万万也。大抵一个万万为国民数,今日过一个万万民数之国家,不过二三国耳,大都仅数百万或数千万而已。故诸国通用之数字,至于兆字而止。一个万万万,为生物类数,佛陀学以有情众生为所观境,故常用那庾多等数。而中国之生生哲学,不能逾此,故至于千个万万万而止,不能至于万万万万。万万万万,为人间肉眼所看见之形物──宇宙──数,故古近东西之常俗知识,至于万万万万而止。而此原始佛徒传于锡兰等之印度思想,遂为其代表而亦至于此。然文化发达后之学者间,则犹不能以此为止,故又有俱舍论之说。
四 俱舍论之数量
俱舍论之数量,亦十进法,今采列之于左:
十 个 一 等于一十 十 个 十 等于一百
十 个 百 等于一千 十 个 千 等于一万
十 个 万 等于一洛 叉 十 个 洛 叉 等于一 大 洛 叉
十个 大 洛 叉 等于一俱 胝 十 个 俱 胝 等于一 末 陀
十个 末 陀 等于一阿 庾 多 十个阿 庾 多 等于一大阿 庾 多
十个大阿 庾 多 等于一那 庾 多 十个那 庾 多 等于一大那 庾 多
十个大那 庾 多 等于一钵罗庾多 十个钵罗庾多 等于一大钵罗庾多
十个大钵罗庾多 等于一矜 羯 罗 十个矜 羯 罗 等于一大矜 羯 罗
十个大矜 羯 罗 等于一频 跋 罗(钖兰说齐此) 十个频 跋 罗 等于一大频 跋 罗
十个大频 跋 罗 等于一阿 刍 婆 十个阿 刍 婆 等于一大阿 刍 婆
十个大阿 刍 婆 等于一毗 婆 诃 十个毗 婆 诃 等于一大毗 婆 诃
十个大毗 婆 诃 等于一嗢 蹭 伽 十个嗢 蹭 伽 等于一大嗢 蹭 伽
十个大嗢 蹭 伽 等于一婆 喝 那 十个婆 喝 那 等于一大婆 喝 那
十个大婆 喝 那 等于一地 致 婆 十个地 致 婆 等于一大地 致 婆
十个大地 致 婆 等于一醯 都 十个 醯 都 等于一 大 醯 都
十个 大 醯 都 等于一羯 腊 婆 十个羯 腊 婆 等于一大羯 腊 婆
十个大羯 腊 婆 等于一印 达 罗 十个印 达 罗 等于一大印 达 罗
十个大印 达 罗 等于一三摩钵耽 十个三摩钵耽 等于一大三摩钵耽
十个大三摩钵耽 等于一 揭 底 十个 揭 底 等于一大 揭 底
十个大 揭 底 等于一拈筏罗阇 十个拈筏罗阇 等于一大拈筏罗阇
十个大拈筏罗阇 等于一姥 达 罗 十个姥 达 罗 等于一大姥 达 罗
十个大姥 达 罗 等于一 跋 蓝 十个 跋 蓝 等于一大 跋 蓝
十个大 跋 蓝 等于一 珊 若 十个 珊 若 等于一大 珊 若
十个大 珊 若 等于一毗 步 多 十个毗 步 多 等于一大毗 步 多
十个大毗 步 多 等于一跋 罗 搀 十个跋 罗 搀 等于一大跋 罗 搀
十个大跋 罗 搀 等于一阿僧企耶
其最高五十一位阿僧企耶数位,即千个万万万万万万万万万万万万万之数也。佛陀学通用之阿僧企耶数位,大抵指此数而言者。若华严经之阿僧祇,则非此十进位之阿僧企耶也。此之数量,虽骇常俗,然在学者计算一太阳系之原子数,或计算一太阳系生长变坏之秒数,及或计算天空中之恒星、彗星、游星、卫星等星球数,应可不以为多而以为便。故以俱舍之数量说而为代表。然在真现比量之现实主义中,犹有不足之感,乃进探华严经之说。
五 华严经之数量
大方广佛华严经之数量说,在阿僧祇品,兹采于左:
一、俱胝(一百洛叉,数与前等,即千万也) 二、阿庾多
三、那由他(即那庾多)(锡兰说止此) 四、频波罗(即频跋罗)
五、矜羯罗(俱舍论者止此,过此以上之数,难计算之) 六、阿伽摩
七、最胜 八、摩部罗
九、阿部罗 十、多部罗
十一、界分 十二、普摩
十三、弥摩 十四、阿部钤
十五、弥伽婆 十六、毗攞伽
十七、毗伽婆 十八、僧羯罗摩
十九、毗萨罗 二十、毗赡婆
二十一、毗盛伽 二十二、毗…
《真现实论宗依论(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