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无量寿经上说,佛陀告诉阿难说:“如果有众生,想要在这辈子,见到无量寿佛的话,就应当要发无上的菩提心,修行功德,发愿往生无量寿国,就可以往生。”
所以无量寿经赞叹说:“如果听闻阿弥陀佛的功德名号,起了欢喜赞叹仰慕归依的心,甚至只要起一念这种心,就能获得甚大的利益,就能具足功德的宝藏。即使三千大千世界都充满大火,也要从中经过以听闻阿弥陀佛的名号。只要听闻阿弥陀佛的名号,就能够不再退转,所以要以至诚的心向弥陀佛顶礼。”
二、观无量寿佛经中说,九品之内,只要临命终时心有正念,就能够往生。
三、大乘起信论中说,要教导诸众生,劝大家观照真如之性是平等的,同一的,真实的。有才开始发菩提心的菩萨,他们的心很软弱,认为如果自己不能经常遇到诸佛,亲自承诸佛教导,亲自供养诸佛,就可能会退心的人,如来有殊胜的方便法门,以收摄守护他们的信心,就是要专心想念佛,就能随所愿而往生净土。由于能经常见到佛之故,所以就能永远离开恶道。
四、鼓音陀罗尼经中,世尊告诉诸比丘说:“我要告诉你们,西方安乐世界,现在有佛,叫做阿弥陀佛。如果四众弟子,能够以正信的心,受持阿弥陀佛的名号,以很坚固的心念,来忆念阿弥陀佛,在十天十夜之中,能够把散乱的心去掉,很精进勤力的修习念佛三昧。要是能够念念都不断绝的话,在十天之中,一定能见到阿弥陀佛,也都能够往生安乐世界。”
五、法鼓经上说:“如果有人临命终时,没有办法念佛,而只要知道西方有佛,心里起念要往生西方净土,也是可以往生的。”
六、十方随愿往生经中说:“如果有人临终之际,及死后堕入地狱之后,家中的眷属为死亡者念佛及诵经斋僧培福的话,亡者就会从地狱中出离,而往生到净土。”何况是现在自己能够修行念佛,又怎么不会往生呢?
所以该经又说:“活著的眷属为死亡者追造福业,犹如宴请已经远离的先人,是一定能够吃到的。”
第七、引用诸经证明,大法鼓经上说:“如果善男子和善女人,经常能够收摄心意,称念诸佛的名号,那么十方的诸佛及一切的贤圣,都能够经常见到此人,犹如在眼前出现般。所以这部经,叫做大法鼓经。要知道,此人能够随自己的心愿,往生十方的净土。”
大悲经上说:“为何叫做大悲?如果能够专心念佛,心念一直相续不断的话,命终之后,一定生到安乐国中。如果能够展转劝别人念佛的话,这些人全都叫做修行大悲心的人。”所以涅槃经中,佛陀告诉大王说:“假使把大仓库打开,在一个月之内,把仓库内所收藏的东西,布施给一切的众生,所获得的功德,不如有一个人,称念一声佛号的功德,念佛人的功德,超过前面布施者多得算不完。”
增一阿含经中,佛陀问阿难说:“如果有众生,供养一个阎浮提的人,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他所获得的功德,多不多?”
阿难回答佛陀说:“世尊,甚多甚多,多得算不完。”佛陀告诉阿难说:“如果有众生,以善心相续不断的称佛名号,时间只要短得像挤一下牛乳般,他所获得的功德,超过上面那个人,多得数不完。”
大品经上说:“如果有人以散乱的心称念佛号,乃至于命终,所获得的福报是数不完的。如果有人向佛散花并称念佛号,乃至于命终,所获得的福报是数不完的。”所以知道念佛的利益甚大,是不可思议的。此外,十往生经及诸大乘经等,都有说念佛的利益,不过无法一一引证了。
第二、比较在此世界及在净土,修禅定及观照的不同,而劝大家往生净土。此世界环境秽浊,人们心思杂乱,难以进入禅定中观照。即使修成,也只是获得事相上的定境而已,而且人们大多还会沉迷在此定境之中。此外也只能伏住业报,生到天界,等到天界的寿命终了之后,大多就退堕下界。
因此大智度论上说:“博学多闻且持戒又修禅定,然而尚未获得无漏法之前,虽然有这些功德,还是不能确信不会出差错。如果在西方净土修行的话,那儿的事相及环境是光明而清净的,禅定中的观照容易成就,于是就能除去无量劫的罪业。由于长久在禅定中,所以进步神速,而证得究竟清凉的地步。”情形就如无量寿经上所说的。
问:如果西方净土的境界殊胜,可以感得禅定,那么此娑婆世界的色界天陋劣,不应该招得禅定。
答:修禅定的因缘,娑婆世界和西方净土是一样的,不过因为西方净土一往生就是不退位,而且有佛力的加持,所以说比较殊胜。这里虽然也同样修禅定,但却只有靠自己的力量,而没有佛力的加持,这一辈子过完之后,下辈子免不了会退堕,所以说不如西方净土。
第三、娑婆的秽土与西方的净土,也叫做有漏和无漏。说到目前我们所处的境界,只有三恶道及丘陵、坑洞、高山、深涧、沙漠、荆棘、水灾、旱灾、暴风雨、雷电霹雳、老虎、野狼、毒蛇、猛兽、凶恶的盗贼、败家的恶子,还有战争、瘟疫、饥馑的三灾,造成人间一片荒芜、混乱、破坏、失散的情景。
说到我们色身的正报,有贪嗔痴三毒,有常、乐、我、净、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的八倒,有忧愁、悲伤、嫉妒的情绪,又常生病,或短命而死,感到饥饿、口渴、寒冷及炎热的痛苦,还经常被拘魂鬼所追逐,其中的污秽恶劣,说也说不完,所以叫做有漏,实在深可厌弃。
往生安乐国殊胜之处,据无量寿经上说,十方世界的人类和诸天,只要生到那里,都会获得种种的利益。有那些利益?生到那里的人,走路时有金色莲花捧著脚,坐下来时有七宝的座位承受身躯,出门则忉利天主在前面开道,入室则有梵天王跟随在后。
一切的圣人,和我是亲戚朋友,阿弥陀佛则是我的老师。在宝树宝林之下,可以任意飞翔,在八功德池中,可以游玩洗脚。身形是金色的,寿命和佛同样长。在修学上,一切法门都可以同时修学,在修止时,则真俗二谛虚寂融会。到十方世界救度众生时,就用大神通力。暂时安住则坐于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中。游行则进入八正道之道路。目的地就是到达大涅槃的境界。一切的众生只要生到该国,都能证得此种利益。因此,为什么不想赶快去呢?
