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第四十二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第四十三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第四十四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第四十五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六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第四十七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第四十八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观其第一愿,即愿国中离三恶趣苦,愿愿愿其离诸碍难,及愿摄他方苦恼有情往生,可知其由缘诸苦生大悲悯,发为斯愿也 。 至愿誓成,乃有今之极乐。然非实行舍施为始,必不能发真实大愿。于现前小身命、财产悭贪不能舍施,不能真心求广大法身法财故,于现前危迫之身财悭不舍施,不能转为安乐之身财故,故必先以弃国捐王,乃成法藏菩萨。能弃国则世财无不可舍,能捐王则报身无不可施 。 中华昔多舍宅财为僧寺,施本身或子孙为三宝服务者。今欲实行建设人间净土之愿,必如是而后可。否则、其愿虚设,难征实效。由发心普为世间人而作如是施舍,普为世间人离苦得乐,而服务三宝及人间世,万善之行于此皆具。精进坚固,求不退堕。故无量寿经云:
“法藏发愿之后,于不可思议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不生欲觉、嗔觉、害觉,不起欲想、嗔想、害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三昧常寂,智慧无碍,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和颜爱语,先意承问,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具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弃国捐王,绝去财色,自行六度波罗密,教人令行。无央数劫积功累德,随其生处,任意所欲,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住于无上真正之道。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刹利国君、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如是功德,不可称说。口气香洁如优钵罗华,身诸毛孔出栴檀香,其香普熏无量世界,容色端正,相好殊妙,其手常出无尽之宝。衣服、饮食、珍妙华香、绘盖、幢幡、盖严之具,如是等事,超诸天人,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噫!人间净土!吾人当发悲愿,勤行舍施,精进求之,宏济群品。系以歌曰:今世何世兮?人间地狱!当发悲愿兮,舍身命财。进善人心兮,严净佛土。三宝加被兮,南无如来! (佛学书局流通)
附录 创造人间净土
──十九年十一月在江巴璧合峡防局讲──
此次因游温泉公园,及参观贵处之新建设,承卢作孚先生招待,得与各位晤谈,敬此致谢。刚才卢先生提到太虚之历史经过,所谓改善佛教本身,将佛教昌明到全世界去,确为太虚之志愿;但直至现在尚无何等成绩,不过发为空言而已,说之殊愧!今观贵局种种建设,颇有革故鼎新,转秽为净之趋势,故提出“创造人间净土”一题,来与各位谈谈:
一、佛学所谓的净土,意指一种良好之社会,或优美之世界。土、谓国土,指世界而言。凡世界中一切人事物象皆庄严清净优美良好者,即为净土。在佛典中所谓净土,是与我们现所居的秽土比对而言。我们所居之土,因有许多秽恶充满,为五浊恶世之土:若时代不好多生变乱名劫浊,知见不正易起邪说名见浊,所求不遂烦扰恼害名烦恼浊,人及动物善少恶多名众生浊,百年难期生命短促名命浊。此土具此五浊,人生多行恶行,故非净土。净土、乃遥指此土之外,如西方之极乐净土、东方之琉璃净土等种种净土,谓为清净庄严之胜妙国土。据今天文学研究之所得,发见此地球之外尚有许多星球世界,则其各种之世界,应有较此地球更恶劣者,亦应有备极优美者,足以证明此地球外可有较优美之净土。故从比较而明此人间之非净土,复从观此人间为有许多不美满之浊土,反显出他方各净土之情况。