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在进化圆满。复依前图所示,世人不知走现实主义──自由史观──由内而外由外而内为一提高扩大之活路,而专走从上而下各偏一边之死径!其最高明之唯神论,则从天体以外之身──神──,由天体走到内心,再由内心走到天体以上之身之一旋复耳──若大梵、耶、回一神教。其下者,或由内走到天体──若拜日教──及走到动物而止──若拜物教。其最高明之唯我论,则从最外身走到最内心,由最内心再走到最外身为一旋复耳──若数论、耆那教──。其下者,则由最内心走到最外心──若柏格森──,或最外心以内身──若尼采──而止。其最高明之唯物论,则由宇宙走到自然,再由自然走到宇宙为一旋复──若赫克尔万物有生论、或唯物的一元论──。其下者,则由自然走到第三层之心──若行为派心理学──,或走到第八层之身而止──若原子、电子论──。此唯物论与唯神、唯我论,有一共同之点,则始终皆弃最内心不问是也。故于此等思想系统中之学理,在自由史观教育中皆不适用,非以真现实论彻底改造一番不为功也。
九 发达人生即证佛身自由史观云:一曰、学龄教育,则成人对于未成人辅成其自觉自营自治之自由力,能自由营资生事业,及自由治共存社会者也。二曰、成人教育,则成年后之人,入人群世界自然宇宙之大学,由个人与他人及生物无生物互以为师,互以为资,以成参赞人生宇宙化育而自致为完全之人者也。因字之曰相对的个人主义之教育。相对故、普遍能助人之自由而不夺人之自由,个人故、独特能充己之自由而不失己之自由。乃析之为相对各个人之个人,相对自家庭之个人,相对自职团──包学校及团体──之个人,相对自区域之个人,相对自种族之个人,相对全人类之个人,相对自世界之个人,相对众生类之个人,相对全宇宙之个人,终以体达全宇宙缘成的个人──如来藏──为中心,开发个人实现乎全宇宙──法界身──为极则。在个人曰全人,在社会曰大同,在宇宙曰圆融法界。自一至七之个人,为学龄应受之教育;自八至十为成人自致之教育。兹制一图以明其意:
宇宙观
科学教育为学龄之教育,宇宙教育为成人之教育。魔术迷信为原人及幼儿心理,魔术发达之极为神仙,看破魔术则以神仙为山林高士可也。迷信发达之极为天神,看破迷信则以天神为世间伟人可也。文艺、艺术,为科学哲学之结晶,亦科学哲学煤炉所生之火焰。道德为教育政治之结晶,亦教育政治煤炉所生之火焰。语言、文字、名学、数学,为知识教育之基础,亦思想交通之工具。天体、地质、河海、山陆、植物、动物,总为自然演化。农林、工业以至区域,渔牧、商业以至社会,联合之为国际,续持之为历史,总为人工演化。至魔术尽而迷信空,为各自个人而解脱,则成小圣;为无量众生而精进,则成大圣;至于究竟,则为佛陀。大圣为相对众生类之个人及相对全宇宙之个人,佛陀为体达全宇宙缘成之个人而开发个人实现为全宇宙者。其余则大抵可知矣。十 淑善人间即严佛土甲、现实人间之苦恼──吾此人间之苦恼:一曰、依外界苦,二曰、依内身苦,三曰、依人群苦。依外界苦者,若风雨、雷雹、霜雪、旱、潦、震啸、薄蚀、波涛、险阻、蚖、虎诸难。依内身苦者,若饥渴、寒热、淫欲、衰老、残废、疾疫、夭死诸患。依人群苦者,若负担、被制、争夺、倾陷、监禁、驱役、战斗、杀伤、恩爱别离、怨憎会合诸害。今藉科学之征服自然及机器之发展人力,对于依外界及内身之苦似可渐减;然为科学机器之力能不能防止之天灾,若飓风、洪水、地震、海啸、恶疾、巨疫等,反时见为大规模之出现毒祸人间,无从逭避。以此知不清众生心业之本源,仅凭物力以相掩拒,终至变形横决而出,达于不可收拾之域!至依人群之苦则日增月剧而靡已,更可惨矣。自教人类“师法生物以争生存”之学说出,所蕴皆为杀机,所争皆成战争,夫妇、父子、兄弟则相争相杀于家庭,亲戚、邻里、乡党则相争相杀于村邑,士、农、工、商则相争相杀于社会,军、政、议、警则相争相杀于国族。各各疆域之争则酝酿为帝国侵掠之大争杀,种族阶级之争则酝酿为劳农专政之大争杀。举世火并之祸迫于眉睫,摇荡惊骇,莫知其可。呜呼吁嘻!是诚业焰燎原毒烟蓬勃之世界哉。
乙、改善之行法:1.为治本之法,此又有二:一者、在于力行不故杀生、不盗他物、不行邪淫、不妄言、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亦不邪见。故今亦惟各人各自归依佛法僧宝,仗三宝力,励行十善,修人间增上之善业;由改造自心以造人间净土而已。二者、改良陋俗,灭弭兵刑,宽裕生计,慈幼安老,救废恤茕;去贪则劳资之阶级可平,去嗔则国际之战争可息;由此改造人间环境,以造人间之净土也。在人间净土中,则身命资产自得保持安全矣。2.为治标之法,此亦有二:一者、由全球各国佛教徒,依佛法为大联合之国际组织,请求各国政府护持。平时安分行善,互助互益,不相扰害;遇天灾人祸等之生命资产危险时,由佛徒之国际联合,设法救护。二者、依“法界无尽”、“自他不二”之三宝诸天威力,当修真言密宗之祈祷法,息灾增福,降伏魔怨;及临时举行全世界佛徒联合之悔罪祈福等,便能遇难成祥,逢凶化吉,以护保身命资产之安全。
丙、造成佛国之模范:无量寿经云:
法藏发愿之后,于不可思议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不生欲觉、嗔觉、害觉,不起欲想、嗔想、害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三昧常寂,智慧无碍。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和言爱语先意承问,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众生,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以大庄严具足众生。令诸生功德成就,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弃国捐王,绝去财色,自行六波罗密,教人令行。无央数劫积功累德。随其生处,任意所欲,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住于无上真正之道。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刹利国君、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如是功德,不可称说。口气香洁如优华钵罗,身诸毛孔出旃檀香,其香普熏无量世界;容色端正,相好殊妙;其手常出无尽之宝。衣服饮食、珍妙花香、绘盖幢幡庄严之具,如是等事超诸天人。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此弥陀因地中创造极乐佛国之模范也。(正果记)(本论稿见海刊十九卷六期起至二十五卷二期止)
(附注)宗体论拟为五章,即现实之理,现实之行,现实之果,现实之教,现实之教理行果。今以大师示寂,唯讲出初章,余四不复得闻;众生福薄,悲悼何极!
《真现实论宗体论》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