第四、引证佛经上修成之人,以劝后代的人相信发愿求往生。观佛三昧经说,在法会中,十方诸佛各自在莲花台上结跏趺坐,在空中出现。
代表东方诸佛的善德如来告诉大众说:“你们要知道,过去无量世的时候,有宝威德上王如来出现于世间,他也和今世的佛一样讲说三乘之法。该佛灭度之后,在末法时期,有一位比丘,带领九位弟子,去佛塔礼拜佛像。
“他们见到一尊佛像,塑造得庄严美好,大家礼拜过后,仍目不转睛的观看,于是各人就说了一首偈语,赞叹佛的功德相好。之后,他们就随自己寿命的长短,而各自命终。
“他们命终之后,都生到有佛的国土。从此以后,他们遇到无量的诸佛,而在诸佛处广修清净梵行,最后获得念佛三昧海。获得念佛三昧海之后,诸佛就出现在眼前,为他们授记,于是他们就在十方世界,随意作佛。
“东方善德佛就是我,其他九方的佛,就是我本来的九位弟子。这十方佛世尊,由于到佛塔礼拜佛,并以一首偈语来赞叹佛,而最后都证成佛果,他们岂是别人吗?就是我们这十方佛。”这时候十方诸佛,就从空中下来,放出千种光明,明显现出他们的色身,白毫中放出无量的光芒,这十方诸佛都各自坐在释迦牟尼佛的床上。
十方诸佛告诉阿难说:“你知道释迦文佛,是经过无数劫的精进,修百千种的苦行,以追求佛的智慧,最后获得此佛身果报的吗?我们现在告诉你,就是这种情形。你要受持我们十方诸佛的话,告诉未来世的天龙大众,及四众弟子,说要观想佛的三十二相及八十种好,还有念佛三昧的功德。”
十方诸佛说完此话之后,就向释迦文佛问讯。问讯完之后,就各自回到他们的佛国。
(3)第六大门
第六大门本文:
第六大门中,有三番料简。第一、十方净土共来比挍。第二、义推。第三、辨经住灭。第一、十方净土共来比挍者,有其三番。
一、如随愿往生经云,十方佛国,皆悉严净,随愿立得往生,虽然,悉不如西方无量寿国,何意如此?但阿弥陀佛,与观音、大势至,先发心时,从此界去,于此众生,偏是有缘,是故释迦处处叹归。
二、据大经,法藏菩萨因中,于世饶王佛所,具发弘愿,取诸净土。时佛为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善恶,国土精粗,悉现与之。于时法藏菩萨,愿取西方成佛,今现在彼,是二证也。
三、依此观经中,韦提夫人复请净土,如来光台为现十方一切净土,韦提夫人白佛言:“此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是其三证,故知诸净土中,安乐世界最胜也。第二、义推者。
问曰:何故要须面向西,坐礼念观者?
答曰:以阎浮提云,日出处名生,没处名死,藉于死地,神明趣入,其相助便,是故法藏菩萨,愿成佛在西,悲接众生。
由坐观礼念等,面向佛者,是随世礼仪。若是圣人,得飞报自在,不辨方所。但凡夫之人,身心相处,若向余方,西往必难。是故智度论云,有一比丘,康存之日,诵阿弥陀经,及念般若波罗蜜,临命终时,告弟子言:“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今在我前。”合掌归依,须臾舍命。于是弟子依火葬法,以火焚尸,一切烧尽,唯有舌根一种,与本不异。遂即收取,起塔供养。
龙树菩萨释云,诵阿弥陀经故,是以垂终佛自来迎。念般若波罗蜜故,所以舌根不尽。以斯文证,故知一切行业,但能回向,无不往也。
故须弥四域经云,天地初开之时,未有日月星辰,纵有天人来下,但用项光照用。尔时人民多生苦恼,于是阿弥陀佛遣二菩萨,一名宝应声,二名宝吉祥,即伏牺女娲是。
此二菩萨,共相筹议,向第七梵天上,取其七宝,来至此界,造日月星辰,二十八宿,以照天下,定其四时,春秋冬夏。时二菩萨共相谓…
《安乐集白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