然佛学从比较上说明净土之后,跟著又说明净土所由成立的因缘。盖净土非自然而成就的,亦非神所造成的,是由人等多数有情类起好的心,据此好心而求得明确之知识,发为正当之思想,更见诸种种合理的行为,由此行为继续不断的作出种种善的事业,其结果乃成为良好之社会与优美之世界。故此诸净土之何由而成功,在佛典中都有确切之答复。所谓一草一木,以至一行星、一太阳、皆为无量数因缘关系集合而成,其发动处为人等各有情类之心的力量。以心的力量即为各种的思想知识等等,及其发挥为各种学术,造成各种事业,积之既久,因满果熟,即成一优美良善之社会,或一清净庄严之国土。今退就中国之一小范围而论,其经济力量之不充,社会事业之不振,人民思想之激变,国家政治之混乱,宛然是不美满的浊恶国土,而比之美国人民之安乐情况,可为净土。然中国之所以成为浊土,盖因昔时人心不正之结果。反之、今日若能以良好之心知,发纯正之思想,努力建设一切正当之事业,亦何难转浊恶之中国,一变而为净土之中国耶?二、甚么是人间净土?近之修净土行者,多以此土非净,必须脱离此恶浊之世,而另求往生一良好之净土。然此为一部份人小乘自了之修行方法,非大乘的净土行。此与有些人以中国之环境不佳,而需用复难满足其欲望,同时艳羡美国之丰乐,于是竟脱离中国求入美籍而作美国人之意相同。此皆由意志薄弱,或于净土所以然之理不曾究竟明白,故有此举。然遍观一切事物无不从众缘时时变化的,而推原事物之变化,其出发点都在人等各有情之心的力量。既人人皆有此心力,即人人皆已有创造净土本能,人人能发造成此土为净土之胜愿,努力去作,即由此人间可造成为净土,固无须离开此龌龊之社会而另求一清净之社会也。质言之,今此人间虽非良好庄严,然可凭各人一片清净之心,去修集许多净善的因缘,逐步进行,久之久之,此浊恶之人间便可一变而为庄严之净土;不必于人间之外另求净土,故名为人间净土。
三、为甚么要创造?上讲的人间净土,是要创造的,故应先破除悲观派与乐观派之误会。悲观派者,以为此人间终是不能成为净土的,不如自杀或混过一生,用不著去努力。乐观派者,以为今此人间已经是很好的净土,竟贪恋爱著而陶醉其中,不更求进步。今将此二派之成见打破,了知世界一切事物皆因缘所成,其出发点为各个人及各个有情的心,若心不平等清净,则最后的结果便是不净土,心若平等清净,即可为创造净土之原动力。复应了知一切的事物,确为因缘所成,既非唯神,尤非唯物,亦非唯心;心之力量不过为众缘中的主导,比之民众中的领袖而已。此为创造净土之真理,然须经过知识上之革命,将错误之思想根本打破,以养成契合真理的思想知识,尽量去发挥;如最新之科学的发明,往往足以证明佛学上此种之真理。前十九世纪之科学,以为世界万物皆物质原子所集成的,遂认原子为万物之本体;到二十世纪之最新科学,则以为世界万物无最后的单纯本体,而一一事物莫不皆为众多因缘关系之种种条件组合而成,此说颇与佛法相接近。故佛法中创造人间净土的真理,已渐得最近科学的证明,很可以直接提出来讲的了。要之、当下的人间确是不完美的,但是人等有情如愿意要去创造成净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只要能够革去成见,用合理的努力去创造罢了!
四、怎样去创造?人间净土可以由人们去创造,但又如何去创造呢?在人间净土是要人们去创造出来的思想既已有了,而于实行方面:其一、须用政治的力量为实际施设:如我闻此间向为匪窟,今诸君在此能有新建设成绩,首赖峡防局以军力将旧时恶势力铲除,握住管理此间民众公务的政治权,乃能施法律之赏罚,为系统之建设,故政治为创造之总枢。然实施上仍须分工以进行,一日、实业,实业发达,衣食住行的生活问题方可解决。二曰、教育,教育为改造思想与发展能力之要素,必教育进步,社会乃有进步。三曰、艺术,艺术为实业之升华,由资生之工艺进而为娱乐欣赏、陶神悦性之美术,用以提高其思想与健全身心。四曰、道德,道德为教育之根本,由致知之教导,进而为操存、涵养、诚意、正心之德行,乃可保持此良好之社会至于悠久,而永不忘却创造之心,以继续发展而求进步。如德国之知识论的社会学,谓世界知识有其三种:近代西洋科学知识,仅为实业等实用知识,而尚无道德之修养知识,推中国及雅典诸哲为德行知识之宗,而又以佛法为解脱知识之代表。故其二、应依佛法的精神为究竟归趣:因上述政治与各种政治事业,其成绩虽甚可观,究为有限的,要将此有限即为无限,非求之佛教不可。佛教将宇宙人生贯通为一,谓人间净土之创进,其进步至于道德,即大乘佛教中最初步之菩萨行为。以此为基础,经过无数时间之继续不断的力量而向上进行,则成为佛的宇宙。从此便显得每一人皆为全宇宙的,而全宇宙亦即为个人的,随举一事无不皆然,于是不离有限而皆成无限,可以长时的勇猛精进为净土之创造,更无退转之虞矣!
(克全记)(见海刊十二卷一期)
《建设人间净土论》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